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中医证治及用药规律 被引量:4
1
作者 由春玲 文锋 谢洁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24期194-195,共2页
收集近10年相关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文献研究结果 ,采用Microsoft Excel方法进行数据统计。研究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各中医证型的分型、辩证论治及用药规律。结果显示,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中医辨证主要为脾肾亏虚型、血... 收集近10年相关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文献研究结果 ,采用Microsoft Excel方法进行数据统计。研究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各中医证型的分型、辩证论治及用药规律。结果显示,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中医辨证主要为脾肾亏虚型、血瘀型、肾阴虚型、肝肾阴虚型。常用治法为补肾健脾,固冲止血法;益气活血,化瘀止崩法;滋阴补肾,固护冲任法;滋肾养肝,固冲调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 中医药 辨证论治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生新合剂联合雷火灸预防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李淑华 王秀芳 刘玉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202-1206,共5页
【目的】观察化瘀生新合剂(由黄芪、当归、党参、川芎、桃仁、益母草、白术、炮姜、炙甘草等9味中药组成)联合雷火灸对促进人工流产术(简称人流术)后子宫内膜修复、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早期宫内妊娠并自愿行... 【目的】观察化瘀生新合剂(由黄芪、当归、党参、川芎、桃仁、益母草、白术、炮姜、炙甘草等9味中药组成)联合雷火灸对促进人工流产术(简称人流术)后子宫内膜修复、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早期宫内妊娠并自愿行人流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雌激素疗法治疗,即于人流术后当天开始予以口服补佳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化瘀生新合剂联合雷火灸(取穴:中极、神阙、关元、双侧子宫、双侧归来)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子宫恢复情况、子宫动脉血流情况、子宫结合带连续性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子宫恢复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阴道流血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明显缩短,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子宫动脉血流情况:观察组两侧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平均数值均较对照组好,但除右侧子宫动脉S/D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子宫结合带连续性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子宫结合带中断例数较对照组少,连续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无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人流术后在雌激素疗法基础上加用化瘀生新合剂联合雷火灸治疗,能更有效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从而更好地预防宫腔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疗法 补佳乐 化瘀生新合剂 雷火灸 人工流产术后 子宫内膜 宫腔粘连
原文传递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中药封包热熨对患者腹胀程度、血管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3
作者 李君娴 谢洁洁 +1 位作者 黄学嵘 刘玉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8期1965-1970,共6页
目的 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联合中药封包热熨对患者腹胀程度、血管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清远市中医院收治的148例L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 目的 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联合中药封包热熨对患者腹胀程度、血管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清远市中医院收治的148例L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74例。观察组于LM术后实施中药封包热熨+常规干预,对照组于LM术后实施常规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7 d。统计分析两组腹胀程度、胃肠功能恢复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血管功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数据。结果 干预后3 d,观察组中轻度腹胀比例为29.73%,显著低于对照组(5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20.85±2.60)、(24.30±3.45)、(35.70±3.55) 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5.40±3.74)、(32.31±4.77)、(41.75±4.58)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7 d,两组ACE、PRA及AngⅡ水平均持续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干预后3 d的ACE、PRA及AngⅡ水平分别为(25.31±5.80)U/L、(0.72±0.10) ng·mL^(-1)·h^(-1)、(307.65±15.81) ng/d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8.93±8.11)U/L、(0.94±0.11) ng·mL^(-1)·h^(-1)、(328.79±14.12) ng/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7 d,两组ACE、PRA及Ang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7 d,两组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红细胞压积较干预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干预后3 d的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分别为(1.52±0.16)mPa·s、(5.23±1.19)mPa·s、(10.55±1.53)mPa·s、(19.03±4.05)mm/h、2.87±0.36,均低于对照组[(1.67±0.20)mPa·s、(6.07±1.25)mPa·s、(12.31±1.57)mPa·s、(20.72±4.20)mm/h、3.24±0.30],红细胞压积为(35.01±1.26)%,高于对照组[(33.25±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7 d,两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M联合中药封包热熨和常规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腹胀、胃肠功能、血管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状态,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中药封包热熨 腹胀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安胎汤联合地屈孕酮和间苯三酚对早期先兆流产妊娠结局及血清P、β-HCG、E2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欧阳文 刘凤萍 《当代医学》 2020年第33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安胎汤联合地屈孕酮和间苯三酚对早期先兆流产妊娠结局及血清孕酮(P)、雌二醇(E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 目的探讨补肾安胎汤联合地屈孕酮和间苯三酚对早期先兆流产妊娠结局及血清孕酮(P)、雌二醇(E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研究组辅以补肾安胎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妊娠结局、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评分以及性激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保胎成功率以及再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主症及伴随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主症及伴随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主症及伴随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P、E2、HC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P、E2、HCG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P、E2、HC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安胎汤联合地屈孕酮和间苯三酚可有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体内激素水平,有利于胚胎发育,进而提高保胎成功率,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安胎汤 地屈孕酮 间苯三酚 早期先兆流产 妊娠结局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胎方加味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由春玲 谢洁洁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第9期1095-1097,共3页
目的:探讨安胎方加味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清远市中医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黄体酮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安胎方加味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清远市中医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黄体酮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安胎方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雌激素(E2)及孕酮(P)水平,NT结果和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55/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3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出血、小腹坠胀疼痛、腰部酸痛及膝软乏力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β-HCG、E2及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NT结果正常率为98.33%(59/60),对照组为95.00%(57/60),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新生儿畸形、死亡病例。结论:安胎方加味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的疗效显著,可缓解患者症状,有效减少宫腔积血与阴道出血,且使机体各项激素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胎方加味 早期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 临床疗效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电切术与宫腔镜下诊刮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6
作者 欧阳文 刘凤萍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9期145-148,共4页
目的比较宫腔镜电切术与宫腔镜下诊刮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7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比较宫腔镜电切术与宫腔镜下诊刮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7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诊刮术,观察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经期时间与月经量、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期时间短于对照组,月经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宫腔镜下诊刮术比较,宫腔镜电切术对子宫内膜息肉效果更佳,能降低手术创伤,缩短患者的手术及住院时间,改善其月经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复发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 诊刮术 电切术 安全性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寿胎丸加味治疗肾虚型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唐利爽 由春玲 黎海芳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寿胎丸加味治疗肾虚型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09月~2017年12月90例肾虚型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黄体酮+静滴间苯三酚治疗,观察组给予静滴间苯三酚+黄体酮联合寿胎丸加味,... 目的:探讨寿胎丸加味治疗肾虚型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09月~2017年12月90例肾虚型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黄体酮+静滴间苯三酚治疗,观察组给予静滴间苯三酚+黄体酮联合寿胎丸加味,比较两组肾虚型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控制率、宫腔积血消失时间、腹痛腰酸消失时间、阴道出血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HCG水平、血清孕酮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肾虚型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宫腔积血消失时间、腹痛腰酸消失时间、阴道出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HCG水平、血清孕酮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HCG水平、血清孕酮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静滴间笨三酚+黄体酮联合寿胎丸加味治疗肾虚型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激素水平,加速症状消失,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黄体酮 寿胎丸加味 肾虚型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促排汤联合针刺治疗肾虚血瘀型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 被引量:1
8
作者 欧阳文 冯雪琼 +1 位作者 刘玉兰 刘凤萍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促排汤联合针刺治疗肾虚血瘀型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的疗效。方法将清远市中医院妇科门诊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接收的肾虚血瘀型LUFS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4例)与研究组(n=28例)...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促排汤联合针刺治疗肾虚血瘀型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的疗效。方法将清远市中医院妇科门诊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接收的肾虚血瘀型LUFS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4例)与研究组(n=28例);对照组给予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研究组给予补肾活血促排汤联合针刺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期间妊娠则终止后续周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率、排卵率,比较治疗前后的卵巢动脉血流参数[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及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及血清性激素水平[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催乳激素(PRL)]。结果研究组总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排卵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PI、RI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后的VI、FI及VFI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FSH、E2、LH及P水平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补肾活血促排汤联合针刺治疗LUFS疗效优于肌注HCG,可降低卵巢动脉血流阻力,改善卵巢血流灌注,提升血清性激素水平,促进排卵,提升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促排汤 针刺 肾虚血瘀型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 卵巢动脉血流 血清性激素 排卵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Hcg于腹腔镜下应用MTx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监测评估
9
作者 唐利爽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6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应用甲氨蝶呤(MTx)治疗输卵管妊娠时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监测评估情况。方法 10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应用MTx实施治疗,同时对患者的血Hcg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00例患者中有95例...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应用甲氨蝶呤(MTx)治疗输卵管妊娠时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监测评估情况。方法 10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应用MTx实施治疗,同时对患者的血Hcg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00例患者中有95例经本次治疗成功,治疗成功率为95.0%。患者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平均血Hcg转阴时间(15.32±1.44)d,盆腔包块平均消失时间(26.31±2.03)d。治疗3、7 d患者血Hc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32.71、154.93,P<0.05)。结论血Hcg于腹腔镜下应用MTx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监测评估分析发现,其能够反映患者的妊娠情况,对于妊娠状态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值得临床参考借鉴和评估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腹腔镜 甲氨蝶呤 输卵管妊娠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内外治法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10
作者 唐利爽 刘玉兰 谢洁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0期30-32,共3页
目的分析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中药内外治法对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6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抽样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均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参照组单独... 目的分析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中药内外治法对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6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抽样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均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参照组单独应用中药封包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加自拟术后排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腹胀腹痛发生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比容、全血低切粘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28.52±3.68)h、首次排便时间(43.61±4.15)h、住院时间(8.15±0.98)d均短于参照组的(35.67±3.59)h、(52.42±5.67)h、(10.82±1.5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腹胀腹痛发生率3.33%低于参照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红细胞聚集指数(1.11±0.35)、红细胞比容(0.41±0.12)、全血低切粘度(8.24±1.65)mPa·s均低于参照组的(1.47±0.45)、(0.56±0.15)、(10.52±1.48)mPa·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中药内外治法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术后腹胀腹痛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内外治法 术后排气汤 子宫肌瘤剔除术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止血的效果 被引量:6
11
作者 由春玲 《临床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在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60例需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术中给予缩宫素20 IU及垂...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在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60例需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术中给予缩宫素20 IU及垂体后叶素6 U,对照组术中用垂体后叶素6 U。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939);用药15 min后,治疗组收缩压水平为(151.77±5.58)mm Hg(1 mm Hg=0.133 k Pa),对照组为(143.03±5.31)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用药30 min时,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实施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较好,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后叶素 缩宫素 肌壁间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剔除术
原文传递
复方米非司酮联用加味八珍益母膏终止早孕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夏卫红 唐良玉 罗凌虹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9-431,428,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米非司酮联用加味八珍益母膏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早孕妇女共360例,随机分成西医治疗组(A组):复方米非司酮(米非司酮30mg+双炔失碳酯5mg)晨1片/d×2d,并于首次服药后48h加服米索前列醇600μg;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探讨复方米非司酮联用加味八珍益母膏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早孕妇女共360例,随机分成西医治疗组(A组):复方米非司酮(米非司酮30mg+双炔失碳酯5mg)晨1片/d×2d,并于首次服药后48h加服米索前列醇600μg;中西医结合治疗组(B组):西药服用同A组,同时于服复方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2h后开始口服加味八珍益母膏25g/次,bid×9d,观察分析其流产临床效果、孕囊排出时间、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及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并随访转经情况。结果:B组完全流产率为97.2%,A组为91.1%;孕囊自行排出时间B组为3.1±1.4h,A组为3.7±1.7h;出血时间分别为11.4±3.8d和12.5±4.3d;转经时间分别为35.9±2.9d和38.7±3.3d,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服药后不良反应B组明显减轻。结论:复方米非司酮联用加味八珍益母膏可加速孕囊排出,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且明显减轻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米非司酮 加味八珍益母膏 早期妊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