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丝异彩 百纳河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织绣展精品初探 被引量:3
1
作者 高文静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4期18-25,共8页
文章主要介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丝绣撷英"织绣展的部分展品,依据展线对其中的重点藏品进行简单的介绍、探源与梳理,使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此展览的主要脉络,同时对部分展品的来源、技法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也为对丝绣... 文章主要介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丝绣撷英"织绣展的部分展品,依据展线对其中的重点藏品进行简单的介绍、探源与梳理,使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此展览的主要脉络,同时对部分展品的来源、技法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也为对丝绣艺术感兴趣的专家学者提供更多的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丝 妆花缎 刺绣 无量寿尊佛刻丝佛像 佛经经面 清代服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明代缂丝凤穿牡丹团花考 被引量:2
2
作者 高文静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60-66,共7页
本文主要围绕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明代缂丝凤穿牡丹团花展开,介绍其著录情况、色彩搭配、主体纹饰与构图形式,并介绍相关缂丝工艺及织造技法。通过文献资料、考古实物、团花类比、补缀方式探讨等内容,推论出此团花大致的制作年代及使... 本文主要围绕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明代缂丝凤穿牡丹团花展开,介绍其著录情况、色彩搭配、主体纹饰与构图形式,并介绍相关缂丝工艺及织造技法。通过文献资料、考古实物、团花类比、补缀方式探讨等内容,推论出此团花大致的制作年代及使用者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缂丝 缂丝技法 团花补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首展预览
3
《设计》 2016年第12期152-155,共4页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黄如论馆)承载着几代清华人的心愿,特别是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加盟后,极大地丰富了清华大学原有的藏品资源。2003年,艺术博物馆与美术学院大楼同期启动国际招标。2012年,在张朝阳、施锦珊、莫天全三位校友联合...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黄如论馆)承载着几代清华人的心愿,特别是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加盟后,极大地丰富了清华大学原有的藏品资源。2003年,艺术博物馆与美术学院大楼同期启动国际招标。2012年,在张朝阳、施锦珊、莫天全三位校友联合推动下,艺术博物馆建筑破土动工。2013年1月,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如论先生慷慨出资2亿元人民币,支持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建设,该馆也因此冠名“黄如论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博物馆 清华大学 预览 美术学院 博物馆建筑 博物馆建设 国际招标 张朝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连生贵子纹绣品研究
4
作者 倪葭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1-76,93,共7页
吉祥纹样历史悠久,普遍运用象征性的手法,将祈福纳祥、驱恶辟邪的心愿,借助图形呈现出来。连生贵子纹也称莲生贵子纹,深受大众喜爱。顾名思义,该纹样表达出民众期盼多生儿子的愿望。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连生贵子纹绣品,将古人对于子嗣... 吉祥纹样历史悠久,普遍运用象征性的手法,将祈福纳祥、驱恶辟邪的心愿,借助图形呈现出来。连生贵子纹也称莲生贵子纹,深受大众喜爱。顾名思义,该纹样表达出民众期盼多生儿子的愿望。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连生贵子纹绣品,将古人对于子嗣绵延的追求,凭借童子、莲花与莲叶的组合表达出来。连生贵子纹应用领域极广,除服饰装饰图案外,在年画、剪纸、陶瓷、玉器等艺术品中均可见到。该研究旨在探讨这种深为大众所喜爱的纹饰,其多方来源与含义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生贵子 吉祥纹样 莲花 莲叶 童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清代对襟女褂考——以整体装饰风格为探讨
5
作者 高文静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2-70,共9页
褂是清代女性重要的服饰之一,其款式形制、主体纹样、挽袖装饰、工艺技法、缘边装饰等都反映着时人的时尚追求与审美品位。围绕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清代对襟女褂展开分析探讨,旨在通过对实物的探索研究,进一步从装饰纹样、工艺技法... 褂是清代女性重要的服饰之一,其款式形制、主体纹样、挽袖装饰、工艺技法、缘边装饰等都反映着时人的时尚追求与审美品位。围绕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清代对襟女褂展开分析探讨,旨在通过对实物的探索研究,进一步从装饰纹样、工艺技法、缘边装饰等方面,挖掘馆藏清代对襟女褂的装饰风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女褂 主体装饰 挽袖装饰 镶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间丹青手 且留翰墨香——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首展书画作品概述
6
作者 安夙 《中国书画》 2018年第3期52-84,共33页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有书画类藏品一千三百余组件,绝大多数来自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旧藏。20世纪80年代,三百余组件经由国务院书画鉴定专家组鉴定,其中215组件收录于《中国古代书画目录》,49组件收录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有书画类藏品一千三百余组件,绝大多数来自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旧藏。20世纪80年代,三百余组件经由国务院书画鉴定专家组鉴定,其中215组件收录于《中国古代书画目录》,49组件收录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时代自元代至近现代。藏品中不乏文徵明、吕纪、蓝瑛、陈洪绶、王原祁、王颦、傅山、王铎、汪士慎、郑燮、罗聘、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等名家真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博物馆 书画作品 清华大学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20世纪80年代 馆藏 丹青 选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深闺 创新发展——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时代担当 被引量:1
7
作者 杜鹏飞 《群言》 2017年第2期21-24,共4页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在北京西北郊紧邻圆明园遗址公园东墙的是有着300多年建园历史的清华园(前身是熙春园)。清华大学就坐落于此,也因此而得名。这所以理工科著称于世的中国名校,在各界校友和社会贤达的鼎力支持...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在北京西北郊紧邻圆明园遗址公园东墙的是有着300多年建园历史的清华园(前身是熙春园)。清华大学就坐落于此,也因此而得名。这所以理工科著称于世的中国名校,在各界校友和社会贤达的鼎力支持下,历时四年多建成一座总建筑面积达三万平方米的大型博物馆,雄踞清华园东隅。2016年9月11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向社会敞开大门,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接待了超过十万名观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博物馆 圆明园遗址公园 梁思成 东墙 熙春 中国建筑史 历史系 大学博物馆 丁云鹏 苏武牧羊图
原文传递
尽精微,致广大——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临时展览中的展品点交
8
作者 孙艺玮 《艺术博物馆》 2023年第6期51-55,共5页
展品点交是艺术博物馆临时展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确保展品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临时展览借展过程中产生的展品点交为主题,从参与者的角度,论述其临时展览展品点交的具体流程与规范,并对相关工作做出梳... 展品点交是艺术博物馆临时展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确保展品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临时展览借展过程中产生的展品点交为主题,从参与者的角度,论述其临时展览展品点交的具体流程与规范,并对相关工作做出梳理与总结,以期为高校艺术博物馆的展览工作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交 临时展览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原文传递
丝绣撷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清代服饰珍赏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垚梦 《艺术品》 2019年第9期42-47,共6页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织绣藏品四千六百余组件,时代涵盖明清及近现代,尤以清代居多。丝织品种丰富,锦缎、纱罗、丝绒、缂丝等代表性品种应有尽有。馆藏的刺绣主要附丽于清代的服装、配饰和日用品,针法含锁绣、打籽绣、戗针绣、戳纱,等等。...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织绣藏品四千六百余组件,时代涵盖明清及近现代,尤以清代居多。丝织品种丰富,锦缎、纱罗、丝绒、缂丝等代表性品种应有尽有。馆藏的刺绣主要附丽于清代的服装、配饰和日用品,针法含锁绣、打籽绣、戗针绣、戳纱,等等。'清华藏珍·丝绣撷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展(织绣部分)'遴选的158件馆藏织绣精品,力求能够展现丝绸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和明清织绣的无尽美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服饰 凤尾裙 琵琶襟 暗花绸 清华大学
原文传递
中国大学博物馆的“新星”——记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被引量:1
10
作者 穆瑞凤 《中国民族美术》 2019年第3期96-102,共7页
大学博物馆是高等教育机构重要的文化资源,是开展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支撑,是展示高校历史、文化积淀、开展对外交流活动的平台,是衡量高校综合水平的标准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政府加大了对大学博物馆的投资,中国大学博物馆发展迅... 大学博物馆是高等教育机构重要的文化资源,是开展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支撑,是展示高校历史、文化积淀、开展对外交流活动的平台,是衡量高校综合水平的标准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政府加大了对大学博物馆的投资,中国大学博物馆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已有300多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 学术研究 大学博物馆 文物馆
原文传递
多维体系:博物馆国际展览价值与策略分析——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晨雅 《文物天地》 2023年第S1期16-20,共5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各国合作引进国际展览的数量与日俱增,成为博物馆传播世界文明与文化成果、提升大众精神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同时对促进社会团结起到了积极作用。2023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发布,可持续发展、全球福祉愈...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各国合作引进国际展览的数量与日俱增,成为博物馆传播世界文明与文化成果、提升大众精神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同时对促进社会团结起到了积极作用。2023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发布,可持续发展、全球福祉愈发成为全球博物馆密切关注的话题,也为我国博物馆国际展览提出新的要求。国际展览不仅向观众展示世界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同时呈现出不同文明背后的价值标准,从这个层面来讲,对于构建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意义不言而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国际展览 价值体系
原文传递
高校博物馆票务系统的设计与实践——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为例
12
作者 彭宇 柳泳 《博物院》 2023年第4期110-116,共7页
高校博物馆是博物馆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双重身份,它的信息化建设与一般社会博物馆相比有其特殊性,其中票务系统的建设与一般社会博物馆相比在系统架构、服务对象、接口设计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本文结合清华大学艺术博馆票务系统建... 高校博物馆是博物馆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双重身份,它的信息化建设与一般社会博物馆相比有其特殊性,其中票务系统的建设与一般社会博物馆相比在系统架构、服务对象、接口设计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本文结合清华大学艺术博馆票务系统建设,从系统建设必要性、独特性、系统设计、应用情况等方面介绍其设计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博物馆 票务系统 架构设计 功能设计
原文传递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掠影
13
《中华书画家》 2017年第4期114-119,共6页
一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以“彰显人文、荟萃艺术、涵养新风、化育菁华”为己任,坚持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在不懈的奋斗中努力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大学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是清华大学历史、文化积淀的集中展现,它不仅是清华... 一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以“彰显人文、荟萃艺术、涵养新风、化育菁华”为己任,坚持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在不懈的奋斗中努力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大学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是清华大学历史、文化积淀的集中展现,它不仅是清华大学作为现代性一流大学的重要人文标志,也是保护和利用文化资源,弘扬历史学统,加快学科间融合建设的重要载体,将成为清华对外艺术传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博物馆 大学博物馆 文理渗透 艺术传播 文化交流 现代性 马里奥·博塔 建筑设计 艺术大家 美术创作
原文传递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齐白石山水画简述
14
作者 安夙 《中华书画家》 2019年第1期15-52,I0001,I0002,1,F0003-F0004,共42页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于2016年9月正式对社会公众开放,藏品绝大多数来自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旧藏,而馆藏的齐白石作品全部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收购,本文仅对馆藏齐白石作品中的山水画精品进行初析,期以一斑而窥齐氏艺术之全豹。
关键词 艺术博物馆 清华大学 齐白石 山水画 馆藏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社会公众
原文传递
无尽意·痕——冯远绘画艺术展 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
15
作者 《艺术品鉴》 2022年第8期20-23,共4页
七月流光溢彩,清华钟灵秀。7月12日,“无尽意·痕——冯远绘画艺术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宣布展览开幕。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鲁晓... 七月流光溢彩,清华钟灵秀。7月12日,“无尽意·痕——冯远绘画艺术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宣布展览开幕。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鲁晓波,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本次展览作者冯远先后致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家协会 艺术博物馆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副馆长 中央文史研究馆 冯远 副校长 展览开幕
原文传递
飞龙乘云——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龙纹瓷器赏鉴
16
作者 刘垚梦 《艺术品鉴》 2018年第5期184-187,共4页
龙是中华民族最典型的图腾崇拜,它翻云覆雨神通广大,是吉祥瑞意的象征,也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典型装饰纹样之一。在我国中原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晚期的龙山文化陶瓷器物上,发现了最早的龙纹陶盘器物,这一时期的龙纹与氏族标志和图腾崇拜... 龙是中华民族最典型的图腾崇拜,它翻云覆雨神通广大,是吉祥瑞意的象征,也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典型装饰纹样之一。在我国中原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晚期的龙山文化陶瓷器物上,发现了最早的龙纹陶盘器物,这一时期的龙纹与氏族标志和图腾崇拜息息相关。自唐朝起,龙纹开始与皇权象征相联,尤其是元明清三代,朝廷对龙纹的烧作和使用都有了严格的规定。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的龙纹瓷器均为官窑御制,瓷器上的龙纹为四趾或五趾,体态以"立龙"和"行龙"为主,样式以"戏珠龙纹"、"火焰龙纹"、"海水龙纹"、"云龙纹"、"龙凤纹"为主,年代跨越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五朝,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博物馆 清华大学 龙纹 瓷器 艺术审美价值 图腾崇拜 陶瓷艺术 中华民族
原文传递
丝路佛光——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佛教美术藏品珍赏
17
作者 刘垚梦 《艺术品》 2018年第2期38-47,共10页
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佛教由古印度思想家释迦牟尼创立。至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时期,佛教开始从印度向外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期(222—589),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关键词 佛教美术 艺术博物馆 清华大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 藏品 佛光 释迦牟尼 丝绸之路
原文传递
绣画探微——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米色绫绣博古图”四条屏浅析
18
作者 倪葭 《荣宝斋》 2022年第6期42-55,共14页
一“米色绫绣博古图”四条屏简介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有“米色绫绣博古图”四条屏,在米色绫地上绣鎏金凤首鸟笼、铜鼎、宝剑、投壶、得炉、吸杯、鼻烟壶、茶具、印盒、各类瓶花及瑞果等。
关键词 博古图 博物馆藏 鼻烟壶 清华大学
原文传递
现代金属雕塑实验教学的创新思考——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实验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轶男 张晓 董书兵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34,共7页
现代金属雕塑作为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中国的现代雕塑和美术教育产生了显著影响。国内的雕塑材料教学经历了从注重工艺“技术性”到挖掘材料“可能性”的演变。在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长期影响下,实践教学难免会出现... 现代金属雕塑作为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中国的现代雕塑和美术教育产生了显著影响。国内的雕塑材料教学经历了从注重工艺“技术性”到挖掘材料“可能性”的演变。在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长期影响下,实践教学难免会出现文化主体性缺失、本土文化资源与价值体系构建不完善等问题。结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金属雕塑材料课程的教学经验,从更新实验教学理念、设置个性化教学方法、构建本土文化价值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思考和教学实践,为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高质量金属雕塑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金属雕塑 现代主义 材料实验教学 文化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框架下艺术博物馆对大学美育的推动引领 被引量:1
20
作者 兰钰 《美术教育研究》 2017年第18期129-129,131,共2页
艺术修养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艺术博物馆的建设,增强了艺术文化间的交流,提供了中国文化向世界输出的渠道,对全球高校学生的审美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各国美育引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博物馆的参观者能够深层... 艺术修养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艺术博物馆的建设,增强了艺术文化间的交流,提供了中国文化向世界输出的渠道,对全球高校学生的审美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各国美育引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博物馆的参观者能够深层次地领悟展品,融入玄妙、瑰丽的艺术世界。艺术博物馆展出的展品具有个性化的特质,高端化展品也会进入艺术博物馆。全球高校学生通过参观艺术博物馆的多元化展览,全方位地欣赏展品,增长知识,深刻地感受展品的文化和艺术魅力,增强内心世界对外界反应的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艺术博物馆 大学美育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