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风险预防与控制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袁庆鸿 《现代商业》 2021年第18期94-96,共3页
随着市场环境日益复杂,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来越大。财务风险管理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基础,农化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又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企业,理应高度重视这一类型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控制现状。本文在系统介绍财... 随着市场环境日益复杂,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来越大。财务风险管理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基础,农化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又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企业,理应高度重视这一类型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控制现状。本文在系统介绍财务风险管理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以深圳NPX农化公司为案例,从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营运风险详细分析风险表现及特征,探讨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控制力度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管理 风险 风险管理 农化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火龙果园土壤肥力与根结线虫数量调查
2
作者 李娟 高翔 +4 位作者 陈思如 武佳敏 高伟 张洪 阮云泽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2期182-189,共8页
为了明确海南岛火龙果园土壤肥力状况和根结线虫危害情况,采集了海南岛68家火龙果园的土壤样品共204份,分析测定了土壤氮、磷、钾、钙、镁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及根结线虫的数量,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果园土壤综合肥力状况进行评价,分... 为了明确海南岛火龙果园土壤肥力状况和根结线虫危害情况,采集了海南岛68家火龙果园的土壤样品共204份,分析测定了土壤氮、磷、钾、钙、镁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及根结线虫的数量,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果园土壤综合肥力状况进行评价,分析了根结线虫数量与土壤养分状况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海南岛火龙果园土壤pH为6.4,整体呈中性或弱酸性;有机质含量为19.9 g·kg^(-1),碱解氮含量为63.9 mg·kg^(-1),速效钾含量为95.8 mg·kg^(-1),均处于缺乏状态,而有效磷、交换性钙含量为丰富及以上等级,交换性镁处于中量水平;土壤pH与有机质、交换性钙、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维持中性的pH水平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对钙、镁的有效性有重要意义;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土壤有机质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土壤基础矿质养分的含量;各火龙果园根结线虫数量差异较大,其中,每100克干中土根结线虫2龄幼虫(J2)数量最多的可达736条,而较少的仅有14条;根结线虫发生轻重情况南北差异较大,整体上北部地区的火龙果园根结线虫数量低于南部地区;土壤pH、有机质、有效磷、交换性钙与根结线虫数量呈正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海南岛火龙果园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处于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火龙果园 土壤肥力 根结线虫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火龙果园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庆萱 阮云泽 赵鹏飞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2期150-156,共7页
为了解海南省火龙果产区土壤养分现状,调查测定了184个土壤样品的营养成分水平,通过单个营养指标等级评估和因子聚类方法进行全面评估。等级评价结果表明:调研区域土壤酸化现象较严重,pH <6.5的酸性土壤占72.82%,土壤碱解氮含量普遍... 为了解海南省火龙果产区土壤养分现状,调查测定了184个土壤样品的营养成分水平,通过单个营养指标等级评估和因子聚类方法进行全面评估。等级评价结果表明:调研区域土壤酸化现象较严重,pH <6.5的酸性土壤占72.82%,土壤碱解氮含量普遍较低,在调研的全部地块中,碱解氮含量处于缺乏状态(碱解氮小于0.01 mg·kg^(-1));速效钾、全氮和有机碳在部分地块含量较低,分别为23.37%、23.37%和33.7%,处于低及以下等级水平;土壤速效磷含量最高,处于中等及以上等级地块的比例占100%。因子分析表明,测定的6项养分指标可提取出2个公因子,其中,因子1和因子2表征的全氮、有机碳、速效钾、碱解氮、pH是作为主要影响火龙果园土壤综合营养状况的因子。通过对土壤营养综合指数IFI(Integrated fertility index)的聚类分析了解,海南省火龙果园土壤IFI值范围为-0.904~1.405,均值为-0.171,其中仅有41.3%的土壤处于中等及以上肥力水平。乐东、东方、三亚、陵水这四个海南火龙果主要果园地区中,东方和陵水的土壤IFI值有80.33%、50%的土壤处于低等肥力水平;三亚地区有61.9%的土壤IFI值处于中等以上肥力水平;整体来说,海南省火龙果园大部分地区(除三亚外)土壤肥力状况处于中等以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园 土壤养分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飞虱对氟虫腈和新烟碱类药剂的抗性动态变化 被引量:26
4
作者 刘叙杆 赵兴华 +6 位作者 王彦华 韦锦捷 沈晋良 孔健 曹明章 周威君 罗才宏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80,共8页
于2006-2008年采用稻茎浸渍法监测了我国主要水稻种植区大田褐飞虱种群对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新烟碱类及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噻嗪酮)的抗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8年褐飞虱对氟虫腈的抗性水平随其迁飞途径而出现急剧上升态... 于2006-2008年采用稻茎浸渍法监测了我国主要水稻种植区大田褐飞虱种群对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新烟碱类及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噻嗪酮)的抗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8年褐飞虱对氟虫腈的抗性水平随其迁飞途径而出现急剧上升态势,其中,从我国南方稻区迁入长江中下游流域等6省10地种群和回迁至广东韶山、深圳两种群对氟虫腈抗性分别上升至中等水平抗性(15.0~32.5倍)和高水平抗性(66.9~73.7倍),明显高于2006年5省6地(2.6~5.8倍)和2007年9省11地(3.2~8.4倍)大田褐飞虱种群的抗性水平。上述结果预示2009年、2010年两年在全国稻区可能暴发褐飞虱对氟虫腈更高水平的抗性。自从2005年10-11月褐飞虱对新烟碱类的吡虫啉产生极高水平抗性(277~811倍)以来,近3年来抗性虽有一定程度下降,但仍处于高水平-极高水平抗性阶段,其中,2008年我国8省13地褐飞虱种群的抗性仍高达210.1~381.7倍。褐飞虱对其他的新烟碱类药剂噻虫嗪、烯啶虫胺和呋虫胺的抗性水平分别为2.0~15.8、0.7~4.8和0.6~2.8倍。褐飞虱对噻嗪酮为敏感到中等水平抗性(3.0~11.9倍)。近几年来大量、广泛使用氟虫腈防治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两类迁飞性害虫是褐飞虱对其暴发抗性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及时制定全国范围防治两类迁飞性害虫的交替轮换用药抗性治理对策方案,才能延缓褐飞虱抗性的再次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杀虫剂 抗药性监测 抗药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市稻纵卷叶螟对7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被引量:4
5
作者 曹明章 刘凤沂 +7 位作者 邱建友 文伯健 李惠陵 张燕雄 孔建 李华 黄丽聪 王国忠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0-222,共3页
为了解稻纵卷叶螟对不同杀虫剂的敏感性,指导科学用药,2009年采用点滴法测定了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等7种杀虫剂对惠州市田间采集的稻纵卷叶螟5龄幼虫的触杀毒力。结果表明:在所测药剂中,稻纵卷叶... 为了解稻纵卷叶螟对不同杀虫剂的敏感性,指导科学用药,2009年采用点滴法测定了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等7种杀虫剂对惠州市田间采集的稻纵卷叶螟5龄幼虫的触杀毒力。结果表明:在所测药剂中,稻纵卷叶螟对甲维盐的敏感性最高(LD50值为0.00010μg/头),对杀虫单的敏感性最低(LD50值为9.3703μg/头);各药剂按相对毒力从高到低依次为甲维盐(6044,括号内数字为相对毒力指数,以下相同)、阿维菌素(335.8)、氯虫苯甲酰胺(177.8)、丁烯氟虫腈(29.8)、丙溴磷(1.3)、毒死蜱(1)、杀虫单(0.06)。根据试验结果,对这7种药剂在稻纵卷叶螟上的敏感性状况和田间合理使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杀虫剂 敏感性 阿维菌素 氯虫苯甲酰胺 毒死蜱 杀虫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水乳剂、微乳剂研发与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6
6
作者 李谱超 赵军 +2 位作者 林雨佳 张建明 孔建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1年第2期26-30,共5页
讨论了水乳剂、微乳剂在研究和生产上的问题,并以部分实例进行分析,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建议。
关键词 农药 水乳剂 微乳剂 助剂 溶剂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在小麦田的雾滴分布及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初探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龙 陈树茂 +2 位作者 马金龙 李广泽 王志国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8年第2期46-52,共7页
在小麦蚜虫的防治中应用了小型多旋翼植保无人机进行低空喷洒。研究结果表明,小型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低空喷洒,喷雾雾滴粒径在小麦植株穗部、中部(倒二叶)和下部(倒三叶)差异较小,但添加助剂后雾滴粒径分布均匀性明显提升;在小麦植株的沉... 在小麦蚜虫的防治中应用了小型多旋翼植保无人机进行低空喷洒。研究结果表明,小型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低空喷洒,喷雾雾滴粒径在小麦植株穗部、中部(倒二叶)和下部(倒三叶)差异较小,但添加助剂后雾滴粒径分布均匀性明显提升;在小麦植株的沉积分布密度为穗部>中部(倒二叶)>下部(倒三叶),其中添加助剂后沉积密度可提升3~4倍,沉积分布均匀性也显著改善。植保无人机选择不同用量药剂和助剂兑水对小麦蚜虫进行喷雾试验时,7d后整体防治效果可达到90%,且添加助剂后防治速效性更佳。总体而言,添加专用助剂有利于提高药剂的沉积密度和分布均匀性,而且雾滴粒径更加稳定,有助于提升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小麦蚜虫 雾滴粒径 沉积密度 减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脂基植物油的农用溶剂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文忠 孔建 +1 位作者 曾鑫年 李谱超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36,共5页
分析测定了松脂基植物油的闪点、挥发性、农药溶解性及对农药稳定性的影响等主要农用溶剂性能指标,为松脂基植物油替代轻芳烃类溶剂用于农药制剂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松脂基植物油的闪点均大于35℃,明显高于对照溶... 分析测定了松脂基植物油的闪点、挥发性、农药溶解性及对农药稳定性的影响等主要农用溶剂性能指标,为松脂基植物油替代轻芳烃类溶剂用于农药制剂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松脂基植物油的闪点均大于35℃,明显高于对照溶剂二甲苯的25℃;在25℃下,供试的4种松脂基植物油8 h后的挥发率小于45.9%,其中ND-100的挥发率最低,为2.1%,而对照溶剂二甲苯的挥发率达100%.松脂基植物油ND-60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苯丁锡、氟硅唑、戊唑醇、高效氯氟氰菊酯和三唑锡6种农药原药的溶解性优于对照溶剂二甲苯,占供试农药的12.8%,而对多杀菌素和杀扑磷等15种农药原药的溶解性明显不及二甲苯,占供试农药的31.9%.松脂基植物油ND-60配制的42种农药乳油制剂中,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等30种制剂(71.4%)有良好的匹配稳定性.可见松脂基植物油具有替代轻芳烃溶剂用于农药乳油制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助剂 植物油 溶剂性能 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药效试验 被引量:5
9
作者 戴新发 徐齐云 袁镜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6-116,120,共2页
通过对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和龙川县其他用于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药剂进行小区试验和大区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3%中生菌素100 g防治细菌性条斑病均优于龙川县其他用于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药剂,并且对水稻安全性好,是比较... 通过对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和龙川县其他用于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药剂进行小区试验和大区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3%中生菌素100 g防治细菌性条斑病均优于龙川县其他用于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药剂,并且对水稻安全性好,是比较适宜用于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理想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菌素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唑醚·氟啶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芳 成妙金 李欧燕 《现代农药》 CAS 2015年第2期37-39,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酸水(体积比85∶15,水用磷酸调p H至3.0)为流动相,经ODS BP色谱柱分离,在260 nm波长下对45%唑醚·氟啶胺悬浮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和氟啶胺的线性相关系数均为0.999 8,变异系数分别为0.3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酸水(体积比85∶15,水用磷酸调p H至3.0)为流动相,经ODS BP色谱柱分离,在260 nm波长下对45%唑醚·氟啶胺悬浮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和氟啶胺的线性相关系数均为0.999 8,变异系数分别为0.38%和0.4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2%和99.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氟啶胺 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虱螨脲与虫酰肼的增效作用及防治斜纹夜蛾的药效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卫锋 任太军 曾鑫年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大田药效试验,筛选出了虱螨脲.虫酰肼对斜纹夜蛾的复配增效组合,并测定了10%虱螨脲.虫酰肼悬浮剂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虱螨脲.虫酰肼的配比为1∶1时增效作用最显著,共毒系数CTC为134.03。田间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大田药效试验,筛选出了虱螨脲.虫酰肼对斜纹夜蛾的复配增效组合,并测定了10%虱螨脲.虫酰肼悬浮剂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虱螨脲.虫酰肼的配比为1∶1时增效作用最显著,共毒系数CTC为134.03。田间实验结果表明:10%虱螨脲.虫酰肼悬浮剂和两个单剂相比,有良好的速效防治效果和持效性,其中在有效成分用量为25 g/hm2时,药后14 d的防效仍达91.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虱螨脲 虫酰肼 斜纹夜蛾 增效作用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氰霜·氟啶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芳 成妙金 李欧燕 《现代农药》 CAS 2015年第1期26-28,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冰乙酸水溶液(p H=3.0,体积比40∶60)为流动相,经ODS-BP色谱柱分离,在280 nm波长下对40%氰霜·氟啶胺悬浮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氰霜唑和氟啶胺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9和0.999 8,变异系数分别为...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冰乙酸水溶液(p H=3.0,体积比40∶60)为流动相,经ODS-BP色谱柱分离,在280 nm波长下对40%氰霜·氟啶胺悬浮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氰霜唑和氟啶胺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9和0.999 8,变异系数分别为0.43%和0.2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2%和99.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霜唑 氟啶胺 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烯肟菌酯悬浮剂的研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雨佳 赵军 华乃震 《现代农药》 CAS 2008年第6期15-18,共4页
烯肟菌酯是一种低毒、高效、作用机制新颖和对环境安全的新杀菌剂。通过高性能的表面活性剂(润湿剂、分散剂和特种助剂)搭配使用,获得了性能优越、品质稳定、高悬浮率和低表面张力的25%烯肟菌酯悬浮剂,同时测定了该剂型产品的粒径、粘... 烯肟菌酯是一种低毒、高效、作用机制新颖和对环境安全的新杀菌剂。通过高性能的表面活性剂(润湿剂、分散剂和特种助剂)搭配使用,获得了性能优越、品质稳定、高悬浮率和低表面张力的25%烯肟菌酯悬浮剂,同时测定了该剂型产品的粒径、粘度、悬浮率和表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肟菌酯 分散剂 特种助剂 粒径 悬浮率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甲硫·咪鲜胺可湿性粉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成妙金 戴兰芳 +2 位作者 文琴 胡艳 李欧燕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96-497,共2页
建立了在同一色谱条件下测定混剂中甲基硫菌灵和咪鲜胺含量的方法。采用Inertsil ODS-3柱分离,以甲醇-水(体积比79∶21)为流动相,在230nm紫外检测波长下,经保留时间定性确证,峰面积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与咪鲜胺的... 建立了在同一色谱条件下测定混剂中甲基硫菌灵和咪鲜胺含量的方法。采用Inertsil ODS-3柱分离,以甲醇-水(体积比79∶21)为流动相,在230nm紫外检测波长下,经保留时间定性确证,峰面积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与咪鲜胺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和0.9999;变异系数分别为0.24%和0.4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5%和99.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硫菌灵 咪鲜胺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胺鲜酯 被引量:4
15
作者 成妙金 戴兰芳 祝木金 《现代农药》 CAS 2009年第4期35-36,39,共3页
以植物生长调节剂胺鲜酯为例,对毛细管色谱柱在农药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胺鲜酯的毛细管色谱柱分析方法,为农药分析方法的开发和研究提供新的指导。该方法用HP–5(15m×0.53mm×1.5μm)毛细管柱、内标物正十五烷、氢... 以植物生长调节剂胺鲜酯为例,对毛细管色谱柱在农药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胺鲜酯的毛细管色谱柱分析方法,为农药分析方法的开发和研究提供新的指导。该方法用HP–5(15m×0.53mm×1.5μm)毛细管柱、内标物正十五烷、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胺鲜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9,标准偏差为0.01,变异系数为0.50%,平均回收率为99.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鲜酯 气相色谱 毛细管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条件下氮肥用量对火龙果果实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程玉 徐敏 +5 位作者 熊睿 林家年 阮云泽 任太军 赵鹏飞 汤华 《热带生物学报》 2020年第1期25-30,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滴灌条件下不同施氮量(0,315,450,585,800 kg·hm^-2)对火龙果果实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施氮量能促进火龙果果实的生长,不同生长期果实需氮量不同。施氮量一定程度上影响果实横径的生长,对纵茎影...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滴灌条件下不同施氮量(0,315,450,585,800 kg·hm^-2)对火龙果果实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施氮量能促进火龙果果实的生长,不同生长期果实需氮量不同。施氮量一定程度上影响果实横径的生长,对纵茎影响较小。施氮量对果实中氮钾含量影响较大,二者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但各处理间氮素含量差异不显著,施氮量对磷素含量影响较小。火龙果果实和花中氮磷钾含量均为K>N>P,其中,果实中N∶P∶K=1.00∶0.20∶1.12,花中N∶P∶K=1.00∶0.15∶2.13。不同采收期,氮肥用量对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可溶性糖及抗坏血酸等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综合考虑,实际生产中应以T2处理(450 kg·hm^-2)施氮量为基础,根据不同采收期来调整施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果实生长 果实品质 氮肥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丙醚对黄瓜B型烟粉虱卵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柯程 程功 +1 位作者 李欧燕 李广泽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3期119-121,共3页
室内评价吡丙醚(pyriproxyfen)对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 biotypeB)卵的室内生物活性。采用叶片喷雾法,研究吡丙醚对黄瓜B型烟粉虱初产卵孵化的直接抑制活性与持效性、向上移动传导及薄层转移活性。吡丙醚对烟粉虱卵直接抑制效果好且... 室内评价吡丙醚(pyriproxyfen)对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 biotypeB)卵的室内生物活性。采用叶片喷雾法,研究吡丙醚对黄瓜B型烟粉虱初产卵孵化的直接抑制活性与持效性、向上移动传导及薄层转移活性。吡丙醚对烟粉虱卵直接抑制效果好且持效期长达15d以上,另外吡丙醚还具备一定的向上传导以及薄层转移活性。本试验结果为吡丙醚合理应用及烟粉虱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丙醚 B型烟粉虱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悬浮剂防治广东稻区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药效试验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广泽 黄柯程 +2 位作者 朱卫锋 张胜超 曹明章 《世界农药》 CAS 2021年第8期26-32,共7页
2015年-2016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悬浮剂(SC)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SC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为害,其在有效成分用量为16.5~33 g/hm^(2)时,药后... 2015年-2016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悬浮剂(SC)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SC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为害,其在有效成分用量为16.5~33 g/hm^(2)时,药后1~30 d对稻飞虱防治效果为88.14%~96.23%,药后14 d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为76.28%~87.79%,其对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均优于1.8%阿维菌素EC有效成分用量9 g/hm^(2),对稻纵卷叶螟的效果显著优于10%三氟苯嘧啶SC有效成分用量25 g/hm^(2)和25%吡蚜酮WP有效成分用量90 g/hm^(2)的效果。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SC不仅对稻飞虱高效、持效期长达30 d,还可有效兼防田间发生初期的稻纵卷叶螟。建议在水稻分蘖至孕穗期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做好监测预报的基础上,根据田间害虫发生情况,推荐11%阿维菌素·三氟苯嘧啶SC有效成分用量24.75~33 g/hm^(2)喷雾施用1次来防治这两种害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氟苯嘧啶 阿维菌素 稻飞虱 稻纵卷叶螟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微胶囊剂的加工和进展(Ⅰ) 被引量:43
19
作者 华乃震 《现代农药》 CAS 2010年第3期10-14,18,共6页
微胶囊方法是农药剂型制备中一项重要的应用技术。它与常规农药剂型相比,具有延长持效期、降低对环境污染、降低毒性、改善抗雨性、有好的防效等优点,近年来受到普遍关注。论述微胶囊技术进展和农药微胶囊剂特点及其几种适合农药微胶囊... 微胶囊方法是农药剂型制备中一项重要的应用技术。它与常规农药剂型相比,具有延长持效期、降低对环境污染、降低毒性、改善抗雨性、有好的防效等优点,近年来受到普遍关注。论述微胶囊技术进展和农药微胶囊剂特点及其几种适合农药微胶囊剂工业规模生产的方法,认为在农药微胶囊剂开发中应优先开发微囊悬浮剂。同时也论述了农药微囊悬浮剂的配方组成、剂型稳定性、控制释放性能、实例、国外市场产品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微囊悬浮剂 界面聚合 原位聚合 控制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可分散油悬浮剂的进展、加工和应用(Ⅰ) 被引量:34
20
作者 华乃震 《现代农药》 CAS 2014年第3期1-4,16,共5页
农药可分散油悬浮剂既避免使用任何溶剂,也无粉尘产生,是一种安全、环保的优良剂型。论述可分散油悬浮剂的进展、优缺点、组成(包括农药活性成分、非水介质、分散剂、乳化剂和增稠剂等)、加工方法、药效以及影响剂型稳定的因素和对策。... 农药可分散油悬浮剂既避免使用任何溶剂,也无粉尘产生,是一种安全、环保的优良剂型。论述可分散油悬浮剂的进展、优缺点、组成(包括农药活性成分、非水介质、分散剂、乳化剂和增稠剂等)、加工方法、药效以及影响剂型稳定的因素和对策。指出可分散油悬浮剂有较高的药效,但与悬浮剂相比成本高和开发难度较大,一般有特殊需要,才去加工可分散油悬浮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分散油悬浮剂 油悬浮剂 非水介质 分散剂 乳化剂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