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龙岗区甘坑-木古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结硕果
1
作者 毕业亮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深圳市龙岗区甘坑-木古河生态清洁小流域是城郊型小流域建设的典型代表,由甘坑河、甘坑水库、木古河3个部分组成,流域总面积14.926 2 km^(2)。小流域综合治理秉承“水、产、城三维共治,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 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深圳市龙岗区甘坑-木古河生态清洁小流域是城郊型小流域建设的典型代表,由甘坑河、甘坑水库、木古河3个部分组成,流域总面积14.926 2 km^(2)。小流域综合治理秉承“水、产、城三维共治,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的建设思路,提出了“防洪治理+水质改善+生态修复+古村落保护+景区品质提升”的建设模式,充分发挥河湖长制、林长制等制度优势,强化高位推动,坚持顶层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综合治理 生态清洁小流域 深圳市龙岗区 古村落保护 顶层设计 流域总面积 品质提升 水质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龙岗区污水资源化利用发展策略研究
2
作者 罗本福 蒋岭 《广东建设信息》 2007年第9期18-21,共4页
本文通过对深圳市龙岗区污水资源化建设规划的系统阐述.研究了深圳市污水资源化利用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规划的分析,提出了与之适应的污水资源化回用对象。并对污水深度处理规模测算、进出水水质目标... 本文通过对深圳市龙岗区污水资源化建设规划的系统阐述.研究了深圳市污水资源化利用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规划的分析,提出了与之适应的污水资源化回用对象。并对污水深度处理规模测算、进出水水质目标的确定和深度处理工艺选择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资源化水 资源 污水回用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合理利用境外洪水资源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汉宁 肖汉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9-60,共2页
深圳市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城市,城市水资源70%以上依靠东江,水源单一,可靠程度不高,水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在本地水源开发受限制的情况下,深圳市应该考虑合理利用境外洪水资源,做到既减轻境外的洪水压力,又减轻深圳市的水资源紧缺压力的... 深圳市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城市,城市水资源70%以上依靠东江,水源单一,可靠程度不高,水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在本地水源开发受限制的情况下,深圳市应该考虑合理利用境外洪水资源,做到既减轻境外的洪水压力,又减轻深圳市的水资源紧缺压力的双赢,达到水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缺乏 境外水源 洪水资源 合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理念下龙岗区内涝弹性分析及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宝川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3年第12期121-125,140,共6页
内涝灾害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制约因素,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基于海绵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对龙岗区内涝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和防治,引入弹性分析法和集对分析-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对内涝灾害因素进行研究,并构建涵盖多级指... 内涝灾害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制约因素,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基于海绵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对龙岗区内涝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和防治,引入弹性分析法和集对分析-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对内涝灾害因素进行研究,并构建涵盖多级指标的风险评估体系。同时,将该设计理念应用于龙岗湖南立交桥下积水内涝问题上,进行案例分析,并依据河道内涝防治标准及其地形情况进行设计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上剥下防布局以及增设排涝泵站的对策,能够有效地对立交桥内涝问题进行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内涝 弹性分析 风险评估 龙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小微景观水体现状分析及水质保障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靓 姚欣泽 +4 位作者 曹元浩 张凯 杨墨 王宏杰 王锋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1期70-74,81,共6页
随着国家对水环境的大力整治,绝大部分黑臭水体已基本得到消除,但部分水体依然存在浑浊和异色等现象。因此,本文拟选取深圳市典型小微景观水体进行长期跟踪监测,分析水体浑浊和异色的主要原因。通过文献总结和案例调研,提出了针对深圳... 随着国家对水环境的大力整治,绝大部分黑臭水体已基本得到消除,但部分水体依然存在浑浊和异色等现象。因此,本文拟选取深圳市典型小微景观水体进行长期跟踪监测,分析水体浑浊和异色的主要原因。通过文献总结和案例调研,提出了针对深圳市小微景观水体水质保障的策略。结果表明,深圳市所有景观水体均已消除黑臭,基本达到了地表水V类水平,但修复技术不合理和缺乏稳定的补水是造成小微景观水体浑浊和异色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提出以沉水植物为核心的原位生态修复,并结合小微景观水体的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和强化雨水对于水体水量进行补充的水质保障策略,可有效改善小微景观水体的浑浊和异色问题,水质得到长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景观水体 生态修复 雨水利用 海绵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南约河水质联合评价与鱼类多样性分析研究
6
作者 苏芬芬 谢碧煌 陶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9期118-126,共9页
全面、合理地评价城市河流水质状况与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旨在通过结合水质评价与鱼类多样性分析,为河流的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提供参考,同时为城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深圳市南约河... 全面、合理地评价城市河流水质状况与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旨在通过结合水质评价与鱼类多样性分析,为河流的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提供参考,同时为城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深圳市南约河为对象,考察2021年其水生态环境状况;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以及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南约河水质等级与变化特征;通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s均匀性指数对鱼类群落多样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21年全年南约河整体水质较往年有所改善,但夏季氨氮和总磷的浓度升高,联合采用多种评价法可更科学全面了解水体整体污染状况。根据各项鱼类多样性指标,河中鱼类多样性水平尚可,但外来物种入侵现象较为明显。外来物种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与齐氏非鲫Coptodon zillii均为主要优势物种,二者占鱼类总丰度一半以上,对鱼类多样性构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鱼类多样性 南约河 主成分分析法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龙岗沙湾河水污染特征及水质评价
7
作者 苏芬芬 梁紫湾 陶益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2期107-113,共7页
2021年,研究团队选取深圳市龙岗区沙湾河进行水质监测,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单因子评价法与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一致得出氨氮、总磷是... 2021年,研究团队选取深圳市龙岗区沙湾河进行水质监测,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单因子评价法与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一致得出氨氮、总磷是沙湾河水质的主要影响因子;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沙湾河水质污染程度基本达到“较清洁”状态;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沙湾河水质基本满足地表水Ⅲ类要求;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结果显示,河流受有机物、营养盐影响较为显著,雨季水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本研究表明各种水质评价方法结果虽有差异,但能从不同角度反映河流水质状况,使用多种评价方法能充分挖掘水质数据的意义、更好反映河流水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湾河 水质评价 因子评价法 水质标识指数法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渗透式市政雨水管道系统的构建及效能分析
8
作者 刘杰 李朝祥 +3 位作者 曹元浩 胡翼 张凯 王宏杰 《天津科技》 2025年第2期34-37,共4页
在阐述可渗透式市政雨水管道系统的特点和优势,分析可渗透式市政雨水管道系统构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采用计算或试验模拟的方法,得到管道最佳开孔率和渗水量,同时对其运行效能进行讨论,以期为今后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强化道路“渗”的... 在阐述可渗透式市政雨水管道系统的特点和优势,分析可渗透式市政雨水管道系统构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采用计算或试验模拟的方法,得到管道最佳开孔率和渗水量,同时对其运行效能进行讨论,以期为今后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强化道路“渗”的功能、改变传统市政雨水管道结构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型城市道路 市政雨水管道 可渗透式雨水管道 开孔率 渗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河流的水质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深圳龙西河和丁山河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苏芬芬 韩帅 +3 位作者 顾嘉嘉 谢碧煌 陈耀聪 陶益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4期62-72,共11页
为掌握现阶段龙岗河水体状况及主要影响因子,进而为龙岗区河流的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工作提供数据基础及技术支撑,于2021年对龙西河和丁山河进行水样及底栖动物的采集和检测。文中采用了综合污染指数法、主成分分析及水质生物评价法... 为掌握现阶段龙岗河水体状况及主要影响因子,进而为龙岗区河流的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工作提供数据基础及技术支撑,于2021年对龙西河和丁山河进行水样及底栖动物的采集和检测。文中采用了综合污染指数法、主成分分析及水质生物评价法对水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综合污染指数反映出龙西河全年水质等级属于清洁,丁山河全年水质属于中污染及重污染水平的比例约为66.67%,水体污染程度较高,而结合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所指示的龙西河与丁山河的水质状况分别对应中污染和重污染等级。对龙西河水质产生较大影响的污染指标为粪大肠菌群、TP、COD_(Mn),影响丁山河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为粪大肠菌群、TN、TP、COD_(Mn)、BOD_(5)。时间变化上,龙西河水质状况差异不显著,丁山河水质污染指数与降雨呈正相关,强降雨时期带来的农业、畜禽养殖等面源污染加剧了水质恶化。3种评价方法的有效结合能够从水质因子及生物多样性层面综合反映水体实际状况,可为该水系其他河流的水质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岗河 水质评价 综合污染指数 主成分分析 水质生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效益深圳“十一五”规划调控指标体系下的分质供水策略
10
作者 陈洋波 王国中 田林莉 《中国工程咨询》 2007年第7期27-28,共2页
一、对和谐深圳、效益深圳调控指标体系的认识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长期沿用粗放型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高强度开采和消耗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受... 一、对和谐深圳、效益深圳调控指标体系的认识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长期沿用粗放型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高强度开采和消耗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不可再生资源日渐匮乏,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良性发展。据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体系 规划调控 “十一五” 分质供水 深圳 效益 经济发展模式 人均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厦河水质改善工程规模探讨
11
作者 魏群 《中国科技信息》 2024年第24期48-51,共4页
工程基本情况山厦河属观澜河流域独立支流,地跨深莞,全长9.38km,其中深圳境内段6.47km,流入东莞境内改称水贝水,长2.91km,最终汇入雁田水库下游的雁田水,属于雁田水的一级支流。山厦河在深圳境内的集雨面积为9.80km2,全长6.47km,主流比... 工程基本情况山厦河属观澜河流域独立支流,地跨深莞,全长9.38km,其中深圳境内段6.47km,流入东莞境内改称水贝水,长2.91km,最终汇入雁田水库下游的雁田水,属于雁田水的一级支流。山厦河在深圳境内的集雨面积为9.80km2,全长6.47km,主流比降J=0.0044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基本情况 雁田水库 集雨面积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开挖修复技术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程中的应用
12
作者 侯阳阳 赵珊珊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4年第7期37-40,共4页
污水管网病害修复是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的关键,以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鹅公岭水质净化厂提质增效工程为例,通过对片区污水管网病害缺陷的调查和常用非开挖修复技术分析比较,选用紫外光原位固化法、垫衬法、点状原位固化法作为主要非开挖修... 污水管网病害修复是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的关键,以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鹅公岭水质净化厂提质增效工程为例,通过对片区污水管网病害缺陷的调查和常用非开挖修复技术分析比较,选用紫外光原位固化法、垫衬法、点状原位固化法作为主要非开挖修复工艺,阐述了3种工艺的修复原理、工序和在工程中的应用。实践表明,3种非开挖修复工艺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鹅公岭水质净化厂2023年平均进厂BOD浓度较2020年提高了37%,提质增效工程卓有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质增效 非开挖修复 紫外光固化法 垫衬法 点状原位固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生态浮床技术在城市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探讨
13
作者 刘彩云 罗舒怀 +1 位作者 钟益斌 陈信山 《科技与创新》 2024年第23期191-193,共3页
人工生态浮床技术作为一种生态环境修复工具,在城市水环境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选择合适的水域位置对于人工生态浮床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需综合考虑水质状况、环境特点、采光情况、气候条件、便利性和安全性等因素。此外,结合水域特... 人工生态浮床技术作为一种生态环境修复工具,在城市水环境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选择合适的水域位置对于人工生态浮床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需综合考虑水质状况、环境特点、采光情况、气候条件、便利性和安全性等因素。此外,结合水域特点设计人工生态浮床时需要考虑水质状况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光照情况设计合理的浮床形状和植被密度、气候条件确定浮床材料和结构,以及与水域原有生态系统的协同作用等因素。通过综合应用这些策略,可以提高人工生态浮床技术在城市水环境治理中的治理效果,实现水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生态恢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生态浮床 城市 水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技术创新背景下的水利管理方法研究
14
作者 宋艳芬 《水上安全》 2024年第14期31-33,共3页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对传统水利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也为水利管理提供了广阔的转型发展空间。如何充分利用好新技术、新手段创新水利管理模式,推动传统水利管理与水利创新技术的有效融合,提升现代水利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是当前水...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对传统水利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也为水利管理提供了广阔的转型发展空间。如何充分利用好新技术、新手段创新水利管理模式,推动传统水利管理与水利创新技术的有效融合,提升现代水利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是当前水利管理领域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本文结合现状对现阶段水利行业创新技术进行了分析介绍,并从当前水利管理模式下的传统弊端出发,分析了水利技术创新背景下水利管理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针对如何促进水利管理与创新技术的融合发展提出了建议措施,以期为水利管理向信息化、数字化、高效化方向转型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管理 技术创新 信息化 水资源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水冲刷下边坡位移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
15
作者 廖吉斯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12期68-71,共4页
以某岸坡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监测的方法,对该边坡进行位移监测,分析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地表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提出相关的控制边坡加固措施。结果表明:①随着时间的增加,边坡的竖向位移量远大于其水平位移和地表位移,竖向位移... 以某岸坡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监测的方法,对该边坡进行位移监测,分析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地表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提出相关的控制边坡加固措施。结果表明:①随着时间的增加,边坡的竖向位移量远大于其水平位移和地表位移,竖向位移量的最大值为水平位移最大值的2.2倍、地表位移最大值的3.9倍;②通过对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及地表位移进行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数值对比发现,各监测点位移趋于稳定时,其变化量相差不大;③通过对比发现,监测点a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与地表位移的变化量均为最大,现场监测值分别为29.60、65.51、17.68mm;④考虑到部分桩位潜在滑面较深,且滑面以上桩身过长,对提高稳定性无益,为了减少造价,采用抗滑键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现场监测 数值模拟 水平位移 竖向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坝建设对珠江流域输沙量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麦楚雯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9期108-112,共5页
为了研究大坝建设对珠江流域输沙量的影响,结合西江水系输沙量,分析岩滩水库的输沙量和淤积量、岩滩大坝输沙量对下游的影响,以及岩滩大坝未建前西江输沙量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大坝建设是珠江泥沙通量下降的主要原因,1998-2020年的输沙... 为了研究大坝建设对珠江流域输沙量的影响,结合西江水系输沙量,分析岩滩水库的输沙量和淤积量、岩滩大坝输沙量对下游的影响,以及岩滩大坝未建前西江输沙量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大坝建设是珠江泥沙通量下降的主要原因,1998-2020年的输沙量下降率为2.67Mt/yr;②黔江站的输沙量从岩滩大坝建设前的74.1×10^(6) t/yr下降至岩滩大坝建设后的24.4×10^(6) t/yr,大坝建成后,上游泥沙对珠江泥沙通量的影响呈下降趋势;③岩滩大坝运行后,黔江站的输沙量在1992-2020年减少47.1t/yr,西江支流及整个珠江的输沙趋势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建设 泥沙通量 输沙量 珠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联河流域环境整治工程探究
17
作者 廖吉斯 《现代工程科技》 2024年第23期73-76,共4页
四联河流域水安全与水环境形势严峻,地面坍塌、防洪能力不足等问题突出。分析了四联河水环境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全面排查隐患、系统提升防洪能力、控制污染源、营造滨水景观、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等一系列整治措施,旨在全面改善... 四联河流域水安全与水环境形势严峻,地面坍塌、防洪能力不足等问题突出。分析了四联河水环境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全面排查隐患、系统提升防洪能力、控制污染源、营造滨水景观、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等一系列整治措施,旨在全面改善四联河流域的水安全和水环境,为流域居民提供安全、健康、美丽的人居环境,为深圳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联河 地面坍塌 水环境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建成区市政暗涵除险加固技术研究
18
作者 邓国斌 刘敬晶 +2 位作者 李冬来 张蒙 赖凤凤 《东北水利水电》 2024年第5期50-54,72,共6页
本文以深圳市某区各流域范围内的市政缺陷暗涵为研究对象,通过暗涵检测评估的资料,分析市政暗涵缺陷形成的主要原因和特点,结合其缺陷特点情况及边界条件,针对性提出高密度建成区市政暗涵除险加固方法,为类似暗涵缺陷整治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暗涵缺陷 除险加固 暗涵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德基塘水体氮磷垂直分布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洁贞 金辉 石轩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506-509,共4页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测试的方法,对佛山市顺德区基塘系统的水体和底泥中的氮磷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基塘水体中TP和PO43--P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是到了基塘底部略为上升;TN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NH4+-N、N...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测试的方法,对佛山市顺德区基塘系统的水体和底泥中的氮磷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基塘水体中TP和PO43--P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是到了基塘底部略为上升;TN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NH4+-N、NO3--N和NO2--N的中层含量虽然比上层有所降低,但总趋势还是上升的。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表明,底泥中的有机质和TN的相关性显著,水体中的PO43--P与TP,溶解氧和NO2--N,pH和NO3--N、NO2--N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塘 底泥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氯化铝对高岭土混凝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剑 吴锐彬 《净水技术》 CAS 2006年第6期38-42,共5页
聚合氯化铝作为实验研究的混凝剂,高岭土代表水中的无机悬浮固体颗粒物,利用显微图像法分析不同碱化度和不同pH值条件下絮体的分形结构。在pH=5.5和pH=8.0两种条件下,聚合氯化铝表现出不同的混凝特性,代表性阶段也存在着差异。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铝 高岭土 分形 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