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occupational medicamentosa-like dermatitis due to trichloroethylene,OMDT)的病程分期,了解该病的病程特点,为临床诊治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6月,采用连续抽样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目的探索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occupational medicamentosa-like dermatitis due to trichloroethylene,OMDT)的病程分期,了解该病的病程特点,为临床诊治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6月,采用连续抽样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且病程记录完整的35名OMDT患者资料,分析其从入院至2019年5月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资料,选择连续监测指标进行分析,包括临床表现指标、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等肝功能指标、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等心肌酶指标。根据指标标准化值对研究对象以周为单位的病程时间点进行聚类分析,结合指标变化趋势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病程分期;比较各指标在不同病程分期中的阳性率或平均水平,分析患者体质特征、疾病特点和治疗措施与各病程分期时长的相关性。结果 OMDT患者一般病程可分为急性期(3.0±1.5)周和慢性期(11.0±4.4)周,慢性期又分慢性前期[平均(5.0±3.0)周]和慢性后期[(6.5±3.7)周]。与慢性期患者比较,急性期患者临床表现指标、白细胞分类计数(除嗜酸性粒细胞数)、肝功能指标(除总蛋白和白蛋白浓度)、心肌酶指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蛋白、白蛋白浓度降低(P<0.05)。与慢性后期患者比较,慢性前期患者临床表现指标(除发热)、白细胞分类计数(除淋巴细胞数)、肝功能指标(除总蛋白和白蛋白浓度)、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蛋白、白蛋白浓度、肌酸激酶活性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期时长与开始使用激素时长呈正相关(rspearman=0.62,Padjust<0.01),慢性前期时长(rspearman=0.96,Padjust<0.01)、慢性后期时长(rspearman=0.91,Padjust<0.01)均与期内使用激素时长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综合多项客观指标确定了OMDT患者的一般病程分期,并分析了各期主要指标变化特点和病期时长的可能相关因素。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 regulatory T cells,Tregs)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致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培养7d后收获EPCs;磁性细胞分离器(MACS)分离获得Tr...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 regulatory T cells,Tregs)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致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培养7d后收获EPCs;磁性细胞分离器(MACS)分离获得Tregs。流式细胞仪鉴定EPCs及Tregs纯度。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ox-LDL组(50mg/L)及ox-LDL+Tregs组,干预24h后,取各组细胞上清液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检测。收获各组细胞行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一氧化氮(NO)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x-LDL作用于EPCs后,其SOD,Bcl-2及NO含量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Tregs干预24h后,显著改善了EPCs的功能,各组SOD,Bcl-2及NO含量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减少。结论:Tregs对ox-LDL致EPCs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损伤、抗凋亡及促进EPCs的动员与分化有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索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occupational medicamentosa-like dermatitis due to trichloroethylene,OMDT)的病程分期,了解该病的病程特点,为临床诊治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6月,采用连续抽样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且病程记录完整的35名OMDT患者资料,分析其从入院至2019年5月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资料,选择连续监测指标进行分析,包括临床表现指标、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等肝功能指标、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等心肌酶指标。根据指标标准化值对研究对象以周为单位的病程时间点进行聚类分析,结合指标变化趋势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病程分期;比较各指标在不同病程分期中的阳性率或平均水平,分析患者体质特征、疾病特点和治疗措施与各病程分期时长的相关性。结果 OMDT患者一般病程可分为急性期(3.0±1.5)周和慢性期(11.0±4.4)周,慢性期又分慢性前期[平均(5.0±3.0)周]和慢性后期[(6.5±3.7)周]。与慢性期患者比较,急性期患者临床表现指标、白细胞分类计数(除嗜酸性粒细胞数)、肝功能指标(除总蛋白和白蛋白浓度)、心肌酶指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蛋白、白蛋白浓度降低(P<0.05)。与慢性后期患者比较,慢性前期患者临床表现指标(除发热)、白细胞分类计数(除淋巴细胞数)、肝功能指标(除总蛋白和白蛋白浓度)、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蛋白、白蛋白浓度、肌酸激酶活性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期时长与开始使用激素时长呈正相关(rspearman=0.62,Padjust<0.01),慢性前期时长(rspearman=0.96,Padjust<0.01)、慢性后期时长(rspearman=0.91,Padjust<0.01)均与期内使用激素时长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综合多项客观指标确定了OMDT患者的一般病程分期,并分析了各期主要指标变化特点和病期时长的可能相关因素。
文摘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 regulatory T cells,Tregs)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致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培养7d后收获EPCs;磁性细胞分离器(MACS)分离获得Tregs。流式细胞仪鉴定EPCs及Tregs纯度。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ox-LDL组(50mg/L)及ox-LDL+Tregs组,干预24h后,取各组细胞上清液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检测。收获各组细胞行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一氧化氮(NO)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x-LDL作用于EPCs后,其SOD,Bcl-2及NO含量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Tregs干预24h后,显著改善了EPCs的功能,各组SOD,Bcl-2及NO含量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减少。结论:Tregs对ox-LDL致EPCs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损伤、抗凋亡及促进EPCs的动员与分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