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PD急性加重期下呼吸道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敏 王健 +4 位作者 沈观乐 袁本通 许慧丽 徐小平 李卓成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91-593,共3页
目的 通过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急性加重期致病菌对一些药物的耐药情况 ,作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依据。方法 对本院 1998年 10月~ 2 0 0 1年 9月 ,呼吸病房及呼吸监护病房 (RICU)住院的COPD患者 2 95例中 ,检出的 331株病原... 目的 通过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急性加重期致病菌对一些药物的耐药情况 ,作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依据。方法 对本院 1998年 10月~ 2 0 0 1年 9月 ,呼吸病房及呼吸监护病房 (RICU)住院的COPD患者 2 95例中 ,检出的 331株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 显示COPD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中 ,G+ 球菌占 30 .2 % ,以葡萄球菌及草绿色链球菌为主 ;G-杆菌占 4 3.5 % ,以铜绿假单胞菌为多 ;真菌占 2 6 .2 % ,为白色念珠菌及酵母样真菌感染。细菌体外药敏试验发现 :G+ 球菌对氨苄西林、苯唑西林、红霉素、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头孢唑啉、环丙沙星等均有较高耐药性 ,对万古霉素最敏感。G-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 ,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部分第 3代头孢菌素较为敏感 ,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及头孢他啶最敏感。本组真菌对制霉菌素全部耐药 ,对酮康唑有一定的耐药性 ,对咪康唑、氟康唑、益康唑较敏感。结论 作者认为 ,COPD急性加重期分离的细菌以G-杆菌为主 ,真菌感染率较高 ,不可忽视。各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临床应加强药敏测定 ,合理应用抗生素 ,联合用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急性期 细菌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周燕宁 彭丽慈 +1 位作者 刘琰 林惠勤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33例OSAHS患者(OSAHS组)和2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采用一氧化氮测定仪检测FeNO水平,采...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33例OSAHS患者(OSAHS组)和2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采用一氧化氮测定仪检测FeNO水平,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对FeNO水平、PSG指标和MMSE评分、MoCA评分之间的关系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OSAHS组MMSE评分和MoC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e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MMSE评分、MoCA评分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D均呈负相关(r=-0.425,-0.377,P均〈0.05),与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2)呈正相关(r=0.615,0.432,P均〈0.05)。FeNO水平与AHI呈正相关(r=0.392,P〈0.05),与LSpO2呈负相关(r=-0.428,P〈0.05)。FeNO水平与MMSE评分、MoCA评分呈负相关(r=-0.431,-0.529,P均〈0.05)。结论OSAHS患者的FeNO水平有所升高,认知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害,其FeNO水平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呼出气一氧化氮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改变睡眠姿势联合吸氧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陈-施呼吸的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含嘉 吕勤 黄河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改变睡眠姿势联合吸氧治疗对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陈-施呼吸(CSR)的疗效。方法对50例存在中-重度CSR的稳定期心衰患者随机先后进行1晚的单纯吸氧治疗和1晚的改变睡眠姿势联合吸氧治疗,单纯吸氧治疗时(氧疗组)患者的床... 目的探讨改变睡眠姿势联合吸氧治疗对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陈-施呼吸(CSR)的疗效。方法对50例存在中-重度CSR的稳定期心衰患者随机先后进行1晚的单纯吸氧治疗和1晚的改变睡眠姿势联合吸氧治疗,单纯吸氧治疗时(氧疗组)患者的床呈水平位,予鼻导管吸氧(3L/min);改变睡眠姿势联合吸氧治疗时(姿势+氧疗组)将患者的床头抬高45°,同时予鼻导管吸氧(3L/min)。治疗前后采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监测所有患者的整夜睡眠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0例患者中仅36例患者非快速眼动1期(N1)、非快速眼动2期(N2)、非快速眼动3期(N3)和快速眼动期(REM)在睡眠时全部出现。氧疗组、姿势+氧疗组及治疗前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微觉醒指数(AroI)、平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最低SpO2、氧减指数(ODI)、(N1+N2)时间/总睡眠时间[TST,(N1+N2)/TST]及N3时间/TST(N3/TS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组间肺-指循环时间(LFCT)、REM时间/1、ST(REM/TST)及T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姿势+氧疗组AHI、AroI均低于氧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氧疗组和姿势+氧疗组平均SpO2、最低SpO2、ODI、(N1+N2)/TST、N3/TS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衰合并CSR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AHI、LFCT均呈负相关(r=-0.586,-0.601,P均〈0.05)。结论改变睡眠姿势联合吸氧治疗较单纯吸氧治疗更能减轻心衰患者CSR的严重程度,且对睡眠结构无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姿势 吸氧治疗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 心力衰竭 陈-施呼吸
原文传递
N2O吸入镇痛对吸入性损伤兔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成 黄晓霞 +2 位作者 范锟铻 周利枚 周广芳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67-72,共6页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N2O对吸入性损伤兔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实验家兔吸入性损伤动物模型,评估50%和70%浓度N2O吸入对实验家兔气体交换(PaO2、PaCO2、pH、)及呼吸力学(PIP、CL、RL)的影响。结果 50%~50%笑氧混合气体组(A组)和50%~50%...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N2O对吸入性损伤兔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实验家兔吸入性损伤动物模型,评估50%和70%浓度N2O吸入对实验家兔气体交换(PaO2、PaCO2、pH、)及呼吸力学(PIP、CL、RL)的影响。结果 50%~50%笑氧混合气体组(A组)和50%~50%氮氧混合气体组(B组)治疗后PaO2与伤后半小时比较均有显著差异,70%~30%笑氧混合气体组(C组)和70%~30%氮氧混合气体组(D组)治疗后PaO2与伤后半小时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组间比较,C组与D组比较,PaO2在各时相点均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各组均无低氧血症发生。C组与D组比较,PaCO2在各时相点均偏低,在治疗后1h、2h有显著差异。C组治疗后2h动脉血气PH与伤后半小时比较有显著差异。组间比较,A组治疗后2h、C组治疗后15min、2h动脉血气PH值与同浓度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各组治疗后各时相点肺顺应性与伤后半小时比较均有降低,其中A组治疗后15min、2h,C组治疗后15min、1h,D组治疗后1h、2h均有显著差异。D组治疗后1h气道峰压与伤后半小时比较有显著差异。蒸汽吸入性损害后,肺阻力逐渐上升,吸入混合气体2h(治疗后2.5h)肺阻力明显上升。结论 给予吸入性损伤家兔高浓度N2O吸入不影响其呼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损伤 呼吸力学 氧化亚氮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余益民 沈观乐 赵志刚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8期894-895,共2页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及其形成机制。方法:比较54例SAS患者和54例对照者一般睡眠打鼾者高血压的发病率和睡前、醒后收缩压、舒张压,并将睡前、醒后收缩压、舒张压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及其形成机制。方法:比较54例SAS患者和54例对照者一般睡眠打鼾者高血压的发病率和睡前、醒后收缩压、舒张压,并将睡前、醒后收缩压、舒张压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SaO2(SaO2-min)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AS组合并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SAS组醒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睡前增高,对照组醒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睡前均无明显变化。SAS患者睡前及醒后SBP、DBP与AHI均呈正相关,睡前DBP与SaO2-min呈负相关,且前四个相关系数绝对值均较后者大,而睡前SBP、醒后SBP及DBP与SaO2-min无显著相关。结论:SAS与高血压相关,且是高血压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缺氧可能不是SAS合并高血压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高血压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中踩车合并呼吸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荀细辉 黎列娥 +1 位作者 李国萍 李冬红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3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空中踩车合并呼吸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空中踩车并呼吸训练进行干预... 目的:探讨空中踩车合并呼吸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空中踩车并呼吸训练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及干预后的COPD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改善,观察组患者的COPD控制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中踩车合并呼吸训练能有效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增加患者的活动耐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踩车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与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 被引量:3
7
作者 武莉莉 刘春丽 《华夏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维生素D作为固醇类衍生物,其经典作用为调节血液中钙磷动态平衡及维护骨骼健康。近年来研究显示维生素D与多种呼吸道慢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维生素D可刺激先天性免疫应答,下调适应性免疫系统。维生素D缺乏可增加呼吸系统感染的... 维生素D作为固醇类衍生物,其经典作用为调节血液中钙磷动态平衡及维护骨骼健康。近年来研究显示维生素D与多种呼吸道慢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维生素D可刺激先天性免疫应答,下调适应性免疫系统。维生素D缺乏可增加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生率,如结核、真菌、病毒感染等,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更容易合并呼吸道慢性细菌定植。维生素D补充剂被发现可以显著增加无感染的可能性,并在患有频繁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可以延长至第一次呼吸道感染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结核 慢性细菌定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最小平方拟合法用于压力支持通气呼吸力学参数的测定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新 黄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年第8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最小平方拟合法(SLSF)用于测定压力支持通气(PSV)病人呼吸力学参数的可能性及其效率。方法12例机械通气病人,将PSV水平调节到大于或等于20cmH2O通气15min达到"接近松弛"状态。通过插入食管囊管监测食管压(Pes)... 目的探讨选择性最小平方拟合法(SLSF)用于测定压力支持通气(PSV)病人呼吸力学参数的可能性及其效率。方法12例机械通气病人,将PSV水平调节到大于或等于20cmH2O通气15min达到"接近松弛"状态。通过插入食管囊管监测食管压(Pes)以及通过揿按呼气末暂停键的方法测定气道阻断压(P0.1)判断"接近松弛"状态。以经典方法在镇静和容量控制通气的状态下测定静态呼吸系统弹性(Est)和阻力(Raw)值。分别以SLSF法和非选择性最小平方拟合法(NSLSF)分析"接近松弛"状态时的气道压力(Paw)、流量(V′)和容积(V)数据,得到呼吸系统阻力(Rrs)和弹性(Ers)值。分别比较SLSF法与NSLSF法得到的Rrs和Ers值的变异系数、与经典方法测得Raw和Est值之间的差值及其拟合效率指标根均方差(RMSD)和决定系数(R2)的大小。结果SLSF法所得之Rrs和Ers值的变异系数小于NSLSF法,差异有显著性(P<0.05)。SLSF法所得之Rrs和Ers值与Raw和Est值之间的平均差值小于NSLSF法,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SLSF法所得之RMSD值小于NSLSF法,SLSF法所得之R2值大于NSLSF法,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当应用于较高PSV水平通气时,SLSF法的拟合效率比NSLSF法高,SLSF法所得之Rrs和Ers值较NSLSF法所得之Rrs和Ers值可靠性与稳定性好。与NSLSF法相比,SLSF法更适合于拟合PSV通气"接近松弛"状态时的呼吸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支持通气 呼吸力学 选择性最小平方拟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呼吸道真菌感染16例分析
9
作者 张清玲 王健 +2 位作者 汪明春 陈俊雄 高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8-60,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9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急性白血病合并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例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5 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 ,经临床确诊为呼吸道真菌...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9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急性白血病合并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例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5 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 ,经临床确诊为呼吸道真菌感染者 16例 ,感染率为 10 6 % ,而其中肺部真菌感染率为 8 6 % (13例 )。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 15例 (占 94 % ) ,咳嗽、咳痰 13例 (占 81% ) ,胸闷、气促 9例 (占 5 6 % ) ,胸痛 7例 (占 4 4% )。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居首 ,8例 (占 5 0 % ) ,酵母样真菌感染 6例 (占 38% ) ,毛霉菌感染 2例 (占 12 % ) ;周围白细胞计数 <1 0× 10 9/L 3例 (占 12 % ) ,周围白细胞计数 <4 0× 10 910例 (占 6 3% )。 16例患者中 ,8例 (占 5 0 % )用二性霉素B ,10例 (占 6 3% )患者适量分次应用氟康唑 ,结果 12例好转出院。结论 :呼吸道真菌感染是急性白血病的常见并发症 ,其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最多。纤支镜检查不失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白血病病人的肺部病变的重要辅助手段。二性霉素B及氟康唑是治疗急性白血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真菌感染 骨髓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气管插管拔管时机选择
10
作者 方智野 王健 袁本通 《河北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 :研究早拔管和晚拔管对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呼衰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呼吸监护病房 32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于肺部感染控制后 (表现为痰液量减少 ,体温下降 ,白细胞计数降低 ,X线胸片上支气管 -肺... 目的 :研究早拔管和晚拔管对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呼衰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呼吸监护病房 32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于肺部感染控制后 (表现为痰液量减少 ,体温下降 ,白细胞计数降低 ,X线胸片上支气管 -肺部感染影消退 )即拔管 (早拔管组 ) ,另一组使用经人工气道机械通气进行撤机的传统方法拔管 (晚拔管组 )。两组插管前年龄、病情严重程度、血气分析结果均类似。观察两组的临床经过、预后。结果 :好转出院率早拔管组高于晚拔管组 (70 .6 %vs4 6 .7% ,P <0 .0 1) ,死亡率早拔管组低于晚拔管组 (2 9.4 %vs5 3.3% ,P <0 .0 1) ,气管切开率早拔管组低于晚拔管组 (11.8%vs80 .0 % ,P <0 .0 1)。结论 :早期拔管的方法 ,病人耐受性好 ,撤机成功率高 ,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气管插管 拔管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肺炎92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沈观乐 余益民 袁本通 《河北医学》 CAS 2002年第6期498-500,共3页
目的 :分析我科 92例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 1998年至 2 0 0 2年 2月诊治的医院获得性肺炎 92例患者 ,其中男性 6 2例 ,女性 30例 ,平均年龄 (5 8± 2 .82 )岁 ,6 0岁以上者 74例 (... 目的 :分析我科 92例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 1998年至 2 0 0 2年 2月诊治的医院获得性肺炎 92例患者 ,其中男性 6 2例 ,女性 30例 ,平均年龄 (5 8± 2 .82 )岁 ,6 0岁以上者 74例 (占 80 .4 % )。治疗先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以后按痰培养结果选用敏感、窄谱及价廉抗生素 ,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者 ,采用β内酰胺类联合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首选万古霉素。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基础疾病 ,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32例 (占 34.8% )、慢性肺心病 13例 (占 14 .2 % )、呼吸衰竭 10例 (占 10 .9% )、支气管哮喘 8例 (占 8.7% )、支气管扩张 6例 (占 6 .5 % )、糖尿病 12例 (占 13.0 % )、肺癌 7例 (占7.6 % )、脑血管意外 4例 (占 4 .3% )。痰细菌阳性者 5 2例 (占 5 6 .5 % ) ,其中 34例为单一细菌 ,16例为复数菌或二重感染 ,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 ,占 5 4.5 % ,其中主要为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 ,革兰氏阳性球菌占 34.8% ,其中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治疗有效率 76 .1% (70 / 92 ) ,死亡 2 2例 ,死亡率 2 3.9%。结论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与患者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析 医院获得性肺炎 革兰氏阴性杆菌 革兰氏阳性球菌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无创正压通气结合家庭氧疗长期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益民 沈观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1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家庭无创正压通气结合家庭氧疗长期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进行长期家庭无创正压通气和家庭氧疗治疗;对照组进行长期... 目的:观察家庭无创正压通气结合家庭氧疗长期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进行长期家庭无创正压通气和家庭氧疗治疗;对照组进行长期家庭氧疗。结果: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治疗组患者PaCO2、PaO2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治疗组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恶化次数、年医疗费用支出、平均住院天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家庭无创正压通气结合家庭氧疗可以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延缓肺功能的进行性恶化,减少COPD急性加重的频率及医疗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无创正压通气 家庭氧疗 COPD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果内酯抗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唐小葵 倪小毅 +3 位作者 陈雅棠 王健 吴亚梅 卢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51-853,共3页
目的 研究白果内酯治疗实验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疗效。方法 以地塞米松皮下注射大鼠 6周诱导建立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 ,用不同剂量白果内酯治疗实验大鼠 ,以免疫抑制为对照组 ,通过大鼠肺质量 /体质量的值 ,肺印片每视野的包囊均... 目的 研究白果内酯治疗实验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疗效。方法 以地塞米松皮下注射大鼠 6周诱导建立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 ,用不同剂量白果内酯治疗实验大鼠 ,以免疫抑制为对照组 ,通过大鼠肺质量 /体质量的值 ,肺印片每视野的包囊均数为指标评价疗效。结果 白果内酯 2 0mg/kg、3 0mg/kg治疗组大鼠肺质量 /体质量的值分别为 0 0 0 97± 0 0 0 3 3、0 0 10 2± 0 0 0 2 1,明显低于免疫抑制组对照组 0 0 14 6± 0 0 0 3 4(P <0 0 5 )。白果内酯 2 0mg/kg、3 0mg/kg治疗组大鼠肺印片每视野的包囊均数分别为 2 3 1± 0 88、1 95± 0 5 7明显低于免疫抑制组对照组 7 3 9± 2 3 3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果内酯 卡氏肺孢子虫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糖皮质激素对男性哮喘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敏 阎德文 +2 位作者 沈观乐 方智野 张清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前后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 探讨吸入激素的累积用量与骨质丢失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64例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男性成人哮喘患者, 按其用量分为A、B两组, A组起始剂量<800μg/d (... 目的 通过观察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前后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 探讨吸入激素的累积用量与骨质丢失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64例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男性成人哮喘患者, 按其用量分为A、B两组, A组起始剂量<800μg/d (折算成布地奈德)、B组起始剂量≥800μg/d, 测量开始治疗时以及用药2 年后患者腰椎正侧位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指标, 比较用药前后的变化及其与累积用量间的关系。结果 A组用药前后腰椎骨密度无明显变化, B组用药后腰椎骨密度明显下降, 累积用量与骨密度变化值呈负相关; B组血清骨钙素水平用药后显著降低,而A组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尿脱氧吡啶啉排泄率在两组均有明显升高, B组升高更加显著。结论 大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2年, 累积剂量达503 mg时, 可引起哮喘患者骨质丢失, 骨质丢失可能与成骨细胞功能减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骨密度 骨钙素 脱氧吡啶啉排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缺乏对支气管扩张患者气道细菌定植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武莉莉 刘春丽 +5 位作者 黄河 杨东霞 苏炜欣 施睿 高波 肖稳娣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575-579,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缺乏对支气管扩张患者细菌定植率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扩张患者127例,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维生素D缺乏组(25-羟... 目的探讨维生素D缺乏对支气管扩张患者细菌定植率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扩张患者127例,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维生素D缺乏组(25-羟维生素D≤20 ng/mL),B组为维生素D不足组(25-羟维生素D20.1~30 ng/mL),C组为维生素D充足组(25-羟维生素D 30.1~100 ng/mL)。三组患者分别进行肺功能测定、莱塞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评分及Reiff评分,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糖精渡越时间测定了解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并行痰及肺泡灌洗液微生物学检查了解细菌定植率。结果 A组患者52例,占40.9%,B组患者47例,占37.0%,C组患者28例,仅占22.1%;A组、B组、C组患者中女性分别占80.8%、70.2%、57.1%,A组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CQ评分及Reiff评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分别为75.0%(IQR 65.3%~85.5%)、96.0%(IQR 78.0%~106.0%)、95.5%(IQR 75.8%~1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最低;A、B、C三组患者的细菌定植率分别为23.1%、8.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最高;A、B、C三组患者的糖精渡越时间(STT)分别为(1123.5±25.3) s、(866.3±28.6) s、(694.5±25.6)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最长;维生素D水平与STT之间存在负相关(r=-0.697,P<0.01)。结论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维生素D缺乏以女性患者尤为常见;不同维生素D水平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咳嗽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无明显差异,但维生素D缺乏患者具有更差的肺功能,其气道的细菌定植率更高,其机制可能与黏液纤毛清除功能下降有关;维生素D水平与黏液纤毛传输时间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维生素D缺乏 黏液纤毛清除功能 慢性细菌定植 疾病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维生素D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25(OH)D和FEV1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施睿 黄河 +2 位作者 方智野 王建 高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23期1849-1850,1852,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补充维生素D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变化,评价维生素D的辅助治疗价值。方法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7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前组在吸入性激素治疗基础上辅助阿法...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补充维生素D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变化,评价维生素D的辅助治疗价值。方法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7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前组在吸入性激素治疗基础上辅助阿法骨化三醇干预,后组采用常规吸入性激素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25(OH)D水平,Medisoft肺功能仪测定FEV1。结果阿法骨化三醇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血清25(OH)D水平和FEV1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补充维生素D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对呼吸器官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维生素D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检测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琰 王健 +1 位作者 徐小平 袁本通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5年第6期3-4,8,共3页
目的:分析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的流行情况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的流行情况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进行ESBL检测和药敏实验。结果:34.3%(65/189)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和35.6%(158/444)大肠埃希氏菌产ESBL,产ESBL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单环类抗生素耐药率在90%以上,对三代头孢菌素、单环类(氨曲南)、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ESBL菌(P<0.05);对加酶抑制剂的复合药如阿莫西林/棒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也显著高于不产ESBL菌(P<0.05)。产ESBL和不产ESBL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对亚胺培能均未发现耐药。结论:ESBL细菌的监测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肺炎克霄伯氏菌 大肠埃希氏菌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患者血浆TXB_2和6-K-PGF_(1α)含量变化及其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被引量:11
18
作者 罗蓉 李卓成 张敏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血栓素A2 (TXA2 )和前列环素 (PGI2 )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RIA对伴有和不伴有肺动脉高压的 30例缓解期COPD患者血浆中血栓素B2 (TXB2 )及 6 -酮-前列腺素F1α(6 -Keto -PGF1α)分别为TXA2...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血栓素A2 (TXA2 )和前列环素 (PGI2 )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RIA对伴有和不伴有肺动脉高压的 30例缓解期COPD患者血浆中血栓素B2 (TXB2 )及 6 -酮-前列腺素F1α(6 -Keto -PGF1α)分别为TXA2 及PGI2 的代谢产物的含量变化进行了观察 ,还对 7例伴肺动脉高压的COPD患者不同时期的肺动脉平均压 (PaP)、血浆TXB2 及 6 -Keto -PGF1α水平作了对比分析。结果 :缓解期COPD患者中 ,伴肺动脉高压者血浆TXB2 明显增高 ,6 -Keto -PGF1α显著下降 ,TXB2 / 6 -Keto -PGF1α明显增大 ,与不伴肺动脉高压者比较 ,差异非常显著 (P均 <0 0 1) ,而不伴肺动脉高压者的这些指标与正常人的比较 ,则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5 ) ;与急性期比较 ,COPD患者缓解期PaP明显下降 ,TXB2 亦显著降低 ,6 -Keto -PGF1α明显增高 ,TXB2 / 6 -Keto -PGF1α缩小 (P均 <0 0 1) ;相关分析发现 ,伴肺动脉高压者PaP与TXB2 呈明显正相关 ,与 6 -Keto -PGF1α呈负相关 (n =2 8,r =+0 .4 6 ,- 0 .39,p均 <0 0 5 )。 结论 :TXA2和PGI2 的代谢失常及两者之间的失衡与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血浆TXB2 6-K-PGFlα 肺动脉高压 肺疾病 血栓素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武莉莉 张敏 +3 位作者 沈观乐 方智野 袁丽芬 王健 《华夏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吸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_2受体激动剂(ICS+LABA)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就诊的64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根据有无吸烟史分为吸烟组(28例),不吸烟组(36例),两组于治疗前分别进行诱导痰细胞分类计... 目的:探讨吸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_2受体激动剂(ICS+LABA)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就诊的64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根据有无吸烟史分为吸烟组(28例),不吸烟组(36例),两组于治疗前分别进行诱导痰细胞分类计数、肺功能测定、气道可逆性试验,并进行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随后分别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4.5/160μg)2~4次/d或沙美特罗替卡松(50/250μg)2次/d吸入治疗4周,治疗期间发放哮喘日记卡并每日记录晨间及夜间峰流速(PEF),必要时吸入短效β_2受体激动剂,于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上述检查并与治疗前比较。结果:除不吸烟组有1人因感染诱发哮喘急性发作退出外,其余63人全部完成治疗。两组治疗前肺功能、ACT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吸烟组诱导痰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不吸烟组(P<0.05),吸入ICS+LABA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无明显下降,肺功能、PEF、ACT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而不吸烟组诱导痰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且吸入ICS+LABA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1),肺功能、PEF、ACT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吸烟降低了哮喘患者对ICS+LABA短期治疗的反应性,其机制可能与吸烟引起哮喘患者气道炎症变化有关,积极控烟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支气管哮喘 吸入糖皮质激素 肺功能 诱导痰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游离态25-羟基维生素D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燕宁 黄河 +3 位作者 彭丽慈 罗勇 吕勤 邓海燕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1093-1095,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态25-羟基维生素D[25(OH)D]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4年11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吸烟COPD患者和67例吸烟非COPD受试者分别进行COPD评估测试(CAT)问卷、肺功能测定和6 min步行试验(... 目的探讨游离态25-羟基维生素D[25(OH)D]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4年11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吸烟COPD患者和67例吸烟非COPD受试者分别进行COPD评估测试(CAT)问卷、肺功能测定和6 min步行试验(6MWT),检测血清总25(OH)D、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及白蛋白,得出游离态25(OH)D水平。结果吸烟COPD组患者的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CAT评分、6MWT分别为(1.80±0.49)L、(51±12.3)%、(18.3±4.4)分、(245.3±38.4)m,而吸烟非COPD组分别为(2.75±0.32)L、(90±5.8)%、(1.2±0.3)分、(389.6±80.3)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COPD组患者的总25(OH)D、VDBP及游离态25(OH)D水平分别为(51.3±8.9)nmol/L、(5.29±0.68)μmol/L、(12.4±2.2)pmol/L,与吸烟非COPD组[(54.7±10.8)nmol/L、(5.07±0.41)μmol/L、(14.0±2.3)p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COPD组患者总25(OH)D与FEV1、FEV1/FVC、6MWT呈正相关(r=0.327,P=0.006;r=0.391,P=0.001;r=0.385,P=0.001),游离态25(OH)D水平与FEV1、FEV1/FVC、6MWT呈正相关(r=0.572,P=0.000;r=0.595,P=0.000;r=0.404,P=0.001),总25(OH)D、游离态25(OH)D水平与CAT评分呈负相关(r=-0.418,P=0.000;r=-0.432,P=0.000)。游离态25(OH)D与FEV1、FEV1/FVC、CAT评分和6MWT的相关系数均高于总25(OH)D。结论游离态25(OH)D在评估COPD患者病情过程中可能较总25(OH)D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游离态25-羟基维生素D 总25-羟基维生素D 吸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