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医院检验科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7
1
作者 周义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57-258,共2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端科学技术已在临床检验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临床检验医学已经成为医学科学领域里发展最快的学科,它的任务已不仅仅是为临床、预防、保健、康复等医学及时提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准确信息,同时在医学科...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端科学技术已在临床检验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临床检验医学已经成为医学科学领域里发展最快的学科,它的任务已不仅仅是为临床、预防、保健、康复等医学及时提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准确信息,同时在医学科学研究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科管理 现代科学技术 临床检验医学 临床应用价值 医院 医学领域 医学科学领域 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儿童血清前清蛋白参考范围调查
2
作者 王毅 陈燕娜 +1 位作者 钟岸 黄钰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建立深圳地区健康儿童血清前清蛋白的参考范围。方法应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深圳地区3957名健康儿童(男性2667例,女性1290例)的血清前清蛋白(PA)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A存在性别差异(P〈0.05)。儿童P... 目的建立深圳地区健康儿童血清前清蛋白的参考范围。方法应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深圳地区3957名健康儿童(男性2667例,女性1290例)的血清前清蛋白(PA)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A存在性别差异(P〈0.05)。儿童PA参考范围为男性111.7~281.7mg/L,女性128.4~300.4mg/L。各年龄段的PA参考范围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总体PA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成人的参考范围不适用于儿童,不同实验室应测定一批健康儿童的标本,统计出本实验室的参考范围,若存在性别差异,应分别制定两性的参考范围,若存在年龄组间差异,还应进一步制定两性间各个年龄组的参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范围 前清蛋白 血清 深圳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的变化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其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林泽鹏 徐明星 方卫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的变化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血清脂联素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60例及健康人 3 0例 (正常对照组 ) ,以正常对照组人群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的均数±标准差作为...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的变化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血清脂联素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60例及健康人 3 0例 (正常对照组 ) ,以正常对照组人群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的均数±标准差作为有无胰岛素抵抗的分界线 ,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 ,即胰岛素抵抗组 2 3例及无胰岛素抵抗组 3 7例。检测血清脂联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等指标。另外 ,从 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选出能够完成整个实验 ,积极配合随访的 40例患者 ,并分成两部分 ,每部分 2 0例 ,分别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两周 ,治疗前、后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①胰岛素抵抗组的血清胰岛素和甘油三酯与正常对照组及无胰岛素抵抗组相比 ,胰岛素抵抗组明显升高(P <0 0 1) ,胰岛素抵抗组的脂联素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与正常对照组及无胰岛素抵抗组相比 ,胰岛素抵抗组明显降低(P <0 0 1)。②高血压患者用培哚普利及缬沙坦治疗两周后 ,平均压显著下降 (P <0 0 5 ) ,血清脂联素浓度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明显升高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清脂联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P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钟岸 范世珍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4期8394-8395,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的变化情况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关系,为BNP在临床中的检测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7-01-2008-12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84例为对象,发病后24~96h...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的变化情况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关系,为BNP在临床中的检测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7-01-2008-12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84例为对象,发病后24~96h获取血浆检测其BNP浓度,并记录随访2a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STEMI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后者。84例中有39例有各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其BN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BNP水平是急性心肌梗死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对于STEMI患者而言,BNP的动态监测对指导治疗以及远期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代谢 利钠肽 脑/血液
原文传递
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炎症细胞因子与肌钙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4
5
作者 黄志勇 姚滨 +1 位作者 蒋红英 徐名新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 探讨体外与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对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6 0例行择期 CABG患者 ,随机分成体外循环下行 CABG组 (CCABG组 ,30例 )和非体外循环下行 CABG组 (OPCABG组 ,30例 ) ,分别于... 目的 探讨体外与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对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6 0例行择期 CABG患者 ,随机分成体外循环下行 CABG组 (CCABG组 ,30例 )和非体外循环下行 CABG组 (OPCABG组 ,30例 ) ,分别于术前和术后 2、8、2 4、4 8h抽取中心静脉血 ,检测白细胞介素 6 (IL 6 )、IL 8、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肌钙蛋白 I(c Tn I)等 ,并记录术后早期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CCABG组术后早期 IL 6、IL 8、TNFα、CK MB及 c Tn I均明显高于术前及 OPCABG组 ,OPCABG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大部分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与 CCABG组相比 ,OPCABG组患者全身炎性反应及心肌损伤程度均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围术期 炎症细胞因子 肌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后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中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小雷 王焰斌 +5 位作者 翟宇佳 叶晓青 程毅坚 李刚 王湘 王毅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8-401,共4页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后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中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心内直视手术行瓣膜置换患者79例,分为4组:A组(预处理组),乌司他丁2万u/kg,于麻醉后、升主动脉阻断前10min自中心静脉输入;B组(后处理组),乌司他丁1万u/...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后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中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心内直视手术行瓣膜置换患者79例,分为4组:A组(预处理组),乌司他丁2万u/kg,于麻醉后、升主动脉阻断前10min自中心静脉输入;B组(后处理组),乌司他丁1万u/kg,于升主动脉阻断后加入体外循环(CPB)心脏含血停跳液中2~3次灌完;C组(联合处理组),先以乌司他丁2万u/kg,于麻醉后、升主动脉阻断10 min前通过中心静脉输完,继以乌司他丁1万u/kg于升主动脉阻断后加入CPB心脏含血停跳液中2~3次灌完;D组(对照组),术中不应用乌司他丁。在T1(麻醉后,升主动脉阻断前10 min)、T2(升主动脉阻断后40 min)、T3(升主动脉开放后45min)及T4(术终)等时点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活性、肌钙蛋白I(cTnI)水平;在T3时点取右心耳心肌组织约200μg一块多聚甲醛固定时制作石蜡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 (1)T1时4组之间各指标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OD活性各组组内在T2、T3、T4均低于T1时,A、B、C、D 4组内T1~T3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其中D组最显著(P<0.05),而在T4升高,但仍未达到T1水平;组间在T2~T4时间点,SOD活性A、B、C 3组均高于D组(P<0.05),C组显著高于A、B组(P<0.05),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MDA及cTnI含量:A、B、C、D 4组内T2、T3、T4均高于T1时;4组内自T1~T3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其中D组最显著(P<0.01),在T4下降,但仍未降至T1水平;组间在T2~T4时间点,MDA及cTnI含量A、B、C 3组均低于D组(P<0.05),C组显著低于A、B组(P<0.05),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D组较A、B、C组心肌损伤显著。结论乌司他丁后处理可减轻CPB心内直视手术缺血再灌注损伤,与预处理保护作用相当,且可与预处理产生协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后处理 心脏手术 心肌损伤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幼虫抗菌肽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创面的抗菌活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曼 胡启飞 +2 位作者 文阳安 周义文 涂植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94,共4页
通过超声处理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肽,观察抗菌肽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创面的抗菌作用。超声处理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肽,经分离纯化后,体外试验分析抗菌肽的抑菌特性。结果表明,术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他两组活动减少,且3组白细胞计数... 通过超声处理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肽,观察抗菌肽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创面的抗菌作用。超声处理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肽,经分离纯化后,体外试验分析抗菌肽的抑菌特性。结果表明,术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他两组活动减少,且3组白细胞计数均减少。14 d后对照组存活率为30%,明显少于磺胺米隆组90%(P<0.05)和抗菌肽组80%(P<0.05)。对照组小鼠的重量在第6 d开始下降,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0.05)。而无菌对照组无死亡,重量持续增加。因此,超声处理能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肽,其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ICR小鼠创面有较强抗感染作用,能明显增加其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抗菌肽 超声诱导 铜绿假单胞菌 伤口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抗菌肽的免疫诱导及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周义文 姬尚义 +7 位作者 申萍 涂植光 尹一兵 陈辉 孟江萍 王小中 卢亮 陈如山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诱导家蝇产生抗菌活性肽,鉴定其抗菌活性。方法家蝇经针刺损伤感染大肠埃希菌,免疫诱导24h后制成组织匀浆,经低温盐析、超速离心、Sephadex G50层析、RP-HPLC等技术分离纯化抗菌肽。K-B法和稀释法测定抗菌活性。结果家蝇体内含有抗... 目的诱导家蝇产生抗菌活性肽,鉴定其抗菌活性。方法家蝇经针刺损伤感染大肠埃希菌,免疫诱导24h后制成组织匀浆,经低温盐析、超速离心、Sephadex G50层析、RP-HPLC等技术分离纯化抗菌肽。K-B法和稀释法测定抗菌活性。结果家蝇体内含有抗菌活性成分,家蝇经损伤免疫诱导后分泌抗菌肽的量明显增加,经分离纯化得到了一个色谱纯的抗菌活性肽。该抗菌肽对标准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均有抗菌活性,其MIC分别为2.4μmol/L、3.6μmol/L和4.8μmol/L。结论免疫诱导可促进家蝇抗菌肽的分泌,分泌的抗菌肽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均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抗菌肽 抗菌活性 免疫诱导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成人肝微粒体P450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周义文 申萍 +3 位作者 陈曼 刘银河 涂植光 尹一兵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95-398,共4页
目的观察中国成人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450)、细胞色素b5(CYb5)的含量及常见几种药物代谢酶活性水平及在性别、民族间的分布差异。方法肝组织匀浆10000×g离心去除沉淀,再以100000×g超速离心60min,取沉淀加PBS甘油缓冲液,... 目的观察中国成人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450)、细胞色素b5(CYb5)的含量及常见几种药物代谢酶活性水平及在性别、民族间的分布差异。方法肝组织匀浆10000×g离心去除沉淀,再以100000×g超速离心60min,取沉淀加PBS甘油缓冲液,充分溶解制成微粒体悬液,用Lowry法测定蛋白含量;用双光道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CYP450和CYb5的含量及P450酶活性。结果48例成人肝微粒体CYP450和CYb5含量分别为(0.46±0.07)nmol/mg和(0.44±0.04)nmol/mg;男性组CYP450和CYb5含量分别为0.49±0.05)nmol/mg和(0.46±0.06)nmol/mg,均高于女性组的(0.41±0.08)nmol/mg、(0.42±0.05)nmol/mg,P<0.05;汉族、回族和壮族3个民族P450和CYb5含量作q检验进行两两比较,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代谢酶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NR)、乙基吗啡N-脱甲基酶(EDM)、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DM)、苯并芘羟化酶(BPH)和戊巴比妥侧链羟化酶(PSCH)等酶活性水平分别为(0.71±0.13)nmol/(mg.min),(0.89±0.18)nmol/(mg.min),(0.99±0.17)nmol/(mg.min),(0.07±0.01)nmol/(mg.min),(4.15±0.65)μmol/(mg.min),其中EDM活性水平女性组高于男性组(P<0.05),PSCH活性水平男性组高于女性组(P<0.05),其他各种酶活性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上述5种酶活性水平经q检验,汉族、回族和壮族3个民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了中国成人肝微粒体CYP450、CYb5含量及NR,EDM,ADM,BPH,PSCH等酶活性水平,男性组CYP450、CYb5含量及PSCH活性高于女性组,而EDM活性水平女性组高于男性组,上述7种指标在汉族、回族和壮族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细胞色素B5 药物代谢酶 肝微粒体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采血小板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血液保护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敏 王艳 +3 位作者 钟岸 程毅坚 王湘 刘晓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43-1645,共3页
目的探讨异体机采血小板输注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GB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 66例行体外循环(CPB)下CAG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9)在CPB结束后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输注机采新鲜血小板1个治疗量。对照组(n=27)采取常规处理,未... 目的探讨异体机采血小板输注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GB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 66例行体外循环(CPB)下CAG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9)在CPB结束后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输注机采新鲜血小板1个治疗量。对照组(n=27)采取常规处理,未输注血小板及冷沉淀等纠正凝血障碍的血液制品。分别在肝素化前1 min(T0)、术后1 h(T1)、术后6 h(T2)和术后24 h(T3)取静脉血监测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CD62P阳性表达率、血小板计数、部分激活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并记录24 h内胸腔引流液量和血制品输注量。结果在CPB结束后输注血小板的观察组,术后1 h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内心包、纵隔胸腔引流液及血液制品输注量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CPB结束后,输注机采血小板能快速有效提高患者的凝血功能,促进桥血管吻合面的愈合;减少术后出血及血液制品的输注,从而降低患者的输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液保护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修饰清蛋白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义文 黄志勇 +5 位作者 刘银河 姬尚义 陈曼 王毅 聂志勇 钟岸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673-675,678,共4页
目的评价缺血修饰清蛋白(IMA)检测对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监测急性胸痛患者发病后2、6、12、24h的血清IM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并与健康人群对照,观察其变化规律。用ACB法... 目的评价缺血修饰清蛋白(IMA)检测对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监测急性胸痛患者发病后2、6、12、24h的血清IM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并与健康人群对照,观察其变化规律。用ACB法测定IMA含量,免疫比浊法测定cTnI含量,免疫抑制酶动力学法测定CK-MB活性。结果IMA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无明显升高(P〉0.05);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可升高,发病后2~12h内IMA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IMA、CK-MB、cTnI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心肌梗死发生后2h其阳性率分别为85%、71%和55%,3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2%;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6h时,其阳性率分别为96%、87%和81%;当3项指标联合检测时,阳性率上升到99%。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2h和6h时,IMA、CK—MB、cTnI的AUC值则分别为0.821、0.692、0.632和0.984、0.861、0.816。结论IMA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以前即不稳定型心绞痛时即可升高,IMA、CK-MB、cTnI 3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其敏感性明显优于单项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蛋白类 缺血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死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幼虫抗菌肽的超声诱导及分离纯化和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曼 文阳安 +1 位作者 周义文 涂植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07-109,127,共4页
目的:分离纯化家蝇(Musca domestica)幼虫免疫血淋巴中的抗菌肽,研究抗菌肽的性质和抑菌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家蝇幼虫抗菌肽的产生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通过超声处理诱导家蝇幼虫产生免疫血淋巴,经沸水浴热变性,结合高速离心,两步CM... 目的:分离纯化家蝇(Musca domestica)幼虫免疫血淋巴中的抗菌肽,研究抗菌肽的性质和抑菌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家蝇幼虫抗菌肽的产生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通过超声处理诱导家蝇幼虫产生免疫血淋巴,经沸水浴热变性,结合高速离心,两步CM-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冷冻干燥浓缩等步骤,分离得到一种具抗菌活性的蛋白质。用Tricine-SDS-PAGE鉴定抗菌肽的纯度和性质,抑菌试验分析抗菌肽的抑菌特性。结果:300W,50Hz超声处理60s能够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肽,经分离纯化后Tricine-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显示为一条带,相对分子量大约为5.8kD。纯化蛋白对阴沟肠杆菌,绿脓杆菌等G-杆菌的抑菌活性较强,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不显著。结论:诱导和纯化了一种家蝇幼虫抗菌肽,为此类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提供了有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抗菌肽 分离纯化 超声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幼虫抗菌肽对阴沟肠杆菌感染小鼠创面的抗菌活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曼 文阳安 +2 位作者 刘银河 周义文 涂植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430-1433,共4页
目的:观察抗菌肽对阴沟肠杆菌感染小鼠创面的抗菌作用。方法:超声处理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肽,经分离纯化后,体外实验分析抗菌肽的抑菌特性。取ICR小鼠30只,切除背部1cm×1cm全层皮肤,涂抹阴沟肠杆菌菌液作为感染模型,随机分为3组... 目的:观察抗菌肽对阴沟肠杆菌感染小鼠创面的抗菌作用。方法:超声处理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肽,经分离纯化后,体外实验分析抗菌肽的抑菌特性。取ICR小鼠30只,切除背部1cm×1cm全层皮肤,涂抹阴沟肠杆菌菌液作为感染模型,随机分为3组。伤后2h和每天各组分别用等渗生理盐水、100g/L的磺胺米隆或0.1g/L抗菌肽滤纸湿敷,伤前和伤后3d抽血观察白细胞变化;伤后3d痂下肌肉组织细菌定量和计算存活率。结果:抗菌肽纯化蛋白对阴沟肠杆菌的抑菌活性较强;术后3组白细胞记数均减少,对照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痂下肌肉组织细菌定量抗菌肽组(99±32)×102CFU/g和磺胺米隆组(87±31)×102CFU/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04±338)×103CFU/g(P<0.01);对照组伤后3d存活率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超声处理能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肽,其对阴沟肠杆菌感染的ICR小鼠创面有较强抗感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抗菌肽 超声诱导 伤口感染 阴沟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在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纤维化中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伟 张静 +2 位作者 余琼兰 周义文 令文萍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3期470-472,共3页
目的:探讨脂联素(Adiponectin,APN) 是否能够抑制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间质纤维化,该效应是否通过抗氧化机制而实现.方法:取60 只6周龄的清洁级雄性wister 大鼠,随机分为APN 组、DETC+APN 组、Saline 组,每组20 只.所有大鼠禁食12h... 目的:探讨脂联素(Adiponectin,APN) 是否能够抑制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间质纤维化,该效应是否通过抗氧化机制而实现.方法:取60 只6周龄的清洁级雄性wister 大鼠,随机分为APN 组、DETC+APN 组、Saline 组,每组20 只.所有大鼠禁食12h 后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mg/kg) 制作糖尿病模型,于造模后每组每天分别给予腹腔注射APN 、DETC+APN 、Saline(APN:1.5×103μg/ kg DETC:750mg/kg),持续至造模后第16 周末.16 周末评定糖尿病发病率,造模72 小时后血糖〉16.7mol/L 尿糖(+++~++++) 且具有多饮、多食、多尿现象为糖尿病成模 测定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 取心脏病理切片进行Masson's 染色以测定心肌纤维化情况 心脏病理切片进行DHE 染色以评估氧化应激情况.结果:Saline 组和DETC+APN 组至16 周末分别死亡4只和2只,发生糖尿病大鼠分别为14 只(87.5%) 和10 只(55.5%) 而APN 组无死亡,6 只发生糖尿病(30.0%).与Saline 组大鼠相比,APN 组和DETC+APN 组大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 、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 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 均显著减少(P〈0.05),短轴缩短率(FS) 和射血分数(EF) 显著升高(P〈0.05),左室胶原容量分数(CVF) 显著减少(P〈0.05),反映氧化应激情况的DHE 染色相对发光值显著减弱(P〈0.05).与APN 组大鼠相比,DETC+APN 组大鼠LVEDD 、LVESD 、LVEDV 和LVESV 均显著增加(P〈0.05),FS 和EF 显著降低(P〈0.05),CVF 显著增加(P〈0.05),氧化应激显著增强(P〈0.05).结论:APN 能够通过抗氧化应激效应抑制大鼠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氧化应激 糖尿病 心肌病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彭源 杨建安 +1 位作者 刘银河 王湘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454-457,共4页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病情凶险、进展快、死亡率高的急性主动脉疾病.主动脉夹层始发于主动脉壁内膜和中层撕裂形成内膜撕裂口,使中层直接暴露于管腔,主动脉腔内血液在脉压的驱动下,经内膜撕裂口直接穿透病变中层,...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病情凶险、进展快、死亡率高的急性主动脉疾病.主动脉夹层始发于主动脉壁内膜和中层撕裂形成内膜撕裂口,使中层直接暴露于管腔,主动脉腔内血液在脉压的驱动下,经内膜撕裂口直接穿透病变中层,将中层分离成夹层[1].AD的每年发病率是0.005‰~0.030‰,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5∶1[2].每个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发病机制不可一概而论,只能说在正常的主动脉中膜组织各个成分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动态稳定中,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主动脉中膜组织的结构将会发生变化,从而功能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加之各种危险因素周而复始地长期损害,最终导致了主动脉夹层的发生.本文在复习国内外文献基础上,试就主动脉夹层的病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围术期心肌酶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长春 沈宗林 +2 位作者 姬尚义 刘志红 胡应龙 《中国临床医学》 2001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 :连续动态观察 40例择期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围术期心肌酶的变化 ,旨在更全面了解心肌受缺血影响的程度和恢复的情况 ,进一步揭示心肌酶围术期变化的规律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4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术前 1d ,术后 1,3,5 ... 目的 :连续动态观察 40例择期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围术期心肌酶的变化 ,旨在更全面了解心肌受缺血影响的程度和恢复的情况 ,进一步揭示心肌酶围术期变化的规律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4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术前 1d ,术后 1,3,5 ,8d晨分别取静脉血 ,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 (AST) ,磷酸肌酸激酶及同功酶MB(CK ,CK -MB) ,乳酸脱氢酶及同功酶 1(LDH ,LDH - 1)。结果 :择期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术前 5种心肌酶均在正常范围 ,术后 1d分别升高到术前的 3~ 12倍 (P <0 .0 5 ) ;术后 3d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CK -MB虽已恢复到正常范围 ,但五种心肌酶仍分别是术前的 2~ 10倍 (P <0 .0 5 ) ;术后 5d继续恢复 ,AST ,LDH和LDH - 1仍高于术前水平 (P <0 .0 5 ) ,CK与CK -MB已恢复到术前水平 (P >0 .0 5 ) ;术后 8dAST也恢复到术前水平 (P >0 .0 5 ) ,但LDH与LDH - 1仍未恢复正常 (P <0 .0 5 )。结论 :择期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术前 5种心肌酶均在正常范围 ;这些心肌酶的释放术后 1d达最高峰 ,CK -MB恢复最快 ,CK与AST次之 ,LDH和LDH - 1最慢 ,术后 8d仍明显高于术前水平 ;要判断心肌损伤的恢复应以LDH和LDH - 1的恢复为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心肌酶 心内直视手术 体外循环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架桥术患者围术期心肌酶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长春 姬尚义 +2 位作者 沈宗林 刘志红 胡应龙 《中国临床医学》 2001年第5期452-453,共2页
目的 :连续对 14例择期手术的冠状动脉架桥术 (CABG)患者围术期心肌酶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 ,旨在更全面了解心肌在术中受缺血影响的程度和恢复的情况 ,进一步揭示CABG患者心肌酶围术期变化的规律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14例CABG... 目的 :连续对 14例择期手术的冠状动脉架桥术 (CABG)患者围术期心肌酶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 ,旨在更全面了解心肌在术中受缺血影响的程度和恢复的情况 ,进一步揭示CABG患者心肌酶围术期变化的规律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14例CABG患者术前 1d ,术后 1,3,5 ,8d晨分别取静脉血 ,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 (AST) ,磷酸肌酸激酶及同功酶MB(CK ,CK-MB) ,乳酸脱氢酶及同功酶 1(LDH ,LDH - 1)。结果 :择期手术的CABG患者术前 5种心肌酶均在正常范围 ,术后 1d分别升高到术前的 3- 11倍 (P <0 .0 5 ) ;术后 3d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CK -MB已恢复到正常范围 ,AST已与术前值无明显差别虽说它仍高于正常值 ,其他 3种酶仍显著高于术前水平 (P <0 .0 5 ) ;术后 5d继续恢复 ,LDH和LDH - 1仍高于术前水平 (P <0 .0 5 ) ,CK也已恢复到正常水平 ,AST虽仍略高于正常水平 ,但是其与术前测定值相比无差别 (P >0 .0 5 ) ;术后 8dAST也恢复到正常水平 ,但LDH与LDH - 1仍未恢复正常 (P <0 .0 5 )。结论 :择期手术的CABG患者术前 5种心肌酶均在正常范围 ;这些心肌酶的释放术后 1d达最高峰 ,CK -MB恢复最快 ,CK与AST次之 ,LDH和LDH - 1最慢 ,术后 8d仍明显高于术前水平 ;要判断心肌损伤的恢复应以LDH和LDH - 1的恢复为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架桥术 心肌酶 心内直视手术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氮胂血清钙时负干扰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毅 何咏婷 刘银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58-558,共1页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分别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清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后检测钙浓度偏低,怀疑试剂...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分别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清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后检测钙浓度偏低,怀疑试剂携带污染对钙测定造成了负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胂Ⅲ法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通过TLR2-Myd88途径调控糖尿病中vWF水平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银河 王毅 +5 位作者 钟岸 周金敬 陈祺裕 何咏婷 张诚 杨建安 《血栓与止血学》 2017年第3期409-411,共3页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 HMGB1)-TLR2-MyD88通路在调节糖尿病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作用。方法使用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使用TLR2抑制剂和激动剂以及HMGB1抑制剂观察糖尿病小鼠中HMGB1-TLR2-MyD88通路中蛋白水平的变...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 HMGB1)-TLR2-MyD88通路在调节糖尿病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作用。方法使用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使用TLR2抑制剂和激动剂以及HMGB1抑制剂观察糖尿病小鼠中HMGB1-TLR2-MyD88通路中蛋白水平的变化以及小鼠骨巨噬细胞和血浆中vWF含量。结果糖尿病小鼠中骨巨噬细胞vWF含量比正常小鼠高(P<0.05),使用TLR2激动剂后正常小鼠中TLR2、MyD88和vWF水平升高(P<0.05),使用TLR2沉默RNA刺激糖尿病小鼠,可降调TLR2、MyD88和vWF水平(P<0.05)。糖尿病小鼠组中HMGB1水平高于正常小鼠组(P<0.05),且使用HMGB1抑制剂后TLR2/MyD88通路以及vWF水平下调(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糖尿病小鼠中表达升高的HMGB1可作为TLR2的一种内源性配体激活TLR2-MyD88通路调节血浆中vW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1 TLR2-My D88通路 糖尿病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miRNA-21作为急性主动脉夹层分子标记物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银河 杨建安 +2 位作者 杨璐 邓阳欢 张锐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21-425,共5页
目的通过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血浆miR-21的相对表达水平,结合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相关临床资料评估miR-21对AAD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华南地区汉族人群AAD 30例、心绞痛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 29例及对照组29例样本... 目的通过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血浆miR-21的相对表达水平,结合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相关临床资料评估miR-21对AAD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华南地区汉族人群AAD 30例、心绞痛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 29例及对照组29例样本,同时对各组样本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收集。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联反应分别检测各组血浆miR-21及内参基因miR-16表达水平,计算miR-2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AD组患者血浆miR-21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心绞痛组、AMI组与AAD组比较,血浆miR-21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664,95%置信区间为0.520~0.809,血浆miR-21对AAD诊断的敏感度为40%,特异度为96.6%。当miR-21相对表达量为0.034时,血浆miR-21对AAD诊断的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20.7%。结论血浆miR-21检测对AAD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尚不足以支持其独立作为AAD理想的分子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MIR-21 分子标记物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