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上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直径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新文 宋晨宇 +4 位作者 蔡华崧 贾应梅 彭振鹏 李子平 冯仕庭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8-544,共7页
【目的】为了分析直肠上静脉及肠系膜下静脉的直径与直肠癌淋巴转移的相关性,在CT上测量直肠上静脉及肠系膜下静脉的直径,探讨利用直肠上静脉预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直肠癌患者的CT及病理资料,在CT上测... 【目的】为了分析直肠上静脉及肠系膜下静脉的直径与直肠癌淋巴转移的相关性,在CT上测量直肠上静脉及肠系膜下静脉的直径,探讨利用直肠上静脉预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直肠癌患者的CT及病理资料,在CT上测量直肠上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直径,比较两条静脉的直径在不同病理状态下(是否存在微血管癌栓、印戒细胞、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利用直肠上静脉直径预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结果】直肠上静脉及肠系膜下静脉的直径在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4.34 mm、5.00 mm)与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3.56 mm、4.81 mm)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23)。直肠上静脉在是否存在微血管癌栓、印戒细胞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0.044),而肠系膜下静脉在是否存在微血管癌栓、印戒细胞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05,0.663)。直肠上静脉与肠系膜下静脉的直径在是否伴远处转移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直肠上静脉直径3.75 mm、肠系膜下静脉直径4.65 mm为分界值,预测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90.9%、87.3%,特异度分别为82.0%、38%。【结论】利用CT测量直肠上静脉的直径预测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是完全可行的,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准确性和较高的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淋巴转移 直肠上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 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 3D-VIBE序列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新文 蔡华崧 +4 位作者 杨艳红 李畅 董帜 冯仕庭 罗宴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0-908,共9页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MR三维容积插入屏气检查(3D-VIB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与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的对照研究,探讨MR 3D-VIBE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在显示HCC的动态强化特点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3例在我院行上腹部3.0T ...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MR三维容积插入屏气检查(3D-VIB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与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的对照研究,探讨MR 3D-VIBE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在显示HCC的动态强化特点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3例在我院行上腹部3.0T MR 3D-VIB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及MSCT双期增强扫描的HCC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比3D-VIBE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及MSCT增强扫描显示肿瘤的强化特点。【结果】23例经手术证实共发现23个HCC,MRI 3DVIBE序列检出全部23个病灶,CT检出21个病灶。MRI 3D-VIBE序列多期动态增强扫描中病灶显示为"快进快退"征象者占78.3%(18/23),MSCT增强扫描具有此征象者占54.5%。直径≤3 cm的肿瘤更易在3D-VIBE序列多期动态增强扫描中观察到明显强化征象(P=0.037)。【结论】MR 3D-VIBE序列肝脏进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提高了HCC尤其是小HCC诊断的敏感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X线断层摄影术 三维容积插入屏气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骨龄与生长发育成熟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郑欢记 窦智波 +1 位作者 马瑞 黄秋红 《中外医疗》 2018年第15期7-9,共3页
目的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骨龄与生长发育成熟度的相关性。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儿童保健科收治的84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前来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4名儿童作为对照组,组织两组儿童进行骨龄检... 目的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骨龄与生长发育成熟度的相关性。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儿童保健科收治的84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前来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4名儿童作为对照组,组织两组儿童进行骨龄检测,同时测量其身高、体重,计算身体质量指数,分析儿童骨龄与生长成熟度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儿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值、身高年龄与实际年龄差值及身体质量指数指标分别为(1.56±0.31)、(1.97±0.45)、(18.69±4.12),较之对照组(1.03±0.19)、(-0.42±0.11)、(15.42±3.0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60,47.285,5.847,P=0.000,0.000,0.000),但遗传身高与预测身高差值研究组(2.58±0.45)较对照组(2.44±0.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1,P=0.066)。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骨龄与生长发育成熟度存在相关性,骨龄发育较高,体重指标较高,但身高发育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儿童 骨龄 生长发育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欢记 李新文 +1 位作者 李媛 黄秋红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7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行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评估超声和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效果。结果钼靶X线肿块显示率为... 目的探讨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行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评估超声和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效果。结果钼靶X线肿块显示率为97.14%(68/70)、准确率为97.14%(68/70)、误诊率为2.86%(2/70),均优于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钼靶X线能显著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降低误诊率,且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容易被患者接受,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靶X线 乳腺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乳腺钼靶X射线检查时患者焦虑心理及图片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甘彩银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10期70-71,共2页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乳腺钼靶X射线检查时患者焦虑心理及图片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乳腺钼靶X射线检查患者64例为对象,分为参照组32例与研究组32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于护理后HAMA评分与HAMD评分,研究组是(6....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乳腺钼靶X射线检查时患者焦虑心理及图片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乳腺钼靶X射线检查患者64例为对象,分为参照组32例与研究组32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于护理后HAMA评分与HAMD评分,研究组是(6.73±1.09)、(6.34±1.12),均低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是P<0.05。对于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是(93.94±5.45),数据指标高于参照组,P<0.05。对于图片质量优良率,研究组更高,数据差异显示P<0.05。结论乳腺钼靶X射线检查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具有显著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乳腺钼靶X射线检查 负性心理 图片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T MRI平扫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价值
6
作者 郑欢记 程顺兰 李媛 《系统医学》 2020年第15期82-84,共3页
目的将1.5T MRI平扫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1月于该院出生并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60例新生儿进行研究,所有患儿均应用1.5T MRI平扫,并与临床确诊结果进行比较,评价1.5T ... 目的将1.5T MRI平扫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1月于该院出生并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60例新生儿进行研究,所有患儿均应用1.5T MRI平扫,并与临床确诊结果进行比较,评价1.5T MRI平扫的价值。结果该组60例HIE均经临床确诊,MRI诊断准确58例,诊断准确率为96.67%,与临床诊断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MRI诊断单纯性脑水肿11例、局灶性脑水肿伴基底节损伤17例、广泛性脑水肿伴基底节损伤13例、脑及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脑室周边白质改变7例,其中DWI对单纯性脑水肿检出率为100.00%,与常规序列54.55%相比,相对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1,P=0.011),SWI对脑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率为100.00%,与常规序列50.00%相比,相对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7,P=0.009)。结论1.5T MRI平扫在HIE患儿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通过MRI功能成像选择针对性序列利于提升疾病检出率,为临床进一步诊断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 MRI平扫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诊断价值 常规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图像融合技术在肛瘘评估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新文 王猛 +1 位作者 蔡华崧 沈冰奇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9年第6期480-484,共5页
目的采用图像融合技术获得T2WI与T2WI-FS的融合图像,评估其在肛瘘及肛周结构显示中的优势。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前瞻性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9例肛瘘患者进行肛管磁共振(MR)检查,采用图像融合技术获取T2WI与T2WI-FS的融合图像... 目的采用图像融合技术获得T2WI与T2WI-FS的融合图像,评估其在肛瘘及肛周结构显示中的优势。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前瞻性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9例肛瘘患者进行肛管磁共振(MR)检查,采用图像融合技术获取T2WI与T2WI-FS的融合图像T2WIFusion,利用Fisher score算法计算瘘管及肛门括约肌的组织间分辨力Fisher值、脂肪与肛门括约肌间的Fisher值,评估融合图像中瘘管及肛周结构的显示情况。采用改进的双刺激连续质量量表(DSCQS)对T2WI-FS、T2WI、增强3D-VIBE和T2WI-Fusion序列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价。结果29例患者均成功获得T2WI与T2WI-FS的融合图像T2WI-Fusion。T2WI-Fusion、T2WI瘘管与括约肌间Fisher均值分别为6.46、3.31,T2WI-Fusion图像对瘘管的显示优于T2WI序列图像(P<0.001)。T2WI-Fusion、T2WI-FS脂肪与括约肌间Fisher均值分别为10.61、2.45,T2WI-Fusion图像对括约肌的显示优于T2WI-FS序列图像(P<0.001)。T2WI-Fusion对瘘管与括约肌的图像质量评价总评分均高于T2WI-FS、T2WI、增强3D-VIBE序列(P<0.001)。结论MRI图像融合技术同时具备T2WI及T2WI-FS的优势,无需增加扫描序列及扫描时间,且操作简单,花费时间短,显著提高病变及肛周解剖结构的对比度和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瘘 磁共振成像 图像融合 T2加权图像 脂肪抑制 组织分辨力
原文传递
加压按摩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治疗输卵管梗阻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程传生 李江涛 刘滨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5年第6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加压按摩在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治疗输卵管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12例输卵管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4... 目的探讨加压按摩在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治疗输卵管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12例输卵管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4例)在HSG中采用加压按摩法治疗,对照组(108例)采用持续注射造影剂治疗,比较两组输卵管再通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输卵管梗阻再通率56.7%(76/134)及输卵管间质部梗阻再通率79.3%(69/8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5.5%(65/143)、58.4%(52/89)](P<0.05);两组输卵管峡部、壶腹部与伞部梗阻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卵管间质部梗阻的再通率高于峡部、壶腹部与伞部梗阻(P<0.05)。结论加压按摩法联合子宫输卵管造影可提高梗阻输卵管的再通率,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阻塞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按摩 输卵管再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