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新生儿脑卒中多中心现况调查
1
作者 时莉秀 冯晋兴 +42 位作者 韦艳芳 路欣茹 张雨茜 杨林颖 何胜男 陈佩娟 韩静 陈诚 涂惠英 余章斌 黄进洁 曾淑娟 陈晚铃 刘颖 郭燕平 毛姣玉 李晓东 张谦慎 谢治利 黄梅英 晏昆山 应尔雅 陈俊 王艳荣 刘亚萍 宋波 刘华艳 肖晓冬 唐红 王宇娜 蔡茵莎 龙琦 许汉强 王会战 孙倩 韩芳 张瑞彪 杨传忠 窦蕾 时会菊 王瑞 蒋萍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0-455,共6页
目的总结深圳市新生儿脑卒中发病率、临床特征及预后等情况,提高脑卒中新生儿的早期诊治能力。方法由深圳市儿童医院牵头,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深圳新生儿数据协作网组织21家单位收治的新生儿脑卒中36例,分析深圳市新生儿脑卒中发... 目的总结深圳市新生儿脑卒中发病率、临床特征及预后等情况,提高脑卒中新生儿的早期诊治能力。方法由深圳市儿童医院牵头,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深圳新生儿数据协作网组织21家单位收治的新生儿脑卒中36例,分析深圳市新生儿脑卒中发病率、临床特征、治疗、预后等情况。结果深圳市21家医院2020、2021、2022年新生儿脑卒中的发病率分别为1/15137、1/6060、1/7704。缺血性脑卒中占75%(27/36),男性患儿占64%(23/36)。86%(31/36)的患儿在生后3d内起病,53%(19/36)以惊厥起病。颅脑影像学结果显示,22例(61%)大脑左侧发生梗死,13例(36%)基底节梗死;12例完成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9例(75%)累及大脑中动脉。29例患儿完成脑电图检查,21例(72%)出现尖波,10例(34%)出现电发作。不同医院对症支持治疗不同。12例(33%)完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平均得分(32±4)分。共随访27例患儿12月龄左右的预后情况,44%(12/27)的患儿预后良好。结论新生儿脑卒中主要为缺血性脑卒中,多以惊厥为首发症状,多累及大脑中动脉,脑电图多出现尖波,神经发育评分较低,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部分患儿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多中心研究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章星 叶贞志 +7 位作者 吴本清 田鸾英 杨传忠 刘晓红 李晓东 吴志军 童燕梅 邓莉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1605-1608,共4页
目的探讨深圳市近足月、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现状和临床特征。方法分析255例RDS临床资料,按胎龄分组,近足月儿组188例,足月儿组67例;按病因分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组209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组46例,分析比... 目的探讨深圳市近足月、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现状和临床特征。方法分析255例RDS临床资料,按胎龄分组,近足月儿组188例,足月儿组67例;按病因分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组209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组46例,分析比较各组临床特征。结果近足月儿、足月儿RDS总发病率为0.34%。近足月儿组、NRDS组RDS分期分别明显轻于足月儿组、ARDS组(P<0.05)。足月儿组出生窒息、宫内窘迫、选择性剖宫产率明显高于近足月儿组(P<0.05),胎膜早破率明显低于近足月儿组(P<0.05)。ARDS组胎膜早破率明显高于NRDS组(P<0.05),母亲产前使用地塞米松率低于NRDS组(P<0.05)。足月儿组、ARDS组总通气时间分别长于近足月儿组NRDS组(P<0.05)。足月儿组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败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近足月儿组(P<0.05)。结论深圳市近足月、足月RDS的发病率较高,足月儿病情较重,临床需重视防治RDS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足月儿 近足月儿 调查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新生儿出生1~30 min血氧饱和度的特点分析
3
作者 赵欣 江静波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3期75-77,共3页
目的:探究健康新生儿出生1~30 min血氧饱和度的特点。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于深圳市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出生的30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娩出后均进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新生儿上肢和下肢血氧饱和度水平同期... 目的:探究健康新生儿出生1~30 min血氧饱和度的特点。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于深圳市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出生的30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娩出后均进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新生儿上肢和下肢血氧饱和度水平同期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后1~30 min,上肢、下肢血氧饱和度水平随着监测时间延长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1、2、3、5 min上肢和下肢血氧饱和度水平均高于经剖宫产娩出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新生儿出生后1~30 min上肢和下肢血氧饱和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后30 min上肢和下肢经皮血氧饱和度水平与动脉血氧饱和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出生后血氧饱和度水平逐渐升高,经自然分娩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水平高于剖宫产儿,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与动脉血氧分析结果一致,且无创,有利于为新生儿用氧情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 血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瘦素水平动态变化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胰岛素及生长激素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林英 王卫 +6 位作者 刘晓红 郑义敏 吕元红 余珍珠 李成荣 李颖燕 徐强(编校)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2242-2244,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血清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胰岛素、生长激素水平变化及其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00例正常足月人工喂养新生儿脐静脉和静脉血瘦素、IGF—I、胰岛素和生长激素水平,并按...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血清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胰岛素、生长激素水平变化及其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00例正常足月人工喂养新生儿脐静脉和静脉血瘦素、IGF—I、胰岛素和生长激素水平,并按采血时间分为初生脐血组、早期新生儿组(生后4~6天)和晚期新生儿组(生后25~28天),采用新生儿体重、身长和RI指数评估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脐血瘦素水平与IGF—I、胰岛素、生长激素水平和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0.374、0.56和0.646(P均〈0.01);早期新生儿组血清瘦素水平(O.45±0.38)μg/L显著低于初生脐血组(8.51士5.64)μg/L,其下降值与此期间IGF—I的下降值呈显著正相关(r=0.28),而与胰岛素、生长激素和新生儿体重的下降值无关:晚期新生儿瘦素水平(1.83±0.73)μg/L回升,高于早期新生儿水平(P〈0.01),其增长值与血清IGF—I、胰岛素、生长激素以及体重的增长值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0.384、0.289、0.484(P〈0.01—0.05)。结论:新生儿期血清瘦素水平的动态变化与体重、血清IGF—I、胰岛素和生长激素水平有一定相关性,提示瘦素对新生儿期生长发育和能量代谢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瘦素可能通过营养物质一胰岛素--IGF—1—生长激素内分泌轴共同调控新生儿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胰岛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生长激素 生长发育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震荡通气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氧合功能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晓红 黄惠君 李成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25-626,634,共3页
为评估高频震荡通气 (HFOV)对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氧合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对18例常频辅助通气(CMV)和药物治疗失败的呼吸衰竭患儿 ,采用HFOV(美国产Sensormedics3100A)治疗 ,并进行肺部氧合功能和预后评价。结果表明 ,用HFOV3h后 ,18例... 为评估高频震荡通气 (HFOV)对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氧合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对18例常频辅助通气(CMV)和药物治疗失败的呼吸衰竭患儿 ,采用HFOV(美国产Sensormedics3100A)治疗 ,并进行肺部氧合功能和预后评价。结果表明 ,用HFOV3h后 ,18例患儿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和动脉肺泡氧压比 (87.5±10.8,0.16±0.08)较使用前 (52.6±5.40,0.08±0.02)明显升高 (P<0.05) ;治疗前氧合指数 (30±10) ,治疗3h后明显下降 (16±10)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至9h所有指标较治疗前差异有极显著性 (P均<0.01) ;18例患儿中存活15例 (83.3 % ) ,胎粪吸入综合征 (7/7例 )和肺间质气肿并气漏 (5/5例 )的患儿存活率最高。提示重症呼吸衰竭患儿CMV失败者 ,改用HFOV能有效改善氧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震荡通气 新生儿 氧合功能 重度呼吸衰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卫 陈晓文 +1 位作者 陈克正 吕回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0-311,共2页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方法 将 32例分为IVIG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 ,IVIG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静脉予IVIG。两组均在治疗前后检查血清总胆红素、末梢毛细血管红细胞计数 (RBC)、血红蛋白...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方法 将 32例分为IVIG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 ,IVIG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静脉予IVIG。两组均在治疗前后检查血清总胆红素、末梢毛细血管红细胞计数 (RBC)、血红蛋白 (Hb)和红细胞压积 (HCT)。结果 治疗 3~ 4dIVIG组在皮肤黄疸消退时间及血清胆红素降低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 (P均 <0 .0 0 1) ,两组在光疗时间无明显差异 (P>0 .0 5 ) ;常规治疗组的末梢毛细血管RBC、Hb和HCT显著低于治疗前 (P 均 <0 .0 0 1) ,而IVIG组三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IVIG对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有显著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 免疫球蛋白 治疗 新生儿 ABO溶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和胰岛素关系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晓红 黄惠君 王慕逖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98-400,共3页
为探讨新生儿期血清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_I(IGF_I)和胰岛素水平变化及其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6例健康新生儿静脉血和脐静脉血瘦素、IGF_I和胰岛素水平 ,采用新生儿体重、身长和Rohrers指数[(RI)=出生体重(g)&#... 为探讨新生儿期血清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_I(IGF_I)和胰岛素水平变化及其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6例健康新生儿静脉血和脐静脉血瘦素、IGF_I和胰岛素水平 ,采用新生儿体重、身长和Rohrers指数[(RI)=出生体重(g)×100/身长(cm)3]估测新生儿生长营养状态。结果显示早期新生儿组血清瘦素水平(0.59±0.43μg/L)明显低于初生组(8.29±6.76μg/L)和晚期新生儿组(1.68±0.58μg/L) ;早期至晚期新生儿组血清瘦素水平的增长值与此期间血清IGF_I、胰岛素和新生儿体重的增长值呈显著正相关(r=0.383,r=0.284,r=0.365) ;初生至早期新生儿组血清瘦素水平的下降值与胰岛素水平、新生儿体重的变化无相关性。提示瘦素在调节新生儿期体重和能量平衡方面起重要作用 ;瘦素可能通过IGF_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血清瘦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例新生儿食物过敏性直肠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惠君 余珍珠 +1 位作者 杨慧 刘晓红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6期3523-3525,共3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食物过敏性直肠炎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新生儿期食物过敏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新生儿食物过敏性直肠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儿中足月儿30例,早产儿2例,完全人工喂养者17例,纯母乳喂养1例,混合喂养中人工喂养为主... 目的分析新生儿食物过敏性直肠炎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新生儿期食物过敏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新生儿食物过敏性直肠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儿中足月儿30例,早产儿2例,完全人工喂养者17例,纯母乳喂养1例,混合喂养中人工喂养为主者12例,母乳喂养为主2例。均在出生10d后发病,以血丝便为主要症状,换用游离氨基酸配方奶粉喂养后症状多在48h内缓解。结论新生儿食物过敏性直肠炎多在晚期新生儿中发病,人工喂养儿多见,缺少实验室特异性诊断指标,多根据病史、更换饮食治疗后症状消失做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过敏性直肠炎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流量仪对不同孕周新生儿潮气呼吸正常值的测定 被引量:5
9
作者 齐利峰 余加林 +1 位作者 刘晓红 卫敏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89-1193,共5页
目的:建立正常足月儿及不同孕周早产儿潮气呼吸正常值并分析其差异。方法:对55例足月儿、30例晚期早产儿和25例出生胎龄<34周早产儿,在生后1、14日及28日龄,用超声流量仪进行潮气呼吸检测。结果:新生儿期各孕周潮气呼吸功能参数呈正... 目的:建立正常足月儿及不同孕周早产儿潮气呼吸正常值并分析其差异。方法:对55例足月儿、30例晚期早产儿和25例出生胎龄<34周早产儿,在生后1、14日及28日龄,用超声流量仪进行潮气呼吸检测。结果:新生儿期各孕周潮气呼吸功能参数呈正态分布。在第1、14天及28天呼气达峰时间/呼气时间,呼气达峰容积/呼气量,75%、50%、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idal expiratory flow at 75%remaining tidal volume,TEF75;tidal expiratory flow at 50%remaining tidal volume,TEF50;tidal expiratory flow at 25%remaining tidal volume,TEF25)值逐渐升高,而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值则逐渐下降;RR与TEF75、TEF25的相关性在足月儿组为显著相关(r=0.469,0.539,均P<0.01),在早产儿组为不相关(r=0.190,0.220,均P>0.05)。而晚期早产儿组则RR只与TEF25有相关性(r=0.231,P<0.05),而与TEF75无相关性(r=0.130,P>0.05);纠正胎龄40周时,早产儿组潮气呼吸参数TEF25、TEF50、TEF75、潮气量明显低于足月儿组,RR明显高于足月儿组(均P<0.05),晚期早产儿组同足月儿比较,上述潮气呼吸参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生儿肺功能参数随日龄逐渐改善,在纠正胎龄40周时,小于34周早产儿潮气呼吸参数仍不能达到足月儿组水平。而RR与TEF25、TEF75在足月儿具有相关性,早产儿则未能体现,新生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测定及相关性分析有助于评估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肺发育。不同孕周新生儿潮气呼吸各项指标可作为临床参考正常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功能 新生儿 肺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生成素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晓红 黄惠君 刘皖君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素 新生儿 血小板减少症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指标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倩 杜玮 刘晓红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新生儿败血症患儿CD64、PCT及hs-CRP的变化并评价三者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新生儿败血症组100例及同期入院的非感染对照组100例分别检测CD64、PCT及hs-CRP三项指标,1周后选败血症组中临床好转患儿50名作为恢复组,复查... 目的:观察新生儿败血症患儿CD64、PCT及hs-CRP的变化并评价三者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新生儿败血症组100例及同期入院的非感染对照组100例分别检测CD64、PCT及hs-CRP三项指标,1周后选败血症组中临床好转患儿50名作为恢复组,复查三项指标。CD64,PCT和hs-CRP分别用流式细胞技术、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组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非感染对照组,恢复组三项指标均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单项检测相比,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均明显提高。结论:联合检测三项指标的水平及变化,有助于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中性粒细胞CD64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窒息后新生儿胃食管返流初步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安琪 魏菊荣 孙玲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56-557,共2页
关键词 窒息 新生儿 胃食管返流 并发症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疱疹病毒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晓红 黄惠君 齐利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22-924,共3页
关键词 疱疹病毒感染 新生儿 治疗 诊断 单纯疱疹病毒 HSV 垂直感染 DNA病毒 分娩过程 接触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胆道闭锁21例疗效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腾 齐利峰 于爱真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16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胆道闭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2例胆道闭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手术)及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手术前后口服茵栀黄口服液。观察两组患儿的临...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胆道闭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2例胆道闭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手术)及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手术前后口服茵栀黄口服液。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检测血生化指标和细胞因子水平,并记录药品不良反应;随访半年,观察胆管炎的发作情况及肝纤维化程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生化指标和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组出现药品不良反应3例,症状均较轻微;随访半年,治疗组和对照组胆管炎发生率分别为9.52%和23.81%,肝纤维化异常率分别为9.52%和28.5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道闭锁新生儿在行Kasai手术及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调节患儿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栀黄口服液 新生儿 胆道闭锁 临床疗效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血清瘦素水平及与IGF-I、胰岛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惠君 刘晓红 +1 位作者 李安琪 吕元红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75-376,共2页
【目的】 测定新生儿期血清瘦素水平 ,探讨其动态变化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GF I)、胰岛素等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 46例健康足月儿脐静脉血 (脐血组 )、生后 4~ 6d(早期新生儿组 )、2 5~ 2 8d(晚期新生... 【目的】 测定新生儿期血清瘦素水平 ,探讨其动态变化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GF I)、胰岛素等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 46例健康足月儿脐静脉血 (脐血组 )、生后 4~ 6d(早期新生儿组 )、2 5~ 2 8d(晚期新生儿组 )静脉血瘦素、IGF I、胰岛素水平。 【结果】 早期新生儿组血清瘦素水平 [( 0 .5 9± 0 .43 ) μg/L]明显低于脐血组 [( 8.2 9± 6.76) μg/L] ,其下降值与此期间血清IGF I的下降值呈显著正相关 ,而与胰岛素、新生儿体重等的下降值无相关性。晚期新生儿血清瘦素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 ,其增长值与血清IGF I和胰岛素的增长值、体重的增长值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 新生儿期血清瘦素水平的动态变化与体重、血清IGF I、胰岛素等存在一定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胰岛素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0
16
作者 曾祥士 何柳芳 《安徽医学》 2015年第10期1187-118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HIE的患儿和健康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健康对照组40例,HIE...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HIE的患儿和健康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健康对照组40例,HIE组97例,其中轻度组41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26例。入组的新生儿均于出生后的第1、3、7天晨起空腹时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S100蛋白和NSE含量。结果 HIE组患儿各个时间点S100B蛋白和NSE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中、重度组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经治疗后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均明显下降(P均<0.05)。血清S100B蛋白含量与NSE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S100B蛋白和NSE在HIE的早期诊断、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S100B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例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尿筛查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丁娟 温鹏强 +3 位作者 尹莉芳 周少明 代东伶 蔡华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6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eonat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caused by citrin deficiency,NICCD)患儿尿液成分改变特点。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27例NICCD患儿尿液半乳糖和酪氨酸及其两者代谢产物进行定性、... 目的探讨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eonat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caused by citrin deficiency,NICCD)患儿尿液成分改变特点。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27例NICCD患儿尿液半乳糖和酪氨酸及其两者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27例中13例患儿有半乳糖合并酪氨酸代谢异常,8例患儿只表现为半乳糖代谢异常,1例患儿仅表现为丝苏氨酸比例倒置,5例患儿尿筛查未发现异常。结论①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NICCD患儿尿液成分有助了解患儿机体代谢情况,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②NICCD患儿常伴有半乳糖及酪氨酸代谢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 气相色谱质谱 半乳糖 酪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谱检测联合下一代测序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于爱真 冯雪 王欣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究质谱检测联合下一代测序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临床表现疑似遗传代谢病高危新生儿289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质谱检测联合下一代测序筛查遗传代谢... 目的探究质谱检测联合下一代测序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临床表现疑似遗传代谢病高危新生儿289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质谱检测联合下一代测序筛查遗传代谢病,随访至6个月龄结局。结果以下一代测序检测为金标准,289例疑似遗传代谢病新生儿中,最终确诊病例为4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脂肪酸代谢病15例,氨基酸代谢病14例,有机酸代谢病11例。质谱检测提示遗传代谢疾病为34例,质谱检测的敏感度78.8%(95%CI:61.1%~91.0%),特异度100%(95%CI:99.8%~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为99.7%(95%CI:99.3%~99.8%)。质谱检测与下一代测序检测提示遗传代谢病可能结果不一致者有2例,质谱检测1例检测到丙氨酸或酪氨酸代谢异常,但下一代测序基因存在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1例质谱检测血酪氨酸异常升高,但下一代测序中存在基因半合变异,诊断为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乏症。40例患儿经随访其中1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出现急性代谢紊乱,家属放弃治疗死亡,其余患儿基于明确的诊断,干预及时,生长发育良好。结论质谱检测可以相对快速诊断遗传代谢病以指导临床治疗,而下一代测序可对质谱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并从基因角度解释病因,从而指导进一步治疗及遗传咨询,质谱检测联合下一代测序可以更加快速且全面确诊临床表现疑似遗传代谢病的高危新生儿,尽早实施个体化治疗,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检测 遗传代谢病 下一代测序 新生儿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安琪 陈彦 +1 位作者 孙玲玲 刘小红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66-167,共2页
【目的】 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 【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公司的VIKING Ⅵ P诱发电位仪对 44例不同程度HIE新生儿和 2 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F VEP)检测。 【结果】 HIE组与对... 【目的】 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 【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公司的VIKING Ⅵ P诱发电位仪对 44例不同程度HIE新生儿和 2 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F VEP)检测。 【结果】 HIE组与对照组比较 ,主波 (P1)异常为缺失或部分缺失 ,P1波潜伏期明显延长 (P <0 .0 1)。且F VEP异常程度与HIE的病情明显相关。 【结论】 F VEP可较灵敏地反映HIE中枢神经功能状态的变化 ,对HIE新生儿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血清瘦素水平变化与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腾 刘霞 +1 位作者 郑义敏 刘小红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3年第2期66-67,117,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清瘦素来源及其与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80例新生儿静脉血和脐血瘦素水平 ,根据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值分为大于胎龄儿 (LGA)组 2 8例 ,适于胎龄儿 (AGA)组 36例 ,小于胎龄儿 (SGA)组...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清瘦素来源及其与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80例新生儿静脉血和脐血瘦素水平 ,根据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值分为大于胎龄儿 (LGA)组 2 8例 ,适于胎龄儿 (AGA)组 36例 ,小于胎龄儿 (SGA)组 16例 ;采用Rohrer′s指数 =出生体重 (g)× 10 0 /身长 (cm) 3 估测新生儿营养状态。结果 早产儿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足月儿 (0 6 6± 1 0 3ng/mlvs 3 5 9± 2 16ng/ml,P <0 0 1) ;AGA儿血清瘦素水平 (3 0 6± 0 96ng/m1)明显低于LGA儿(4 0 3± 2 2 2ng/m1) ,而高于SGA儿 (1 13± 1 98ng/m1) ;足月新生儿血清瘦素水平与Rohrer′s指数、新生儿体重、胎龄 ,血清胰岛素、生长激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新生儿体内瘦素主要来源于自身脂肪组织 ,它反映新生儿的生长营养状态 ,推测瘦素可能通过胰岛素、生长激素共同调节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在胎儿和新生儿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血清 瘦素 胰岛素 生长激素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