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大泡破裂致自发性气胸51例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4
1
作者 彭学锋 李成继 +1 位作者 龚立宏 陈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 :探讨肺大泡破裂致自发性气胸的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 :总结肺大泡破裂致自发性气胸51例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 ,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发病机制、手术指征及手术方式等问题进行讨论。结果 :全组51例病人无手术死亡 ,随诊 2个... 目的 :探讨肺大泡破裂致自发性气胸的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 :总结肺大泡破裂致自发性气胸51例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 ,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发病机制、手术指征及手术方式等问题进行讨论。结果 :全组51例病人无手术死亡 ,随诊 2个月~ 6年 ,术侧无复发 ,疗效满意。结论 :肺大泡破裂致自发性气胸应积极外科手术治疗 ,根据肺大泡的大小、数目及部位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大泡破裂 自发性气胸 治疗 外科手术 手术指征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外科围术期并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光锁 吴劲松 +4 位作者 杨林 王健 饶展鹏 林少霖 王正 《中国老年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4528-4530,共3页
目的探讨胸外科围术期分离病原菌及耐药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6月深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307例围术期感染患者425株病原学资料。按常规方法留取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425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58.6... 目的探讨胸外科围术期分离病原菌及耐药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6月深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307例围术期感染患者425株病原学资料。按常规方法留取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425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58.6%(249/425),革兰阳性球菌检出率30.6%(130/425),真菌检出率占10.8%(46/425)。常见菌种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3.0%(55/425)、铜绿假单胞菌9.6%(41/425)、肺炎克雷伯菌8.0%(34/425)、白色念珠菌7.8%(33/425)、表皮葡萄球菌7.5%(32/425)、金黄色葡萄球菌6.6%(28/425)等。其中呼吸道标本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67.8%(128/189),以非发酵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胸水标本以非发酵菌和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分别占28.3%(36/127)和55.1%(70/127)。非发酵菌对头霉素、头孢克洛耐药。对头孢曲松耐药,不动杆菌属占95%(52/55),铜绿假单胞菌占77.8%(32/41),克雷伯菌占71.4%(24/34)、大肠埃希菌占61.5%(13/21)。革兰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总体较低,不动杆菌属(10.3%),铜绿假单胞菌(4.2%),克雷伯菌(20%)、大肠埃希菌(7.7%)。结论胸外科围术期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多见,主要分离自呼吸道和胸水标本,呼吸道标本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白色念珠菌为主,胸水标本以非发酵菌和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围术期感染预防和目标治疗应覆盖以上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 围术期感染 病原菌 耐药 预防性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联合全胸腔镜在肺癌病人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乔坤 彭彬 +3 位作者 黄代强 夏照华 林少霖 李涵葳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联合全胸腔镜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将41例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的病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胸腔镜治疗(n=21)和ERAS组采用ERAS联合胸腔镜治疗(n=20),并对两组病人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联合全胸腔镜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将41例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的病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胸腔镜治疗(n=21)和ERAS组采用ERAS联合胸腔镜治疗(n=20),并对两组病人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病人术前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ERAS组病人在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胸腔引流管重置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ERAS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有减少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3天,C反应蛋白(CRP)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ERAS组病人在术后早期疼痛评分、术后曲马多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在ERAS理念指导下可有效地减轻手术创伤和术后应激反应、缩短住院天数、促进病人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胸腔镜手术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结核性脓胸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姚达 万延辉 +1 位作者 龚立宏 罗伟彬 《临床医学工程》 2013年第12期1513-1514,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结核性脓胸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至2012年收治的166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进行外科治疗,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3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外科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并调查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慢性结核性脓胸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至2012年收治的166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进行外科治疗,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3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外科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并调查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有71例(85.54%)完全康复出院,手术过程中无患者死亡;对照组患者中43例(51.81%)康复出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81例(97.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52例(62.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师应根据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对患者尽早进行外科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应用外科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结核性脓胸 外科治疗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外科手术腋下纵切口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马路 李成继 彭学锋 《吉林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747-747,共1页
目的:对肺部疾病、纵膈疾病以及胸膜疾病等采用腋下纵切口开胸手术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全麻双腔插管,取腋窝中点纵形略向前弯的“〈”形切口,长约12-15cm,尽量不损伤胸壁各肌群,经肋骨上缘入胸腔。结果:与标准后外侧切口对比... 目的:对肺部疾病、纵膈疾病以及胸膜疾病等采用腋下纵切口开胸手术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全麻双腔插管,取腋窝中点纵形略向前弯的“〈”形切口,长约12-15cm,尽量不损伤胸壁各肌群,经肋骨上缘入胸腔。结果:与标准后外侧切口对比有切口短、隐蔽在腋窝、创伤轻、出血量少、开、关胸时间短、住院天数短等优点。结论:利用腋下纵切口开胸治疗肺部疾病、纵隔疾病、胸膜疾病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腋下纵切口 后外侧切口 肋骨上缘 肋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汉族人群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位点多态性与结核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宋英健 王正 +4 位作者 张国良 李巍 张明霞 陈心春 杨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检测深圳市汉族人群TGFβ1基因rs480345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基因类型,探讨其基因多态性与不同临床表现的结核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基于TaqMan探针技术的实时荧光PCR法,检测373例结核病患者(结核组)和350名健康人(对照组)TG... 目的检测深圳市汉族人群TGFβ1基因rs480345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基因类型,探讨其基因多态性与不同临床表现的结核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基于TaqMan探针技术的实时荧光PCR法,检测373例结核病患者(结核组)和350名健康人(对照组)TGFβ1基因rs4803455位点的等位基因型并分层分析,然后观察结核组中有病理学或者细菌学证据的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结核性胸膜炎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结果rs4803455位点等位基因C/A频率在结核组373例A为31.8%(237/746),C为68.2%(509/746);对照组350名A为40.6%(284/700),C为59.4%(416/7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39,OR=1.466,95%CI=1.182~1.819,P=0.000)。年龄≤25岁的结核组121例A为33.5%(81/242),C为66.5%(161/242);对照组111名A为41.0%(91/222),C为59.0%(131/22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07,OR=1.381,95%CI=0.946~2.015,P=0.094)。年龄>25岁的结核组252例,A为31.0%(156/504),C为69.0%(348/504);对照组239名,A为40.4%(193/478),C为59.6%(285/47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11,OR=1.511,95%CI=1.162~1.965,P=0.002)。有病理学或者细菌学证据的肺结核组111例,A为32.4%(72/222),C为67.6%(150/222);结核性胸膜炎组57例,A为21.1%(24/114),C为78.9%(90/114);对照组350名A为40.6%(284/700),C为59.4%(416/700);前两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710、15.879,OR值分别为1.422、2.560,95%CI分别为1.034~1.957、1.592~4.116,P值均<0.05)。等位基因C在肺结核组中的频率[78.9%(90/114)]比在结核性胸膜炎组中的频率[67.6%(150/222)]高。结论TGFβ1基因rs4803455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和结核病特别是结核性胸膜炎有关,等位基因C可作为预测结核病特别是结核性胸膜炎的危险因素,其中在年龄>25岁的患者中预测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 遗传学 转化生长因子Β1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聚合酶链反应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外科急诊手术治疗难治性大咯血9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孙学峰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6期98-99,共2页
目的探析难治性大咯血患者内科治疗无效转胸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深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难治性大咯血患者1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5例。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急诊... 目的探析难治性大咯血患者内科治疗无效转胸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深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难治性大咯血患者1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5例。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急诊手术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愈54例,好转14例,死亡9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8例,总有效率71.57%;治疗组患者治愈85例,好转7例,死亡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总有效率96.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2年,对照组复发7例,治疗组无复发病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胸外科急诊手术治疗难治性大咯血效果满意,极大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咯血 急诊手术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瘤的外科手术及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国锋 王健 饶展鹏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7期449-450,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腺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以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通过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35例胸腺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35例患者其中肿瘤完整切除30例,占85.71%,部分切除5例,占14.29%;随访4年,复发2例,占5.71%。35例中合并... 目的探讨胸腺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以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通过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35例胸腺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35例患者其中肿瘤完整切除30例,占85.71%,部分切除5例,占14.29%;随访4年,复发2例,占5.71%。35例中合并重症肌无力26例,占74.29%,术后重症肌无力症状消失11例,占42.31%(11/26),症状缓解12例,占46.15%(12/26);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3例,占11.54%(3/26)。结论重症肌无力是胸腺瘤常见的并发症,手术是治疗胸腺瘤的主要手段,同时根据胸腺瘤分期的差异确定手术切除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外科治疗 重症肌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模式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文艺 谢延芳 张少见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3期291-292,共2页
目的探讨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QCC)模式的效果。方法 300例胸外科住院置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医护一体化QCC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效果... 目的探讨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QCC)模式的效果。方法 300例胸外科住院置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医护一体化QCC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置管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6.00%(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QCC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胸外科管道护理服务的质量,降低置管不良事件几率,适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 管道护理 医护一体化 品管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标 王正 +3 位作者 林少林 邱平 杨超 乔坤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6期141-142,144,共3页
目的 :总结重度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 1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度肺气肿是指患者穿衣、洗脸、大便有气急 ,不能参加工作、劳动力大部分丧失的情况。结果 :本组 12例病人均有肺大疱 ,2例在单纯胸腔镜下... 目的 :总结重度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 1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度肺气肿是指患者穿衣、洗脸、大便有气急 ,不能参加工作、劳动力大部分丧失的情况。结果 :本组 12例病人均有肺大疱 ,2例在单纯胸腔镜下完成大泡切除 ,6例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施行了肺大疱切除术。 4例通过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内注射高渗葡萄糖愈合。术后呼吸困难情况明显改善。无病人死亡。随诊 9例病人 ,随诊率 75 .0 % ,随诊时间 1~ 5年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对于肺功能受损较小的病例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重度肺气肿并自发性气胸是可行和安全的 ;EndoGIA切除肺大泡方法和壁层胸膜摩擦固定术是防止复发的首选方法 ;对于肺功能受损严重的病例 ,则可采用停留胸腔插管、高渗葡萄糖注入方法 ,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肺气肿 自发性气胸 电视胸腔镜术 (VATS) 高渗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全胸腔镜手术:单中心连续106例回顾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光锁 王正 +4 位作者 王健 饶展鹏 乔坤 杨林 林少霖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8-123,共6页
摘要:目的总结单中心单孔全胸腔镜手术(cVATS)的临床结果,并初步分析手术要点、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012年6月~2013年11月,该科完成106例单孔cVATS手术。肺楔形切除62例,胸膜、纵隔肿瘤切除19例,纵隔淋巴结活检11例,肺叶切除1... 摘要:目的总结单中心单孔全胸腔镜手术(cVATS)的临床结果,并初步分析手术要点、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012年6月~2013年11月,该科完成106例单孔cVATS手术。肺楔形切除62例,胸膜、纵隔肿瘤切除19例,纵隔淋巴结活检11例,肺叶切除13例(14个肺叶),其中9例肺癌根治术,肺段切除1例。观察其临床结果,并总结单孔cVATS手术技术要点。结果全组患者术后无肺不张、肺部感染、出血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简单胸腔手术无中转,肺叶切除中转开胸2例,中转(双孔腔镜或开胸)率14.3%(2/14)。肺叶切除组平均手术时间191(90~420)min;术中平均出血381(5—3500)mL;术后平均引流时间2.3(1~6)d;术后平均住院5(3~10)d;肺癌患者清扫平均淋巴结数16.4(6~31)枚,淋巴结站数5.2(4~6)站。结论对于熟练掌握双孔cVATS技术的胸外科腔镜医生,单孔cVATS肺叶切除术技术可行,安全,术后胸病更轻。还需更多病例积累,有必要通过合理安排学习曲线缩短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单孔 肺叶切除术 肺癌 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技术细节和初步结果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光锁 王正 +2 位作者 王健 饶展鹏 黄同海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4-598,共5页
目的总结单孔全胸腔镜(cVATS)肺段切除术的临床结果,并初步分析手术要点、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3年12月-2014年4月,该科完成10例单孔cVATS肺段切除术。男8例,女2例;中位年龄57岁(39~71岁)。其中1例同期行右上肺癌根治术,右下... 目的总结单孔全胸腔镜(cVATS)肺段切除术的临床结果,并初步分析手术要点、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3年12月-2014年4月,该科完成10例单孔cVATS肺段切除术。男8例,女2例;中位年龄57岁(39~71岁)。其中1例同期行右上肺癌根治术,右下肺背段切除术。观察其临床结果,并总结手术技术要点。结果9例手术过程顺利,1例右上肺尖后段切除,中转肺叶切除(1/10,10%)。全组无中转双孔、多孔腔镜或开胸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56.1±51)(90~240)min;术中平均出血(49.5±57)(5~200)mL;术后平均引流时间(2.5±1.4)(1~6)d;术后平均住院(5.4±2.3)(3~10)d;肺癌患者清扫平均淋巴结数(14.8±4.1)(10~19)枚,淋巴结站数(5.6±0.89)(5~7)站。1例术后肺复张欠佳,负压吸引好转。全组无术后持续漏气、无肺不张、肺部感染、出血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肺癌患者随访1~5个月,未发现复发、转移病例。结论单孔cVATS肺段切除术技术可行、安全、可重复,术后胸痛更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单孔 肺段切除术 肺癌 术后疼痛 I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单操作孔方法行肺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洪英财 陈怀生 +2 位作者 林少霖 杨林 王光锁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1585-1588,共4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单操作孔方法行肺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间,从我院抽样选取90例气胸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采用传统胸腔镜三孔法治疗(三孔组),另外45例采用胸腔镜单操作孔治疗(单孔组),对...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单操作孔方法行肺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间,从我院抽样选取90例气胸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采用传统胸腔镜三孔法治疗(三孔组),另外45例采用胸腔镜单操作孔治疗(单孔组),对比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医疗费用及术后疼痛、伤口麻木、并发症方面,单孔组优于三孔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漏气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及术后复发率方面,两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单操作孔方法行肺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临床效果确切,对患者创伤低,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围手术期 早期周围型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选择性不留置胸腔闭式引流8例报告 被引量:24
14
作者 龚立宏 王有钰 +1 位作者 罗伟彬 钱有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61-762,768,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选择性不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的可行性。方法 2015年4-10月在VATS治疗20例中青年自发性气胸中,依据患者术中肺大疱情况和胸腔排气后胸腔引流情况选...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选择性不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的可行性。方法 2015年4-10月在VATS治疗20例中青年自发性气胸中,依据患者术中肺大疱情况和胸腔排气后胸腔引流情况选择8例术后不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结果 8例术后第1天切口疼痛轻微,无须止痛治疗,切口皮肤无坏死,出院后门诊复诊1-2次,平均1.8次。8例随访3-8个月,平均5.2月,无气胸复发。结论自发性气胸患者胸腔镜手术后选择性不留置胸腔引流管安全可行,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不适,避免引流管口皮肤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 气胸 电视胸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26例的疗效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国栋 彭学锋 +1 位作者 罗伟彬 李成继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4-72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有完成3年随访的68例重症肌无力采用不同术式胸腺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开展不同术式分为两组:劈胸骨组(n=42)、胸腔镜组(n=26)。结果劈胸骨组手术时间(110.88±25.7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有完成3年随访的68例重症肌无力采用不同术式胸腺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开展不同术式分为两组:劈胸骨组(n=42)、胸腔镜组(n=26)。结果劈胸骨组手术时间(110.88±25.74)min短于胸腔镜组(151.07±32.78)min。胸腔镜组在术中失血、术后恢复时间等优于劈胸骨组。劈胸骨组术后第1、2、3年的完全稳定缓解分别为42.3%、50.0%、53.8%,与胸腔镜组的52.4%、54.8%、5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中,胸腔镜下扩大胸腺切除与传统劈胸骨手术在中远期疗效上没有差异,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疗效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术 电视胸腔镜 胸骨劈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医生应用膨肺机自控膨肺在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龚立宏 姚达 +3 位作者 王萍 万延辉 罗伟彬 吴国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256-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胸外科医生自控膨肺的方法。方法2012年1月-2013年3月,在胸腔镜手术治疗25例自发性气胸病人过程中,手术医生使用膨肺机自控膨肺探查肺上病灶,确定切除范围及术侧胸腔排气。结果2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24例完全胸腔镜下手术,1... 目的探讨胸外科医生自控膨肺的方法。方法2012年1月-2013年3月,在胸腔镜手术治疗25例自发性气胸病人过程中,手术医生使用膨肺机自控膨肺探查肺上病灶,确定切除范围及术侧胸腔排气。结果2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24例完全胸腔镜下手术,1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每例膨肺2~7次,平均3.6次。每次膨肺时间5—10s。胸腔排气所需时间30~45s。无术后肺部感染。随访6~21个月,平均14个月,术侧无气胸复发。结论自控膨肺是现代化的膨肺模式,具有手术医生膨肺自主、膨肺状态可控、操作快捷等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肺 单肺通气 自发性气胸 电视胸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姚达 万延辉 +3 位作者 龚立宏 罗伟彬 吴国栋 李成继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2期1705-1706,1709,共3页
目的分析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1月到2012年1月该院收治的72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手术治疗,治疗组采取... 目的分析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1月到2012年1月该院收治的72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手术治疗,治疗组采取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然后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胸腔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24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淋巴清扫、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复发率、转移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创伤小、疼痛轻等优势,有利于患者围术期的早期康复,缩短了住院、胸腔引流时间,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肺叶切除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传统开胸肺叶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与远隔缺血预处理对胸腔镜肺部手术的肺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姚达 钱有辉 +2 位作者 万延辉 罗伟彬 吴国栋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897-900,917,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与远隔缺血预处理对胸腔镜肺部手术的肺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80例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根据处理方法分为4组各20例:缺血预处理组(A组)、右美托咪定组(B组)、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与远隔缺血预处理组(C...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与远隔缺血预处理对胸腔镜肺部手术的肺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80例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根据处理方法分为4组各20例:缺血预处理组(A组)、右美托咪定组(B组)、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与远隔缺血预处理组(C组)及常规麻醉的空白对照组(D组),于术中单肺通气即刻(T_0)、30min(T_1)、1h(T_2)和2h(T_3)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呼吸指数(respiratory index,RI)及肺内分流率(intrapulmonary shunt fraction,QS/QT),并测定血浆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e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浓度。结果 4组RI、QS/QT在T_1~T_2时升高T_3时下降,但T_3时高于T_0,而OI在T_1~T_2时下降T_3时上升,且T_3时低于T_(0,4)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TNF-α、IL-6、MDA在T_1~T_2时升高T_3时下降,但T_3时远高于T_(0,4)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与远隔缺血预处理可减轻胸腔镜肺部手术单肺通气时的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两者协同发挥抑制炎性反应、降低氧化应激程度以及降低肺内分流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缺血预处理 右美托咪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吸肺活检引起气胸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美萍 殷梅 +1 位作者 李文 吴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60-161,164,共3页
目的:研究经胸针吸肺活检(TNAB)引起气胸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我院 424例符合穿刺指征患者予同样的方法行经胸针吸肺活检,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穿刺针的直径,病灶的直径、深度、肺叶位置和患者肺功能与气胸的关系。结果... 目的:研究经胸针吸肺活检(TNAB)引起气胸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我院 424例符合穿刺指征患者予同样的方法行经胸针吸肺活检,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穿刺针的直径,病灶的直径、深度、肺叶位置和患者肺功能与气胸的关系。结果:出现气胸43例,发生率10.1%。年龄与气胸发生有关,气胸组平均年龄高于无气胸组(P<0.01),直径小的病灶增加气胸发生率(P< 0.01)。位置深的病灶增加气胸发生率(P<0.01)。气胸组FEV1%、FEV1/FVC比率低于无气胸组(P< 0.01),穿刺针的外径粗细与气胸发生率有关,外径粗气胸发生率高(P<0.05)。结论:年龄、病灶直径和深度、肺功能和穿刺针直径与经胸针吸肺活检并发气胸有关,护理干预可减少气胸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胸 活组织检查 危险因素 干预性研究 针吸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病人胸腺切除围术期的处理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路 李成继 +3 位作者 彭学锋 杨青霞 侯金花 张洪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119-120,共2页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病人胸腺切除围术期处理的方法 ,降低术后肌无力危象和胆碱能危象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 37例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病例。结果 :加强改进围手术期处理后 ,30例病人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 5例 ,胆碱能危象 1例 ...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病人胸腺切除围术期处理的方法 ,降低术后肌无力危象和胆碱能危象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 37例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病例。结果 :加强改进围手术期处理后 ,30例病人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 5例 ,胆碱能危象 1例 ,无手术死亡。结论 :围手术期处理措施的改进 ,降低了肌无力危象及胆碱能危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 围手术期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