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数学素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数学欣赏》课程的背景、内容、特色、效果与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文俊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3,共1页
本文简要介绍作者在深圳大学为大学本科生和深圳市中学数学教师开设《数学欣赏》课程的背景、内容、特色、效果与思考.该课程从1998年开始开设,听过本课的中学老师与大学生有两千余人.本课程为使学生正确认识数学本质与价值、激发数学... 本文简要介绍作者在深圳大学为大学本科生和深圳市中学数学教师开设《数学欣赏》课程的背景、内容、特色、效果与思考.该课程从1998年开始开设,听过本课的中学老师与大学生有两千余人.本课程为使学生正确认识数学本质与价值、激发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修养而开设.课程共分8章:第一章数学之魂,通过分析数学的对象、内容、特点、思考方式等,揭示数学与自然和社会的密切关系,领悟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的深刻性、普适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欣赏 数学素养 大学生 实践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高等数学“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学习焦虑”“学习动机”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李鹏 曹丽华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7-102,共6页
大学生高等数学学习动机的增强能够促进其学习的深度参与.厘清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及其路径,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地应对,有助于提升高等数学教学效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高等数学学习兴趣对学习焦虑和自我效... 大学生高等数学学习动机的增强能够促进其学习的深度参与.厘清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及其路径,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地应对,有助于提升高等数学教学效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高等数学学习兴趣对学习焦虑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均达负向非常显著;学习兴趣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高等数学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均达正向非常显著;在学习兴趣对学习动机的影响路径中,学习焦虑和自我效能感表现为完全中介效应.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探究机会,鼓励学生参加竞赛,关注学生个体进步,重视过程考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 自我效能感 学习焦虑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考后反思状况的统计分析
3
作者 张玉 陈耀磊 《统计与管理》 2020年第1期30-33,共4页
反思是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为了解初中生的数学考后反思状况,按照5个不同的反思主题对任教班级的每一位同学的考后反思文本进行编码记录,从反思主题、反思文本字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同学在学习... 反思是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为了解初中生的数学考后反思状况,按照5个不同的反思主题对任教班级的每一位同学的考后反思文本进行编码记录,从反思主题、反思文本字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同学在学习态度、学习内容方面进行反思,而且从成绩类别来看,绩优生和非绩优生的差异并不显著;反思字数和成绩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反思方面,"有反思"和"无反思"对反思文本字数产生了显著的差异。从而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学生的反思与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学习 考后反思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数学统计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4
作者 陈静 张玉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第14期130-132,共3页
在课程改革和数据时代的双重背景下,本文遵循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流程进行统计分析校本课程的具体开发,从建立团队、研究方案制订与专家访谈、现状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课程评价等六个方面分别介绍开发的实践过程,... 在课程改革和数据时代的双重背景下,本文遵循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流程进行统计分析校本课程的具体开发,从建立团队、研究方案制订与专家访谈、现状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课程评价等六个方面分别介绍开发的实践过程,希望能够充实数学校本课程体系,为广大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者提供经验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开发 统计分析 课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艺术类课程创新——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数字色彩”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田少煦 李陵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2-147,共6页
在我国高等学校的艺术类专业教学中,一些课程媒介老化、内容陈旧、课程建设相对滞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对"十一五"期间精品课程的提升,它的建设存在一定的范式,并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传播媒介的变化实现着范式转换。认... 在我国高等学校的艺术类专业教学中,一些课程媒介老化、内容陈旧、课程建设相对滞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对"十一五"期间精品课程的提升,它的建设存在一定的范式,并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传播媒介的变化实现着范式转换。认真分析这些范式,总结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数字色彩"的建设经验,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课程创新,研究资源共享课与MOOC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为大学艺术类课程创新以及精品课程向MOOC的过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品资源共享课 课程建设 课程创新 数字色彩 MO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和探索 被引量:3
6
作者 董海玲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年第19期55-55,共1页
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关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一点思考和探索:将科学研究的思想引入课堂教学过程,要求学生提交阶段性的课程论文,将知识点和内容串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体系。
关键词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教学方法 课程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道2016年浙江省高考数学题的竞赛背景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关丽娜 钟德光 《福建中学数学》 2016年第8期46-47,共2页
随着高考的改革,高考数学试题对创造性、综合性、研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中数学竞赛对试题的研究性的要求跟高考数学的研究性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对一些高考数学题的奥数背景进行探究和分析,无疑对学生的复习和教师的教学... 随着高考的改革,高考数学试题对创造性、综合性、研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中数学竞赛对试题的研究性的要求跟高考数学的研究性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对一些高考数学题的奥数背景进行探究和分析,无疑对学生的复习和教师的教学工作都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数学题 数学竞赛 浙江省 高考数学试题 研究性 异曲同工 教学工作 创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个角度求解一道福建高考数学题
8
作者 关丽娜 曹丽华 《福建中学数学》 2016年第11期36-38,共3页
换个角度去思考同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能使人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最近笔者用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一道2013年福建高考理科数学填空题,结果获益匪浅.
关键词 高考数学题 福建 求解 数学填空题 数学问题 高考理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与学生能力培养
9
作者 鲁坚 刘则毅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年第14期34-35,共2页
数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根本目的在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模式的优化等方面探讨了大学数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 数学实验 课程体系 网络教学平台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数学本质出发设计课堂教学——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视域 被引量:27
10
作者 傅赢芳 喻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41-43,共3页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必然与数学本质的揭示与彰显有密切关系。从数学哲学的发展来看,对数学本质的思考需综合考虑其来源、发展及应用。由此,学生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的思考,可以促成其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从而相应地促进其数学核心...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必然与数学本质的揭示与彰显有密切关系。从数学哲学的发展来看,对数学本质的思考需综合考虑其来源、发展及应用。由此,学生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的思考,可以促成其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从而相应地促进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此,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需侧重分析数学知识的本质并将其转化为教育形态,具体包括:强调知识的整体分析以把握知识本质,设置恰当的情境以凸显知识本质,设计合适的教学问题以导出知识本质,梳理数学知识的逻辑关系以强化知识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本质 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知识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项目和习惯对大学生运动动机影响的交互效应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韬 姚洁 任占兵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5-123,共9页
探索不同运动项目大学公共体育课对不同运动习惯特征大学生运动动机的差异化影响。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及其核心子理论基本心理需求理论的运动动机调查问卷,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对大学公共体育排球课和乒乓球课2个班的大二学生进行4项运动动... 探索不同运动项目大学公共体育课对不同运动习惯特征大学生运动动机的差异化影响。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及其核心子理论基本心理需求理论的运动动机调查问卷,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对大学公共体育排球课和乒乓球课2个班的大二学生进行4项运动动机指标(自主动机、能力需求、自主需求、关系需求)和3项运动习惯特征信息(先前运动习惯、先前运动水平、学期中是否有固定球伴)的调查,并使用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在学期初的运动动机与先前运动习惯并没有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学期末的运动动机与先前运动习惯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运动习惯差的大学生运动动机在难度高的排球课中相对于运动习惯好的大学生平均有显著下降,运动习惯差的大学生运动动机在难度低的乒乓球课中相对于运动习惯好的大学生平均有显著上升。研究认为:大学公共体育课在提升大学生运动动机上的效果会在运动项目和运动习惯上产生交互效应,即不同运动项目公共体育课对运动习惯相同的大学生运动动机的提升效果是不同的,且这种提升效果的差异化水平会受到大学生运动习惯水平的影响;大学生在学期初通常不能立即恢复先前的运动动机和运动习惯,而是随着学期的进行才能逐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 运动动机 自我决定理论 运动项目 运动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焦虑对教学专业认知的影响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鹏 蒋晓艳 苏建伟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87,共6页
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数学师范生可能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研究对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焦虑的维度予以划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各维度对数学教学专业认知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的日常使用焦虑、学习焦... 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数学师范生可能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研究对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焦虑的维度予以划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各维度对数学教学专业认知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的日常使用焦虑、学习焦虑和社会性焦虑存在显著正相关;信息技术日常使用焦虑和社会性焦虑对教学应用焦虑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教学应用焦虑对数学教学专业认知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基于以上结果,提出加强对数学师范生的信息技术日常使用引导、专业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协同开展课程教学、融合信息技术于数学教育类课程的学习过程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师范生 信息技术焦虑 数学教学专业认知 结构方程模型 影响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FS结构理论及其对数学概念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9
13
作者 傅赢芳 喻平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0年第6期28-33,共6页
CPFS是数学学习者的一种特殊的优良认知结构。其中的概念域及概念系因刻画了数学概念间的等价关系及抽象关系,而区别于命题网络表征;概念域因与命题域的组织方式是相似的,而避免了同一概念从陈述性向程序性转化时面临的表征转换问题。基... CPFS是数学学习者的一种特殊的优良认知结构。其中的概念域及概念系因刻画了数学概念间的等价关系及抽象关系,而区别于命题网络表征;概念域因与命题域的组织方式是相似的,而避免了同一概念从陈述性向程序性转化时面临的表征转换问题。基于CPFS结构理论,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识别同一概念不同定义之间以及不同概念之间的演绎推理关系,直观化表示概念与命题的扩展过程,注意设置需借助概念域解决的问题串,引导学生选择概念的不同定义解决相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FS结构 概念域 概念系 命题网络表征 概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以致用学以致用——强化应用为目的的高等数学“实例教学”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娜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第11期20-20,共1页
近十几年来,高等教育已经逐渐从精英式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而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势必对大学数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在这一背景前提下,大学数学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要求必须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其中,作为理工科学生... 近十几年来,高等教育已经逐渐从精英式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而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势必对大学数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在这一背景前提下,大学数学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要求必须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其中,作为理工科学生后续学习课程重要基础和发挥思维锻炼作用的《高等数学》的教学研究和改革则首当其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教育 高等数学 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夏莉 高天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43期38-41,共4页
“高等数学”是理、工、农、医等很多专业的重要基础必修课,具有广泛的应用性。结合“高等数学”的教学实践,对“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措施:板书与多媒体教学互辅,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促进师生互动,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高... “高等数学”是理、工、农、医等很多专业的重要基础必修课,具有广泛的应用性。结合“高等数学”的教学实践,对“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措施:板书与多媒体教学互辅,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促进师生互动,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高等数学”课程的应用性,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教学;增加平时成绩比例,改进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运用网络,加强与学生课后交流。通过上述举措,引导学生改变对“高等数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变消极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对“高等数学”的理解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数学 教学改革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课堂教学视域下问题提出的情境设计——以“百分数的应用(一)”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傅赢芳 颜淑兰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9年第4期21-24,共4页
问题提出是数学新课程改革强调的培养目标之一,也是数学教育研究中的热点。斯尔佛(Silver)对问题提出进行了界定:“问题提出是指从数学情境或经验中创造新问题,或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问题的重新阐述,它发生在问题解决之前、之中或之后。... 问题提出是数学新课程改革强调的培养目标之一,也是数学教育研究中的热点。斯尔佛(Silver)对问题提出进行了界定:“问题提出是指从数学情境或经验中创造新问题,或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问题的重新阐述,它发生在问题解决之前、之中或之后。”[1]基于情境提出问题是其中的一种主要形式。在这一研究支流中,有研究者按照结构化程度将情境分为自由的、半结构化的与结构化的情境,也有研究者按照数学化水平将情境分为数学情境、模拟情境及数学与生活模拟相结合的情境[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情境设计 问题提出 百分数 问题解决过程 结构化程度 应用 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题公园最大承载量的研究——以深圳欢乐谷主题公园为例
17
作者 魏志红 刘有华 张黎东 《特区经济》 2014年第2期144-148,共5页
在旅游市场快速发展和游客出游方式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景区游客最大承载量的研究更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整个旅游市场进入结构调整期。本文着重对主题公园类景区的游客最大承载量问题进行探讨,根据传统的测算方法,进行了合理的修改。最... 在旅游市场快速发展和游客出游方式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景区游客最大承载量的研究更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整个旅游市场进入结构调整期。本文着重对主题公园类景区的游客最大承载量问题进行探讨,根据传统的测算方法,进行了合理的修改。最后以深圳欢乐谷为例对游客满意度进行的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承载量 游客满意度 日空间容量 瞬时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理性问题思考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以“生活中的比”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傅赢芳 叶洋英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8年第6期13-15,共3页
尼斯(Niss)指出,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一是合理性问题(为什么要学),二是可能性问题(是否可能),三是可行性问题(如何实施)。
关键词 可能性问题 课堂教学设计 数学教师 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差思想在数学高考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关丽娜 钟德光 郑伟庭 《中学教研(数学版)》 2017年第11期32-34,共3页
文章从简单的二阶矩阵不满足乘法交换律的例子入手,说明构造“误差”矩阵的原因,再由这种误差思想引入偏右(偏左)对称函数、偏右(偏左)等比数列等定义.接着,探索了这些定义的一些简单性质,并利用这些性质解决了一些数学高考压轴题.
关键词 误差思想 严格偏右(偏左)对称函数 正项偏右(偏左)等比数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数学教学价值取向的理性塑造
20
作者 张永 李鹏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85-88,106,共5页
“双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数学教师需要确立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意向”、以“爱学”生“会学”、以“会学”促“爱学”、达成学生“认识力”的提升、引导学生开展反思性的数学学习等科学... “双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数学教师需要确立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意向”、以“爱学”生“会学”、以“会学”促“爱学”、达成学生“认识力”的提升、引导学生开展反思性的数学学习等科学合理的教学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数学教学价值取向 认识力 主动意向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