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研究生学术情怀生成的心理机制及培育路径
被引量:
1
1
作者
皮武
任燕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33-139,共7页
学术情怀是主体对学术的关切和喜爱之情,它以对学术价值的深刻理解和认同为基础,表现为乐于从事学术工作的态度体验以及享用学术生活的独特能力。学术情怀的生成机制是“需要—满足”心理结构的形成及螺旋式升级,即主体在未能从事学术...
学术情怀是主体对学术的关切和喜爱之情,它以对学术价值的深刻理解和认同为基础,表现为乐于从事学术工作的态度体验以及享用学术生活的独特能力。学术情怀的生成机制是“需要—满足”心理结构的形成及螺旋式升级,即主体在未能从事学术工作时能够体验到心理压力,接着产生从事学术工作的行动倾向或心理内驱力,进而投身学术活动并获得满足,同时再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因此,培育研究生学术情怀的关键就是在学术活动中注重唤醒和满足主体的认知需要、道德需要、审美需要、交往需要和创造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学术情怀
“需要—满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育情怀:基于“需要—满足”框架的阐释与生成
被引量:
24
2
作者
陈太忠
皮武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6-20,共5页
教育情怀是教师对教育持久而稳定的关切和喜爱之情,表现为乐于从教的态度以及享受教育生活的独特能力。教育情怀的本质是"需要—满足"的心理结构,包含压力体验、行动倾向和享用状态,并伴随着教师的职业成熟过程而不断深化。...
教育情怀是教师对教育持久而稳定的关切和喜爱之情,表现为乐于从教的态度以及享受教育生活的独特能力。教育情怀的本质是"需要—满足"的心理结构,包含压力体验、行动倾向和享用状态,并伴随着教师的职业成熟过程而不断深化。教育情怀具有超越性功能、统整性功能、成全性功能。教师对教育功能的充分认知、对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的强烈责任感、对教育生活的审美建构,以及对学生和自身的深切关爱,都有助于促进教育情怀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情怀
教师
“需要—满足”心理结构
压力体验
行动倾向
享用状态
教育功能
责任感
审美建构
关爱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师《物理教学论》课程考试改革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袁海泉
《高等理科教育》
CSSCI
2001年第3期42-45,共4页
<物理教学论>是高师物理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其教学状况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质量.本课程考试的情境化,既体现了时代要求,又依据学科特点,解决了其现行考试的弊端.本文介绍了本课程情境化考试的命题原则、情境创设、题型研究.
关键词
物理教学论
情境化考试
课程改革
高等师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成人教育教学支持系统的特点与启示
被引量:
3
4
作者
罗刚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2-84,共3页
良好的教学支持和服务系统是成人教育的重要保障。此文介绍了美国中田纳西州州立大学"成人学员服务中心"的组织运作状况与教学的支持和服务,并为国内成人教育机构更进一步地帮助成人学员学习提供了若干启示。
关键词
成人学员服务中心
教学支持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代诗歌的自然书写及其思想内蕴——对《中国诗歌研究史(宋代卷)》的思考
5
作者
潘浩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I0010-I0011,共2页
宋代诗歌追求平淡,陶渊明诗成为当时的审美主流,苏轼的“枯淡”与“随物赋形”、黄庭坚的“夺胎换骨”等,都彰显了对自然平淡的追求。“自然”已成为宋代诗歌发展的主流,且成为一个含义深刻且包容深广的诗学概念,对宋代及后世诗学发展...
宋代诗歌追求平淡,陶渊明诗成为当时的审美主流,苏轼的“枯淡”与“随物赋形”、黄庭坚的“夺胎换骨”等,都彰显了对自然平淡的追求。“自然”已成为宋代诗歌发展的主流,且成为一个含义深刻且包容深广的诗学概念,对宋代及后世诗学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诗歌研究史(宋代卷)》(著者:王培友;主编:左东岭;2020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梳理了宋代诗歌(20世纪)的研究成果,以专题的方式对各领域的研究进行讨论,深入分析了宋代诗歌的特征,对研究宋代诗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书写
思想内蕴
陶渊明诗
宋代诗歌
自然平淡
夺胎换骨
随物赋形
黄庭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代学校诏令颁行与教育发展论析
6
作者
潘浩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104-108,共5页
有宋一代,尚文轻武、国家丰饶、人民富足。优渥的国内环境,加之宋代诸帝的重视,使学校教育在宋代获得了空前发展。在赵宋三百多年时间里,诸帝对学校教育具有主导性,他们先后颁布了系列学校诏令,涵盖了兴学教育的目的、人才选拔的举措及...
有宋一代,尚文轻武、国家丰饶、人民富足。优渥的国内环境,加之宋代诸帝的重视,使学校教育在宋代获得了空前发展。在赵宋三百多年时间里,诸帝对学校教育具有主导性,他们先后颁布了系列学校诏令,涵盖了兴学教育的目的、人才选拔的举措及学校建设发展等诸多方面,在内容特点及深度广度上都较前代有更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学校诏令
文体类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情境下成人深度学习策略的培养
被引量:
6
7
作者
罗刚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17,共2页
成人学习者的网络学习需要掌握深度学习的策略。在成人教育教学中,要使成人养成网络深度学习的观念和意识,适应网络深度学习的方式,掌握网络深度学习的技能。这可以通过学习任务的设置产生“驱动”,通过问题来启发,通过“错误”来领悟,...
成人学习者的网络学习需要掌握深度学习的策略。在成人教育教学中,要使成人养成网络深度学习的观念和意识,适应网络深度学习的方式,掌握网络深度学习的技能。这可以通过学习任务的设置产生“驱动”,通过问题来启发,通过“错误”来领悟,通过过程性评价及时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情境
深度学习
成人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高师物理教学论课程的实践性
8
作者
袁海泉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物理教学论是教育科学中课程与教学论的分支学科之一 ,是物理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教师教育的发展、课程定位、学生特点、高层次思维能力培养均要求物理教学论突出其实践性 ,我们应该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教学研究等...
物理教学论是教育科学中课程与教学论的分支学科之一 ,是物理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教师教育的发展、课程定位、学生特点、高层次思维能力培养均要求物理教学论突出其实践性 ,我们应该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教学研究等方面增强实践性 ,同时将突出实践性作为其学科发展的立足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
物理教学论
教育科学
课程定位
思维能力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
考核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课程综合化:渐进的多样化实践过程
9
作者
袁海泉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3年第10期51-53,共3页
课程综合化是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但是,课程观点的转变、课程实施环境的变化、课程 综合化程度都是渐进的,综合课程的理论指导、模式设计、学习方式都是多样化的,综合课程的开发、实施和 评价都依赖于实践,因此,课程综合化本质上是...
课程综合化是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但是,课程观点的转变、课程实施环境的变化、课程 综合化程度都是渐进的,综合课程的理论指导、模式设计、学习方式都是多样化的,综合课程的开发、实施和 评价都依赖于实践,因此,课程综合化本质上是一种渐进的多样化实践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课程综合化
多样化
设计模式
学习方式
教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高中课程改革新动向-理数探究课程
10
作者
娄凤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第5期37-38,共2页
日本学校基于终身学习、个性化教育等理论,全面地实施幼小、小中、中高一贯制改革,一定程度解决了幼、小、中、高分段教育方式存在的实际问题。现在实行高中和大学衔接,目的是持续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国内外社会...
日本学校基于终身学习、个性化教育等理论,全面地实施幼小、小中、中高一贯制改革,一定程度解决了幼、小、中、高分段教育方式存在的实际问题。现在实行高中和大学衔接,目的是持续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国内外社会变化发展的需要。通过对2030年日本理数综合探究新课程方案的了解,对目前我国高中理科课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高中课程
理数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场域压迫、主体共谋与大学“水课”的生成逻辑
被引量:
12
11
作者
潘浩
皮武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9-54,共6页
当"水课"从口语转变成学术概念时,需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对其内涵进行界定。大学"水课"的产生源于大学的场域压迫,课程与教学的弹性处境,课程主体的共谋沉默,以及管理者的视野盲区。...
当"水课"从口语转变成学术概念时,需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对其内涵进行界定。大学"水课"的产生源于大学的场域压迫,课程与教学的弹性处境,课程主体的共谋沉默,以及管理者的视野盲区。因此,解决大学的"水课"问题,需要通过制度变革缓解大学的场域失衡,通过文化重建强化师生的个体责任,通过提升教学水平和完善教学评价保障课程的卓越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课程
场域
共谋
“水课”
生成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学生发展的大学教学文化危机与重构
被引量:
10
12
作者
皮武
葛军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8-54,共7页
狭义的大学教学文化是指在学校整体文化背景下由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并共享的教学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大学教学文化具有对教学观念的整合功能、对教学制度的定向功能、对教学行为的规范功能、对教学环境的塑造功能,它...
狭义的大学教学文化是指在学校整体文化背景下由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并共享的教学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大学教学文化具有对教学观念的整合功能、对教学制度的定向功能、对教学行为的规范功能、对教学环境的塑造功能,它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深层因素。大学教学文化的危机通过大学教学共同体成员所创造的“教学形态”表现出来,如制度形态、课程形态、教学形态、学习形态和师生关系形态。当前,大学必须构建潜心教学的文化,追求卓越的文化,倡导批判和创造的文化,尊重生命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发展
教学文化
教学文化危机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习共同体:区域教师发展的选择与期待
被引量:
11
13
作者
皮武
朱守信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6期34-37,共4页
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是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主导下建成的教师学习型组织,对于突破各自为政的校本培训弊端、实现区域教师规模化发展,无疑是一种理性选择。当前,区域教师共同体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师参与积极性不足、有效深入互动缺乏、专...
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是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主导下建成的教师学习型组织,对于突破各自为政的校本培训弊端、实现区域教师规模化发展,无疑是一种理性选择。当前,区域教师共同体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师参与积极性不足、有效深入互动缺乏、专业引领不强等问题。为实现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有效运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要做好制度供给工作,共同体学校要优化活动方式和内容设计,教师在共同体中要重视合作学习与自我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师
学习共同体
专业发展
制度供给
合作学习
自我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北宋骈体诏令的用典策略及向度
14
作者
潘浩
庆振轩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2-56,共5页
天子临朝的属性决定了北宋诏令用典不可尖新,“语重体宏”是其基本准地,故出自经史的典故常成为词臣之首选;不过,对于出自经史的故实,词臣也非简单套用,多是在“衬者相称”“用语不蹈袭”等既有轨范的约束下创造性进行,故而对“生新”...
天子临朝的属性决定了北宋诏令用典不可尖新,“语重体宏”是其基本准地,故出自经史的典故常成为词臣之首选;不过,对于出自经史的故实,词臣也非简单套用,多是在“衬者相称”“用语不蹈袭”等既有轨范的约束下创造性进行,故而对“生新”的渴慕遂成为词臣在择取、裁剪典故时所追求的另一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骈体诏令
用典
策略
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文学语言起源与发展过程探究——评《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15
作者
潘浩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I0039-I0039,共1页
中国现代文学是指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之下,中国文学由于广泛接受外国文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新的文学。现代文学在传统文学的基础之上进行了革新,进一步丰富了文学的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讲求用现代语言来表现现代科学民主...
中国现代文学是指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之下,中国文学由于广泛接受外国文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新的文学。现代文学在传统文学的基础之上进行了革新,进一步丰富了文学的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讲求用现代语言来表现现代科学民主的思想。文学是人类对于世界的感性认知,也是人类对于美学的进一步认识。文学既可以用于记录史实,也可以用于描绘想象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
现代科学
变迁史
感性认知
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语言
想象空间
历史性变化
原文传递
北宋求直言诏令的内容意旨与文化透视
16
作者
潘浩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53-59,66,共8页
北宋求直言诏令作为清明政治之表征,其颁行不仅传递君主欲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之诚意,也烛照出君主忧国悯民的社会责任。因缘起不同,求直言诏令可分为即位求言、儆灾求言与战事危机求言三类。在广开言路之下,求直言行为却常包藏君主、权臣...
北宋求直言诏令作为清明政治之表征,其颁行不仅传递君主欲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之诚意,也烛照出君主忧国悯民的社会责任。因缘起不同,求直言诏令可分为即位求言、儆灾求言与战事危机求言三类。在广开言路之下,求直言行为却常包藏君主、权臣欺骗的虚假,其中尤以徽钦二朝的“言路”之事最为不堪。北宋求直言诏令的内容意旨与文化透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时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求直言诏令
内容意旨
文化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轼诏诰文用典论析
17
作者
潘浩
杨帆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95-101,共7页
诏诰文用典是文人主动避免直白,提升文辞说服力的有益尝试。作为赵宋诏诰文用典博赡深稳的高手,苏轼诏诰文用典能够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融摄贯通、自出己意,其熟谙"熟典新用""多典联用"之法,并以此来组织篇章,深化...
诏诰文用典是文人主动避免直白,提升文辞说服力的有益尝试。作为赵宋诏诰文用典博赡深稳的高手,苏轼诏诰文用典能够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融摄贯通、自出己意,其熟谙"熟典新用""多典联用"之法,并以此来组织篇章,深化内涵,对嗣后诏诰文的命意谋篇和文辞表达均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轼诏诰文"博典",又可追文体本身及其家学渊源等深层文化渊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诏诰文
用典
融摄
文化渊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醇豪骋皆有味:论苏轼诏诰文的艺术个性
18
作者
潘浩
《中国苏轼研究》
2018年第1期80-92,共13页
诏诰类文体是指'古代社会以‘王言’即皇帝命令为主的下行公文,包括官方命令性质或告示、晓谕天下民众的文体'[1]83—89。宋代诏诰文沿袭前制,但在元丰改制前后有所变化。按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所言:'考欧、苏、曾、王诸...
诏诰类文体是指'古代社会以‘王言’即皇帝命令为主的下行公文,包括官方命令性质或告示、晓谕天下民众的文体'[1]83—89。宋代诏诰文沿袭前制,但在元丰改制前后有所变化。按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所言:'考欧、苏、曾、王诸集,通谓之制,故称内制、外制,而诰等实杂于其中,不复识别。盖当时王言之司,谓之两制,是之一名,统绪诏命七者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天下士
艺术个性
原文传递
题名
研究生学术情怀生成的心理机制及培育路径
被引量:
1
1
作者
皮武
任燕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淮阴
师范学院
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
咨询
中心
出处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33-139,共7页
基金
江苏省研究生教改课题(JGKT22_C081)。
文摘
学术情怀是主体对学术的关切和喜爱之情,它以对学术价值的深刻理解和认同为基础,表现为乐于从事学术工作的态度体验以及享用学术生活的独特能力。学术情怀的生成机制是“需要—满足”心理结构的形成及螺旋式升级,即主体在未能从事学术工作时能够体验到心理压力,接着产生从事学术工作的行动倾向或心理内驱力,进而投身学术活动并获得满足,同时再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因此,培育研究生学术情怀的关键就是在学术活动中注重唤醒和满足主体的认知需要、道德需要、审美需要、交往需要和创造需要。
关键词
研究生
学术情怀
“需要—满足”结构
Keywords
graduate students
academic sentiment
“need—satisfaction”structure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情怀:基于“需要—满足”框架的阐释与生成
被引量:
24
2
作者
陈太忠
皮武
机构
淮阴
师范学院
教育
科学
学院
淮阴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6-20,共5页
基金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苏北地区农村家庭教育资本调查研究”(课题编号:B-a/2015/01/046)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教育情怀是教师对教育持久而稳定的关切和喜爱之情,表现为乐于从教的态度以及享受教育生活的独特能力。教育情怀的本质是"需要—满足"的心理结构,包含压力体验、行动倾向和享用状态,并伴随着教师的职业成熟过程而不断深化。教育情怀具有超越性功能、统整性功能、成全性功能。教师对教育功能的充分认知、对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的强烈责任感、对教育生活的审美建构,以及对学生和自身的深切关爱,都有助于促进教育情怀的生成。
关键词
教育情怀
教师
“需要—满足”心理结构
压力体验
行动倾向
享用状态
教育功能
责任感
审美建构
关爱学生
Keywords
educational feeling
teacher
"need and satisfaction"psychology structure
pressure experience
action tendenly
enjoyment state
function of education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esthetic construction
care for students
分类号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师《物理教学论》课程考试改革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袁海泉
机构
淮阴
师范学院
高教
研究
中心
出处
《高等理科教育》
CSSCI
2001年第3期42-45,共4页
基金
江苏省普通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课题成果
文摘
<物理教学论>是高师物理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其教学状况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质量.本课程考试的情境化,既体现了时代要求,又依据学科特点,解决了其现行考试的弊端.本文介绍了本课程情境化考试的命题原则、情境创设、题型研究.
关键词
物理教学论
情境化考试
课程改革
高等师范
分类号
O4-4 [理学—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成人教育教学支持系统的特点与启示
被引量:
3
4
作者
罗刚
机构
淮阴
师范学院
高教
研究
中心
出处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2-84,共3页
基金
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苏北中小学校与地方高师院校转型性变革与互动机制综合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良好的教学支持和服务系统是成人教育的重要保障。此文介绍了美国中田纳西州州立大学"成人学员服务中心"的组织运作状况与教学的支持和服务,并为国内成人教育机构更进一步地帮助成人学员学习提供了若干启示。
关键词
成人学员服务中心
教学支持
启示
分类号
G729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代诗歌的自然书写及其思想内蕴——对《中国诗歌研究史(宋代卷)》的思考
5
作者
潘浩
机构
兰州大学文
学院
江苏省
淮阴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I0010-I0011,共2页
基金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优秀研究生创新项目(18LZUJBWYJ067)。
文摘
宋代诗歌追求平淡,陶渊明诗成为当时的审美主流,苏轼的“枯淡”与“随物赋形”、黄庭坚的“夺胎换骨”等,都彰显了对自然平淡的追求。“自然”已成为宋代诗歌发展的主流,且成为一个含义深刻且包容深广的诗学概念,对宋代及后世诗学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诗歌研究史(宋代卷)》(著者:王培友;主编:左东岭;2020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梳理了宋代诗歌(20世纪)的研究成果,以专题的方式对各领域的研究进行讨论,深入分析了宋代诗歌的特征,对研究宋代诗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自然书写
思想内蕴
陶渊明诗
宋代诗歌
自然平淡
夺胎换骨
随物赋形
黄庭坚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代学校诏令颁行与教育发展论析
6
作者
潘浩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兰州大学文
学院
出处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104-108,共5页
基金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助项目(18LZUJBWYJ067)。
文摘
有宋一代,尚文轻武、国家丰饶、人民富足。优渥的国内环境,加之宋代诸帝的重视,使学校教育在宋代获得了空前发展。在赵宋三百多年时间里,诸帝对学校教育具有主导性,他们先后颁布了系列学校诏令,涵盖了兴学教育的目的、人才选拔的举措及学校建设发展等诸多方面,在内容特点及深度广度上都较前代有更大发展。
关键词
宋代
学校诏令
文体类别
Keywords
Song Dynasty
school educational edicts
stylistic category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情境下成人深度学习策略的培养
被引量:
6
7
作者
罗刚
机构
淮阴
师范学院
高教
研究
中心
出处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17,共2页
基金
江苏省2005年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网络环境下课堂管理策略研究>成果之一
课题编号为1206
文摘
成人学习者的网络学习需要掌握深度学习的策略。在成人教育教学中,要使成人养成网络深度学习的观念和意识,适应网络深度学习的方式,掌握网络深度学习的技能。这可以通过学习任务的设置产生“驱动”,通过问题来启发,通过“错误”来领悟,通过过程性评价及时反馈。
关键词
网络情境
深度学习
成人教育
分类号
G728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高师物理教学论课程的实践性
8
作者
袁海泉
机构
淮阴
师范学院
高教
研究
中心
出处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65-168,共4页
基金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项目 (D2 0 0 1- 0 1- 176 )
文摘
物理教学论是教育科学中课程与教学论的分支学科之一 ,是物理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教师教育的发展、课程定位、学生特点、高层次思维能力培养均要求物理教学论突出其实践性 ,我们应该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教学研究等方面增强实践性 ,同时将突出实践性作为其学科发展的立足点 .
关键词
高师
物理教学论
教育科学
课程定位
思维能力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
考核评价
Keywords
Teaching Theory of Physics
physics teaching practice
normal educati on
分类号
G65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课程综合化:渐进的多样化实践过程
9
作者
袁海泉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3年第10期51-53,共3页
文摘
课程综合化是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但是,课程观点的转变、课程实施环境的变化、课程 综合化程度都是渐进的,综合课程的理论指导、模式设计、学习方式都是多样化的,综合课程的开发、实施和 评价都依赖于实践,因此,课程综合化本质上是一种渐进的多样化实践过程。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课程综合化
多样化
设计模式
学习方式
教学理论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高中课程改革新动向-理数探究课程
10
作者
娄凤文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第5期37-38,共2页
文摘
日本学校基于终身学习、个性化教育等理论,全面地实施幼小、小中、中高一贯制改革,一定程度解决了幼、小、中、高分段教育方式存在的实际问题。现在实行高中和大学衔接,目的是持续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国内外社会变化发展的需要。通过对2030年日本理数综合探究新课程方案的了解,对目前我国高中理科课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日本
高中课程
理数探究
分类号
G6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场域压迫、主体共谋与大学“水课”的生成逻辑
被引量:
12
11
作者
潘浩
皮武
机构
兰州大学文
学院
淮阴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9-54,共6页
文摘
当"水课"从口语转变成学术概念时,需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对其内涵进行界定。大学"水课"的产生源于大学的场域压迫,课程与教学的弹性处境,课程主体的共谋沉默,以及管理者的视野盲区。因此,解决大学的"水课"问题,需要通过制度变革缓解大学的场域失衡,通过文化重建强化师生的个体责任,通过提升教学水平和完善教学评价保障课程的卓越品质。
关键词
大学课程
场域
共谋
“水课”
生成逻辑
Keywords
field
collusion
"water courses"
genesis logic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学生发展的大学教学文化危机与重构
被引量:
10
12
作者
皮武
葛军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8-54,共7页
文摘
狭义的大学教学文化是指在学校整体文化背景下由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并共享的教学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大学教学文化具有对教学观念的整合功能、对教学制度的定向功能、对教学行为的规范功能、对教学环境的塑造功能,它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深层因素。大学教学文化的危机通过大学教学共同体成员所创造的“教学形态”表现出来,如制度形态、课程形态、教学形态、学习形态和师生关系形态。当前,大学必须构建潜心教学的文化,追求卓越的文化,倡导批判和创造的文化,尊重生命的文化。
关键词
学生发展
教学文化
教学文化危机
重构
Keywords
students' development
teaching culture
crisis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习共同体:区域教师发展的选择与期待
被引量:
11
13
作者
皮武
朱守信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淮阴
师范学院
教育
科学
学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6期34-37,共4页
基金
江苏省第六批教育改革发展战略性与政策性研究重点课题“基于区域共同体构建的教师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编号:苏教法函2017-7-28)的研究成果。
文摘
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是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主导下建成的教师学习型组织,对于突破各自为政的校本培训弊端、实现区域教师规模化发展,无疑是一种理性选择。当前,区域教师共同体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师参与积极性不足、有效深入互动缺乏、专业引领不强等问题。为实现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有效运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要做好制度供给工作,共同体学校要优化活动方式和内容设计,教师在共同体中要重视合作学习与自我反思。
关键词
区域教师
学习共同体
专业发展
制度供给
合作学习
自我反思
分类号
G45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北宋骈体诏令的用典策略及向度
14
作者
潘浩
庆振轩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兰州大学文
学院
出处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2-56,共5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8LZUJBWYJ067)。
文摘
天子临朝的属性决定了北宋诏令用典不可尖新,“语重体宏”是其基本准地,故出自经史的典故常成为词臣之首选;不过,对于出自经史的故实,词臣也非简单套用,多是在“衬者相称”“用语不蹈袭”等既有轨范的约束下创造性进行,故而对“生新”的渴慕遂成为词臣在择取、裁剪典故时所追求的另一向度。
关键词
北宋骈体诏令
用典
策略
向度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文学语言起源与发展过程探究——评《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15
作者
潘浩
机构
兰州大学文
学院
江苏省
淮阴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I0039-I0039,共1页
文摘
中国现代文学是指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之下,中国文学由于广泛接受外国文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新的文学。现代文学在传统文学的基础之上进行了革新,进一步丰富了文学的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讲求用现代语言来表现现代科学民主的思想。文学是人类对于世界的感性认知,也是人类对于美学的进一步认识。文学既可以用于记录史实,也可以用于描绘想象空间。
关键词
外国文学
现代科学
变迁史
感性认知
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语言
想象空间
历史性变化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K2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北宋求直言诏令的内容意旨与文化透视
16
作者
潘浩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53-59,66,共8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8LZUJBWYJ067)。
文摘
北宋求直言诏令作为清明政治之表征,其颁行不仅传递君主欲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之诚意,也烛照出君主忧国悯民的社会责任。因缘起不同,求直言诏令可分为即位求言、儆灾求言与战事危机求言三类。在广开言路之下,求直言行为却常包藏君主、权臣欺骗的虚假,其中尤以徽钦二朝的“言路”之事最为不堪。北宋求直言诏令的内容意旨与文化透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时局。
关键词
北宋
求直言诏令
内容意旨
文化现象
Keywords
Northern Song Dynasty
imperial edits on asking for straightness
Content motif
cultural phenomenon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轼诏诰文用典论析
17
作者
潘浩
杨帆
机构
兰州大学文
学院
淮阴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95-101,共7页
基金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助项目(18LZUJBWYJ067)
文摘
诏诰文用典是文人主动避免直白,提升文辞说服力的有益尝试。作为赵宋诏诰文用典博赡深稳的高手,苏轼诏诰文用典能够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融摄贯通、自出己意,其熟谙"熟典新用""多典联用"之法,并以此来组织篇章,深化内涵,对嗣后诏诰文的命意谋篇和文辞表达均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轼诏诰文"博典",又可追文体本身及其家学渊源等深层文化渊薮。
关键词
苏轼
诏诰文
用典
融摄
文化渊薮
Keywords
Su Shi
imperial edicts and mandates
use of allusions
fusion
cultural origin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醇豪骋皆有味:论苏轼诏诰文的艺术个性
18
作者
潘浩
机构
兰州大学文
学院
淮阴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苏轼研究》
2018年第1期80-92,共13页
文摘
诏诰类文体是指'古代社会以‘王言’即皇帝命令为主的下行公文,包括官方命令性质或告示、晓谕天下民众的文体'[1]83—89。宋代诏诰文沿袭前制,但在元丰改制前后有所变化。按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所言:'考欧、苏、曾、王诸集,通谓之制,故称内制、外制,而诰等实杂于其中,不复识别。盖当时王言之司,谓之两制,是之一名,统绪诏命七者而言.'
关键词
欧阳修
天下士
艺术个性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研究生学术情怀生成的心理机制及培育路径
皮武
任燕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教育情怀:基于“需要—满足”框架的阐释与生成
陈太忠
皮武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师《物理教学论》课程考试改革研究
袁海泉
《高等理科教育》
CSSCI
200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美国成人教育教学支持系统的特点与启示
罗刚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宋代诗歌的自然书写及其思想内蕴——对《中国诗歌研究史(宋代卷)》的思考
潘浩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宋代学校诏令颁行与教育发展论析
潘浩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网络情境下成人深度学习策略的培养
罗刚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高师物理教学论课程的实践性
袁海泉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课程综合化:渐进的多样化实践过程
袁海泉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日本高中课程改革新动向-理数探究课程
娄凤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场域压迫、主体共谋与大学“水课”的生成逻辑
潘浩
皮武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基于学生发展的大学教学文化危机与重构
皮武
葛军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学习共同体:区域教师发展的选择与期待
皮武
朱守信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论北宋骈体诏令的用典策略及向度
潘浩
庆振轩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现代文学语言起源与发展过程探究——评《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潘浩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原文传递
16
北宋求直言诏令的内容意旨与文化透视
潘浩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苏轼诏诰文用典论析
潘浩
杨帆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深醇豪骋皆有味:论苏轼诏诰文的艺术个性
潘浩
《中国苏轼研究》
201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