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欣母沛、缩宫素分别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郭静 张丽萍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206-209,214,共5页
目的:探究欣母沛、缩宫素分别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PPH)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欣母沛或缩宫素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的70例剖宫产术... 目的:探究欣母沛、缩宫素分别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PPH)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欣母沛或缩宫素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的70例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将采用缩宫素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治疗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欣母沛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产后出血情况、术后母婴结局、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D-D、Fib、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恶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术后2 h、术后3~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输血率低于对照组(5.71%vs.22.86%,P=0.040);两组子宫切除率、新生儿阿氏评分、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D-D、Fi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7.14%)(P=0.040);治疗期间,两组血压异常、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欣母沛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预防宫缩乏力性PPH临床效果较好,能减少出血量,降低输血率,改善D-D、Fib水平,促进产妇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宫缩乏力 欣母沛 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 血流动力学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科ICU患者病例构成分析
2
作者 胥红斌 戚婷婷 陈金凤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4期82-83,共2页
目的了解入住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产科MICU住院患者的病种构成,以及具体病种发展趋势,从而为产科高危孕妇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以2009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入住产科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病例的疾病构成。结果居我院MICU入室前四位的... 目的了解入住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产科MICU住院患者的病种构成,以及具体病种发展趋势,从而为产科高危孕妇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以2009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入住产科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病例的疾病构成。结果居我院MICU入室前四位的疾病类别分别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2.6%)、产前出血(胎盘异常)(25.9%)、产后出血(10.6%)、产前出血(不明原因)(2.5%)。其他病种(8.5%),包括妊娠合并心脏病,心衰,急性肺水肿,HELLP综合征,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等。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异常所致的产前出血、产后出血是专科医院入住ICU常见病种,定期产前检查,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产科危重病例,提高母婴存活率,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产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 ICU 危重症 疾病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宫缩药物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对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3
作者 张丽萍 郭静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549-1553,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宫缩药物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对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135例分娩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将行卡贝缩宫素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者为A组(n=45);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低位B-Lynch... 目的:探究不同宫缩药物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对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135例分娩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将行卡贝缩宫素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者为A组(n=45);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者为B组(n=45);实施麦角新碱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者为C组(n=45)。比较各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血红蛋白(Hb)浓度、血小板计数(PLT)水平、住院时间、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水平、性激素[雌二醇(E_(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及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各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Hb浓度、PLT水平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各组患者PT、APTT、TT水平均较术前改善(P<0.05);但各组患者间PT、APTT、T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各组患者血清E_(2)、LH、FSH水平均较术前改善(P<0.05);但各组患者间血清E_(2)、LH、F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不良情况发生率分别为13.33%、17.78%、11.11%,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卡贝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麦角新碱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均可有效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安全性可,且效果相当,临床中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针对性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贝缩宫素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麦角新碱 低位B-Lynch缝合术 难治性产后出血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的短股骨胎儿产前诊断结果和随访研究
4
作者 樊晋余 刘月芳 潘琼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12期66-72,共7页
目的对胎儿股骨发育小于两个标准差及以上(≤-2SD)孕妇的产前诊断结果、妊娠结局及胎儿出生后生长水平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促进短股骨(SF)胎儿的产前优生咨询。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因超声诊断股骨发育≤-2SD,就诊于... 目的对胎儿股骨发育小于两个标准差及以上(≤-2SD)孕妇的产前诊断结果、妊娠结局及胎儿出生后生长水平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促进短股骨(SF)胎儿的产前优生咨询。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因超声诊断股骨发育≤-2SD,就诊于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3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依据胎儿超声表现分为单纯SF组和SF合并其他超声异常组。对两组产前诊断结果包括染色体微阵列(CMA)和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Trio-WES)、妊娠结局、生长水平进行随访和比较分析。结果SF胎儿致病性染色体异常诊断率为5.71%(2/35),其中单纯SF组和SF合并超声异常组分别为4.76%(1/21)和7.14%(1/14)。SF胎儿Trio-WES总体诊断率为26.32%(5/19),其中单纯SF组和SF合并超声异常组分别为33.33%(4/12)和14.29%(1/7)。孕有SF胎儿的孕妇引产率22.86%(8/35)、妊娠丢失率17.14%(6/35)、活产率54.29%(19/35)。两组之间引产率、妊娠丢失率、活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SF胎儿出生后成功随访19例,为3~48月龄,均未见其他异常,身高水平处于下等和中下等的频率为57.89%(11/19),其中单纯SF组和SF合并超声异常组分别为63.64%(7/11)和50.00%(4/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胎儿染色体异常诊断率5.71%,Trio-WES诊断率26.32%,二者联合应用是SF遗传学病因诊断的优化组合。排除遗传学原因后SF胎儿相关孕妇仍有较高的丢失率。SF胎儿出生后、身高水平位于中下等的频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股骨 产前诊断 妊娠结局 生长水平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纤维蛋白原对无症状稽留流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英敏 郝培芹 +1 位作者 胡建芳 朱晓琴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8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联合纤维蛋白原(FIB)在预测无症状稽留流产(MA)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就诊于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的70例无症状MA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同期同一医院的50例正... 目的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联合纤维蛋白原(FIB)在预测无症状稽留流产(MA)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就诊于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的70例无症状MA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同期同一医院的5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β-hCG、雌二醇(E_(2))、黄体酮和FIB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β-hCG、E_(2)、黄体酮和FIB预测MA的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IB和β-hCG显著升高,E_(2)和黄体酮显著降低。ROC曲线显示,β-hCG、E_(2)、黄体酮和FIB均可预测MA,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2、0.759、0.757和0.869。四项指标联合预测MA的曲线下面积为0.949,优于单项指标。FIB与β-hCG呈正相关,与E_(2)、黄体酮呈负相关。结论无症状MA患者FIB和β-hCG升高,E_(2)和黄体酮降低。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MA的预测效能,有助于识别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稽留流产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纤维蛋白原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无症状HBV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6
作者 钱二艳 龚咪 +1 位作者 王莉娟 刘瑜 《肝脏》 2024年第12期1558-1560,1564,共4页
目的 探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入院诊治并终止妊娠的慢性HBV感染孕产妇112例,根据孕期空腹胆汁酸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胆汁酸组(TBA≥1... 目的 探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入院诊治并终止妊娠的慢性HBV感染孕产妇112例,根据孕期空腹胆汁酸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胆汁酸组(TBA≥10μmol/L)(n=56)和低胆汁酸组(TBA<10μmol/L)(n=56)。比较高胆汁酸组和低胆汁酸组基线资料、血清学指标和妊娠结局。结果 比较基线资料可知,高胆汁酸组高龄比例为37.5%,显著高于低胆汁酸组(19.6%)(P<0.05);比较血清学指标可知,高胆汁酸组ALTmax>40(U/L)比例、ASTmax>35(U/L)比例、GGTmax>32(U/L)比例和DNAmax>2×10~5(IU/mL)比例分别为64.2%、64.2%、33.9%和64.2%,显著高于低胆汁酸组(12.5%、17.8%、5.3%和23.2%)(P<0.05);比较妊娠结局可知高胆汁酸组早产发生率和剖宫产比例分别为14.2%和71.4%,显著高于低胆汁酸组(3.5%和35.7%)(P<0.05),高胆汁酸组分娩孕周为(37.8±1.5)周,显著低于低胆汁酸组[(38.8±1.5)周(P<0.05)]。结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无症状HBV感染发生率较高,对于妊娠期高胆汁酸孕产妇应加强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肝内胆汁淤积症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酮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效果及对激素水平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程彬彬 张笑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9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黄体酮联合地屈孕酮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58例先兆流产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分别实施单一黄体酮治疗和黄体酮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雌二醇、人... 目的探讨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黄体酮联合地屈孕酮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58例先兆流产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分别实施单一黄体酮治疗和黄体酮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雌二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阴道出血量少于参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9.66%高于参照组的55.17%(P<0.05)。结论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黄体酮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有助于改善激素水平情况,缓解疼痛,并提升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酮 地屈孕酮 先兆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早期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联合D二聚体可较好评估复发性流产孕妇不良妊娠结局
8
作者 王秀梅 徐金霞 李雪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393-1398,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联合外周血D二聚体(D-D)对孕早期复发性流产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孕早期复发性流产孕妇作为研究组,均随访至妊娠28周,按照妊娠结局将其分为妊...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联合外周血D二聚体(D-D)对孕早期复发性流产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孕早期复发性流产孕妇作为研究组,均随访至妊娠28周,按照妊娠结局将其分为妊娠丢失组(n=35)和妊娠成功组(n=45),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产检的92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妊娠丢失组和妊娠成功组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指数(NI)、阻力指数(RI)、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D)、搏动指数(PI)及外周血D-D水平,将妊娠丢失组纳入阳性,妊娠成功组纳入阴性,绘制ROC曲线分析子宫动脉NI、RI、S/D、PI、外周血D-D单一及联合检测对孕早期复发性流产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子宫动脉NI低于对照组(P<0.05);子宫动脉RI、S/D、PI及外周血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丢失组子宫动脉NI低于妊娠成功组(P<0.05);子宫动脉RI、S/D、PI及外周血D-D水平高于妊娠成功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子宫动脉NI、RI、S/D、PI、外周血D-D联合检测预测孕早期复发性流产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AUC值高于NI、RI、S/D、PI、外周血D-D单一检测(P<0.05)。结论子宫动脉多血流参数、外周血D-D联合检测预测孕早期复发性流产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具有优势,临床后续可通过开展子宫动脉多血流参数、外周血D-D联合检测手段及时对复发性流产孕妇不良妊娠结局进行评估,以促进复发性流产孕妇妊娠结局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孕早期 妊娠结局 子宫动脉 血流参数 D二聚体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血凝酶联合麦角新碱治疗产后出血疗效及对患者纤溶、凝血功能及应激状态的影响
9
作者 柴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41-0144,共4页
分析血凝酶联合麦角新碱治疗产后出血疗效及对患者纤溶,凝血功能及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应用麦角新碱医治,观察组应用血凝酶+麦角新碱综合医治。对比疗效。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相关对... 分析血凝酶联合麦角新碱治疗产后出血疗效及对患者纤溶,凝血功能及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应用麦角新碱医治,观察组应用血凝酶+麦角新碱综合医治。对比疗效。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相关对比指标更好(P<0.05)。结论 应用血凝酶+麦角新碱综合医治产后出血能够提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凝酶 麦角新碱 产后出血 疗效 纤溶 凝血功能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临床中给予硫酸镁、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临床疗效
10
作者 柴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22-025,共4页
分析硫酸镁、酚妥拉明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方式,应用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月中,7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组,比较疗效。结果 研究组与参照组像是,治疗效果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分析硫酸镁、酚妥拉明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方式,应用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月中,7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组,比较疗效。结果 研究组与参照组像是,治疗效果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等联用能使妊高征患者的各项临床参数得到明显改善,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更好地维护患者的救治效果,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酚妥拉明 治疗效果 硝苯地平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陆其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26-029,共4页
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采用拉贝洛尔、硫酸镁的联合方式,分析疗效。方法 精选112例,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进入我院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单一拉贝洛尔)、探究组(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56例,比较整体疗效。结果... 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采用拉贝洛尔、硫酸镁的联合方式,分析疗效。方法 精选112例,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进入我院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单一拉贝洛尔)、探究组(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56例,比较整体疗效。结果 比较血压水平、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等等指标,探究组更优,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重视硫酸镁和拉贝洛尔的联用,能使患者的血压得到较好的控制,同时也能提高病患者的各项临床参数,确保产妇的妊娠结果,维持患者的救治效果,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治疗效果 硫酸镁 拉贝洛尔 血压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胎膜早破及过期妊娠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靳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65-0068,共4页
分析米索前列醇治疗胎膜早破及过期妊娠的效果。方法 取本院的74例胎膜早破及过期妊娠患者,时间2022年1月-2023年12月,随机分组,各37例。对照组行缩宫素治疗,观察组行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分析米索前列醇治疗胎膜早破及过期妊娠的效果。方法 取本院的74例胎膜早破及过期妊娠患者,时间2022年1月-2023年12月,随机分组,各37例。对照组行缩宫素治疗,观察组行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使胎膜早破及过期妊娠患者的产程时间缩短,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分娩结局,降低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缩宫素 胎膜早破 过期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拉贝洛尔联合硝苯地平片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作者 靳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40-043,共4页
探讨拉贝洛尔联合硝苯地平片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本院92例HDCP患者,以计算机1:1分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硝苯地平片治疗,研究组加用拉贝洛尔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探讨拉贝洛尔联合硝苯地平片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本院92例HDCP患者,以计算机1:1分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硝苯地平片治疗,研究组加用拉贝洛尔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DCP患者联合应用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片治疗效果突出,具有更加理想的降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拉贝洛尔 硝苯地平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欣母沛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晓琼 杨洪波 +1 位作者 吴新奇 戚美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6-237,共2页
目的观察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所致的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1例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患者常规用药治疗无效后,采用欣母沛250μg宫体注射或肌肉注射,重复使用可间隔15min。结果21例患者,18例显效,2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5.2%,无效1... 目的观察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所致的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1例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患者常规用药治疗无效后,采用欣母沛250μg宫体注射或肌肉注射,重复使用可间隔15min。结果21例患者,18例显效,2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5.2%,无效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明显,并具有方便、快速、高效和安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欣母沛 产后出血 官缩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髂内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5
作者 徐金霞 刘福忠 +1 位作者 吴兆晴 戚婷婷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9-1023,共5页
目的:探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6年7月在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1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术前预置球囊于双侧髂内动脉内,娩出胎儿后迅速充盈球囊,观... 目的:探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6年7月在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1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术前预置球囊于双侧髂内动脉内,娩出胎儿后迅速充盈球囊,观察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以及是否子宫切除及随访情况。结果:本组12例患者均完整保留子宫,无子宫切除。术中失血量(200.0±901.5)ml,术中输入红细胞悬液(625.0±537.9)ml(4例同期输入血浆),手术时间(69.8±21.5)min,4例(33.3%)未合并胎盘植入,8例(66.7%)合并胎盘植入,2例(16.7%)边缘前置胎、3例(25.0%)部分前置胎盘和7例(58.3%)完全前置胎盘,9例(75.0%)娩胎儿后立即球囊封堵,3例(25.0%)为出血较多或严重时球囊封堵,出院随访母婴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双侧髂内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可用于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内动脉 球囊 凶险性前置胎盘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ynch缝合加子宫动脉结扎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朱晓红 戚美华 +1 位作者 薛秀萍 胡建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3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加子宫动脉结扎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本院行剖宫产分娩的45例难治性产后出血病例,经常规保守治疗不能控制出血时,运用B-Lynch缝合术加子宫动脉结扎。结果 45例术中均有效止血,保留了子宫,术...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加子宫动脉结扎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本院行剖宫产分娩的45例难治性产后出血病例,经常规保守治疗不能控制出血时,运用B-Lynch缝合术加子宫动脉结扎。结果 45例术中均有效止血,保留了子宫,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B-Lynch缝合加子宫动脉结扎是救治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产后出血 B-LYNCH缝合 子宫动脉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基因在3T3-L1脂肪前体细胞诱导分化中表达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季东林 李晓琼 +3 位作者 郭锡熔 张敏 潘晓勤 陈荣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目的:观察脂联素基因mRNA在3T3-L1脂肪前体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3T3-L1脂肪前体细胞,应用MIX、地塞米松、胰岛素诱导其分化,采用RT-PCR技术检测诱导分化不同时间(0~10天)脂肪细胞中脂联素基因mRNA的表达水... 目的:观察脂联素基因mRNA在3T3-L1脂肪前体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3T3-L1脂肪前体细胞,应用MIX、地塞米松、胰岛素诱导其分化,采用RT-PCR技术检测诱导分化不同时间(0~10天)脂肪细胞中脂联素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脂联素基因低表达于3T3-L1脂肪前体细胞中,并随脂肪前体细胞分化成熟,该基因表达水平呈逐渐上调趋势,除在诱导剂作用后第0天与第2天、第1~2天、第3~4天、第6天与第8~10天、第7~10天各时段内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余各时段之间表达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3T3-L1脂肪前体细胞分化过程中脂联素基因表达逐渐上调,可能有利于脂肪细胞的分化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基因 3T3-L1脂肪前体细胞 细胞分化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产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产后DIC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5
18
作者 郑君 张春花 林森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253-125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对产后出血所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正常足月(孕周不低于37周)的临产孕妇156例作为临产组,并按分娩方式分为顺产组(n=102)和剖宫产组(n=44)。临产组中,将产后24h内出血...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对产后出血所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正常足月(孕周不低于37周)的临产孕妇156例作为临产组,并按分娩方式分为顺产组(n=102)和剖宫产组(n=44)。临产组中,将产后24h内出血量大于500mL的18例产妇作为产后出血组。选择12例DIC产妇作为DIC组,同期健康的非妊娠妇女9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产后24h出血总量,采用STA-Compa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血浆D-D质量浓度。血浆D-D对产后DIC的预测效能评价采用非参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结果血浆D-D质量浓度由低到高依次为对照组、临产组、产后出血组、DIC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顺产组与剖宫产组产妇血浆D-D质量浓度分别为1.12~1.81 mg/L(平均1.33mg/L)、1.07~2.27mg/L(平均1.37mg/L),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产组妇女血浆D-D质量浓度的95%参考范围分别为:〈0.45mg/L(95%CI:0.30~0.48)、〈2.75mg/L(95%CI:2.00~3.00)。临产组产妇产前血浆D-D质量浓度与产后出血量无明显相关性(r=0.319,P=0.170),而二者在产后出血组、DIC组产妇中呈中等相关(r分别为0.470、0.643,P分别为0.048、0.024)。产前血浆D-D质量浓度对产后DIC的预测效能显示,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9(95%CI:0.715~0.983);临界值不低于3.0mg/L时,可获预测最佳敏感性(91.7%)及特异性(66.7%)。结论 D-D水平对产后出血所致DIC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但应制定专门的参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产后出血 预测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氨肽酶2基因rs2549782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钮慧远 金鑫 +6 位作者 张舒 张丽萍 朱晓红 周杰 郭浩伟 许良云 潘琼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636-641,共6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氨肽酶2(ERAP2)基因rs2549782多态性与淮安地区汉族女性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3年6月—2016年4月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确诊的汉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同期... 目的:探讨内质网氨肽酶2(ERAP2)基因rs2549782多态性与淮安地区汉族女性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3年6月—2016年4月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确诊的汉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同期住院分娩正常孕妇310例为对照(对照组),应用MassARRAY-IPLEX技术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ERAP2基因rs2549782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2组中rs2549782位点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9),而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经校正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G等位基因(OR=1.64,95%CI:1.09~2.47)以及GT基因型(OR=2.23,95%CI:1.01~4.07)和GG基因型(OR=2.96,95%CI:1.20~7.31)为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ERAP2基因rs254978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淮安汉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G等位基因、GT和GG基因型均为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肽酶类 高血压 妊娠性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内质网氨肽酶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子痫前期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盈红 钮慧远 +3 位作者 郑晓晓 戚婷婷 朱晓琴 姜玲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分别联合拉贝洛尔、硝苯地平对子痫前期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2—12月于该院治疗的254例子痫前期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27例)、观察组(12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拉贝洛尔片联合...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分别联合拉贝洛尔、硝苯地平对子痫前期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2—12月于该院治疗的254例子痫前期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27例)、观察组(12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拉贝洛尔片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片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CysC)、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黏度、红细胞比容、心脏指数)水平,不良妊娠结局(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剖宫产、早产儿)以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肌无力、腹痛)。对比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拉贝洛尔或硝苯地平在子痫前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88.98%,113/12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85%,123/127)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CysC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液黏度、红细胞比容、心脏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液黏度、红细胞比容低于对照组,心脏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17.32%,22/127)低于对照组(28.35%,36/127),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36%,3/127)低于对照组(11.02%,14/1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硝苯地平相比,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子痫前期效果更好,在未增加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对患者肾功能、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效果更明显,且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概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拉贝洛尔 硝苯地平 子痫前期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