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结合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祝彤 《大医生》 2024年第14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结合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AR)合并鼻中隔偏曲(NSD)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淄博市淄川区医院收治的60例AR合并NS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结合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AR)合并鼻中隔偏曲(NSD)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淄博市淄川区医院收治的60例AR合并NS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鼻部症状评分、鼻功能指标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随访1个月后,两组患者鼻涕、喷嚏、鼻塞、鼻痒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1个月后,两组患者糖精清除时间均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鼻腔阻力均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随访1个月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个月后,两组患者鼻部症状、眼部症状、其他症状、行为问题、睡眠障碍、情感障碍、活动限制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结合鼻中隔矫正术治疗AR合并NSD患者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减轻鼻部症状,缓解炎症反应,改善鼻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 鼻中隔矫正术 变应性鼻炎 鼻中隔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应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对提高患儿自身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郭杰 董慎山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第4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缺铁性贫血临床治疗中应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对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16例缺铁性贫血患儿应用摸球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的饮食干预方案相同,在饮食干预的基础上给... 目的探讨小儿缺铁性贫血临床治疗中应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对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16例缺铁性贫血患儿应用摸球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的饮食干预方案相同,在饮食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富马酸亚铁颗粒治疗,给予研究组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血清学水平.结果免疫功能指标:研究组治疗前的IgA、IgG、IgM、CD3^+、CD4^+/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学指标:研究组治疗前的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用于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可有效改善患儿机体免疫功能,整体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缺铁性贫血 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 免疫功能 血清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鼻息肉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赵青松 《大医生》 2022年第4期39-41,共3页
目的探究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后鼻息肉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于淄博市淄川区医院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400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复发情况,将8... 目的探究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后鼻息肉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于淄博市淄川区医院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400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复发情况,将80例鼻息肉复发患者纳入复发组,将320例鼻息肉未复发患者纳入未复发组。首先采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其次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次进行比较,进而筛选出影响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鼻息肉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在吸烟、术后感染、病变范围(Lund-Mackay)、鼻内镜检查(Davos)评分、鼻息肉组织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其占炎性细胞的百分比、血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血髓过氧化物酶(MPO)比值、血白细胞介素-5(IL-5)、血白细胞介素-8(IL-8)、血白细胞介素-17(IL-17)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术后感染,鼻息肉组织EOS计数及其占炎性细胞的百分比高,血IL-5、血IL-8、血IL-17水平高均为影响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鼻息肉复发的危险因素(OR=2.046、2.328、2.085、2.106、2.408、1.153、1.047,均P<0.05)。结论吸烟,术后感染,EOS计数及其占炎性细胞的百分比高,血IL-5、血IL-8、血IL-17水平高均为影响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后鼻息肉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重视上述因素,及时评估并予以干预措施,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 鼻内镜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