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ERCC1基因表达与放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
作者 王伟锋 张卓 +4 位作者 李云冬 顾安琪 于亚捷 蔡奕铮 邓晓聪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166-3170,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分析DAN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的表达强度与患者放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鼻咽癌初治患者42例,分别在诱导化疗前、放疗前、放疗后分别进行CTC细胞收集检测其ERCC1基因的表达;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分析DAN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的表达强度与患者放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鼻咽癌初治患者42例,分别在诱导化疗前、放疗前、放疗后分别进行CTC细胞收集检测其ERCC1基因的表达;所有患者以多西紫杉醇+顺铂方案进行3个周期化疗;诱导化疗后即进行根治性放疗并同步化疗。完成全部治疗后按期进行随访并记录临床资料,随访结果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患者不同时间ERCC1表达强度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结果诱导化疗前不同临床分期患者ERCC1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及放化疗后不同临床分期、诱导化疗周期数患者ERCC1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和2年生存率(OS)分别为97.1%、91.4%;中位生存期尚未成熟;1年无进展生存(DFS)和局部无复发生存(LRFS)均为100.0%,2年DFS为100.0%,2年LRFS为92.2%;以不同时间点检测的ERCC1表达强度作为观察指标,通过比较患者生存时间,在诱导化疗前,ERCC13种表达强度对应生存率无明显影响(P>0.05);在经过诱导化疗后、放疗前患者ERCC1基因的不同表达强度对生存率均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成同步放化疗后,ERCC1基因的高表达者预后差,与低表达和中表达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表达和中表达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P=0.55)。结论CTC细胞中ERCC1基因表达通过影响患者放化疗疗效而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循环肿瘤细胞 ERCC1基因 放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