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丝虫病调查防治和研究史略 被引量:1
1
作者 吴让庄 徐凤翙 +1 位作者 邢福音 刘之友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33-37,共5页
回顾了海南省丝虫病的发现、流行病学调查、防治试点、防治规划、防治效果和基本消灭丝虫病的考核。
关键词 海南 丝虫病 流行病学 疾病控制 地方卫生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和平疟防基地疟疾防治对策和措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光泽 何贻基 +4 位作者 汤杜环 吴多琳 蔡波 吉文琼 王国玉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261-263,共3页
目的 探索适合海南省山区疟疾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方法  1991年开始在疟疾发病高、地形复杂的琼中县和平镇设立防治基地 ,根据疟疾防治形势的发展和变化 ,在执行疟疾防治常规性措施的同时 ,针对性地采取包括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改... 目的 探索适合海南省山区疟疾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方法  1991年开始在疟疾发病高、地形复杂的琼中县和平镇设立防治基地 ,根据疟疾防治形势的发展和变化 ,在执行疟疾防治常规性措施的同时 ,针对性地采取包括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改造环境等在内的综合性措施。 结果 疟疾年带虫发病率 (API)从 1991年的 6 0 .76‰下降至 2 0 0 0年的 2 .17‰ ,恶性疟构成比从 1991年 4 0 .6 9%降至 2 0 0 0年 14 .2 9%。主要传疟媒介大劣按蚊密度随经济开发种植面积扩大而下降。 结论 综合性措施控制山区疟疾流行效果显著 ,而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环境改造是山区疟疾防治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疟防基地 疟疾 防治 对策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南桥地区上山人群感染疟疾的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蓝昌雄 蔡贤铮 +7 位作者 曾林海 林世干 蓝秀汉 蔡祖芳 梁泽堂 林明和 黄明珊 陈雄 《海南医学》 CAS 1998年第1期1-2,共2页
关键词 疟疾 防治 流行病学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加强传染源防治结合健康教育的新对策控制海南山区疟疾的试点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文江 吴开琛 +9 位作者 林明和 汤林华 顾政诚 王善青 蓝昌雄 蓝秀汉 李海平 黄明珊 陈雄 盛慧锋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索与当前的流行病学条件相适应,并符合现代医学模式以及费用-效益原则的新的疟疾防治对策。方法:新的防治对策以高危村和高危人群为重点,结合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综合性措施,包括:在高危村进行健康教育,对高危村和曾在... 目的:探索与当前的流行病学条件相适应,并符合现代医学模式以及费用-效益原则的新的疟疾防治对策。方法:新的防治对策以高危村和高危人群为重点,结合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综合性措施,包括:在高危村进行健康教育,对高危村和曾在山上住宿的高危人群进行集体药物治疗,对疟疾病例进行追踪治疗,但不采用传统的杀虫剂喷洒或浸泡蚊帐。结果:采取新的防治对策措施后群众的疟疾知识、蚊帐使用率和治疗依从性有所提高,各项疟疾指数迅速下降至较低水平。全乡的年疟疾带虫发病率从1994年的3.5%下降至1996年的1.1%和1997年的0.8%;恶性疟带虫发病率从1.0%分别下降至0.3%和0.3%;疟原虫率从1995年5月的7.2%下降至1996年11月的2.1%和1997年10月的1.2%,其中恶性疟原虫率则从1.2%下降至0.1%;没有疟疾病例的村比例从18.6%上升到54.2%,发病率大于5%的高危村从14个减少至2个;费用-效益比率1995~1996年为1∶2.4,1997年为1∶4.4。结论:试点研究达到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防治 健康教育 行为干预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全年适于登革热传播的时间以及气候变暖对其流行潜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文江 李才旭 +3 位作者 林明和 吴开琛 吴开录 赵志国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2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 为探索海南省登革热流行的规律。方法 以感染蚊传染性寿命pn/-lnp≥1天所需的温度作为适于登革热传播的最低温度,再根据不同温度下登革病毒在蚊体内发育所需天数和海南省1987~1996年海南省气象资料,推算全年适于登革热传播的时间... 目的 为探索海南省登革热流行的规律。方法 以感染蚊传染性寿命pn/-lnp≥1天所需的温度作为适于登革热传播的最低温度,再根据不同温度下登革病毒在蚊体内发育所需天数和海南省1987~1996年海南省气象资料,推算全年适于登革热传播的时间。结果 在埃及伊蚊日存活率P=0.89情况下适于传播的最低温度估计为21℃;海南北部地区冬季(12~2月)月均温度低于21℃,不适于登革热传播,南部地区的冬季略高于21℃,仅具备低速传播的温度条件。结论 推断海南省不是登革热地方性流行区,这与当地登革热传热流行的实际情况相符。但在全球变暖条件下,当冬季温度升高1~2℃,估算海南省全年均适于登革热传播,从而有可能成为登革热地方性流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埃及伊蚊 流行潜势 气候变暖 传播时间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当前微小按蚊的分布特征、生态习性和传疟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吴开琛 陈文江 +12 位作者 王志光 蔡贤铮 邓达 胡隆坤 刘之友 朱卫国 关德海 蒋伟康 陈国志 唐志健 李善干 马诚 黄海华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20-123,共4页
1989年在儋县选点普查,山区和丘陵区分别有50%和62.5%的调查点捕获微小按蚊,滨海平原区未发现。1990年在该县丘陵区调查18个点,全部发现微小按蚊,占人饵诱捕按蚊组成的52.5%。调查显示当前微小按蚊习性倾向于外食性、外栖性和对人、... 1989年在儋县选点普查,山区和丘陵区分别有50%和62.5%的调查点捕获微小按蚊,滨海平原区未发现。1990年在该县丘陵区调查18个点,全部发现微小按蚊,占人饵诱捕按蚊组成的52.5%。调查显示当前微小按蚊习性倾向于外食性、外栖性和对人、牛相同的趋向性。各地微小按蚊的传播疟疾强度不同,外来垦殖人员居民点、农村居民点和农场居民点的疟疾感染率分别为10%、2.9%和0.5%。提示微小按蚊已由20多年来的残存分布上升为次要媒介,或为部分地区的主要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微小按蚊 生态习性 传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10个山区少数民族乡镇疟疾社会经济因素调查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文江 吴开琛 +14 位作者 蓝昌雄 蔡贤铮 顾政诚 汤林华 唐铣 庞学坚 司有忠 林世干 何贻基 盛慧锋 杜建伟 王光泽 曾林海 蔡祖芳 邓达 《海南医学》 CAS 1996年第4期213-215,共3页
继1992~1993年在和平、南桥、东方3个山区乡镇进行疟疾社会经济因素调查研究,取得初步结果之后,于1994年在另9个县、市的10个山区乡镇扩大调查。对海南高疟山区黎、苗族经济文化、疟疾知识、上山住宿行为、防蚊行为、求医行为和基层... 继1992~1993年在和平、南桥、东方3个山区乡镇进行疟疾社会经济因素调查研究,取得初步结果之后,于1994年在另9个县、市的10个山区乡镇扩大调查。对海南高疟山区黎、苗族经济文化、疟疾知识、上山住宿行为、防蚊行为、求医行为和基层卫生组织状况等及其与疟疾的关系,取得了较全面的结果,将为修订海南疟疾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社会医学 社会经济 人的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琼中县社会经济因素及人的行为对疟疾流行和控制影响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蔡贤铮 邓达 +7 位作者 吴开琛 汤林华 兰昌雄 顾政诚 何贻基 王克安 吴多琳 杜建伟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9-93,共5页
琼中县和平镇是当前海南省疟疾严重流行地区之一,年发病率波动在5%左右。调查表明当地黎、苗族社会经济仍较落后,仍然保留上山住宿看守作物等行为习惯,基层卫生组织也较薄弱,但在生活水平、文化程度、使用蚊帐习惯和求医行为方面... 琼中县和平镇是当前海南省疟疾严重流行地区之一,年发病率波动在5%左右。调查表明当地黎、苗族社会经济仍较落后,仍然保留上山住宿看守作物等行为习惯,基层卫生组织也较薄弱,但在生活水平、文化程度、使用蚊帐习惯和求医行为方面,较之过去已有明显改善。灰色关联度分析显示,上山住宿、使用蚊帐、求医及医疗保健服务是影响疟疾的主要社会因素。认为开展健康教育、提高蚊帐使用率、改变上山住宿行为和加强基层卫生组织,是进一步控制当地疟疾的关键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流行病学 社会经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15-69岁人群吸烟影响因素及健康促进对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金玉明 黎正伦 +2 位作者 陈言 邢怡介 李建国 《海南医学》 CAS 1999年第4期253-254,共2页
从海南省两个国家疾病监测点随机抽取15-69岁1319人,进行吸烟影响因素调查和健康促进对策研究。结果显示:除年龄、性别、地区、文化水平、职业等因素可明显影响吸烟行为外,家人是否吸烟与个人吸烟状况有明显联系,处于离异、分居、... 从海南省两个国家疾病监测点随机抽取15-69岁1319人,进行吸烟影响因素调查和健康促进对策研究。结果显示:除年龄、性别、地区、文化水平、职业等因素可明显影响吸烟行为外,家人是否吸烟与个人吸烟状况有明显联系,处于离异、分居、丧偶婚姻状况人群吸烟率明显高于未婚和在婚人群;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吸烟率逐渐增加。开始吸烟的最主要原因依次为尝试、社交和解乏等,开始吸烟的年龄分布较集中于10-20岁,占77.06%,平均初始吸烟年龄为20.17岁,其中男性为19.81岁,女性为26.23岁。被调查者认识到吸烟和被动吸烟有害健康及孕妇吸烟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分别占91.13%、79.69%和63.68%;对禁止售烟给未成年人、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禁止所有的烟草广告等控烟措施持赞同态度的分别占86.73%、72.02%和69.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影响因素 健康促进 对策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罗斯疟疾微分方程分析海南省微小按蚊分布地区疟疾流行潜势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开琛 吴开禄 +1 位作者 邓达 陈文江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6-80,共5页
当前南岛在越来越多的地方重新发现一度绝迹的主要传疟媒介微小按蚊,而且由微小按蚊引起局灶性疟暴发时有发生。
关键词 罗斯疟疾方程 按蚊 疟疾流行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恶性疟原虫MSP1和MSP2等位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江钢锋 宋杰 +1 位作者 陈沛泉 王善青 《华南预防医学》 2003年第2期9-11,共3页
目的 对海南省恶性疟原虫分离株的裂殖子表面蛋白质 1(MSP1)和裂殖子表面蛋白质2 (MSP2 )基因进行分型研究。方法 从海南省恶性疟流行区采集的恶性疟患者血样 ,用套式PCR方法分别扩增PfMSP1和PfMSP2基因中具有型特异性的片段 ,进行等... 目的 对海南省恶性疟原虫分离株的裂殖子表面蛋白质 1(MSP1)和裂殖子表面蛋白质2 (MSP2 )基因进行分型研究。方法 从海南省恶性疟流行区采集的恶性疟患者血样 ,用套式PCR方法分别扩增PfMSP1和PfMSP2基因中具有型特异性的片段 ,进行等位基因分型。结果  (1)MSP1基因分型 :94份恶性疟患者血样中有 82份扩增出MAD2 0型基因片段 (占 87 2 % ) ,2 7份扩增出K1型基因片段 (占 2 8 7% ) ,15份同时扩增出MAD2 0型和K1型基因片段 (占 16 0 % ) ,未扩增出RO33型基因片段。 (2 )MSP2基因分型 :94份血样中有 75份扩增得到 3D7型基因片段 (79 8% ) ,2 8份扩增得到FC2 7型基因片段 (2 9 8% ) ,10份同时扩增得到 3D7型和FC2 7型基因片段 (占 10 6 % )。结论 海南省恶性疟原虫的MSP1等位基因和MSP2等位基因分别以MAD2 0型和 3D7型为优势基因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恶性疟原虫 MSPl MSP2 等位基因分型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 2基因的分型研究及序列分析(英文) 被引量:5
12
作者 江钢锋 陈沛泉 王善青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目的 对恶性疟原虫海南株的 MSP2基因进行分型和多态性分析。 方法 采用套式 PCR法特异扩增 MSP2基因的中间可变区 (第 3区 ) ,对 4 1株恶性疟原虫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 ,并对部分目的基因片段进行直接测序。 结果  4 1份血样中有 3... 目的 对恶性疟原虫海南株的 MSP2基因进行分型和多态性分析。 方法 采用套式 PCR法特异扩增 MSP2基因的中间可变区 (第 3区 ) ,对 4 1株恶性疟原虫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 ,并对部分目的基因片段进行直接测序。 结果  4 1份血样中有 39份共扩增得到 5 5个目的基因片段 ,以 3D7型为主 (2 8份血样 ,36个基因片段 ) ,两种等位基因家族混合感染的情况极少见。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海南省恶性疟原虫虫株的 MSP2中间重复序列区变异程度大。 结论 海南省恶性疟原虫的 MSP2以 3D7等位基因家族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裂殖子表面蛋白2 基因分型 等位基因多态性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疟疾发病情况及利用气象因子进行发病率拟合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温亮 徐德忠 +3 位作者 王善青 李才旭 张治英 苏永强 《疾病控制杂志》 2003年第6期520-524,共5页
目的 探索海南省气候因素与疟疾流行之间的关系并建立能够表达疟疾发病率变化的气象因子拟合模型 ,以用于预测海南省疟疾发病率。方法 收集 1995~ 2 0 0 0年海南省月度气象资料 (温度、湿度和降雨量 )和月度疟疾发病率资料 ,应用 Spe... 目的 探索海南省气候因素与疟疾流行之间的关系并建立能够表达疟疾发病率变化的气象因子拟合模型 ,以用于预测海南省疟疾发病率。方法 收集 1995~ 2 0 0 0年海南省月度气象资料 (温度、湿度和降雨量 )和月度疟疾发病率资料 ,应用 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气象因子与疟疾发病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用逐步回归建立气象因子拟合发病率变化的拟合模型。结果 气温和降雨量与疟疾发病率有相关性。应用逐步回归分析得到的拟合模型为 :全省 ,I=- 1.0 4 1+0 .0 6 1t0 2 ,r2=0 .5 90 (I:全省月发病率 ,t0 2 :当前月及其前两个月期间的平均气温 ) ;中南部高发地区 ,I=- 5 .70 1+0 .382 t0 2 - 0 .14 7t0 2 min,r2 =0 .6 2 6 ,(t0 2 min:当前月及其前两个月期间的平均最低气温 )。而如果引入 I2 (2个月前发病率 )时 ,可以得到拟合效果更好的回归模型 :全省 ,I=- 1.70 1+0 .0 6 4 t0 2 +0 .4 7I2 +0 .0 2 5 d2 ,r2 =0 .72 (d2 :2个月前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差 ) ;中南部高发地区 ,I=- 4 .75 4 +0 .179t0 2 +0 .4 4 7I2 +0 .0 6 3d2 ,r2 =0 .73。结论 气候因素能够影响疟疾的流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疟疾 气象因子 发病率 医学 流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建省以来抗氯喹恶性疟防治研究进展(1988~1996年) 被引量:8
14
作者 蔡贤铮 《海南医学》 CAS 1997年第3期153-155,共3页
1974年海南岛发现首例抗氯喹恶性疟,海南建省前1987年疟疾发病率为23.4,恶性疟占34.8%.病例数为5267例,流行区人口50余万。建省后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强防治研究:(1)掌握了抗氯喹恶性疟流行病学的新特点,适时调整防治措施;(... 1974年海南岛发现首例抗氯喹恶性疟,海南建省前1987年疟疾发病率为23.4,恶性疟占34.8%.病例数为5267例,流行区人口50余万。建省后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强防治研究:(1)掌握了抗氯喹恶性疟流行病学的新特点,适时调整防治措施;(2)筛选出几种抗疟药联用新方案,用于临床治疗和现场防治;(3)在全省主要疟区推广控制抗氯喹恶性疟的“毛阳模式”。疟疾发病率自1989年起逐年下降,1996年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为5.30,恶性疟占24.3%,病例数为1026例,比1987年下降80%,流行区人口缩减了一半,防治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海南 抗氯喹 防治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10个疟疾防治试点疟疾感染来源情况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蔡红林 蔡祖芳 《海南医学》 CAS 1996年第2期65-66,共2页
据1992~1994年海南省10个疟疾防治试点的资料统计:在3524例疟疾病中,上山感染的比例从70.59%上升至78.59%,外出感染从1.49%上升至5.42%,村内感染则从20.63%下降至13.35%。表明上山感染和外出感染成为我省目前疟疾的主要感... 据1992~1994年海南省10个疟疾防治试点的资料统计:在3524例疟疾病中,上山感染的比例从70.59%上升至78.59%,外出感染从1.49%上升至5.42%,村内感染则从20.63%下降至13.35%。表明上山感染和外出感染成为我省目前疟疾的主要感染来源。提示我省的抗疟措施应以抓好山区的上山和低疟区外出的作业人群的疟疾管理工作做为重点,才能有效地控制其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感染源 预防 治疗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民族地区丝虫病流行与防治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定良 黄捷敏 杨霞 《海南医学》 CAS 2000年第1期1-2,共2页
关键词 丝虫病 防治 流行病学 监测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疟疾的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善青 蔡贤铮 《医学动物防制》 1996年第S1期23-27,共5页
疟疾是海南省最重要的热带病,其发病率占全国首位,发病人数占本省传染病发病总数的40~50%。经过几十年的防治,虽然目前疟疾发病情况与建国初期相比有了很大改善,但同其它省份相比,海南省疟疾发病情况仍十分严重,特别是恶性疟疾防治所... 疟疾是海南省最重要的热带病,其发病率占全国首位,发病人数占本省传染病发病总数的40~50%。经过几十年的防治,虽然目前疟疾发病情况与建国初期相比有了很大改善,但同其它省份相比,海南省疟疾发病情况仍十分严重,特别是恶性疟疾防治所面临的困难非常严峻,主要问题有:(1)流动人口疟疾管理的困难;(2)大劣按蚊难以防制;(3)抗药性恶性疟的扩散;(4)缺乏快速诊断方法;(5)防疟知识不强,疫情漏报严重;(6)经费短缺,基层组织不健全,防治队伍不稳定。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1)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增加经费,健全组织;(2)广泛开展疟防知识宣传和教育;(3)巩固和发展疟疾联防,抓好流动人口疟疾管理;(4)搞好疟防试点工作,开展科学研究和对外合作与交流,尽管解决防治中的关键性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流行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及其重点开发区疟疾现状和流行潜势的调查研究
18
作者 邓达 蔡贤铮 +2 位作者 钱会霖 吴开琛 兰昌雄 《医学研究杂志》 1993年第10期21-22,共2页
经过30年的疟疾防治,海南疟疾已明显下降,但发病率仍居全国之首。为了巩固并发展抗疟成果,保障经济大特区的开发建设,于1989~1990年在15县(市)137点(村)进行了点面结合的调查。通过这次广泛而深入的流行病学和有关社会经济因素的调查分... 经过30年的疟疾防治,海南疟疾已明显下降,但发病率仍居全国之首。为了巩固并发展抗疟成果,保障经济大特区的开发建设,于1989~1990年在15县(市)137点(村)进行了点面结合的调查。通过这次广泛而深入的流行病学和有关社会经济因素的调查分析,对当前海南疟疾现状和流行潜势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流行 抗疟 重点开发区 社会经济因素 潜势 恶性疟 间日疟 疟区 暴发点 间接荧光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大劣按蚊实验室自然交配的驯化研究
19
作者 王赛梅 王志光 梁启昌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1年第4期365-367,共3页
目的 建立实验室大劣按蚊自然交配繁殖种群 ,为同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将野外捕捉并在实验室人工交配繁殖至第 6 1代的大劣按蚊 ,按不同雌雄比例先后顺序置于大、中、小三种不同型号的蚊笼中喂养、驯化、观察产卵情况并计算产卵数和... 目的 建立实验室大劣按蚊自然交配繁殖种群 ,为同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将野外捕捉并在实验室人工交配繁殖至第 6 1代的大劣按蚊 ,按不同雌雄比例先后顺序置于大、中、小三种不同型号的蚊笼中喂养、驯化、观察产卵情况并计算产卵数和孵化率。结果 在大、中、小蚊笼内的分别驯化至第 15、10和 18代时成蚊卵的孵化率各达到82 %、83 4%和 80 .7% ,成功建立小蚊笼自然交配的大劣按蚊种群。结论 经实验室驯化的大劣按蚊能够自然交配、产卵、繁殖 ,有助于建立实验室自然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大劣按蚊 实验室 自然交配 驯化 孵化率 产卵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用于海南省毛阳疟疾防治试点流行监测
20
作者 柳坚 王善青 +1 位作者 蒙锋 连青林 《海南医学》 CAS 2001年第5期60-61,共2页
目的 为了评价毛阳地区疟疾防治试点的发病率降至较低水平后的防治效果。方法 于 1999年再次应用 IFAT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及原虫率考核。结果 什益管区和牙合管区居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7.7%和 13.9% ;低年龄组抗体率为 3.1%和 7.8% ;... 目的 为了评价毛阳地区疟疾防治试点的发病率降至较低水平后的防治效果。方法 于 1999年再次应用 IFAT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及原虫率考核。结果 什益管区和牙合管区居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7.7%和 13.9% ;低年龄组抗体率为 3.1%和 7.8% ;原虫率相为 0 .6 0 %和 2 .6 0 %。结论 提示前一管区抗疟措施较有力 ,疟疾已降至低度 ,但低年龄组仍有阳性 ,传播尚未阻断 ;后一管区疟疾乃存在一定程度的流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荧光抗体技术 海南 毛阳乡 疟疾 疾病监测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