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8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通过验收
1
《热带林业》 2017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近日,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在山东青岛组织专家对2016年到期林业科研项目进行验收。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承担的2013年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海南岛东北部沿海防护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关键词 林业科学研究所 科研项目 公益性 海南省 行业 国家林业局 沿海防护林 山东青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通过现场查定
2
《热带林业》 2017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日前,由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承担、南京中医药大学资信所协作承担的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海南岛东北部沿海防护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顺利通过现场查定。
关键词 林业科学研究所 公益性 海南省 科研 行业 沿海防护林 南京中医药大学 碳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评见真章,督促整改忙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完成三个推广示范项目年度绩效自评
3
《热带林业》 2015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2015年3月3—4日,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组织推广项目绩效自评小组,对所承担的三个2014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进行了年度绩效自评。
关键词 林业科学研究所 示范项目 海南省 绩效 考评 整改 林业科技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海南开展森林生态研究——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森林生态研究室创新团队
4
作者 薛杨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17年第1期62-62,共1页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森林生态研究室成立于2010年10月,主要致力于开展森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森林经营利用、森林生态评估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经过多年建设,研究室现拥有一支基础扎实、爱岗敬业、肯于钻研...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森林生态研究室成立于2010年10月,主要致力于开展森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森林经营利用、森林生态评估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经过多年建设,研究室现拥有一支基础扎实、爱岗敬业、肯于钻研、综合素质高的技术队伍,专业覆盖森林群落学、生态学、气象学、水文学、土壤学、森林保护学等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科学研究所 森林生态 研究室 海南省 创新 可持续发展 森林群落学 森林保护学
原文传递
海南林业科学技术研究进展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胜莲 余志金 《热带林业》 2008年第3期12-14,共3页
以海南林业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资料作为参考点,查阅关于海南林业科学技术方面的文章,根据不同时期林业文献的表象特征,深入研究、科学分析海南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研究内容及进展情况,探讨不同阶段发展的动因,探寻海南林... 以海南林业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资料作为参考点,查阅关于海南林业科学技术方面的文章,根据不同时期林业文献的表象特征,深入研究、科学分析海南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研究内容及进展情况,探讨不同阶段发展的动因,探寻海南林业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为海南林业科学技术向更高级的阶段跨越,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林业 科学技术 文献资料 发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东北部沿海地区更新造林实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宪钊 薛杨 +2 位作者 王小燕 林之盼 宿少锋 《生态科学》 CSCD 2017年第3期130-134,共5页
为研究热带海岸地区不同更新方式的造林效果,选取3种阳性树种、3种中性树种和2种阴性树种在木麻黄沿海防护林内进行冠下更新造林,同时在邻近海防林的人工林采伐迹地进行植苗造林,并对2年后两种更新方式下不同造林树种的保存率、苗高和... 为研究热带海岸地区不同更新方式的造林效果,选取3种阳性树种、3种中性树种和2种阴性树种在木麻黄沿海防护林内进行冠下更新造林,同时在邻近海防林的人工林采伐迹地进行植苗造林,并对2年后两种更新方式下不同造林树种的保存率、苗高和地径的生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3个阳性树种冠下更新造林和迹地更新造林均有较高保存率,其中除马占相思、苦楝在高郁闭度林冠下更新造林保存率分别为68%和76%,非洲楝迹地造林保存率76%,其他造林方式保存率均在80%以上。中生树种和阴性树种只有林冠更新造林能保证其存活和生长,迹地造林条件下仅小叶榄仁保存率达到15%,其余4种保存率均不足10%。对更新造林保存率最高的非洲楝、苦楝、马占相思和鸭脚木的生长进行分析得到,除马占相思高(2.16 m·a^(–1))、地径(3.05 cm·a^(–1))的年生长量迹地更新造林显著高于林冠下更新造林,其他3个树种均在中度郁闭(40%—55%)的林冠下更新造林生长效果最佳。以上研究为热带沿海地区更新造林方式和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海防林 更新造林 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薛杨 洪仁辉 +3 位作者 李敦禧 林之盼 王小燕 宿少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9期168-170,共3页
通过对海南省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了解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类型构成和存在问题,围绕对生态公益林的规模和布局进行优化调整,促进海南省生态公益林进入有效保护和良性发展的轨道,提出海南省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海南 生态公益林 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建设与管理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良种桉树Wh系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相奎 曹兵 +2 位作者 孔祥义 黎国运 陈培 《桉树科技》 2006年第2期19-21,共3页
利用桉树优树的伐桩萌芽顶芽,采用1/2MS培养基附加6BA0.5+IBA0.25培养直接产生腋芽/外植体;并在光照强度为4500lux,培养温度为30℃的条件下,对瓶苗进行小量实验研究和入圃定植实验,其成活率分别达96.83%和94.89%。本试验重点研究有利提... 利用桉树优树的伐桩萌芽顶芽,采用1/2MS培养基附加6BA0.5+IBA0.25培养直接产生腋芽/外植体;并在光照强度为4500lux,培养温度为30℃的条件下,对瓶苗进行小量实验研究和入圃定植实验,其成活率分别达96.83%和94.89%。本试验重点研究有利提高繁殖和壮苗及瓶苗成活率的组合条件等因素,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桉树组培苗生产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组培快繁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岛东林场木麻黄退化人工林补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国宁 薛杨 +3 位作者 李金凤 王小燕 林之盼 宿少锋 《热带林业》 2016年第4期35-38,34,共5页
以海南省岛东林场木麻黄退化人工林补植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为研究对象,提出近自然化改造经营模式。在岛东林场木麻黄林下补植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的3种改造模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模式2林木生长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改善林分的水平... 以海南省岛东林场木麻黄退化人工林补植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为研究对象,提出近自然化改造经营模式。在岛东林场木麻黄林下补植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的3种改造模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模式2林木生长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改善林分的水平和垂直结构,调节林冠下光环境,增大林冠下散射光比例,为下层植被生长提供有效光照条件;增加树种多样性和森林的近自然程度,为退化森林恢复经营提供模式和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人工林 种植模式 岛东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文昌市森林昆虫多样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沙林华 陈琳 +3 位作者 孙秀东 罗湘粤 徐建辉 薛超文 《热带林业》 2017年第4期41-42,46,共3页
该文对海南省文昌市不同植被类型不同昆虫种类进行调查。共采得昆虫标本441头,经鉴定隶属于7目24科30属30种,其中以鳞翅目种类最多。结果表明,6个样地的物种丰富度顺次为:混交林样地>椰子林样地>次生林样地>半红树林样地>... 该文对海南省文昌市不同植被类型不同昆虫种类进行调查。共采得昆虫标本441头,经鉴定隶属于7目24科30属30种,其中以鳞翅目种类最多。结果表明,6个样地的物种丰富度顺次为:混交林样地>椰子林样地>次生林样地>半红树林样地>湿加松样地>木麻黄样地;6个样地的Shannon-Wiener指数为:混交林样地>椰子林样地>次生林样地>半红树林样地>湿加松样地>木麻黄样地;6个样地的均匀度指数变化顺次为木麻黄样地>湿加松样地>半红树林样地>次生林样地>椰子林样地>混交林样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 昆虫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老排引种到海南省的育苗研究
11
作者 徐丽娜 杨众养 +3 位作者 薛杨 宿少锋 王小燕 林之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6期12953-12955,共3页
[目的]探讨米老排引种到海南省的适应性。[方法]在不同试验条件、不同生长基质下对引种到海南省的米老排进行育苗试验初步监测研究。[结果]米老排从种子萌发到形成幼苗时间较短。使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分析显示,室内试验条件下,4种... [目的]探讨米老排引种到海南省的适应性。[方法]在不同试验条件、不同生长基质下对引种到海南省的米老排进行育苗试验初步监测研究。[结果]米老排从种子萌发到形成幼苗时间较短。使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分析显示,室内试验条件下,4种基质中出苗率至少有1组与其他3组存在显著差异,沙土+椰糠基质中的出苗率最高达到40.67%,沙土+红土基质中出苗率最低仅为9.33%。野外条件下,5种不同基质对米老排的出苗率没有显著差异,而对苗高与幼苗的存活数量的影响则不同。[结论]不同的环境条件对米老排幼苗的存活影响较大,因此为其筛选适宜的生存空间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老排 出苗率 不同基质 生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农业科技“110”林业服务体系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国宁 《科技创新导报》 2009年第1期117-118,共2页
文章重点阐述海南省新型的林业科技服务体系,认真分析该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其海南省林业推广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与对策,为广大林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南省 科技“110” 服务体系 林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林地变更调查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晖子 《热带林业》 2018年第4期59-61,共3页
结合海南开展省域"多规合一"试点的实际,分析了海南省林地变更调查工作,针对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对海南林业技术人员在以后的林地变更工作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海南省 林地变更 多规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文昌市9个不同植被类型林地土壤成分分析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康雄 王小燕 +3 位作者 薛杨 林之盼 宿少锋 薛超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2期281-283,共3页
[目的]研究海南文昌9个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成分,以期提高土壤养分水平,促进林木生长。[方法]对文昌地区木麻黄、桉树、大叶相思、湿加松、椰树等9个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9个不同植被类型土壤p H为4.53~8.23;有机质... [目的]研究海南文昌9个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成分,以期提高土壤养分水平,促进林木生长。[方法]对文昌地区木麻黄、桉树、大叶相思、湿加松、椰树等9个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9个不同植被类型土壤p H为4.53~8.23;有机质含量为0~24.89 g/kg;林分表层土壤全氮为0.055~1.132 g/kg;林分土壤表层(0~20 cm)碱解氮含量为0.11~2.43 g/kg;林分表层土壤全磷为0.017~0.110 g/kg,林分土壤表层(0~20 cm)有效磷含量为3.12~56.97 g/kg;林分表层土壤全钾为0~0.95 g/kg,速效钾含量为0~119.36 mg/kg;沿海混交林呈碱性(p H8.23),其他8不同植被类型呈酸性,半红树林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等含量都较高。[结论]9种类型林分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均处于极低水平,全磷和全钾含量也均处于分级中最低的水平;除桉树林土壤养分贫瘠状况外,其他8种类型林分土壤表层有效磷也较低,接近贫瘠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森林类型 土壤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滨海城市防护林结构优化配置研究——以海南省三亚市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金环 谢明东 《热带林业》 2011年第3期46-50,共5页
以海南省三亚市为研究地点,在调查乡土树种与表现优良的外引树种基础上,针对热带滨海城市海岸线自然条件复杂、台风等自然灾害多的特点,根据各防护林树种的生物特征、生态习性以及功能因地制宜地提出6种热带滨海城市防护林体系树种配置... 以海南省三亚市为研究地点,在调查乡土树种与表现优良的外引树种基础上,针对热带滨海城市海岸线自然条件复杂、台风等自然灾害多的特点,根据各防护林树种的生物特征、生态习性以及功能因地制宜地提出6种热带滨海城市防护林体系树种配置方案,营造试验林,并对所配置的树种生长情况进行了试验测定,选择出最佳配置模式。该研究为沿海岩质海岸防护林体系树种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滨海城市 防护林 树种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乡土树种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6
作者 梁居智 《热带林业》 1999年第1期30-36,共7页
海南省乡土树种资源丰富、经济价值高,乔灌木有1400 多种,其中乔木树种有800 多种,列入国家商品材的有450 多种,珍贵的有200 多种。研究海南的乡土树种,是恢复和发展海南热带林的核心问题,是发挥海南岛优势减免自然... 海南省乡土树种资源丰富、经济价值高,乔灌木有1400 多种,其中乔木树种有800 多种,列入国家商品材的有450 多种,珍贵的有200 多种。研究海南的乡土树种,是恢复和发展海南热带林的核心问题,是发挥海南岛优势减免自然灾害,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后,海南林业工作者对乡土树种的分布,造林应用等均做了深入的研究,虽然有不少问题尚待解决,但发展珍贵乡土树种,其积极意义是外来树种所不能替代的,发展乡土树种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树种 乔木树种 热带林 造林 乔灌木 商品材 经济价值 发展 海南 减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尖峰岭两类人工林中天然更新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彭文成 熊梦辉 +3 位作者 龙文兴 康勇 王茜茜 林灯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9-743,共5页
在林业实践中,通过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更新的方法,能促进人工林向天然林转化,使其天然树种增加,林分结构更加复杂,生态系统更加稳定[1]。在天然林采伐迹地更新起来的人工林,虽然经过炼山、整地、人工造林等活动,但由于保留有天然树种的... 在林业实践中,通过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更新的方法,能促进人工林向天然林转化,使其天然树种增加,林分结构更加复杂,生态系统更加稳定[1]。在天然林采伐迹地更新起来的人工林,虽然经过炼山、整地、人工造林等活动,但由于保留有天然树种的繁殖体(土壤种子库、树根、伐桩等)及附近天然林中植物种子迁移,在适宜的条件下能成功完成天然更新[2-5],这些具"潜在天然林恢复基础"的人工林通过天然更新往往都能恢复为天然林[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马占相思林 天然更新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滨海台地5种典型林分类型土壤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宿少锋 陈毅青 +2 位作者 薛杨 王小燕 林之盼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1期64-69,共6页
以海南岛滨海台地5种典型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森林类型0~100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次生林土壤容重相对最大,相思林土壤容重相对最小,椰树林土层间变异系数最大,木麻黄林最小。5种不同森林类型表层土壤(0~10cm... 以海南岛滨海台地5种典型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森林类型0~100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次生林土壤容重相对最大,相思林土壤容重相对最小,椰树林土层间变异系数最大,木麻黄林最小。5种不同森林类型表层土壤(0~10cm,10~20cm)随着土壤深度的变化,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呈增大趋势,其他层次土壤总孔隙度变化和非毛管孔隙度呈不规律性变化。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呈递增状态,不同森林类型间土壤总孔隙度、土壤含水率差异性显著。5种不同森林类型土壤pH都呈酸性或微酸性,木麻黄林与次生林、桉树林、相思林pH值差异性显著。5种森林土壤全N含量在土壤剖面中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性,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不同森林类型间全N、全K含量差异性显著,全P含量差异性不显著。同一森林类型0~10cm土壤全N与其他层次显著性差异,说明滨海沙土表层更利于N素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滨海台地 森林类型 森林土壤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牛樟在海南引种栽培及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邢文婷 许奕 +2 位作者 陈培 杜丽敏 陈显臻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0-634,共5页
为了在海南成功引种台湾牛樟,以获得适合当地种植、推广的优势树和栽培技术,对半年生台湾牛樟幼苗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研究台湾牛樟幼苗在3种不同郁闭度(郁闭度0、0.3、0.8)和3种基质类型(酸性砖红壤,椰糠+红壤,河沙+红壤)下的成活情况... 为了在海南成功引种台湾牛樟,以获得适合当地种植、推广的优势树和栽培技术,对半年生台湾牛樟幼苗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研究台湾牛樟幼苗在3种不同郁闭度(郁闭度0、0.3、0.8)和3种基质类型(酸性砖红壤,椰糠+红壤,河沙+红壤)下的成活情况、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台湾牛樟一年3~4次抽稍,属中期生长型,嫩叶与新梢颜色呈棕红、浅绿相间,树体主干分叉生长。在郁闭度0.3条件下,幼苗成活率、保存率为最大值,分别是100%和93.3%;郁闭度0和0.3条件下,2年生台湾牛樟树高、地径、冠幅的总生长量较高,引种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郁闭度0.8黄桐林下套种表现最差;3种基质类型中幼苗成活保存率以"椰糠+红壤"基质最高。说明郁闭度是影响台湾牛樟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栽培基质具有促进其生长发育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牛樟 引种 海南 生长特性 郁闭度 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23
20
作者 薛杨 杨众养 +3 位作者 王小燕 林之盼 宿少锋 刘宪钊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4年第1期41-47,共7页
运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的相关标计量参数、指标和共识,对海南省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进行评估,并对不同市(县)红树林生态服务价值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海南省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核算成经济后的总价值为2682... 运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的相关标计量参数、指标和共识,对海南省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进行评估,并对不同市(县)红树林生态服务价值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海南省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核算成经济后的总价值为26828.08万元,单位面积价值为6.58万元·hm-2。其中,有机物生产价值2780万元,固土保肥价值34.54万元,气体调节价值6241.62万元,积累营养物质价值490.48万元,净化环境价值5221.23万元,防灾护提价值1645.03万元,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6112.60万元,生态旅游价值4302.59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红树林 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