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腺萼木枝叶中化学成分及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研究
1
作者 傅小雅 胡佳怡 +5 位作者 于婧苏 刘延智 江科金 孙冰燕 刘艳萍 付艳辉 《中国中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6692-6698,共7页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茜草科腺萼木属植物海南腺萼木Mycetia hainanensis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根据分离得到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茜草科腺萼木属植物海南腺萼木Mycetia hainanensis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根据分离得到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通过与文献中已经报道的相应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对比,鉴定了从海南腺萼木枝叶8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12个化合物,分别为mycehainanic acid(1)、11-methoxyviburtinal(2)、isovaltrate acetoxyhydrin(3)、jatamanvaltrate K(4)、jatamanin C(5)、sarmentol F(6)、4,5-dihydroblumenol A(7)、petasitolone(8)、xylaguaianol D(9)、aristolan-9-en-1-one(10)、3α-hydroxycostic acid(11)、ilicic acid(12)。其中化合物1为1个新的降倍半萜类化合物,化合物2~12为首次从腺萼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此外,采用MTS法通过测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1~12的体外抑制滑膜细胞增殖活性评价了化合物1~12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1、6~12表现出了较为显著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它们对MH7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的IC_(50)为(5.27±0.07)~(172.68±0.32)μmol·L^(-1),它们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与阳性药甲氨蝶呤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相当[IC_(50)为(132.39±0.21)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腺萼木 降倍半萜 环烯醚萜 倍半萜 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
原文传递
海南虎刺枝叶中化学成分及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研究
2
作者 蓝创 谢珍 +4 位作者 石倪霏 符永泉 熊舒荭 刘艳萍 付艳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7656-7663,共8页
目的 研究茜草科虎刺属植物海南虎刺Damnacanthus hainanensis枝叶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方法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系统分离和纯化,根据分离得... 目的 研究茜草科虎刺属植物海南虎刺Damnacanthus hainanensis枝叶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方法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系统分离和纯化,根据分离得到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波谱数据,并通过与文献中报道的波谱数据进行比对,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S法通过对分离得到化合物的体外抑制滑膜细胞增殖的活性进行测试以评价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结果 从海南虎刺枝叶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aucleidinal(1)、1,2,3,4-tetrahydronorharman-1-one(2)、19-O-methyl-3,14-dihydroangustoline(3)、latifoliamide B(4)、latifoliamide D(5)、bacilsubteramide A(6)、vinmajine I(7)、naucleofficine D(8)、1-甲氧甲酰-β-咔巴啉(9)、naphthisoxazol A(10)、1,6-dihydroxy-2-methyl-9,10-anthraquinone(11)、rubiadin-1-methylether(12)、1,3,6-trihydroxy-2-methoxymethyl-9,10-anthraquinone(13)、3,6-dihydroxy-2-hydroxymethyl-9,10-anthra quinone(14)、7-羟基色原酮(15)、5,7-二羟基色原酮(16)、6,4’-dihydroxy-3’-methoxyaurone(17)和farnisin(18)。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11~14、17和18对滑膜成纤维MH7A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值为(8.93±0.09)~(152.58±0.32)μmol/L。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虎刺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14、17和18表现出了较为显著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虎刺 naucleidinal rubiadin-1-methyl ether farnisin 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
原文传递
胭脂枝叶中化学成分及其抑制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嘉铭 李林轩 +6 位作者 李昕怡 王天玉 朱恩宁 崔龙城 吴凡 刘艳萍 付艳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540-3547,共8页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桑科波罗蜜属植物胭脂Artocarpus tonkinensis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根据分离得到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并通过与文献中已...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桑科波罗蜜属植物胭脂Artocarpus tonkinensis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根据分离得到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并通过与文献中已经报道的相应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对比,鉴定了从胭脂枝叶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rtocatonkine(1)、5,6,7,4′-四甲氧基黄酮(2)、芹菜素-4′-O-β-D-葡萄糖苷(3)、rayalinol(4)、psorachalcone A(5)、4-ketopinoresinol(6)、ficusesquilignan B(7)、pinnatifidanin AI(8)、pinnatifidanin A(9)、O-methylmellein(10)、trans-4-hydroxymellein(11)。其中化合物1为1个新异戊烯基取代黄酮,化合物2~11为首次从胭脂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此外,为了评价化合物1~11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采用MTS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1~11的体外抑制滑膜细胞增殖的活性进行了测定。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1~3、5以及木脂素类化合物8、9表现出了较为显著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它们对MH7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的IC_(50)为(6.38±0.06)^(168.58±0.28)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胭脂 黄酮 木脂素 酚酸 抑制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
原文传递
构棘枝叶中化学成分及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研究
4
作者 张明明 汪钰善 +6 位作者 饶有娣 吴文慧 景佳楠 胡佳怡 刘叶萍 刘艳萍 付艳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48-3254,共7页
目的研究桑科植物构棘Maclura cochinchinensis中化学成分及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色谱分离纯化技术进行系统分离和纯化,根据分离得到化合物的理... 目的研究桑科植物构棘Maclura cochinchinensis中化学成分及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色谱分离纯化技术进行系统分离和纯化,根据分离得到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波谱数据,并通过与文献比较,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体外抑制滑膜细胞增殖的活性测试评价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结果从构棘枝叶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angelin(1)、oxypeucedanin hydrate(2)、smyrindiol(3)、isooxypeucedanin(4)、buddlenol A(5)、buddlenol E(6)、cedrusin(7)、curcasinlignan B(8)、3′,4-O-dimethylcedrusin(9)、pinnatifidanin C I(10)、杜仲树脂酚(11)、丁香脂素(12)、2,2′-氧代双(1,4-二叔丁苯)(13)、zanthopyranone(14)、对羟基苯甲醛(15)、1-(4-羟基-苯基)-乙酮(16)。对分离鉴定的化合物1~16的抑制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研究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1~4对滑膜成纤维细胞MH7A增殖抑制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值为(5.08±0.16)~(23.47±0.12)μmol/L。结论化合物1~7、9~11、14和16为首次从橙桑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表现出较为显著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棘 香豆素 木脂素 酚酸 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 杜仲树脂酚 1-(4-羟基-苯基)-乙酮 pangelin smyrindiol
原文传递
山油柑枝叶中化学成分及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研究
5
作者 傅小雅 李林轩 +4 位作者 李昕怡 王天玉 崔龙城 刘艳萍 付艳辉 《中草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7932-7938,共7页
目的研究芸香科山油柑属植物山油柑Acronychia pedunculata枝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和技术进行系统分离和纯化,根据分离得到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NMR波谱数据和MS数据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山油柑枝叶的... 目的研究芸香科山油柑属植物山油柑Acronychia pedunculata枝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和技术进行系统分离和纯化,根据分离得到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NMR波谱数据和MS数据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山油柑枝叶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阿里二醇(1)、款冬二醇(2)、马尼拉二醇(3)、齐墩果-12-烯-3,11-二酮(4)、16β-羟基-羽扇豆-20(29)-烯-3-酮(5)、岩高兰三萜-21-烯-3-酮(6)、24-亚甲基环阿尔廷醇(7)、5,6,7-三甲氧基香豆素(8)、6-羟基-7,8-二甲氧基香豆素(9)、6,7,8-三甲氧基香豆素(10)、秦皮素(11)、丝立尼亭(12)、紫花前胡苷元(13)、佛手酚(14)、佛手柑内酯(15)和花椒毒素(16)。其中化合物1~7为三萜类化合物,化合物8~16为香豆素类化合物。对分离鉴定的化合物1~16的抑制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研究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1~7对MH7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值为(9.26±0.10)~(156.28±0.17)μmol/L。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山油柑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4表现出较为显著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油柑属 山油柑 三萜 香豆素 阿里二醇 款冬二醇 齐墩果-12-烯-3 11-二酮 24-亚甲基环阿尔廷醇 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
原文传递
药用狗牙花化学成分及其抑制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若超 石倪霏 +5 位作者 王然 陈子昭 梁财欢 邓猛妮 刘艳萍 付艳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36-2043,共8页
目的研究夹竹桃科狗牙花属植物药用狗牙花Tabernaemontana bovina枝叶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抑制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方法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系统分离和纯化,根据分... 目的研究夹竹桃科狗牙花属植物药用狗牙花Tabernaemontana bovina枝叶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抑制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方法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系统分离和纯化,根据分离得到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波谱数据,并通过与文献中报道的相应化合物的波谱数据进行对比,鉴定分离得到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通过对分离得到化合物的体外抑制滑膜细胞增殖的活性测试以评价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结果从药用狗牙花枝叶的8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苏门树脂酸(1)、2α,19α-dihydroxy-3-oxo-12-ursen-28-oic acid(2)、6α-羟基齐墩果酮酸(3)、19α-羟基齐墩果酮酸(4)、garcinielliptone Q(5)、阿里二醇(6)、款冬二醇(7)、taraxast-20-ene-3β,30-diol(8)、马尼拉二醇(9)、16β-羟基羽扇豆烷-20(29)-烯-3-酮(10)、eupha-8,24-diene-3β,11β-diol-7-one(11)、2α,3β-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12)、busaliol(13)、tripterygiol(14)、polystachyol(15)、rosalaevin B(16)、cephafortin B(17)、burselignan(18)和latifoliamide A(19)。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抑制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研究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13~18对MH7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的IC50值为(6.49±0.08)~(123.58±0.23)μmol/L。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药用狗牙花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18表现出了较为显著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牙花属 药用狗牙花 三萜 木脂素 生物碱 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 苏门树脂酸 busaliol tripterygiol
原文传递
红树植物瓶花木枝叶中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玉洁 唐浩轩 +4 位作者 李娟 谢澜 曹雯清 刘艳萍 付艳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5677-5682,共6页
目的研究红树植物瓶花木Scyphiphora hydrophyllacea枝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系统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目的研究红树植物瓶花木Scyphiphora hydrophyllacea枝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系统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瓶花木枝叶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坡模酮酸(1)、蔷薇酸(2)、达玛二烯醇乙酸酯(3)、古柯二醇(4)、羽扇豆醇乙酸酯(5)、30-醛基羽扇豆醇(6)、山楂酸(7)、23-羟基熊果酸(8)、β-香树脂酮(9)、刺槐素(10)、金圣草黄素(11)、棕矢车菊素(12)、熊竹山姜素(13)、异樱花素(14)、花旗松素(15)、lyoniresinol(16)、杜仲树脂酚(17)和蛇菰脂醛素(18)。其中,化合物1~9为三萜类化合物,10~15为黄酮类化合物,16~18为木脂素类化合物。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瓶花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瓶花木 三萜 黄酮 木脂素 坡模酮酸 蔷薇酸 达玛二烯醇乙酸酯 古柯二醇
原文传递
山橙茎中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玉洁 李娟 +4 位作者 谢澜 周俊宇 李秋璇 刘艳萍 付艳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84-1890,共7页
目的研究夹竹桃科山橙属植物山橙Melodinussuaveolens茎中的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学方法进行系统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波谱... 目的研究夹竹桃科山橙属植物山橙Melodinussuaveolens茎中的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学方法进行系统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波谱学数据,并通过与文献中报道的波谱数据进行对照,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山橙茎的9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了18个非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yoniresinol(1)、4-epi-larreatricin(2)、curcasinlignan B(3)、pinnatifidanin C I(4)、threo-guaiacylglycerol-8-O-4′-(coniferyl alcohol) ether(5)、cephafortin B(6)、vladinolD(7)、tripterygiol(8)、蔷薇酸(9)、30-醛基羽扇豆醇(10)、古柯二醇(11)、β-香树酯酮(12)、豆甾-7-烯-3β-醇(13)、豆甾-3,6-二酮(14)、α-波菜甾酮(15)、blumenol A(16)、4,5-dihydroblumenol(17)和去氢催吐萝芙木醇(18)。其中化合物1~8为木脂素类化合物,化合物9~12为三萜类化合物,化合物13~15为甾体类化合物,16~18为倍半萜类化合物。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山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橙 木脂素 三萜 甾体 倍半萜 蔷薇酸 30-醛基羽扇豆醇 古柯二醇 β-香树酯酮 去氢催吐萝芙木醇
原文传递
半红树植物玉蕊枝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郭嘉铭 于绡梅 +4 位作者 苏芹婷 张威 戴莹莹 刘艳萍 付艳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5690-5695,共6页
目的研究半红树植物玉蕊Barringtoniaracemosa枝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方法进行系统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并通过与文献中报道的数据进... 目的研究半红树植物玉蕊Barringtoniaracemosa枝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方法进行系统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并通过与文献中报道的数据进行对照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半红树植物玉蕊枝叶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杨素(1)、阿亚黄素(2)、芫花素(3)、鼠李柠檬素(4)、小麦黄素(5)、五桠果素(6)、5,3′-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7)、5,7,3′,4′-四甲氧基黄酮(8)、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9)、petasitolone(10)、sarmentol F(11)、dehydrovomifoliol(12)、blumenol A(13)、10-hydroxyaristolan-9-one(14)、麦珠子酸(15)、齐墩果内酯(16)和11,12-去氢熊果酸内酯(17)。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玉蕊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红树植物 玉蕊 黄酮 倍半萜 三萜 白杨素 芫花素 小麦黄素 5 7 3′ 4′-四甲氧基黄酮 麦珠子酸
原文传递
海滨木巴戟中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抑制滑膜细胞增殖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莹莹 于绡梅 +4 位作者 乔泽华 李娟 唐浩轩 陈光英 付艳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519-2526,共8页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海滨木巴戟Morinda citrifolia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通过与文献中相应化...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海滨木巴戟Morinda citrifolia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通过与文献中相应化合物数据进行对照,鉴定了从海滨木巴戟枝叶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9,10-dihydroxy-4, 7-megastigmadien-3-one (1)、5,12-epoxy-6,9-hydroxy-7-megastigmen-3-one (2)、fukinone (3)、β-eudesmol (4)、sarmentol F (5)、4,5-dihydroblumenol A (6)、3-hydroxy-β-ionone (7)、aristol-8-en-1-one (8)、ergosta-7-en-3β-ol (9)、ergosta-7-ene-3β,5α,6β-triol (10)、(22E)-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3β-ol (11)、橄榄脂素(12)、4-epi-larreatricin (13)、chushizisin I (14)、rabdosia acid A (15)、glycerol monolinoleate (16)和(9Z,12Z,15Z)-2,3-二羟丙基十八碳三烯酸酯(17)。其中化合物1~8为倍半萜类化合物,9~11为甾体类化合物,12~14为木脂素类化合物,15~17为脂肪酸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海滨木巴戟中分离得到。采用MTS法通过评价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体外抑制滑膜细胞增殖的活性来评价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1~11具有较为显著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它们对MH7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的IC50为(38.69±0.86)~(203.45±1.03)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滨木巴戟 倍半萜 甾体 木脂素 脂肪酸 滑膜细胞增殖抑制活性
原文传递
光滑黄皮茎中香豆素类和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鄢贵 乔泽华 +4 位作者 吴英菊 周俊宇 张栩铮 刘艳萍 付艳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25-1830,共6页
目的研究芸香科黄皮属植物光滑黄皮Clausena lenis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系统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波谱数据,并通过与文献中... 目的研究芸香科黄皮属植物光滑黄皮Clausena lenis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系统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波谱数据,并通过与文献中报道的波谱数据进行对照,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光滑黄皮茎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8-diprenylumbelliferone(1)、byakangelicin(2)、tert-O-methylheraclenol(3)、pabularinone(4)、异栓翅芹烯醇(5)、独活属醇(6)、欧前胡素(7)、前胡醇(8)、花椒树皮素甲(9)、异紫花前胡内酯(10)、茵芋碱(11)、香草木宁(12)、N-metilatanina(13)、clausine Z(14)、九里香碱(15)、2-methoxy-1-(3-methyl-buten-1-yl)-9H-carbazole-3-carbaldehyde(16)、claulansine I(17)和clausehainanine A(18)。其中化合物1~10为香豆素类化合物,11~18为生物碱类化合物。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光滑黄皮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3和8为首次从黄皮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黄皮 香豆素 生物碱 异栓翅芹烯醇 独活属醇 欧前胡素 前胡醇 花椒树皮素甲
原文传递
诺丽果中化学成分及其抑制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沈章阳 关若晴 +6 位作者 都孟然 边缘 王俞 索新元 熊舒荭 刘艳萍 付艳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5-113,共9页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色谱分离技术对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海滨木巴戟Morinda citrifolia果实(诺丽果)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根据分离得到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通过与...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色谱分离技术对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海滨木巴戟Morinda citrifolia果实(诺丽果)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根据分离得到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通过与文献中已经报道的相应化合物的数据进行对比,鉴定了从诺丽果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2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oricitritone(1)、2′-deoxythymidine(2)、cyclo-(L-Pro-L-Tyr)(3)、methyl-5-hydroxy-2-pyridinecarb-oxylate(4)、methyl pyroglutamate(5)、bisbenzopyran(6)、epipinoresinol(7)、3,3′-bisdemethylpinoresinol(8)、3,3′-bisdemethyltanegool(9)、均苯三甲酸(10)、crypticin B(11)、曲酸(12)、香草酸(13)、原儿茶酸(14)、5-羟甲基糠醛(15)、blumenol A(16)、1-O-(9Z,12Z-octadeca-dienoyl) glycerol(17)、mucic acid dimethylester(18)、methyl 2-O-β-D-glucopyranosylbenzoate(19)、2-phenylethyl-O-β-D-glucoside(20)、东莨菪内酯(21)和槲皮素(22)。其中化合物1为1个新的吡喃酮衍生物,化合物2、4~7、10~12和17为首次从巴戟天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8为首次从海滨木巴戟中分离得到。此外,采用MTS法对分离得到的所有化合物1~22在体外抑制滑膜细胞增殖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基于此初步评价了化合物1~22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新吡喃酮衍生物(1)、生物碱(2~5)、木脂素(6、9)以及糖苷(19~20)均表现出了较为显著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它们对MH7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的IC_(50)为(3.69±0.08)~(168.96±0.98)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丽果 吡喃酮衍生物 生物碱 木脂素 酚酸 抑制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
原文传递
假黄皮中化学成分及其抑制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嘉铭 于绡梅 +4 位作者 蒋波 苏芹婷 曹雯清 刘艳萍 付艳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4438-4445,共8页
综合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色谱学方法对芸香科黄皮属植物假黄皮Clausena excavata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和纯化,根据分离得到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及其理化性质,并通过与文... 综合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色谱学方法对芸香科黄皮属植物假黄皮Clausena excavata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和纯化,根据分离得到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及其理化性质,并通过与文献中报道的相应化合物的波谱数据进行对照,鉴定了从假黄皮枝叶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苔色酸甲酯(1)、丁香脂素(2)、lenisin A(3)、东莨菪素(4)、欧前胡素酚(5)、N-benzoyltyrarnine methyl ether(6)、N-p-coumaroyltyramine(7)、aurantiamide acetate(8)、1H-indole-3-carboxaldehyde(9)、furostifoline(10)、clausenalansine E(11)、3-formylcarbazole(12)、clausine L(13)、clausine E(14)、methyl carbazole-3-carboxylate(15)、glycosinin(16)、murrayafoline A(17)、clausine H(18)和2,7-dihydroxy-3-formyl-1-(3′-methyl-2′-butenyl)carbazole(19)。其中化合物1~11为首次从假黄皮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10为首次从黄皮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此外,以MH7A滑膜成纤维细胞为活性评价细胞株,采用MTS法通过评价分离鉴定的化合物1~19的体外抑制滑膜细胞增殖的活性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进行了评价。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10~19具有较为显著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它们对MH7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的IC50为(27.63±0.18)~(235.67±2.16)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属 假黄皮 木脂素 香豆素 生物碱 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
原文传递
面包树中化学成分及其抑制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玉桐 熊舒荭 +6 位作者 边缘 王俞 关若晴 索新元 都孟然 刘艳萍 付艳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4665-4673,共9页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色谱分离技术对桑科波罗蜜属植物面包树Artocarpus incisus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通过与文献中已经报道的相应化...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色谱分离技术对桑科波罗蜜属植物面包树Artocarpus incisus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通过与文献中已经报道的相应化合物的数据进行对比,鉴定了从面包树枝叶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20个化合物,分别为tephrosin (1)、6-hydroxy-6a, 12a-dehydrodeguelin (2)、sarcolobin (3)、lupiwighteone (4)、12-deoxo-12α-methoxyelliptone (5)、6aα,12aα-12a-hydroxyelliptone (6)、homopterocarpin (7)、3-hydroxy-8,9-dimethoxypterocarpan (8)、pterocarpin (9)、maackiain (10)、medicarpin (11)、calycosin (12)、genistein (13)、formononetin (14)、5-hydroxy-4′,7-dimethoxyisoflavone (15)、liquiritigenin (16)、4(15)-eudesmene-1β, 7α-diol (17)、ent-4(15)-eudesmene-1β, 6α-diol (18)、1α-hydroxyisodauc-4-en-15-al (19)和guaianediol (20),其中化合物1~16为黄酮衍生物类化合物,化合物17~20为倍半萜类化合物。除化合物13和16以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波罗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此外,采用MTS法对分离鉴定的化合物1~20的体外抑制滑膜细胞增殖的活性进行检测,评价了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黄酮衍生物类化合物1~16均表现出了较为显著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它们对MH7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的IC为(9.86±0.09)~(218.07±1.96)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罗蜜属 面包树 黄酮衍生物类化合物 倍半萜类化合物 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
原文传递
黄牛木枝叶中化学成分及其抑制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勇 石倪霏 +6 位作者 谢珍 赵艺萌 梁财欢 邓雅源 王然 刘艳萍 付艳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5014-5023,共10页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色谱分离方法对藤黄科黄牛木属植物黄牛木Cratoxylum cochinchinense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根据分离得到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通过与文献...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色谱分离方法对藤黄科黄牛木属植物黄牛木Cratoxylum cochinchinense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根据分离得到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通过与文献中已经报道的相应化合物的数据进行对比,鉴定了从黄牛木枝叶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2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ratocochine(1)、1-hydroxy-3,7-dimethoxyxanthone(2)、1-hydroxy-5,6,7-trimethoxyxanthone(3)、ferrxanthone(4)、3,6-dihydroxy-1,5-dimethoxyxanthone(5)、3,6-dihydroxy-1,7-dimethoxyxanthone(6)、1,2,5-trihydroxy-6,8-dimethoxyxanthone(7)、securixanthone G(8)、gentisein(9)、3,7-dihydroxy-1-methoxyxanthone(10)、pancixanthone B(11)、garcimangosxanthone A(12)、pruniflorone L(13)、9-hydroxycalabaxanthone(14)、cochinchinone A(15)、木犀草素(16)、3,5′-dimethoxy-4′,7-epoxy-8,3′-neolignane-5,9,9′-triol(17)、N-benzyl-9-oxo-10E,12E-octadecadienamide(18)、15-hydroxy-7,13E-labdadiene(19)、stigmasta-4,22-dien-3-one(20)和stigmast-5-en-3β-ol(21)。其中化合物1为1个新的呫吨酮类化合物,化合物2~5、7、8、12、16~21为首次从黄牛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和13为首次从黄牛木中分离得到。此外,采用MTS法通过对化合物1~21的体外抑制滑膜细胞增殖活性进行测定评价了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结果表明呫吨酮类化合物1~15表现出了较为显著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它们对MH7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的IC50为(8.98±0.12)~(228.68±0.32)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木 化学成分 呫吨酮类化合物 抑制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
原文传递
长序三宝木枝叶中一个新的异戊烯基异黄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1
16
作者 付艳辉 谢玉桐 +4 位作者 马箐伟 蒋波 谢澜 乔泽华 刘艳萍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46-1250,共5页
综合运用多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大戟科三宝木属植物长序三宝木Trigonostemon howii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其枝叶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8个异戊烯基异黄酮类化合物.采用多种现代波谱鉴定技术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化学结... 综合运用多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大戟科三宝木属植物长序三宝木Trigonostemon howii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其枝叶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8个异戊烯基异黄酮类化合物.采用多种现代波谱鉴定技术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其中化合物1为一个新的异戊烯基异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2~8为首次从三宝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化合物1~8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它们对5种肿瘤细胞株(HL-60、A549、SMMC-7721、MCF-7和SW480)均显示出了较为明显的体外生长抑制活性,抗肿瘤活性与抗肿瘤阳性对照药阿霉素的抗肿瘤活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宝木属 长序三宝木 异戊烯基异黄酮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牛筋果茎中一个新的异戊烯基异黄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章阳 李玉洁 +5 位作者 赵艺萌 邓雅源 郭亚文 王俞 刘艳萍 付艳辉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71-776,共6页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色谱分离手段,对苦木科牛筋果属植物牛筋果Harrisoniaperforata茎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其茎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8个异戊烯基异黄...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色谱分离手段,对苦木科牛筋果属植物牛筋果Harrisoniaperforata茎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其茎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8个异戊烯基异黄酮类化合物,采用多种波谱鉴定方法确定了这些分离得到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其中化合物1为1个新的异戊烯基异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2~8为从牛筋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化合物1~8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它们对五种肿瘤细胞株(HL-60、A549、SMMC-7721、MCF-7和SW480)均具有较为显著的体外生长抑制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活性的IC50范围为(0.38±0.03)~(31.68±0.21)μmol/L,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活性与抗肿瘤阳性对照药顺铂的抑制活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筋果属 牛筋果 异戊烯基异黄酮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