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em自理理论在颈椎骨折患者手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春丽 于鹏 +2 位作者 陈叶丹 钟贞浩 王文贤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1-457,共7页
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颈椎骨折患者手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QOL评分的影响。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颈椎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其中A组49例患者接受骨折手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B组5... 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颈椎骨折患者手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QOL评分的影响。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颈椎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其中A组49例患者接受骨折手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B组51患者骨折手术后在A组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应用Orem自理理论。A组患者术后治疗前QOL生活质量评分(16.15±1.13分)与B组治疗前QOL生活质量评分(16.29±3.94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治疗6个月后QOL生活质量评分(38.17±0.66分)显著低于B组患者6个月QOL生活质量评分(58.11±0.87分),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有学意义。A组患者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37%显著高于B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1.96%,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A组术后10 d VAS疼痛评分轻度1例、中度42例、重度6例与B组术后10 d VAS疼痛评分轻度45例、中度6例、重度0例相比,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A组患者护理满意度(69.39%)显著低于B组护理满意度(98.04%),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Orem自理理论在颈椎骨折患者手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QOL评分,降低患者身体疼痛程度,增强患者自护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临床相关领域,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M自理理论 颈椎骨折 手术 术后护理 QOL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iRNA-21-5p、miRNA-5189-5p表达水平对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老年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符红霞 周治彦 +1 位作者 王声兴 韩一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7期2113-2116,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微小RNA(miRNA)-21-5p、miRNA-5189-5p表达水平对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RP)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行LRP治疗的213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5年随访... 目的分析血清微小RNA(miRNA)-21-5p、miRNA-5189-5p表达水平对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RP)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行LRP治疗的213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5年随访结局将患者分为预后优良组(87例)和预后不良组(126例)。收集患者术前临床基线资料及血清miRNA-21-5p、miRNA-5189-5p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并以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后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切缘阳性、血清miRNA-21-5p与miRNA-5189-5p表达水平均为行LRP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联合预测模型,各因素单独预测行LRP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均小于4项联合(P<0.05)。结论血清miRNA-21-5p、miRNA-5189-5p表达水平对行LRP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21-5p miRNA-5189-5p 前列腺癌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预后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GAS5调控 Notch通路对炎症环境下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何龙 云蔓 +2 位作者 吴薇薇 翁海勇 王琼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0-736,共7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本5(lncRNA GAS5)对炎症环境下牙髓干细胞(DP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牙髓干细胞(hDPSCs),分为正常对照组(NC)、成骨诱导组(OI)、脂多糖组(LPS)、NC+LPS组、GAS5过表达...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本5(lncRNA GAS5)对炎症环境下牙髓干细胞(DP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牙髓干细胞(hDPSCs),分为正常对照组(NC)、成骨诱导组(OI)、脂多糖组(LPS)、NC+LPS组、GAS5过表达组、Jagged-1组、GAS5过表达+Jagged-1组。Western blot检测hDPSCs中Notch通路和成骨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诱导分化后,成骨诱导组细胞的增殖活性、lncRNA GAS5水平、ALP活性、钙化结节的数量和面积、细胞中RUNX2、OCN蛋白表达升高,NICD、Hes1、Hey1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lncRNA GAS5在hDPSCs成骨分化中上调,过表达lncRNA GAS5可增强炎症环境下hDPSCs成骨分化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otch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本5 牙髓干细胞 成骨分化 NOTCH信号通路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GE2、HMGB1和CGRP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表达及预测效能 被引量:7
4
作者 何龙 云蔓 +3 位作者 吴薇薇 翁海勇 王琼超 罗文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7期1242-1245,共4页
目的 探索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前列腺素E2(PGE2)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集的研究者,93例牙周健康者(对照组)、186例慢... 目的 探索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前列腺素E2(PGE2)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集的研究者,93例牙周健康者(对照组)、18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观察组),均进行血清TNF-α、PGE2、HMGB1、CGRP检测,观察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51),中度组(n=89),重度组(n=46),比较各组血清指标,再经ROC曲线分析各血清指标预测效能。结果 观察组TNF-α、PGE2、HMGB1高于对照组,CGR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NF-α、PGE2、HMGB1水平比较显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CGRP水平比较显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法分析,慢性牙周炎TNF-α、PGE2、HMGB1呈正相关性,与CGRP呈负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TNF-α、PGE2、HMGB1、CGRP及四项预测慢性牙周炎AUC分别为0.609、0.776、0.722、0.825、0.923;预测牙周炎病情严重程度的AUC值分别为0.735、0.802、0.814、0.859、0.967。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CGRP呈低表达,PGE2、HMGB1呈高表达,均参与了患者疾病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前列腺素E2 高迁移率族蛋白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林杨葵 符琼燕 +1 位作者 张菊花 何慧琳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预防性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肿瘤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c 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1例行常规患侧甲状腺腺叶+峡叶切除术或近全甲状...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预防性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肿瘤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c 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1例行常规患侧甲状腺腺叶+峡叶切除术或近全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85例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手术并预防性清扫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组),对比两组肿瘤复发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清扫组(P <0.05)。清扫组每例平均预防性清扫淋巴结(4.37±5.71)个,病理结果提示淋巴结转移28例(32.94%)。两组术后常见并发症如暂时性低甲状旁腺激素(PTH)、低钙血症等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但清扫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在随访期间内,对照组6例、清扫组1例因肿瘤复发而再次行手术治疗,两组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预防性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虽增加手术难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但能有效降低肿瘤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中央淋巴结 清扫 复发 颈部 淋巴结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预警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6
作者 符琼燕 翁杰 +1 位作者 陈叶丹 王海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4期522-527,共6页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及验证预警模型。方法 :选取海南省海口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行肝癌根治术治疗的21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及验证预警模型。方法 :选取海南省海口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行肝癌根治术治疗的21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将危险因素作为构建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指标。采用内部数据验证列线图模型性能,采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列线图模型的临床净收益。结果 :在21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有47例被诊断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占22.3%。年龄> 66岁、美国麻醉师学会分级为Ⅲ级、麻醉时间>270 min、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2.68及肿瘤坏死因子-α>9.87 nmol/L是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列线图模型预测C指数为0.735,95%CI为(0.704,0.847);当列线图模型预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阈值为>0.16时,提供显著附加临床净收益;此外,列线图模型的临床净收益高于年龄、美国麻醉师学会分级、麻醉时间、肿瘤坏死因子-α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预警模型可以用于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的预测,为医护人员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进行预测并制定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根治术 认知功能障碍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集束化护理对断肢再植患者术后创面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叶丹 符琼燕 +3 位作者 陈焕雄 林素羽 王春丽 潘松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178-181,共4页
目的:分析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集束化护理对断肢再植患者术后创面修复效果、疼痛应激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2年9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8例断肢再植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集束化护理对断肢再植患者术后创面修复效果、疼痛应激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2年9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8例断肢再植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的3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敷料维持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致痛因子指标[P物质(Substance P,SP)、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研究组患者的创面敷料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研究组患者的疼痛因子SP、PGE_(2)、NPY水平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断肢再植术后患者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集束化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创面修复效果,加快创面愈合,降低疼痛应激程度,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集束化护理 断肢再植术 修复效果 疼痛应激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结石术后继发急性胆管炎病原菌及sCD14-ST和IL-8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春丽 罗强 +2 位作者 符琼燕 尹秋实 翁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9-423,共5页
目的探讨胆道结石术后继发急性胆管炎病原菌及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白细胞介素-8(IL-8)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胆道结石术后继发急性胆管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选择... 目的探讨胆道结石术后继发急性胆管炎病原菌及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白细胞介素-8(IL-8)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胆道结石术后继发急性胆管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选择同期医院收治的胆道结石术后未继发急性胆管炎的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对研究组患者病原菌进行统计;比较不同急性胆管炎程度、不同预后结局患者血清sCD14-ST、IL-8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血清sCD14-ST、IL-8水平对于患者不良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 62例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6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3株占64.18%,革兰阳性菌21株占31.34%,真菌3株占4.48%,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重度急性胆管炎患者血清sCD14-ST、IL-8分别为(91.38±25.67)pg/ml、(45.28±13.61)pg/ml高于中度患者分别为(74.34±19.65)pg/ml、(32.06±10.44)pg/ml及轻度患者(P均<0.001),中度患者血清sCD14-ST、IL-8水平高于轻度患者(P均<0.001);预后不良患者急性胆管炎血清sCD14-ST、IL-8分别为(89.84±25.09)pg/ml、(41.94±12.28)pg/ml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sCD14-ST、IL-8对胆道结石术后急性胆管炎患者预后的截断值分别为65.65、29.31 pg/ml,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1、0.768。结论胆道结石术后继发急性胆管炎病原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运用血清sCD14-ST、IL-8可较好区分疾病严重程度,且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结石术 急性胆管炎 病原菌 可溶性CD14亚型 白细胞介素-8
原文传递
术前TPF及PF诱导化疗方案在Ⅲ~Ⅳ期口腔鳞癌治疗中的近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何龙 云蔓 +2 位作者 吴薇薇 翁海勇 王琼超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52-354,共3页
目的比较TPF及PF两种术前诱导化疗方案在Ⅲ~Ⅳ期口腔鳞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160例需进行术前诱导化疗的Ⅲ~Ⅳ期口腔鳞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第一组采用TPF方案,... 目的比较TPF及PF两种术前诱导化疗方案在Ⅲ~Ⅳ期口腔鳞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160例需进行术前诱导化疗的Ⅲ~Ⅳ期口腔鳞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第一组采用TPF方案,第二组采用PF方案,完成两个化疗周期后进行疗效及副作用发生率的比较。结果有效率:第一组为75%,第二组为65%无明显差异(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第一组为80%,高牙第二组的65%P<0.05;白细胞减少低于正常值下限发生率:第一组为35%,第二组为3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Ⅲ~Ⅳ期口腔鳞癌的术前诱导化疗方案中TPF方案与PF方案近期疗效及骨髓抑制情况无明显差异,胃肠不良反应中PF方案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F方案 PF方案 ⅢⅣ期口腔鳞癌 诱导化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