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尿酸盐转运子1第3内含子突变对海南黎族人群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韩珠 黄东爱 +5 位作者 张瑞城 欧月秀 陈江秀 黄家禧 许振华 王小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3207-3208,共2页
目的明确人尿酸盐转运子(h URAT)1第3内含子(h URAT1 IVS-3+11G>A)突变对海南黎族人群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影响。方法海南黎族高尿酸血症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同期行体检的海南黎族非高尿酸血症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A... 目的明确人尿酸盐转运子(h URAT)1第3内含子(h URAT1 IVS-3+11G>A)突变对海南黎族人群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影响。方法海南黎族高尿酸血症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同期行体检的海南黎族非高尿酸血症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ARMS)对比两组h URAT1 IVS-3+11G>A等位基因突变情况。结果观察组h URAT1基因IVS-3+11G>A多态性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单因素及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饮酒、体重超重及携带h URAT1 IVS-3+11G>A多态性A等位基因为影响海南黎族高尿酸血症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 h URAT基因突变可能影响了海南黎族人高尿酸血症的发生,这一结果为此类疾病的遗传学病因探索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人尿酸盐转运子1 基因突变 等位基因 海南黎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抑制高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周雯 唐敏 +3 位作者 王咸寿 冯秋芳 郑琳 王青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561-565,571,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芩素在高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中的作用。方法: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黄芩素组、高糖组、高糖加黄芩素组共4组,荧光定量PCR分析α-SMA、SM22-α和OPN mRNA水平的改变,Western blot分析α-SMA、SM... 目的:研究黄芩素在高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中的作用。方法: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黄芩素组、高糖组、高糖加黄芩素组共4组,荧光定量PCR分析α-SMA、SM22-α和OPN mRNA水平的改变,Western blot分析α-SMA、SM22-α和OPN蛋白水平的改变。结果:比较高糖处理组与高糖加黄芩素组,高糖处理组α-SMA mRNA为0.419±0.090,高糖加黄芩素组α-SMA mRNA为0.699±0.079,后者较前者升高66.8%;高糖处理组α-SMA蛋白为0.213±0.034,高糖加黄芩素组α-SMA蛋白为0.393±0.062,后者较前者升高84.5%;黄芩素能明显抑制高糖导致的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的下调(P<0.05)。高糖处理组SM22-αmRNA为0.369±0.063,高糖加黄芩素组SM22-αmRNA为0.583±0.049,后者较前者升高58.0%;高糖处理组SM22-α蛋白为0.343±0.047,高糖加黄芩素组SM22-α蛋白为0.486±0.051,后者较前者升高41.7%;黄芩素能明显抑制高糖导致的SM22-αmRNA和蛋白表达的下调(P<0.05)。高糖处理组OPN mRNA为2.023±0.281,高糖加黄芩素组OPN mRNA 1.511±0.091,后者较前者降低25.3%;高糖处理组OPN蛋白为1.063±0.132,高糖加黄芩素组OPN蛋白为0.761±0.089,后者较前者降低28.4%;黄芩素能明显抑制高糖导致的OPN mRNA和蛋白表达的上调(P<0.05)。结论:黄芩素能明显抑制高糖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从收缩型到合成型的表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高糖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犬病毒pVax-G/N融合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
3
作者 王政 王小英 +1 位作者 马文丽 李孟森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76-780,共5页
目的构建狂犬病病毒G基因和N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导入酿酒酵母表达系统进行诱导表达,为口服基因疫苗的制备打下基础。方法以质粒pVax-G为模板扩增狂犬病毒G和N基因,经连接后与酿酒酵母表达载体pYes2连接,测序鉴定后转入酿酒酵母表达菌株... 目的构建狂犬病病毒G基因和N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导入酿酒酵母表达系统进行诱导表达,为口服基因疫苗的制备打下基础。方法以质粒pVax-G为模板扩增狂犬病毒G和N基因,经连接后与酿酒酵母表达载体pYes2连接,测序鉴定后转入酿酒酵母表达菌株INVScI诱导表达pVax-G/N融合蛋白。结果融合基因pVax-G/N测序结果与预期完全符合,经过半乳糖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诱导表达成功。结论成功构建和表达了融合表达载体pYes2-pVax-G/N,为制备以酿酒酵母为运送载体的口服狂犬病病毒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酿酒酵母 口服基因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hMSH2基因mRNA外显子13缺失及IVS12(-6)T>C多态性分析
4
作者 王小英 周代锋 +2 位作者 陈勇 孟津 蔡望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5期1979-1980,1983,共3页
目的分析人外周血白细胞hMSH2基因mRNA外显子13缺失及hMSH2基因ISV12(-6)T>C多态性与散发性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T-PCR技术及PCR技术分别扩增hMSH2基因mRNA和hMSH2基因外显子13,用DNA测序技术测定扩增的hMSH2cDNA序列、IVS12(... 目的分析人外周血白细胞hMSH2基因mRNA外显子13缺失及hMSH2基因ISV12(-6)T>C多态性与散发性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T-PCR技术及PCR技术分别扩增hMSH2基因mRNA和hMSH2基因外显子13,用DNA测序技术测定扩增的hMSH2cDNA序列、IVS12(-6)T>C多态性和外显子13序列。结果 23例结直肠癌样本hMSH2mRNA均出现外显子13缺失的转录本,35例健康对照样本中31例出现hMSH2mRNA外显子13缺失转录本,频率分别为100.0%和88.6%(P>0.05)。23例结直肠癌患者及35例正常对照样本均未发现基因组hMSH2基因外显子13缺失,16例子结直肠癌样本及19例健康对照样本检出ISV12(-6)T>C位点突变,频率分别为69.5%和52.3%(P>0.05)。结论外周血白细胞hMSH2基因mRNA外显子13缺失及IVS12(-6)T>C多态性是人群中是常见的变异,与散发性结直肠癌无相关性,剪接位点ISV12(-6)T>C变异不是导致hMSH2基因mRNA外显子13缺失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 CV、M CH 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价值探讨
5
作者 王咸寿 唐敏 +1 位作者 王小英 冯秋芳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7期34-34,共1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平均血红蛋白量(MCH)以及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在筛查地中海贫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基因检测为地中海贫血患者或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的外周血MCV、MCH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2例α-地中海贫血单一MCV<80 fl者162例,... 目的探讨外周血平均血红蛋白量(MCH)以及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在筛查地中海贫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基因检测为地中海贫血患者或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的外周血MCV、MCH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2例α-地中海贫血单一MCV<80 fl者162例,吻合率为64.29%,单一MCH<27 pg者210例,吻合率为83.33%。138例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中单一MCV<80 fl者133例,吻合率为96.38%,单一MCH<27 pg者130例,吻合率为94.20%。结论在地中海贫血高发人群中,MCH、MCV低于正常时应高度怀疑为地中海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平均红细胞容积 平均血红蛋白量 基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昌江县黎族育龄夫妇α-地中海贫血筛查和基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小英 冯秋芳 +3 位作者 唐敏 王咸寿 蔡望伟 黄东爱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939-3941,共3页
目的:探讨海南省昌江县黎族育龄夫妇α-地中海贫血(α-地中海贫血)的携带率及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以血液学表型为MCV≤85f1和/或MCH≤27 pg为指标筛查疑似地中海贫血患者,应用gap-PCR法检测疑似地中海贫血患者3种基因缺失型(--SEA、-... 目的:探讨海南省昌江县黎族育龄夫妇α-地中海贫血(α-地中海贫血)的携带率及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以血液学表型为MCV≤85f1和/或MCH≤27 pg为指标筛查疑似地中海贫血患者,应用gap-PCR法检测疑似地中海贫血患者3种基因缺失型(--SEA、-3.7、-4.2),采用荧光PCR溶解曲线法检测基因突变类型(HbCS、HbQS、HbWS)。结果:800例受检者经血液学表型初筛出疑似地中海贫血患者,疑似地中海贫血患者经基因检测检出α-地中海贫血基因阳性498例,检出率为62.25%。其中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420例,占52.5%,共检出7种基因型,以-α3.7/αα、-α4.2/αα、-α3.7/-α4.2型为主,占缺失型83.88%;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78例,占9.75%,共检出4种基因型,以ααWS/αα为主,占非缺失型67.95%。结论:海南省昌江县黎族育龄夫妇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高达62.25%,且以基因缺失型-α3.7/αα、-α4.2/αα、-α3.7/-α4.2为主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地中海贫血 基因型 黎族
原文传递
海南省836例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基因突变型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黄东爱 王小英 +4 位作者 黄慈丹 王咸寿 唐敏 冯秋芳 蔡望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638-3640,共3页
目的:分析海南省836例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探讨G6PD各种突变型的发生率。方法:应用ARMS法筛查海南省836例新生儿G6PD缺乏症的G1376T、C1388A和A95G三种常见突变位点;采用DNA测序技术鉴定未知突变... 目的:分析海南省836例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探讨G6PD各种突变型的发生率。方法:应用ARMS法筛查海南省836例新生儿G6PD缺乏症的G1376T、C1388A和A95G三种常见突变位点;采用DNA测序技术鉴定未知突变标本G6PD基因外显子2至外显子13的基因突变类型。结果:在836例G6PD缺乏症患者中,检出G1376T 389例(46.53%)、G1388A 236例(28.23%)、G1376T复合G1388A突变23例(2.75%)、A95G 51例(6.10%)、G392T 44例(5.28%)、T517C 3例(0.36%)、C1024T 9例(1.08%)、C1311T 8例(0.96%)、C1311T复合IVSⅡT93C突变29例(3.47%)、G871A复合C1311T&IVSⅡT93C突变20例(2.39%)、IVSⅣC134T 1例(0.12%),其余23例(2.75%)标本未发现突变。结论:G1376T和G1388A是海南省新生儿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型;在海南省G6PD缺乏症患儿中所有G871A突变全部复合C1311T&IVSⅡT93C突变;在G6PD缺乏症患儿中首次报道IVSⅣC134T突变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磷酸脱氢酶 葡萄糖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基因突变型
原文传递
乳糖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与纯化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政 莫菁莲 +1 位作者 黄冬爱 王小英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527-528,564,共3页
目的克隆并分析乳酸菌LacZ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融合蛋白表达,并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目的蛋白。方法采用PCR方法从乳酸菌中扩增出LacZ基因,测序和序列分析。将其克隆至克隆载体pGM-Tvector中,筛选阳性克隆后回收目... 目的克隆并分析乳酸菌LacZ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融合蛋白表达,并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目的蛋白。方法采用PCR方法从乳酸菌中扩增出LacZ基因,测序和序列分析。将其克隆至克隆载体pGM-Tvector中,筛选阳性克隆后回收目的片段,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pGEX-6p-1,构建其重组表达质粒pGEX-6p-1/LacZ。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Western blot分析鉴定,最后通过纯化得到单一的目的蛋白。结果 PCR扩增获得3024bp的LacZ基因,测序得知序列与GeneBank报道的序列一致,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开放读码框有3024bp,推测肽链具有1008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114KDa,等电点为4.9。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GEX-6p-1/LacZ,IPTG诱导其高效表达出融合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Western blot分析鉴定出所表达蛋白的分子量为140KD,与融合蛋白的分子量一致。最后利用Glutathione Sepharose 4B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得到单一的目的蛋白。结论成功地构建了乳酸菌LacZ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通过序列分析并诱导表达,最后纯化得到单一的目的蛋白,为进一步生产低乳糖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酶 克隆 原核表达 WESTERN印迹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肝苏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L-21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莫菁莲 王政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84-286,共3页
目的:探讨肝苏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白介素21(IL-21)的影响。方法:8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派罗欣,180μg/次,1次/周,sc。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肝苏颗粒,9 g/次,3次/d,口服。疗程24周。检测血清IL-2... 目的:探讨肝苏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白介素21(IL-21)的影响。方法:8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派罗欣,180μg/次,1次/周,sc。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肝苏颗粒,9 g/次,3次/d,口服。疗程24周。检测血清IL-21水平、乙肝病毒DNA(HBV-DNA)定量及肝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HBV-DN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L-21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上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谷酰转肽酶(GGT)及总胆红素(TBil)低于对照组(P<0.05,P<0.01),白蛋白(ALb)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苏颗粒能升高CHB患者IL-21水平,具有抗乙肝病毒和保护肝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苏颗粒 Α-干扰素 白介素-21
原文传递
人CLDN10a启动子的克隆及活性分析
10
作者 周雯 杨智 +5 位作者 时凤敏 符碧薇 吴岩 唐敏 郑琳 王青松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67-1578,共12页
CLDN基因家族编码构成细胞间紧密连接的主要跨膜蛋白Claudins,在维持细胞极性、信号转导和恶性肿瘤复发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CLDN10基因属于CLDN家族,有包括CLDN10a在内的多个转录本。本研究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CLDN10a的5′侧... CLDN基因家族编码构成细胞间紧密连接的主要跨膜蛋白Claudins,在维持细胞极性、信号转导和恶性肿瘤复发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CLDN10基因属于CLDN家族,有包括CLDN10a在内的多个转录本。本研究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CLDN10a的5′侧翼序列的特征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采用基因合成、PCR扩增和分子克隆构建5′缺失的不同长度的CLDN10a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不同长度片段的启动子活性。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CLDN10a的上游转录调控区序列(-2000~+460 bp)含有TATA box、GC box和CAAT box,存在1个CpG岛,有4个启动子位置,有1个RNA聚合酶Ⅱ核心启动子;MatInspector和Jaspar分析发现,有75种可能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评分≥0.99)。PCR和测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6个不同长度的CLDN10a启动子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荧光素酶活性检测表明,-1890~-1100 bp、-1000~-890 bp、-890~-150 bp和-150~+460 bp是人CLDN10a启动子的主要活性区域,-150~+460 bp包含CLDN10a的核心启动子区域。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CLDN10基因的表达及调控机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DN10 启动子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狂犬病毒融合基因pVax-G/N的克隆
11
作者 王政 王小英 蔡苗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410-412,共3页
目的构建狂犬病病毒G基因和N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为研究融合基因疫苗打下基础。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质粒pVax-G中克隆出狂犬病毒G和N基因,经连接及鉴定成功后与酿酒酵母表达载体pYes2连接,并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融合基因pVax-... 目的构建狂犬病病毒G基因和N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为研究融合基因疫苗打下基础。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质粒pVax-G中克隆出狂犬病毒G和N基因,经连接及鉴定成功后与酿酒酵母表达载体pYes2连接,并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融合基因pVax-G/N测序结果与预期完全符合。结论成功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Yes2-pVax-G/N,为进一步研究稳定、安全的狂犬病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克隆 疫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