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总动脉和股动脉内中膜厚度ROC曲线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薛海萍 张云山 +3 位作者 邱璇 徐涛 杨克 付万袭 《海军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ty,CCA)和股动脉(femoral artery,FA)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l thickness,IMT)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对9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D)患者... 目的探讨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ty,CCA)和股动脉(femoral artery,FA)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l thickness,IMT)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对9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D)患者及5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冠心病组依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24例)、中(45例)、重(21例)3组,比较各组间CCA和FA的IMT及粥样硬化程度;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表达CCA和FA的IMT和粥样斑块对CAD进行预测。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CAD组两侧CCA和FA的IMT、斑块检出率、数目、积分明显增高,CAD 3组间IMT、斑块检出率、数目、积分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增加而增加。(2)CCA-IMT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74,最适临界值为0.0835 cm;FA-IMT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AUC为0.802,最适临界值为0.0925 cm。(3)CCA斑块预测CAD的敏感性为71.1%,特异性为94.0%;FA斑块预测CAD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94.0%;CCA斑块与FA斑块联合预测CAD的敏感性为96.6%,特异性为90.0%。结论CCA和FA的IMT和粥样斑块检出率对诊断冠心病有一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总动脉 股动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检伤分类为核心对医院船远海医疗救治流程优化的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蔡伟萍 夏菁 +5 位作者 王海涛 周山 候黎升 刘启方 孙涛 周红云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1052-1053,共2页
实践证明,需要改变医院船的结构,以节省伤者和病者的转移时间,以减少二次伤害。为了改善检伤分类质量,需要更多的医护人员应补充到检伤分类区,医生与护士的比例为1:1至1:2。根据战伤分类的原则,伤者和病者应尽快分为4个等级,... 实践证明,需要改变医院船的结构,以节省伤者和病者的转移时间,以减少二次伤害。为了改善检伤分类质量,需要更多的医护人员应补充到检伤分类区,医生与护士的比例为1:1至1:2。根据战伤分类的原则,伤者和病者应尽快分为4个等级,并任命不同专科的专家到不同等级病患所在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船 检伤分类区 医疗救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 被引量:13
3
作者 石湘芸 赵云涛 +7 位作者 费宇行 川玲 杨烨 丁殿勋 高连如 徐洪涛 汤健 唐朝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30-333,共4页
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检测了急性心肌梗塞(AMI)和心绞痛(AP)患者不同病期血浆内皮素(ET)的浓度。结果显示,AMI的血浆ET水平在入院后即刻升高达峰值(40.77±2.304pg/ml),第1天开始逐渐下降,至恢复期(第28天)仍较高(14.14±1.456pg/... 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检测了急性心肌梗塞(AMI)和心绞痛(AP)患者不同病期血浆内皮素(ET)的浓度。结果显示,AMI的血浆ET水平在入院后即刻升高达峰值(40.77±2.304pg/ml),第1天开始逐渐下降,至恢复期(第28天)仍较高(14.14±1.456pg/ml);不同时期的ET浓度依次为AMI组>AP组(25.63±2.285pg/ml)>对照组(6.35±0.441pg/ml),P<0.001。提示组织在缺血、缺氧状态下引起ET的大量释放,是机体释放的一种内原性致损伤因子。AMI早期血浆ET浓度与血清肌酸激酶(CK)的活力变化一致,故ET水平可做为AMI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之一。梗塞范围越大、有严重心律失常时血浆ET水平升高越明显;并发泵衰竭死亡者,死者ET持续升高,显示血浆ET水平升高的幅度与心肌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硝酸甘油与硝苯吡啶可能有部分抑制ET的缩血管和心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心肌梗塞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徐争鸣 李田昌 +6 位作者 陈宇 李贤峰 曹毅 裘毅刚 张博阳 王志超 陈星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0-252,共3页
目的评估急诊直接PCI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4例,其中≥75岁组90例,<75岁组274例。主要观察指标:手术成功率、围术期相关并发症... 目的评估急诊直接PCI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4例,其中≥75岁组90例,<75岁组274例。主要观察指标:手术成功率、围术期相关并发症及住院期间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75岁组手术成功率94.4%,术后TIMI 3级血流达标率87.8%,围术期手术相关并发症9例(10.0%)。≥75岁组住院期间病死率和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75岁组(12.2%vs 2.9%,P=0.001;16.7%vs 5.1%,P=0.000)。结论对于年龄≥75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急诊直接PCI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手术中并发症 桡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重建梗死心肌 被引量:8
5
作者 朱智明 高连如 +5 位作者 费宇行 王志国 张宁坤 陈宇 贺声 丁青艾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36-939,共4页
目的 :探讨选用含有原始干细胞 /多系祖细胞及基质细胞的骨髓单个核细胞 (MBMC) ,经冠状动脉移植重建犬梗死心肌 ,观察其修复、重建梗死心肌及改善心功能的效果。方法 :经皮穿刺球囊封堵前降支成功建立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并存活约 1周的... 目的 :探讨选用含有原始干细胞 /多系祖细胞及基质细胞的骨髓单个核细胞 (MBMC) ,经冠状动脉移植重建犬梗死心肌 ,观察其修复、重建梗死心肌及改善心功能的效果。方法 :经皮穿刺球囊封堵前降支成功建立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并存活约 1周的杂种犬 10条 ,平均分为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细胞移植术前 1d分离 MBMC,以 DAPI标记 ,温箱保存过夜。常规冠状动脉造影、PTCA,在球囊闭塞前降支条件下注入 MBMC(每次 4× 10 6个细胞 ,2 ml) ,气囊保持充盈 2 min后恢复灌注 2 min,重复注入 3次。分别于术前及术后 2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动物放血处死后取心脏前壁和下壁冰冻切片 ,荧光显微镜观察并照相。 结果 :移植组术后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 ,平均左室舒张末容量和左室收缩末容量减少、EF和 FS增加 (P<0 .0 5 ) ;对照组则左室舒张末容量和左室收缩末容量明显增加、FS减少 (P<0 .0 5 )。细胞移植组左室收缩及舒张内径和梗死长度均较移植前缩小 ,梗死部位室壁厚度较移植前增加 (P<0 .0 5 ) ;而对照组梗死区室壁变薄。在细胞移植组前壁心肌组织冰冻切片中可以看到心肌细胞核发黄绿色荧光 ,发现带绿色荧光的丝状肌丝肌管 ,移植犬的下壁和对照组的前壁可见心肌细胞核发出光亮较移植组前壁淡的自发黄绿色荧光 ,而均未发现有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骨髓单个核细胞 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167例早期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费宇行 高连如 +8 位作者 朱智明 徐洪涛 李贤峰 陈宇 王浩 曹毅 王丽华 张军 杨晔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47-1448,共2页
关键词 不稳定心绞痛 冠脉介入治疗 抗血小板 抗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髓质素对大鼠异丙肾上腺素心肌坏死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杨军 赵东 +5 位作者 常英姿 田青 赵云涛 石湘云 张肇康 唐朝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30-533,共4页
在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69μmol·kg-1·d-1)造成的心肌坏死模型上,用肾上腺髓质素(13~52)(10nmol·kg-1·d-1)治疗,明显减轻由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肌损伤,抑制血浆内皮... 在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69μmol·kg-1·d-1)造成的心肌坏死模型上,用肾上腺髓质素(13~52)(10nmol·kg-1·d-1)治疗,明显减轻由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肌损伤,抑制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升高和细胞内酶的漏出,减轻心肌水肿程度,阻止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心肌钙聚积以及血管、心肌组织cGMP含量下降,明显改善心3功能,表现了强大的心肌保护作用。一氧化氮合酶竞争性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L-NNA)完全阻断肾上腺髓质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肾上腺髓质素对心肌缺血损伤有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髓质素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损伤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石湘芸 杨晔 +6 位作者 赵云涛 川玲 丁殿勋 高连如 李仲安 郝唯蔚 费宇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27-430,共4页
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检测39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水平,在AMI早期CGRP浓度升高达峰值(59.31±24.72pg/ml),第1天开始下降,最低值在第7天,第10天开始回升,28天仍维持在较低水平。与对照组(33.32±6... 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检测39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水平,在AMI早期CGRP浓度升高达峰值(59.31±24.72pg/ml),第1天开始下降,最低值在第7天,第10天开始回升,28天仍维持在较低水平。与对照组(33.32±6.44pg/ml)比较,除第1天无差异外,余各次与对照组间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考虑AMI患者血浆CGRP水平有自身规律性变化,除缺血损伤早期有代偿性升高外,在AMI整个急性期其血浆CGRP含量是减少的,伴严重心律失常者血浆CGRP水平亦明显降低(P<0.001)。提示CGRP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可能将成为防治心肌细胞损害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血浆 降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髓质素对大鼠损伤性心肌肌浆网功能的改善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贤峰 杨晔 +3 位作者 高连茹 齐永芬 李载权 唐朝枢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4-368,共5页
通过观察下述五个指标 ,评价肾上腺髓质素 (adrenomedullin ,Adm)对大鼠损伤性心肌肌浆网功能的改善程度 :左心室压力最大变化速率 (±dp/dtmax)、肌浆网钙摄取和释放及钙泵活性。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iso proterenol,ISO ,69μmo... 通过观察下述五个指标 ,评价肾上腺髓质素 (adrenomedullin ,Adm)对大鼠损伤性心肌肌浆网功能的改善程度 :左心室压力最大变化速率 (±dp/dtmax)、肌浆网钙摄取和释放及钙泵活性。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iso proterenol,ISO ,69μmol/kg体重 )制备大鼠心肌损伤坏死模型。摘取心脏后用Adm灌流 ,观察左心室压力最大变化速率 (±dp/dtmax) ;制备并提纯心肌肌浆网 (sarcoplasmicreticulum ,SR)膜 ,测定SRCa2 +摄取和释放速率、SR钙泵活性和钙通道蛋白 3H ryanodine受体的最大结合量。结果发现 ,5× 10 -5mol/LAdm灌流能使ISO损伤的大鼠心脏左室±dp/dtmax分别增加 16 9% ( 2 13 5± 2 81vs1980± 3 0 2 )和 2 9 2 % ( 13 75± 2 67vs 10 64± 3 5 5 ,均P <0 0 5 ) ;SRCa2 +摄取和释放率分别增加 2 3 0 % ( 15 0± 1 4vs 12 2± 1 2 )和 4 3 5 % ( 6 6± 1 0vs 4 6± 0 6,均P <0 0 1) ;SRCa2 + ATPase活性和 3H ryanodine受体最大结合量 (Bmax)分别增加 2 4 2 % (P <0 0 1)和 4 2 2 % (P <0 0 5 )。提示Adm对ISO诱导的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Adm增加SRCa2 + ATPase活性、增加 3H ryanodine所致SRCa2 +摄取和释放升高有关。外源性给予Adm对损伤心肌可能具有临床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髓质素 肌浆网 钙离子摄取 钙离子释放 3H-ryanodine 心肌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压力负荷增加引起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铖 叶平 +1 位作者 王兆君 张秀锦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对心肌肥厚大鼠心肌及心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探讨该类药物影响心肌肥厚可能涉及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RT 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1β(interleukin 1β ,IL 1β) ,心调理素 1(car...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对心肌肥厚大鼠心肌及心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探讨该类药物影响心肌肥厚可能涉及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RT 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1β(interleukin 1β ,IL 1β) ,心调理素 1(car diotropin 1,CT 1)的表达 ,并观察心脏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正常大鼠心肌无炎性细胞因子表达 ,压力负荷增加引起大鼠左心室心肌肥厚时 ,心肌炎性细胞因子IL 1β,CT 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增加 ,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左心室肥厚大鼠心肌IL 1β ,CT 1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 ,并使心脏重 /体重值 ,左心室壁平均厚度 ,心肌细胞平均直径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3-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阿托伐他汀 细胞因子 心肌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浩 刘英明 +1 位作者 王志国 曹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78-68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方法选择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3例(A组);无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3例(B组);无冠心病及糖尿病的老年健康体检者23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方法选择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3例(A组);无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3例(B组);无冠心病及糖尿病的老年健康体检者23例(对照组),抽血检测血清MMP-9和CRP的浓度,比较3组间的差异。结果各组平均血清MMP-9浓度与CRP浓度:A组为(397.25±68.91)μg/L、(8.52±2.45)mg/L,B组为(373.28±111.84)μg/L、(7.27±2.24)mg/L,对照组为(290.76±75.49)μg/L、(3.21±1.11)mg/L,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血清MMP-9浓度与CRP浓度呈正相关。结论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中,血清MMP-9与CRP同样是重要的炎性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基质金属蛋白酶 C-反应蛋白质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应变超声评价室壁运动正常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的左心室扭转运动 被引量:7
12
作者 沈燕华 高云华 +3 位作者 贺声 杨晔 李馨 张云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86-1188,共3页
目的应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2DSE)定量分析常规方法显示室壁运动正常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患者的左心室扭转运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38例CHD患者和31例对照组患者的左心室短轴二尖瓣环及心尖水平切... 目的应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2DSE)定量分析常规方法显示室壁运动正常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患者的左心室扭转运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38例CHD患者和31例对照组患者的左心室短轴二尖瓣环及心尖水平切面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测量各项左心室扭转指标并获得相应曲线;二维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各项常规超声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心尖及瓣环扭转曲线的正负方向改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整体扭转率的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心室的扭转方向及整体扭转率可以检出CHD左心室壁收缩异常,敏感性高于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 二维应变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修复梗死心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高连如 朱智明 +19 位作者 王志国 费宇行 徐洪涛 李贤峰 陈宇 田海涛 王浩 曹毅 朱家瑞 贺声 黄友章 张宁坤 王丽华 张军 张云山 沈建良 刘惠亮 丁青艾 杨平地 杨晔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4年第5期265-269,共5页
目的 观察经冠状动脉 (冠脉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 (mononuclearbonemarrowcell,MBMC)移植修复梗死心肌、改善心脏功能的可行性、效果、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38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分为细胞移植组 [常规PCI+细胞移植 (n =2 8... 目的 观察经冠状动脉 (冠脉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 (mononuclearbonemarrowcell,MBMC)移植修复梗死心肌、改善心脏功能的可行性、效果、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38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分为细胞移植组 [常规PCI+细胞移植 (n =2 8) ]和对照组 [常规PCI(n =10 ) ]。随访观察 3个月 ,包括临床、实验室指标、二维超声心动图、正电子发射体层心肌显像 (PET) ,4 8h持续心电监测。梯度密度法分离自体MBMC。PCI+MBMC移植或单纯PCI手术在心肌梗死后平均 14 6d进行。2 1例行超选择性移植 ,经梗死相关冠脉、气囊充盈下高压注入 4× 10 6 个MBMC ,重复注入 6~ 8次。 7例经冠脉选择性移植 ,气囊未充盈下高压注入移植细胞 ,细胞数与上相同。结果  2 8例细胞移植患者手术均安全。 3例于细胞注入后 15~ 30min出现发冷反应 ,半小时后好转 ;3例细胞注入时出现短暂自限性室性早搏 ;术后 4 8h持续心电监测未出现新的心律失常。 15例完成移植后 3个月PET随访观察 ,13例 (13 15 ,86 6 7% )显示原梗死代谢缺损区出现有代谢活力心肌 ,平均占原梗死区 (4 0 0 8±8 82 ) %。超声心动图随访 ,MBMC移植组左室射血分数增加 6 83% (P <0 0 1) ,左室每搏输出量增加18 6 3% (P <0 0 5 ) ;而对照组心功能无改善。结论 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单个核细胞 急性心肌梗死 移植 细胞移植 正电子发射体层心肌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压与冠心病患病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石湘芸 吴旭辉 +3 位作者 张昭馥 王苏苏 马晓兵 张宁坤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61-763,共3页
目的 :探讨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和脉压 (PP)在冠心病 (CHD)患病危险上的差别。方法 :调查2462例40~91岁驻京部队干部的血压水平和CHD患病危险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中老年人CHD患病危险和SBP和PP呈正相关 ... 目的 :探讨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和脉压 (PP)在冠心病 (CHD)患病危险上的差别。方法 :调查2462例40~91岁驻京部队干部的血压水平和CHD患病危险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中老年人CHD患病危险和SBP和PP呈正相关 ,与DBP无关 ;单因素分析将SBP水平分为5个亚组 ,SBP130~、140~和≥160mmHg 的CHD患病危险分别是SBP<120mmHg 的2 433、4 345和5 313倍 ;将PP水平分为4个亚组 ,PP为50~和≥60mmHg 组的CHD患病危险分别是PP<40mmHg的4 026和7 106倍。多因素分析显示血压成分中PP与CHD患病危险的比值比 (OR)为1 014。结论 :SBP和PP是预测中老年人CHD患病危险的一个较好指标 ,而PP是中老年人CH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冠心病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法心血池显像局部射血分数与局部轴缩短率的测定 被引量:5
15
作者 川玲 汪允干 +5 位作者 石湘芸 赵文锐 赵长缨 高淑芬 翟又新 许根祥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37-237,共1页
平衡法心血池显像局部射血分数与局部轴缩短率的测定川玲,汪允干,石湘芸,赵文锐,赵长缨,高淑芬,翟又新,许根祥用门控平衡法心血池显像(ERNA)测定了心肌梗塞(MI)、原发性高血压病(EH)及正常对照(N)局部射血分数... 平衡法心血池显像局部射血分数与局部轴缩短率的测定川玲,汪允干,石湘芸,赵文锐,赵长缨,高淑芬,翟又新,许根祥用门控平衡法心血池显像(ERNA)测定了心肌梗塞(MI)、原发性高血压病(EH)及正常对照(N)局部射血分数(rEF)和局部轴缩短率(r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池显象 局部射血 局部轴缩短 心肌梗塞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心房颤动病人血栓栓塞的新策略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英明 王志国 +1 位作者 杨晔 高连如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95-297,共3页
就预防血栓栓塞的新措施一联用抗血小板制剂、抗凝新药ximelagatran和经皮左心耳导管堵闭术作一综述。
关键词 血栓栓塞 心房颤动 XIMELAGATRAN 预防 新策略 病人 抗血小板制剂 导管堵闭术 抗凝新药 左心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被引量:13
17
作者 宾建平 高方 朱智明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肥胖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凝血因子 胰岛素抵抗 血压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microRNA-486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损伤的改善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鹏飞 张海涛 +4 位作者 齐弘炜 王楠楠 张博阳 袁彪 李田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95-599,共5页
目的观察直接心肌注射腺病毒搭载micro RNA-486(mi R-486)基因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梗死+生理盐水组(MI组)、心肌梗死+空载腺病毒组(Ad组)、心肌梗死+mi R-486腺病毒组(m... 目的观察直接心肌注射腺病毒搭载micro RNA-486(mi R-486)基因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梗死+生理盐水组(MI组)、心肌梗死+空载腺病毒组(Ad组)、心肌梗死+mi R-486腺病毒组(mi R-486组)。于梗死区周围心肌注射不同目标物质。于不同时间点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量各组梗死周边区域mi R-486表达水平。4周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取各组大鼠心脏行TTC染色,苏木精-依红(HE)染色,马松(Masson)染色,Tunel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随着心肌梗死时间延长mi R-486在3组内的含量有下降的趋势,但mi R-486组mi R-486表达量均较MI组和Ad组明显增加;超声心动图示mi R-486组心功能优于MI组和Ad组;mi R-486组心肌梗死面积较MI组、Ad组明显减少;Masson染色提示mi R-486组、MI组和Ad组胶原容积分数(CVF)明显高于Sham组,但mi R-486组CVF低于MI组和Ad组;MI组和Ad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上升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 R-486组与MI组和Ad组相比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下降,Sham组未见明显心肌细胞凋亡;mi R-486组微血管密度(MVD)显著高于Sham组、MI组和Ad组,且MI组、Ad组心肌MVD显著高于Sham组。结论 mi R-486的心肌注射可通过抑制大鼠心肌梗死后纤维化,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和促进缺血区域微血管新生,进而对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microRNA-486 心肌纤维化 心肌细胞凋亡 微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路 甄奕 +3 位作者 潘晓明 杨晔 石湘芸 吴宗贵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72-574,共3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未服用通心络及任何调脂药物,40例)和通心络组(760mg,3次/d,52例),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14d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脂水平的变化。结... 目的:探讨通心络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未服用通心络及任何调脂药物,40例)和通心络组(760mg,3次/d,52例),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14d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通心络组患者治疗后14d血清VEGF水平降低38.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TC和LDL-C均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心络组治疗后HDL-C升高(P<0.05)。在通心络组,VEGF的下降百分数与TC、LDL-C的下降百分数和HDL-C的升高百分数之间无相关性(r分别为0.10、0.06和-0.01,均P>0.05)。结论:短期通心络治疗可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VEGF水平。通心络可通过改善斑块稳定性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心血管药物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蛋白、肥胖与血脂、血糖、内科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7
20
作者 石湘芸 朱智明 +3 位作者 周国中 赵云涛 唐朝枢 田青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257-260,共4页
本文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60例病人血浆肥胖蛋白(OP)的含量,其均值低于对照组(158.08±8.58pg/ml比194.34±17.74pg/ml,P<0.05);肥胖症(BMI≥25)组低于非肥胖(BMI<25)组(117.88±9.70pg/ml比201.13&... 本文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60例病人血浆肥胖蛋白(OP)的含量,其均值低于对照组(158.08±8.58pg/ml比194.34±17.74pg/ml,P<0.05);肥胖症(BMI≥25)组低于非肥胖(BMI<25)组(117.88±9.70pg/ml比201.13±6.36pg/ml,P<0.001),OP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正相关(P<0.001),与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SI)、血糖(BG)均呈负相关(P均<0.001),BMI与HDL-C呈负相关(P<0.01),与TC、TG、LDL-C、ASI、BG均呈正相关(P均<0.001),OP水平较低者,其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发病率高(P<0.01~0.001)。提示肥胖患者OP缺乏,OP具有调节体内脂肪贮存量及代谢的激素样作用,肥胖促使心脑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蛋白 肥胖 血脂 血糖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