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病毒性肝炎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特异性防控策略研究
1
作者 陈一凡 曹广文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31,248,共8页
目前,全球有2.57亿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中国内地地区约有7500万HBV感染者,>30岁人群HBV感染率为7.54%。HBV感染在中国,农村地区高于城市,中部和南部地区感染率最高。HBV在全球有10个基因型,... 目前,全球有2.57亿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中国内地地区约有7500万HBV感染者,>30岁人群HBV感染率为7.54%。HBV感染在中国,农村地区高于城市,中部和南部地区感染率最高。HBV在全球有10个基因型,中国以B和C基因型为主。B型易在年轻人群横向传播,造成急性乙肝;C型易在家庭内传播,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HBV慢性感染、肝硬化和HCC。HBV慢性感染约占中国HCC病因的84.4%。HBV通过病毒复制、变异和基因组整合发挥促癌作用。HBV的复制激活并维持了炎症微环境,后者诱导并选择了体细胞变异和病毒变异。与野生型HBV相比,变异型促癌能力更强,主要通过激活关键信号通路促使炎症微环境中的变异细胞逆向分化;HBV整合失活肿瘤抑制基因,激活端粒酶逆转录酶使肝细胞具有选择性生长优势。HCC高危HBV变异能够预测HCC发生、预后以及抗病毒的预防效果。抗病毒治疗降低了HCC的发生和术后复发,特别是通过抑制HBV核心启动子区变异发挥促癌作用,实现对HBV相关HCC的特异性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癌 流行特征 病毒进化 预防
原文传递
2012—2021年上海市杨浦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珍 侯云 +2 位作者 唐惠 毕亚涛 谭晓 《职业与健康》 CAS 2024年第1期46-49,55,共5页
目的 分析2012—2021年上海市杨浦区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科学制定病毒性肝炎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21年上海市杨浦区病毒性肝炎网报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上海市杨浦区2012—2021年病... 目的 分析2012—2021年上海市杨浦区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科学制定病毒性肝炎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21年上海市杨浦区病毒性肝炎网报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上海市杨浦区2012—2021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现波动变化,发病率先降后升再降,年平均发病率为64.43/10万;各型病毒性肝炎中乙型肝炎发病率最高,年平均发病率为43.26/10万。近十年乙型肝炎发病率趋势呈现大幅下降后小幅上升,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呈现低水平散发状态,丙型肝炎发病率近十年有小幅上升,未分型肝炎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上海市杨浦区病毒性肝炎发病年龄集中在50~<70岁年龄组,男性的年均发病率较高,为82.37/10万,职业以离退人员、家务待业人员为主。结论上海市杨浦区近十年病毒性肝炎的总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近年有上升趋势。病毒性肝炎的疾病监测工作尚不能松懈,今后应加强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以及重点岗位人员的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工作,并通过加强宣教,避免高危行为,预防医源性感染等来控制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传播;做好环境卫生等工作来加强戊型肝炎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发病率 流行特征 时间变迁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流行现状、主要发病机制及防控策略 被引量:75
3
作者 鲜林峰 方乐天 +3 位作者 刘文斌 赵沛 陈一凡 曹广文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320-328,共9页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癌症死亡原因之一,早期筛查高危人群并进行有效的三级预防是当前降低肝癌死亡率的主要策略。本文总结了目前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特征和主要致病因素;同时以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为例,在癌症进...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癌症死亡原因之一,早期筛查高危人群并进行有效的三级预防是当前降低肝癌死亡率的主要策略。本文总结了目前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特征和主要致病因素;同时以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为例,在癌症进化发育学框架下探讨了癌症发病机制研究对完善肝癌防控策略的促进作用,并将该模式拓展到丙型肝炎致癌以及肝内胆管癌等其他类型的原发性肝癌防控问题。本文将流行病学研究与机制研究的碎片化证据串联在一起,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原发性肝癌防控体系以及个体化干预策略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预防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进化发育学的新证据:结直肠癌和肝细胞癌的研究发现 被引量:7
4
作者 丁一波 陈一凡 曹广文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主要阐述慢性炎症促进癌症进化发育过程中"变异-选择-适应"的主要分子机制,其中重点阐述慢性炎症促进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的早期共性和特性分子事件。总结了高... 本文主要阐述慢性炎症促进癌症进化发育过程中"变异-选择-适应"的主要分子机制,其中重点阐述慢性炎症促进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的早期共性和特性分子事件。总结了高危癌前病变和侵袭的关键分子事件及可阻遏癌症发生和侵袭的信号通路的主要分子靶标,进一步夯实了"癌症进化发育学"理论体系,体现"癌症进化发育学"在癌症特异性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未来通过"癌症进化发育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可能有助于确定何种癌前病变更易恶化以及何种癌症更易发生早期侵袭,从而实现癌症特异性预防和治疗"关口前移"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肝细胞癌 进化 发育 癌症进化发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KLF2和TNFSF15表达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柏胜 肖颖 +2 位作者 钱方兴 沈思兰 曹广文 《肝脏》 2018年第4期310-311,共2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KLF2/TNFSF15等细胞因子表达变化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住院的临床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各30例患者、正常健康对照30名,分别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KLF2、TNFSF15、TGF-β1、eNO...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KLF2/TNFSF15等细胞因子表达变化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住院的临床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各30例患者、正常健康对照30名,分别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KLF2、TNFSF15、TGF-β1、eNOS、VEGF细胞因子水平以及血清生化学指标,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值;比较其相关性。结果随着慢性乙型肝炎逐渐进展到肝硬化,血清KLF2、TGF-β1、VEGF水平逐渐升高,并与门静脉血流速度负相关;而血清TNFSF15和eNOS水平逐渐降低,与门静脉血流速度正相关。结论血清KLF2/TNFSF15细胞因子表达变化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疾病进展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细胞因子 门静脉高压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进化发育学”理论的关键功能分子及其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曹广文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18-128,共11页
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遵循“变异-选择-适应”的进化轨迹,外源性和内源性促癌因素直接或通过慢性非可控性炎症促进染色体变异以及主要功能基因变异。在癌前病变阶段,慢性炎症促进了变异驱动力量的积累,其中在50%以上的癌症病变中肿瘤抑... 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遵循“变异-选择-适应”的进化轨迹,外源性和内源性促癌因素直接或通过慢性非可控性炎症促进染色体变异以及主要功能基因变异。在癌前病变阶段,慢性炎症促进了变异驱动力量的积累,其中在50%以上的癌症病变中肿瘤抑制基因脆弱组蛋白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的转录和翻译被严重抑制。外源性致癌因素通过对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复制应激导致杂合性缺失,使FHIT表达受损,导致染色体非整数倍扩增,形成染色体不稳定为特征的大变异;同时产生单链DNA促进了APOBEC3B致突变作用,形成以单碱基替换为特征的显微变异。炎症分子如IL-6反式激活APOBEC3B表达,反式抑制UNG表达,造成APOBEC3B/UNG平衡失调,促进体细胞变异和病毒变异,加速癌症进化。变异细胞在炎症条件下通过改造周围纤维母细胞为癌症相关纤维母细胞,招引抑制性免疫细胞,在缺氧环境下形成肿瘤微环境,通过选择和适应,促进变异细胞逆向进化为肿瘤起始细胞,从而促进癌症细胞逆向发育。据此认为,FHIT与APOBEC3B/UNG可能是肿瘤防控的新靶标。解除抑制FHIT和增强AID/APOBEC3s表达的内外因素,通过有氧运动和免疫治疗以消除促进癌症逆向分化的肿瘤微环境,通过靶向治疗阻断癌症逆向发育过程,有望为癌症特异性防治开拓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进化发育学 功能分子 癌症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防控知识在医学本科教育中的现状
7
作者 陈一凡 郝璐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1年第9期887-888,共2页
目的对医学本科生开展新冠肺炎相关防控知识调查,有利于针对性地指导并帮助其正确面对疫情、抗击疫情。方法对某大学毕业级学员242人,利用自行设计的试卷开展知识体系调查,使用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被调查对象试卷得分为(81.... 目的对医学本科生开展新冠肺炎相关防控知识调查,有利于针对性地指导并帮助其正确面对疫情、抗击疫情。方法对某大学毕业级学员242人,利用自行设计的试卷开展知识体系调查,使用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被调查对象试卷得分为(81.8±9.3)分,其中新冠肺炎诊断依据及治疗方面答题准确率(86.6%)最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措施准确率(78.1%)最低,且不同专业医学生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本科生的授课重点为新冠肺炎的临床诊疗,已取得较好教学效果。下一步应加强疫情处置和无症状感染者相关防控知识教学内容,提高学员综合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本科生教育 疫情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8
作者 乔鹏 谢茜茹 +1 位作者 韩雪 曹广文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561-563,共3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杨浦区1例重症肺炎病例的病因和影响因素,为特异性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电话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收集病例基本情况及流行病学材料,对病例、密切接触者、环境标本开展病原学检测,应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目的】分析上海市杨浦区1例重症肺炎病例的病因和影响因素,为特异性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电话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收集病例基本情况及流行病学材料,对病例、密切接触者、环境标本开展病原学检测,应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检测未知病原体。【结果】病例男,65岁,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因乏力、纳差1周,发热伴咳嗽4 d入院。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显示左肺散在炎症,多肺叶浸润,血气分析示Ⅰ型呼吸衰竭;病例肺泡灌洗液通过mNGS检测表明为鹦鹉热衣原体核酸阳性。有明确的鸟类接触史,潜伏期30 d。【结论】该例重型肺炎为鹦鹉热衣原体导致的人兽共患病,明确禽类接触史及mNGS技术有助于及时诊断该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热 鹦鹉热衣原体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2009-2019年上海市奉贤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海兵 曹广文 +3 位作者 刘清 张雨 胡晓丹 易可华 《职业与健康》 CAS 2021年第14期1938-1941,共4页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城市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9—2019年现住址为上海市奉贤区的全部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和病原学资料,探讨相关防控措施。结果 2009—2019年上海市奉贤区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城市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9—2019年现住址为上海市奉贤区的全部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和病原学资料,探讨相关防控措施。结果 2009—2019年上海市奉贤区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5 575例,年平均发病率225.32/10万。发病呈明显季节性特征,4—7月为发病高峰期,10—12月小幅反弹产生次高峰。发病以<5岁儿童为主;本市户籍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分别占45.74%和47.06%;外地户籍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占5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593,P<0.05)。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与当月手足口病发病率呈中度相关(r/rs=0.460~0.468,均P<0.05);月平均相对湿度与手足口发病率呈低度相关(r/rs=0.242,P<0.05)。2009—2019年累计检测普通病例样本992例,病毒检出率88.61%;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检出率下降趋势明显,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A6,Cox A6)逐步占主导地位。结论应加强手足口病病原、气象等因素监测,落实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气象因素 病原特征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基于慕课的多元教学模式在流行病学实习课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萍 刘岩 +2 位作者 汤玮娜 曹广文 谭晓㛃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616-619,629,共5页
目前关于流行病学实习课的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较少,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流行病学实习课中应用基于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的多元教学模式。这种多元教学模式的结构体系是由案例库... 目前关于流行病学实习课的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较少,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流行病学实习课中应用基于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的多元教学模式。这种多元教学模式的结构体系是由案例库构建、课前预习、实习课课堂展示及学习评价4个部分构成,把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融入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中。此外,本文还演示了该多元教学模式在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中实施的过程。将慕课融入流行病学实习课的教学中是未来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实习课 慕课 多元教学模式
原文传递
流行病学教学改革与高校HIV防控工作的相互促进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文斌 曹广文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993-998,共6页
流行病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理论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加深对宏观数据的认知、形成整体分析思维。贴近当前实际问题、鼓励参与实践、建立线上教学互动平台以及拓展教学对象是流行病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人类免疫... 流行病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理论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加深对宏观数据的认知、形成整体分析思维。贴近当前实际问题、鼓励参与实践、建立线上教学互动平台以及拓展教学对象是流行病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流行现况和相关调查研究是流行病学教学的重要案例。尽管HIV相关知识在受高等教育人群中的普及程度较高,但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中新报告的HIV感染病例数较多,这一新形势暴露出当前HIV防控工作尚有不足:青少年对于校园HIV流行的严重性和相关防控措施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与HIV防控工作有距离感,针对高校学生人群的宣教、监测和研究方法有待改进。流行病学教学改革与新时期高校HIV防控工作的受众重叠,内容交叉点多,改革方向存在互补性,教学和工作平台可以相互辅助、相互转化。促进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对于高校HIV感染的防控工作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教学改革 艾滋病病毒 预防
原文传递
中国人群肝癌筛查指南(2022,北京) 被引量:51
12
作者 赫捷 陈万青 +10 位作者 沈洪兵 李霓 曲春枫 石菊芳 孙凤 姜晶 曹广文 庄贵华 彭绩 中国人群肝癌筛查指南制定专家组 中国人群肝癌筛查指南制定工作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39-1758,共20页
中国人群的肝癌存在生存率低、死亡率高的情况,如何有效降低肝癌相关负担仍是中国公共卫生和慢性病防控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而肝癌人群筛查策略优化是值得持续探索的重要抓手和方向。中国人群肝癌筛查指南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 中国人群的肝癌存在生存率低、死亡率高的情况,如何有效降低肝癌相关负担仍是中国公共卫生和慢性病防控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而肝癌人群筛查策略优化是值得持续探索的重要抓手和方向。中国人群肝癌筛查指南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委托,由国家癌症中心发起,联合多学科专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指南制定原则和方法,整合肝癌人群筛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新证据,兼顾中国国情及实践经验,针对肝癌筛查过程中的筛查人群、筛查技术、监测方案等呈现循证推荐,以期为中国人群肝癌筛查实践的规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筛查 监测 指南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居民卵巢癌的发病和死亡资料分析 被引量:22
13
作者 王珏 杜琰 +2 位作者 王烨菁 周建军 张宏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7-410,共4页
背景与目的:卵巢癌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率较高的妇科肿瘤之一。该研究旨在了解上海市原卢湾区2002—2011年间卵巢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系统收集整理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中原卢湾区户籍人群2002年1月—2011年12月卵巢癌的发病和死亡资料... 背景与目的:卵巢癌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率较高的妇科肿瘤之一。该研究旨在了解上海市原卢湾区2002—2011年间卵巢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系统收集整理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中原卢湾区户籍人群2002年1月—2011年12月卵巢癌的发病和死亡资料,计算卵巢癌发病率、死亡率及标化率,并应用年均变化百分率计算其年均率值并进行趋势分析。结果:上海市原卢湾区2002—2011年间共报告新发卵巢癌病例236例,占同期全区女性恶性肿瘤的3.76%。2002—2011年间卵巢癌发病率相对平稳。死亡患者数111例,占同期全区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3.05%。10年间卵巢癌的死亡率变化也不大。结论:2002—2011年间上海市原卢湾区户籍人群女性卵巢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趋于平稳。高龄者是高危发病人群。发病及死亡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亟待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发病率 死亡率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原卢湾区2004-2011年消化系统常见肿瘤的发病和死亡趋势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蔡慧 徐光寰 +4 位作者 王珏 王烨菁 高淑娜 丁一波 杜琰 《中国临床医学》 2018年第4期542-548,共7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原卢湾区2004—2011年户籍人群消化系统常见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系统性收集整理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中原卢湾区户籍人群2004年1月—2011年12月消化系统常见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胆囊癌和胰腺... 目的:分析上海市原卢湾区2004—2011年户籍人群消化系统常见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系统性收集整理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中原卢湾区户籍人群2004年1月—2011年12月消化系统常见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胆囊癌和胰腺癌)的发病和死亡资料,计算和分析发病率、死亡率、中国及Segi世界人口标化率。应用年均变化百分率计算其年均率值,并进行趋势分析。结果: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共报告新发胃癌1 072例、结直肠癌1 502例、肝癌718例、胰腺癌393例、食管癌218例、胆囊癌207例。以上6种恶性肿瘤共占同期全区恶性肿瘤发病人数的39.45%,且标化发病率较平稳。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共报告肿瘤死亡病例中,结直肠癌896例、胃癌849例、肝癌593例、胰腺癌357例、食管癌194例、胆囊癌191例。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总体肿瘤发病和死亡趋势均随着人群年龄增加而升高。结论: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户籍人群消化系统肿瘤位于恶性肿瘤负担的前列,且恶性程度较高。其中,近年来男性的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女性的结直肠癌和胃癌发病及死亡趋势均较为平稳,但呈年轻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年龄分布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居民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蔡慧 吕超 +4 位作者 丁一波 傅忠星 王烨菁 周建军 杜琰 《中国临床医学》 2017年第5期728-731,共4页
目的:探讨上海市原卢湾区2004—2011年居民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系统整理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中原卢湾区户籍人群甲状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甲状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并以2000年全国第... 目的:探讨上海市原卢湾区2004—2011年居民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系统整理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中原卢湾区户籍人群甲状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甲状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并以2000年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应用年均变化百分率计算其年均率值并进行趋势分析。结果:上海市原卢湾区2004—2011年共报告甲状腺癌新发病例413例,占同期全区恶性肿瘤的3.96%。2004—2011年甲状腺癌粗发病率区间为7.49/10万~34.86/10万,中标发病率区间为6.02/10万~23.63/10万,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女性发病高峰在40~55岁。2004—2011年死亡病例共24例,粗死亡率区间为0.63/10万~1.61/10万,标化死亡率区间为0.13/10万~0.46/10万,8年间死亡率无明显波动。结论: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户籍人群男性与女性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幅明显,但死亡率极低,其中女性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于男性;应积极寻找甲状腺癌高发原因,控制发病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发病率 死亡率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趋化素、FIB和D-Dimer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金莲华 刘岩 +1 位作者 张宝仁 张治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7期2073-2076,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趋化素、纤维蛋白原(FIB)和D-D二聚体(D-Dimer)水平变化在妊娠期糖尿病(GD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GDM孕妇275例作为观察组,血糖正常孕妇268例作为对照组,共计543例。分别统计其年龄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实验室检测空... 目的 探讨血清趋化素、纤维蛋白原(FIB)和D-D二聚体(D-Dimer)水平变化在妊娠期糖尿病(GD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GDM孕妇275例作为观察组,血糖正常孕妇268例作为对照组,共计543例。分别统计其年龄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实验室检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血清趋化素、FIB、D-Dimer等指标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趋化素、FIB与D-Dimer联合检测在GDM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2组的孕前BMI、FPG、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IB、D-Dimer、血清趋化素等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TG、TC、HDL、LDL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趋化素、FIB和D-Dimer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9(95%CI:0.839~0.899),三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单项检测。结论 血清趋化素、FIB与D-Dimer联合检测,对GDM患者控糖达标、改善其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血清趋化素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脂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珏 蔡慧 +4 位作者 傅忠星 丁一波 王烨菁 周建军 杜琰 《中国临床医学》 2017年第5期732-735,共4页
目的:探讨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女性人群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系统整理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中原卢湾区户籍女性人群乳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计算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并用2000年全国第5次人口普... 目的:探讨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女性人群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系统整理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中原卢湾区户籍女性人群乳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计算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并用2000年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采用年均变化百分率计算其年均率值并进行趋势分析。结果:上海市原卢湾区2004—2011年共报告女性新发乳腺癌980例,占同期全区女性恶性肿瘤的19.17%,位居女性新发恶性肿瘤之首。8年间死亡313例,位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第3位。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女性乳腺癌标化发病率与标化死亡率相对平稳。结论:乳腺癌是上海市原卢湾区女性人群主要恶性肿瘤,年龄是影响乳腺癌发病与死亡的重要因素,应重点关注乳腺癌的预防和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的功能及其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柳东红(综述) 廖勇 曹广文(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27-937,共11页
环状RNA是一类通过特殊成环机制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环状RNA在众多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肿瘤的发生发展。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球肿瘤发生和死亡中均居前列,探索环状RNA在原发性... 环状RNA是一类通过特殊成环机制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环状RNA在众多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肿瘤的发生发展。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球肿瘤发生和死亡中均居前列,探索环状RNA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作用将丰富对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及防治的了解。有不少研究表明环状RNA参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本文就环状RNA的产生及功能,及其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预后预测及治疗靶点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肿瘤 原发性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社交软件对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HIV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22
19
作者 查旭东 王雯雯 +1 位作者 商学军 曹广文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0-364,共5页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防控工作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课题。在我国性接触传播已经超过经血液传播成为最主要的HIV传播途径,男男同性性行为(MSM)中的HIV感染率上升更为明显。网络社交软件替代同性活动场所成为MSM人群主要的性伴侣寻...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防控工作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课题。在我国性接触传播已经超过经血液传播成为最主要的HIV传播途径,男男同性性行为(MSM)中的HIV感染率上升更为明显。网络社交软件替代同性活动场所成为MSM人群主要的性伴侣寻找方式,进而导致了青年特别是学生MSM人群中HIV感染率逐渐升高。与现场纳入的MSM人群相比,经网络募集的MSM调查对象在教育程度、性行为方式以及HIV知识水平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网络工具可进一步完善HIV流行病调查以及HIV防控干预。本文就网络社交软件如何对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HIV传播产生影响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网络 男男性接触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肝癌一级预防专家共识(2018) 被引量:51
20
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感染相关肿瘤防控学组 中华预防医学会慢病预防与控制分会 +9 位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 曲春枫 陈万青 崔富强 樊春笋 李霓 舒为群 王宇婷 殷建华 邹怀宾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90-2097,共8页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主要包括HBV、HCV感染和黄曲霉毒素,蓝藻毒素和多种可干预的个体行为方式在肝癌发生发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实施肝癌病因的一级预防措施是在中国降低其疾病负担的重要途径。根据中国肝癌的流行病...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主要包括HBV、HCV感染和黄曲霉毒素,蓝藻毒素和多种可干预的个体行为方式在肝癌发生发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实施肝癌病因的一级预防措施是在中国降低其疾病负担的重要途径。根据中国肝癌的流行病学特征,结合在中国人群中开展并获得的肝癌一级预防措施的证据,本专家共识探讨了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包括针对不同HBV感染状态母亲的新生儿及儿童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程序;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预防和避免黄曲霉毒素及蓝藻毒素暴露;改变高危致癌风险相关的生活方式等,以期推进中国肝癌的有效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一级预防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