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的MRI检查意义与操作方式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贝历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7年第5期83-84,108,共3页
目的探讨MRI对乳腺癌的诊断意义,并对其操作方式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同期收治的确诊为乳腺良性肿瘤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均在治疗前给予MRI检查(包括常规MRI平扫、DWI扫描、动... 目的探讨MRI对乳腺癌的诊断意义,并对其操作方式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同期收治的确诊为乳腺良性肿瘤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均在治疗前给予MRI检查(包括常规MRI平扫、DWI扫描、动态增强扫描),回顾并比较2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信号特征。结果乳腺癌患者的病灶多呈类圆形,边缘尚比较清晰,部分患者存在毛刺征,经增强扫描后病灶有十分明显的强化现象;而乳腺良性肿瘤的患者则可见病灶的形态并不十分规则,范围比较广泛,且经增强扫描后,病灶呈片状强化,强化程度略低。2组患者的T1WI和T2WI信号均以等信号为主,而DWI扫描则均为高信号,其中,乳腺癌患者中弥漫高信号的比例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ADC值分别为(0.95±0.23)×10^(-3)mm^2·s^(-1)、(1.31±0.45)×10^(-3) mm^2·s^(-1),则呈相反规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MRI成像技术可以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有效诊断,且在常规MRI平扫的基础上,结合动态增强扫描、DWI扩散加权成像(b=500s·mm^(-2))作为检查方案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诊断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RI检查 操作方式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联合磁共振成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郑道亮 郭伟娟 戴益如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16期22-24,共3页
目的:探究在结直肠癌手术之前T分期、N分期中,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MRI)的应用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2021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可手术切除结直肠癌病例,将其平均随机... 目的:探究在结直肠癌手术之前T分期、N分期中,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MRI)的应用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2021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可手术切除结直肠癌病例,将其平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于术前进行MSCT检查,试验组术前进行MRI检查和MSCT检查,根据结直肠癌的TNM分期标准,对比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结直肠癌的T、N分期诊断正确率,研究总结MSCT成像技术联合MRI检查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经过术后病理检查明确T分期,试验组30例患者中5例T1~T2期,13例T3期,12例T4期;对照组30例患者中6例T1~T2期,12例T3期,12例T4期。对照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试验组诊断正确率为86.67%(26/30),对照组诊断正确率为63.33%(19/30),两组诊断正确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术后病理检查明确N分期,试验组30例患者中3例N0期,12例N1期,15例N2期;对照组30例患者中4例N0期,11例N1期,15例N2期。对照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试验组诊断正确率为96.67%(29/30),对照组诊断正确率为66.67%(20/30),两组诊断正确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诊断中,相比于单用MSCT,MRI检查和MSCT检查联合应用的价值更为显著,可以提高诊断正确率,为临床诊断提供支持,同时也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成像 磁共振成像 结直肠癌 T分期 N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