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引导硬化剂定位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范庆浩 吴晓明 +3 位作者 汪军峰 吴康康 章晓毅 叶建明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8期16-19,23,共5页
目的探讨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引导硬化剂定位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胸外科治疗的68例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35个病灶);在CT引导下,对照组对肺... 目的探讨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引导硬化剂定位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胸外科治疗的68例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35个病灶);在CT引导下,对照组对肺小结节予以Hookwire单独定位,试验组对小结节进行硬化剂定位,定位后根据情况予以切除或者行肺段、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的定位成功率及定位时间。结果 CT扫描结果显示,70个肺小结节病灶中左肺31个(44.29%),右肺39个(55.71%)。56例患者由结节切除后送冰冻病理证实为恶性且进行肺叶切除以及纵隔内淋巴结清扫术,14例患者由于存在结节或胸壁粘连严重,转至开胸手术。各病灶病理检查结果提示浸润性腺癌占34.29%,微浸润腺癌占10.00%,原位腺癌占17.14%,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占15.71%,慢性炎性病变10.00%,肺内淋巴结7.14%,肉芽肿5.71%。试验组定位成功率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试验组定位时间(19.97±3.21)min,低于对照组的(34.37±4.53)min(P<0.05)。结论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术前予以CT引导硬化剂定位能够显著提高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下切除孤立性肺结节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胸腔镜术 术前定位 硬化剂定位 Hookwire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X线征象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江 历玲玲 +3 位作者 周韶斌 王蓓 胡望远 吴晓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6期572-574,共3页
目的: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CT)前后各种钼靶X线征象进行观察分析,以评价其疗效。方法:对比分析47例乳腺癌NCT前后钼靶摄影各主要征象的变化。结果:肿块变化发生率89.3%(42/47),其中类圆形肿块变化87.5%(7/8)、形态变化趋向不规则;模糊肿... 目的: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CT)前后各种钼靶X线征象进行观察分析,以评价其疗效。方法:对比分析47例乳腺癌NCT前后钼靶摄影各主要征象的变化。结果:肿块变化发生率89.3%(42/47),其中类圆形肿块变化87.5%(7/8)、形态变化趋向不规则;模糊肿块93.7%(15/16)肿块边缘趋于清晰;肿块周围毛刺90.5%(19/21)变短甚至消失;透亮环肿块(1/2)可见瘤性实体缩小;病灶钙化74.2%(23/31)出现范围、数目、分布上的变化。结论:乳腺癌NCT前后钼靶摄影各种X线征象均有所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钼靶X线征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润性非特殊型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江 历玲玲 +3 位作者 王蓓 吴晓明 胡望远 周绍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组织类型浸润性非特殊型乳腺癌(NSIBC)的钼靶X线征象,并与肿瘤的组织类型对照分析。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NSIBC的钼靶X线征征象及组织学表现。并通过X线征象推测其组织学类型。结果:具有诊断价值的征象:髓样癌为无钙... 目的:分析不同组织类型浸润性非特殊型乳腺癌(NSIBC)的钼靶X线征象,并与肿瘤的组织类型对照分析。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NSIBC的钼靶X线征征象及组织学表现。并通过X线征象推测其组织学类型。结果:具有诊断价值的征象:髓样癌为无钙化的边界清楚肿块,浸润性导管癌为短棒样钙化及大导管相,单纯癌包括带有毛刺的边界不清的肿块、沙粒样钙化、皮肤增厚及乳头内陷。浸润性小叶癌的表现缺乏特征性。结论:不同组织类型的NSI-BC具有不同的X线特征,依据X线特征可初步判断NSIBC的组织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非特殊型乳腺癌 钼靶X线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矢状位重建技术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何建斌 卢建文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跟骨骨折中的最佳检查技术。方法经CT检查且临床资料完整的跟骨骨折50例,同时采用MSCT矢状位重建技术与传统的水平位加冠状位重建技术,对照分析所得影像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诊断明确,其中42例经手术证实,矢...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跟骨骨折中的最佳检查技术。方法经CT检查且临床资料完整的跟骨骨折50例,同时采用MSCT矢状位重建技术与传统的水平位加冠状位重建技术,对照分析所得影像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诊断明确,其中42例经手术证实,矢状位重建技术分型诊断对照分析准确率更高,所得结果更加可靠。结论MSCT矢状位重建技术能提供更多更直观的术前信息,且相对而言重建技术更加简便,应作为跟骨骨折患者的常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螺旋CT 矢状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周围性病变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及其安全性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明高 吴晓明 朱棠春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7年第11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周围性病变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采用16gauge和18gauge侧槽形手动切割活检针,在GE公司Hispeed/Nxi双排螺旋CT机引导下对119例肺周围性病变患者行穿刺活检术,分析诊断准确率及其并发...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周围性病变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采用16gauge和18gauge侧槽形手动切割活检针,在GE公司Hispeed/Nxi双排螺旋CT机引导下对119例肺周围性病变患者行穿刺活检术,分析诊断准确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预防。结果119例患者中经本法穿刺活检得出明确诊断114例,其中肺癌97例,肝癌肺转移7例,肺结核5例,炎性假瘤3例,胸膜间皮瘤2例;诊断不明5例。诊断准确率为95.8%。并发症主要为气胸13例、肺出血17例、严重胸膜反应1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诊断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为临床提供组织细胞学或病理学诊断依据,能有效地指导临床确定准确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周围性病变 诊断 穿刺活检 CT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顺行和逆行静脉造影对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胡美春 吴晓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11期1217-1217,共1页
关键词 下肢静脉疾病 逆行静脉造影 诊断意义 数字化 下肢静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88例肺结核门诊病例的分析
7
作者 胡美春 王绍丹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12期1329-1329,共1页
关键词 不典型肺结核 门诊病例 项目管理 肺结核病 患者资料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影像诊断
8
作者 王兴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546-546,共1页
关键词 诊断 胸膜肿瘤 间皮瘤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CT征象及预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叶明晖 何建斌 许志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CT征象、脑脊液/脑内室体积(CSF/ICV)对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例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资料,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53例)、中度组(72例)、重度组(48例)、特重度组(29例)。比较4组CT征象、CSF/ICV,... 目的探讨CT征象、脑脊液/脑内室体积(CSF/ICV)对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例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资料,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53例)、中度组(72例)、重度组(48例)、特重度组(29例)。比较4组CT征象、CSF/ICV,分析两者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评价其对重度及以上外伤性颅脑损伤的评估价值,并随访30天,对比不同CT征象、CSF/ICV患者预后情况,分析两者与预后的关系。结果4组基底池、中线移位、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Rotterdam CT评分、CSF/I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tterdam CT评分、CSF/ICV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715、0.672,P均<0.001);Rotterdam CT评分、CSF/ICV联合评估重度及以上外伤性颅脑损伤的AUC为0.877,大于两者单独评估,95%CI为0.824~0.919,敏感度为87.01%,特异度为78.40%;随访30天,Rotterdam CT评分、CSF/ICV高水平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高于低水平患者(P<0.05);Rotterdam CT评分、CSF/ICV与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独立相关(P<0.05)。结论CT征象、CSF/ICV对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程度具有可靠评估价值,且与预后独立相关,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颅脑损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脑脊液 脑内室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造影辅助超声检查用于肝细胞肝癌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孝英 夏秀梅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25-125,共1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造影辅助超声检查对于肝细胞肝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2月~2021年2月治疗的100例疑似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肝脏超声检查的为对照组,采用肝动脉造影辅助超声诊断的为观察组,每组均50例,以肝组织... 目的探讨肝动脉造影辅助超声检查对于肝细胞肝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2月~2021年2月治疗的100例疑似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肝脏超声检查的为对照组,采用肝动脉造影辅助超声诊断的为观察组,每组均50例,以肝组织病理活性检查结果为准,比较两组诊断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动脉造影辅助超声检查,可提高肝细胞肝癌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造影 超声检查 肝细胞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 T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用于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意义与价值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何建斌 姜巧生 李青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1年第4期362-366,共5页
目的分析3.0 T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指导三叉神经痛(TN)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MVD)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在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就诊行MVD治疗的60例TN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患者均在术前行3D-T... 目的分析3.0 T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指导三叉神经痛(TN)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MVD)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在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就诊行MVD治疗的60例TN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患者均在术前行3D-TOF-MRA检查,观察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之间的关系和走向,判定术前压迫神经的责任血管,并明确是否存在血管神经压迫(NVC)。结果60例TN患者中,术后52例(86.67%)患者疼痛症状完全消失,8例(13.33%)疼痛症状明显缓解;3D-TOF-MRA检查与MVD在责任血管的判定结果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VD诊断TN的阳性率为98.33%(59/60),3D-TOF-MRA检查诊断TN的阳性率为91.67%(55/6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经Kappa检验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0.86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表明3D-TOF-MRA诊断TN的曲线下面积为0.730(95%CI 0.526~0.934);3D-TOF-MRA检查诊断NVC发生率为63.33%(38/60),MVD手术所见NVC发生率为61.67%(37/6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TOF-MRA检查可较为准确地获知TN患者责任血管位置、走向、形态及压迫程度等方面的信息,对TN的临床诊断及MVD术前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三叉神经痛 3.0 T时间飞跃法 微血管减压术 责任血管
原文传递
CT引导下肺外周孤立肿块经皮穿刺活检71例并发症的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晓明 朱棠春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1390-1390,1393,共2页
目的分析CT引导下肺外围孤立肿块(SPN)穿刺活检的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方法本院连续两年内肺内外围型孤立肿块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患者71例,分析穿刺活检的并发症。结果71例患者中,发生气胸3例,肺内出血9例,出现痰中带血或者痰中带血加重... 目的分析CT引导下肺外围孤立肿块(SPN)穿刺活检的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方法本院连续两年内肺内外围型孤立肿块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患者71例,分析穿刺活检的并发症。结果71例患者中,发生气胸3例,肺内出血9例,出现痰中带血或者痰中带血加重的12例。肺内外围型孤立性肿块的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发生与穿刺针所经肺组织深度、受检者的年龄、穿刺病灶周围的肺气肿改变呈正相关(P<0.05),与性别无关(P>0.05)。结论CT引导下肺内肿块的穿刺活检并发症发生率以肺内出血和痰中带血为多见,气胸次之。高龄、位置深的病灶、穿刺次数增加及病灶周围有阻塞性肺疾病是经皮穿刺肺活检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诊断/放射摄影术 活组织检查 针吸/方法 穿刺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术前行CT、MRI辅助MED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春平 宋建钢 《慢性病学杂志》 2017年第6期686-689,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测量确定腰椎管通道减压范围辅助腰椎间盘镜减压治疗老年性腰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86例后路椎间盘镜(MED)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测量确定腰椎管通道减压范围辅助腰椎间盘镜减压治疗老年性腰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86例后路椎间盘镜(MED)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术前CT、MRI测量确定腰神经通道减压范围辅助腰椎间盘镜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对照组采用MED治疗。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腰痛评分对功能进行评分,评估手术后1 d、3 d、2周、4周、12周的JOA评估治疗分数评分、手术时间、出血量及硬膜损伤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2周。两组术后1d、3 d、2周、4周、12周JOA评分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术后1 d、3 d、2周、4周JO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中无硬膜损伤,对照组1例损伤(P>0.05)。结论术前CT、MRI测量确定腰神经通道减压范围辅助MED减压治疗老年性腰神经根管狭窄症是有效的术式,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硬膜损伤无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间盘镜 腰椎管狭窄症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减压范围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腹部X线平片、超声诊断输尿管小结石的回顾性对照研究
14
作者 吴晓明 汪军峰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8年第11期44-45,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和常规影像学检查对输尿管小结石的诊断效能,评价MSCT和常规影像学检查的可靠性。方法收集2004—2006年收治的78例输尿管小结石(直径≤5.0mm)病例,均经开放性或腹腔镜手术证实。将手术结果同MSCT、... 目的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和常规影像学检查对输尿管小结石的诊断效能,评价MSCT和常规影像学检查的可靠性。方法收集2004—2006年收治的78例输尿管小结石(直径≤5.0mm)病例,均经开放性或腹腔镜手术证实。将手术结果同MSCT、腹部X线平片(KUB)、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来判断三种影像学检查的可靠性。本组有69例患者行KUB检查,78例行超声检查,57例行MSCT检查。结果(1)MSCT、KUB、超声三种影像学检查对输尿管小结石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2%(56/57)、53.6%(37/69)、67.9%(53/78)。(2)KUB+超声对输尿管小结石的诊断符合率为73.9%(51/69),低于MSCT的98.2%(P〈0.05)。结论MSCT在输尿管小结石的诊断上优于KUB、超声及KUB+超声,是诊断输尿管结石最可靠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输尿管结石
原文传递
胸内孤立性纤维瘤影像诊断
15
作者 何建斌 吴晓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9年第10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胸内孤立性纤维瘤影像表现,发现其相对特征性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完整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胸内孤立性纤维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胸部X线片和CT表现,并结合文献资料加以总结。结... 目的探讨胸内孤立性纤维瘤影像表现,发现其相对特征性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完整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胸内孤立性纤维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胸部X线片和CT表现,并结合文献资料加以总结。结果6例胸内孤立性纤维瘤患者,其中良性5例,恶性1例;位于右侧胸腔3例,位于左上纵隔1例,位于左侧胸腔2例。术前影像诊断正确2例,误诊为左上纵隔胸腺瘤1例,误诊为周围型支气管肺癌3例。其相对特征性CT表现为胸腔内边缘光整的单发肿块;邻近肺组织受压;增强扫描见肿块内增强血管影;肿块与胸膜相连的“蒂”征或肿块与胸膜广基相连;不伴有肺门、纵隔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征象。结论胸内孤立性纤维瘤有着相对特征性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术前正确诊断还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瘤 体层摄影术
原文传递
CT联合MRI在脑囊虫病初诊及复查的运用探究
16
作者 王绍丹 石艳兰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23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 探讨CT联合MRI在脑囊虫病初诊及复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金华市人民医院及贵州省从江县人民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73例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初诊时均行CT平扫联合MRI检查,比较两种图像表现。所有... 目的 探讨CT联合MRI在脑囊虫病初诊及复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金华市人民医院及贵州省从江县人民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73例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初诊时均行CT平扫联合MRI检查,比较两种图像表现。所有患者接受吡喹酮口服治疗,10 d为一个疗程,停药观察45 d,再进行下一疗程的治疗,每个疗程治疗前后复查CT及MRI,直至虫体影像学显示钙化,观察复查过程中CT及MRI影像学表现。结果 经CT检查确诊为脑囊肿病65例,经MRI检查确诊为脑囊虫病72例,两种检查的确诊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实质型CT表现为幕上半球低密度,全脑肿胀,伴有多发小囊型,大小5~10 mm;单发性大囊型无实性结节,边界清晰;多发钙化型,多数仅表现为钙化;脑室型CT表现为脑室形态异常,有局限性不对称扩大,脉络丛有一定程度的位移,部分可见囊壁钙化;脑膜型CT表现为侧裂池、鞍上池轻度占位,蛛网膜下腔扩大,脑室对称性扩大,CT无法判断脑囊虫病各期。存活期MRI表现为囊性病灶,大小2~8 mm,内部见偏心性等T1、短T2信号头节,周围有轻度的水肿;变性死亡期MRI表现为囊内液、周围大面积水肿高信号,囊内显示点状低信号,增强扫描显示增强环,厚度明显大于存活期;死亡期MRI表现为囊肿内点状高信号,其余位置呈低信号。结论 同CT比较,MRI对脑囊虫病活动期以及退变死亡期诊断敏感性更高,但对非活动期钙化型诊断效果不如CT。在脑囊虫病患者初诊时,可选择CT作为常规检查手段,当CT无法确诊,或在治疗过程中复查评估疗效时,则可选用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脑囊虫病 初诊 复查 影像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