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1898名检验初筛ALT不合格献血者的回顾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金志坚 徐健 +1 位作者 邵丽萍 王建强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144-145,共2页
目前网内采供血机构常采用干化学试纸条对献血者进行献血前AIT检测,以减少ALT不合格所造成的血液报废。随着ELISA以及核酸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近年来ALT在血液筛查中的作用已存在争议。为进一步探讨无偿献血者人群ALT与HBsAg、抗-HC... 目前网内采供血机构常采用干化学试纸条对献血者进行献血前AIT检测,以减少ALT不合格所造成的血液报废。随着ELISA以及核酸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近年来ALT在血液筛查中的作用已存在争议。为进一步探讨无偿献血者人群ALT与HBsAg、抗-HCV关联程度,以及与体重、性别之间的相关性,笔者对2009一08一10检验初筛ALT不合格的街头献血者进行回顾分析,并追溯其后续2年在本中心再次献血情况,并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不合格 无偿献血者 初筛 检验 核酸检测技术 干化学试纸条 采供血机构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树提取液的遗传毒性 被引量:4
2
作者 卢苗贵 蒋巧玲 +1 位作者 蔡德雷 郑云燕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6-580,共5页
目的探讨柞树提取液的遗传毒性。方法采用微核实验、精子畸形实验、Ames实验和V79细胞基因突变实验考察柞树提取液的遗传毒性。Ames实验设柞树提取液6.25,12.5,25,50和100 mg组,直接计数培养基上各菌株的回变菌落数。V79细胞基因突变实... 目的探讨柞树提取液的遗传毒性。方法采用微核实验、精子畸形实验、Ames实验和V79细胞基因突变实验考察柞树提取液的遗传毒性。Ames实验设柞树提取液6.25,12.5,25,50和100 mg组,直接计数培养基上各菌株的回变菌落数。V79细胞基因突变实验设柞树提取液2.5,5.0和10 g.L-1组,直接观察集落数,并计算突变频率。微核实验和精子畸形实验均设柞树提取液2.5,5.0和10.0 g.kg-1组,镜检计数每只动物1000个嗜多染红细胞,每只动物1000个完整精子,记录有微核的PCE数量,畸变精子类型和数目,计算微核千分率和精子畸形率。结果柞树提取液6.25,12.5,25,50和100 mg在加S9与不加S9条件下,Ames实验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对照组的2倍,结果为阴性;V79基因突变实验突变频率均未达到阴性对照组3倍以上,并未见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为阴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柞树提取液2.5,5.0和10 g.kg-1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柞树提取液未见具有遗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树 植物提取物 诱变力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卵泡抑素样蛋白1、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溃疡性结肠炎早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夏晓寒 黄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28-1632,共5页
目的:分析肘静脉血液中血卵泡抑素样蛋白1(follistain-like protein 1,fstl1)、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价值.方法:采集67例UC患者、60例健康人群静脉血,... 目的:分析肘静脉血液中血卵泡抑素样蛋白1(follistain-like protein 1,fstl1)、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价值.方法:采集67例UC患者、60例健康人群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两组血清外周fstl1、CRP和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三种指标在早期诊断UC中的作用.结果:UC患者血清fstl1、CRP、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活动期血清fstl1、C R P、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t=10.671,10.398,31.873,P<0.05).随着病情的加重,UC患者fstl1、CRP、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其中重度组fstl1、CRP、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t=5.766,5.821,2.307,2.213,2.789,2.363,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fstl1、CRP、D-二聚体水平与UC患者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isease activity index,D A I)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511,0.312,0.317,P<0.05).采用fstl1、CRP、D-二聚体联合检测后,诊断敏感性、阴性预测值显著升高,与单项检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13,4.823,P<0.05).结论:肘静脉血液指标fstl1、CRP、D-二聚体联合检测可以作为早期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卵泡抑素样蛋白1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血浆中甲胎蛋白、丙酮酸激酶M2和白蛋白mRNA检测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夏晓寒 黄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876-1880,共5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血浆中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丙酮酸激酶M2(pyruvate kinase M2,PKM2)和白蛋白(albumin,ALB)mRNA检测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1-01/2013-12瑞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 目的:探究外周血血浆中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丙酮酸激酶M2(pyruvate kinase M2,PKM2)和白蛋白(albumin,ALB)mRNA检测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1-01/2013-12瑞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共10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102例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AFP、P K M2和A L B基因的检出率、表达差异和mRNA与临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计算AFP mRNA、PKM2 mRNA和ALB mRNA的2-??Ct,同时对AFP、PKM2及ALB的表达与临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得到ALB mRNA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和血清白蛋白存在相关性.对所有患者经过联合检测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联合检测阳性率的最高,较为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AFP mRNA、PKM2 mRNA和ALB mRNA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甲胎蛋白 丙酮酸激酶M2 白蛋白 MRNA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