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需要放射治疗吗? 被引量:2
1
作者 朱远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09-412,共4页
根据2014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资料报道中国2010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胃癌均居第3位[1]。2015年美国癌症流行病学资料估计美国胃癌新发病例24590例,死亡10720例[2]。根据最新发布的《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目前我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 根据2014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资料报道中国2010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胃癌均居第3位[1]。2015年美国癌症流行病学资料估计美国胃癌新发病例24590例,死亡10720例[2]。根据最新发布的《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目前我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42万例,居全球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治疗 手术期间 放射疗法 手术后期间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例肺部肿瘤SBRT的经验和疗效 被引量:11
2
作者 董百强 徐裕金 +10 位作者 孙晓江 郑晓 杜向慧 狄晓云 单国平 陈维军 李浦 李剑龙 邵凯南 许亚萍 陈明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7-630,共4页
目的 评价SBRT肺部肿瘤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2—2015年在浙江省肿瘤医院经SBRT的200例肺部肿瘤患者。早期原发性NSCLC 118例,肺孤立转移82例,80%等剂量线作为处方剂量覆盖95%PTV,100%等剂量线覆盖100%IGTV,4.0~18.0... 目的 评价SBRT肺部肿瘤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2—2015年在浙江省肿瘤医院经SBRT的200例肺部肿瘤患者。早期原发性NSCLC 118例,肺孤立转移82例,80%等剂量线作为处方剂量覆盖95%PTV,100%等剂量线覆盖100%IGTV,4.0~18.0 Gy/次,每天或隔天1次,BED为40.0~151.2 Gy (中位数100 Gy)。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随访率96.0%。原发瘤组CR率14.8%(17/115),PR率65.2%(75/115)。转移瘤组组CR率25%(19/77),PR率38%(29/77)。2、3级急性RP发生率分别为4.7%、3.1%。中位随访时间14.9个月,1、2年原发和转移瘤组LC率分别为95.7%、84.3%和92%、73%,OS率分别为94.5%、92.0%和85%、62%。结论 SBRT对早期原发性NSCLC和肺孤立转移瘤的1、2年LC、OS率较高且发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体部立体定向放射疗法 肺孤立转移瘤/体部立体定向放射疗法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微环境中肿瘤新生血管巨噬细胞和α平滑肌动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方敏 袁静萍 +4 位作者 刘璐璐 程国平 应航洁 陈亚梅 陈明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18-523,共6页
目的探讨肝癌微环境中肿瘤新生血管、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01例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癌组织新生血管、巨噬细胞和α-SMA的表达... 目的探讨肝癌微环境中肿瘤新生血管、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01例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癌组织新生血管、巨噬细胞和α-SMA的表达,采用配备有Olympus-DP72图像采集系统和CRi Nuance多光谱成像系统的Olympus-BX51正置显微镜进行拍照和定量分析。结果101例肝癌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DFS)为5个月,其中98例患者的肿瘤新生血管数量为51-429个,中位值为218个;91例患者的巨噬细胞数量为110-555个,中位值为259个;100例患者的肿瘤间质厚度为35.61-555.35 μm,中位值为246.98 μm。肿瘤新生血管低密度组和高密度组患者的中位DFS分别为7和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7);巨噬细胞低密度组和高密度组患者的中位DFS分别为8和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肝癌间质成纤维细胞低密度组和高密度组患者的中位DFS分别为12和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低表达组、联合中表达组和联合高表达组(新生血管、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3种间质成分均呈高表达为联合高表达组,3种间质成分均呈低表达为联合低表达组,其余为联合中表达组)患者的中位DFS分别为17、5和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肿瘤复发、巨噬细胞密度和成纤维细胞密度均为肝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结论肝癌间质微环境中肿瘤新生血管、巨噬细胞和α-SMA存在异质性,对肝癌的侵袭转移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微环境 病理 侵袭转移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患者TKI联合放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孔月 宋正波 陈明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18-1221,共4页
NSCLC患者易发生脑转移,治疗方法多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广泛使用使得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的生存得到显著延长。本文总结近年来有关TKI与NSCLC脑转移治疗的相关文献,探讨TKI与放疗联合的治疗模式。
关键词 肺肿瘤 脑转移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累及野放疗淋巴结区域受照剂量与失败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晓 包勇 +3 位作者 何智纯 徐裕金 邓小武 陈明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80-583,共4页
目的 分析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采用累及野照射(involved field radiation therapy,IFRT)时各淋巴结区受照剂量与淋巴结失败的关系.方法 在接受根治性放疗的局限期SCLC患者原治疗计划中勾画第1至10组... 目的 分析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采用累及野照射(involved field radiation therapy,IFRT)时各淋巴结区受照剂量与淋巴结失败的关系.方法 在接受根治性放疗的局限期SCLC患者原治疗计划中勾画第1至10组淋巴结引流区,记录每组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其所受目的性或附带照射剂量.照射野内、野边缘、野外失败分别定义为失败淋巴结体积位于80%处方剂量曲线内、80%~20%、20%处方剂量曲线外.结果 勾画76例患者1 216组淋巴结引流区.中位随访时间17.4个月.初诊时各淋巴结区转移率超过50%的为4R(68.7%)、4L(57.9%)、10R(57.9%)、2R(56.6%)、7(51.3%)区.淋巴结区有阳性病灶时,均接受了处方剂量照射.而未发生转移时,受到平均附带照射剂量超过3 000 cGy的淋巴结区有:3P、4L、7、6、4R、5、2L.淋巴结中位无失败时间9.8个月.仅1例患者发生纵隔淋巴结照射野外失败.其余患者照射野外失败位于锁骨上区或原发病灶对侧肺门.结论 SCLC患者采用IFRT照射纵隔淋巴结区时,未发生转移的淋巴结区可以受到相当剂量的附带照射.而纵隔淋巴结照射野外失败较少见,与所受附带照射剂量贡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局限期 累及野放疗 辐射剂量学
原文传递
初治寡转移鼻咽癌患者原发灶根治性放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黄爽 陈媛媛 +2 位作者 姜锋 胡巧英 陈晓钟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39,共5页
【摘要】目的初诊寡转移鼻咽癌患者原发灶根治性放疗预后因素分析。方法2008—2011年39例初诊寡转移鼻咽癌患者接受1~6周期化疗及原发灶根治性放疔.其中10例常规放疗.26例IMRT。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单因素预后分析,... 【摘要】目的初诊寡转移鼻咽癌患者原发灶根治性放疗预后因素分析。方法2008—2011年39例初诊寡转移鼻咽癌患者接受1~6周期化疗及原发灶根治性放疔.其中10例常规放疗.26例IMRT。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8个月,1、2、3年OS和PFS分别为97%及87%、87%及65%、70%及59%。年龄、转移灶数目、诱导化疗方案、是否同步化疗均是影响生存的因素,其中≤3个转移灶患者生存率更高(P=0.023),诱导化疗包含比不含多西他赛方案生存率明显提高(P=0.041)。结论初治寡转移鼻咽癌患者接受诱导化疗及原发灶根治性放疗后仍可获得长期生存,尤其是年龄小及转移灶数目≤3个患者。含多西紫杉醇的方案或能使患者得到更大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鼻咽肿瘤/化学疗法 预后
原文传递
局限期SCLC超分割或大分割放疗同步化疗预后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晓 夏冰 +10 位作者 包勇 徐裕金 王谨 马红莲 金莹 方敏 唐华容 陈梦圆 董百强 傅小龙 陈明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00-1005,共6页
目的 比较超分割或大分割放疗同步化疗对局限期SCLC的生存影响。方法 超分割和大分割组分别入组患者92、96例。超分割组采用45 Gy分30次,2 次/d。大分割组采用55 Gy分22次,1 次/d。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 目的 比较超分割或大分割放疗同步化疗对局限期SCLC的生存影响。方法 超分割和大分割组分别入组患者92、96例。超分割组采用45 Gy分30次,2 次/d。大分割组采用55 Gy分22次,1 次/d。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超分割和大分割组患者1、2、5年PFS率分别为82%、61%、59%和85%、69%、69%(P=0.27),OS率分别为85%、41%、27%和77%、34%、27%(P=0.37)。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开始到放疗开始时间≤43 d是PFS的有利因素(P=0.005),化疗开始到放疗结束时间≤63 d、PCI是OS有利因素(P=0.044、0.000)。超分割组和大分割组2、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28%、9%和16%、2%(P=0.009)。结论 采用加速超分割或大分割方案联合同步化疗的PFS及OS均显著提高。控制化疗开始至放疗开始、结束时间≤43 d、≤63 d有利于提高PFS和OS。但2、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超分割组显著高于大分割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 调强 放射疗法 超分割 放射疗法 大分割 肺肿瘤/化学疗法 预后
原文传递
cT3期直肠癌是否都需要放疗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鲁迎 朱远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5年第4期21-23,共3页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对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后行根治手术是目前治疗的金标准。但对于c T3期直肠癌是否都需要行放化疗还是有争议,部分c T3期直肠癌单纯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即可,局部复发率低。但如何区分...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对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后行根治手术是目前治疗的金标准。但对于c T3期直肠癌是否都需要行放化疗还是有争议,部分c T3期直肠癌单纯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即可,局部复发率低。但如何区分定义这部分病例还是有待商榷。本文概述了c T3期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进展期 同步放化疗
原文传递
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短程放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娜 朱远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5年第4期61-63,共3页
<正>直肠癌是国内外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为直肠癌主要的治疗方法。由于直肠癌患者在就诊时以中晚期患者居多,其中T3占30~40%,T4占20~25%[1],单纯手术治疗风险及复发率较高。目前以术前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已成... <正>直肠癌是国内外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为直肠癌主要的治疗方法。由于直肠癌患者在就诊时以中晚期患者居多,其中T3占30~40%,T4占20~25%[1],单纯手术治疗风险及复发率较高。目前以术前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已成为T3、T4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模式。直肠癌术前放疗主要采用两种模式,即短程放疗和长程放疗联合同步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放疗 晚期直肠癌 术前放疗 复发率 保肛率 同步化疗 单纯手术治疗 术前放化疗 中晚期患者 大分割放疗
原文传递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胸部放疗靶区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10
作者 胡晓 包勇 +17 位作者 徐裕金 张力 王谨 马红莲 金莹 徐晓玲 宋正波 彭芳 唐华容 方敏 孔月 陈梦圆 董百强 余新民 卢红阳 张沂平 范云 陈明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46-1050,共5页
目的 通过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 SCLC)胸部不同放疗靶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2-2017年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及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接受2程EP方案诱导化疗后无疾病进展的309例局限期 SCLC 患者.随机分为照射化... 目的 通过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 SCLC)胸部不同放疗靶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2-2017年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及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接受2程EP方案诱导化疗后无疾病进展的309例局限期 SCLC 患者.随机分为照射化疗后残留肿瘤组(159例)和照射化疗前原发病灶组(150例). 2个组患者均采用累及野照射纵隔阳性淋巴结的完整结区.胸部放疗采用45 Gy分30次3周完成,2 次/d,与第3程EP方案化疗同步进行.共化疗4-6程.放化疗后疗效评价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的患者接受全脑预防性放疗25 Gy分10次2周完成或30 Gy分15次3周完成.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数据.结果 照射化疗后残留肿瘤组和化疗前原发病灶组 1、 2、 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 79. 4%、 61. 5%、 60. 1%和 79. 8%、 66. 5%、 57. 3% ( P=0. 73).化疗后残留肿瘤组和化疗前原发病灶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2. 1个月(95%CI:18.2~26. 0)和26. 9个月(95%CI:23.5~30. 3),1、3、5、7年总生存率分别为 81. 1%、31. 6%、23. 9%、 22. 2%和85. 3%、36. 6%、26. 1%、20. 0%(P=0. 51).化疗后残留肿瘤组和化疗前原发病灶组2-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32. 9%和43. 2%(P=0. 01),2-3级肺纤维化发生率分别为2. 0%和10. 9% (P=0. 01).结论 对于诱导化疗后的局限期SCLC,胸部放疗可仅照射化疗后残留原发灶,纵隔淋巴结引流区可常规采用累及野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放射疗法 放疗靶区 前瞻陛研究
原文传递
正常肺组织大分割照射全肺平均耐受剂量与生物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成 吴润叶 +7 位作者 周兆明 封巍 徐裕金 王谨 张鹏 石磊 陈媛媛 陈明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41-646,共6页
目的建立正常组织分次照射基于肺纤维化影像学改变的全肺平均剂量-效应模型,定量分析分割照射相比单次照射的生物学效应及耐受剂量关系.方法采用8~10周龄C57BL6雌性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组进行X射线全肺野照射,分别给予梯度剂量0、2.0Gy&#... 目的建立正常组织分次照射基于肺纤维化影像学改变的全肺平均剂量-效应模型,定量分析分割照射相比单次照射的生物学效应及耐受剂量关系.方法采用8~10周龄C57BL6雌性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组进行X射线全肺野照射,分别给予梯度剂量0、2.0Gy×5次、4.0Gy×5次、6.0Gy×5次、7.0Gy×5次、8.5Gy×5次.照射后24周行CT扫描成像,CT图像三维重建后经三维分割算法获得肺部平均密度与肺部体积值,并分别据此进行Boltzmann模型放射生物学建模.结果照射后24周CT图像三维重建冠状位图像提示剂量依赖的肺部影像学改变.同一时间点肺组织全基因组芯片与组织病理学研究均提示与影像学改变高度吻合.经放射生物学建模,分次照射诱导肺密度改变的全肺平均剂量(Dmean)中位剂量为(30.80±0.80)Gy(校正R2=0.97);引起肺体积减小的中位剂量为(31.31±7.07)Gy(校正R2=0.92).基于影像学参数的剂量-效应曲线提示,肺组织对分次照射的耐受性相比单次照射显著提高.结论纤维化进展过程中,肺密度与肺体积改变对X射线的依赖性不仅取决于总剂量大小,也与分割次数、分次剂量存在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割照射 放射性肺纤维化 Boltzmann模型 放射生物学建模
原文传递
原发小细胞肺癌中BRAF/KRAS以及PIK3CA突变的基因特征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华容 杨世峰 +9 位作者 胡晓 徐裕金 董百强 王谨 孔月 马红莲 张小倩 许强 张建军 陈明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05-809,共5页
目的 在中国人群小细胞肺癌(SCLC)标本中检测BRAF/KRAS以及PIK3CA基因突变频率,分析这些基因突变的基因特征和临床特征.方法 2009-2014年共收集557例单纯SCLC患者组织样本.利用双脱氧测序法进行BRAF、KRAS、PIK3CA、NRAS、MEK1基因突... 目的 在中国人群小细胞肺癌(SCLC)标本中检测BRAF/KRAS以及PIK3CA基因突变频率,分析这些基因突变的基因特征和临床特征.方法 2009-2014年共收集557例单纯SCLC患者组织样本.利用双脱氧测序法进行BRAF、KRAS、PIK3CA、NRAS、MEK1基因突变检测.χ2检验分析临床因素与基因突变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在557例标本中检测到13例BRAF突变,突变类型包括V600E(n=5)、V600A(n=2)、V600M(n=1)、D594G(n=1)、G464E(n=1)、K601R(n=2)、S605N(n=1).6例KRAS突变,突变类型包括G12C(n=3)、G12A(n=1)、G12D(n=1)、G13D(n=1).4例PIK3CA突变,突变类型包括E545G(n=2)、H1047R(n=2).另外1例NRAS突变(Q61R)和1例MEK1突变(D61Y).这些突变基因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状态、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基因突变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比无此类突变者生存时间差,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30±0.75)个月(95%CI为8.83~11.77个月)和(12.80±0.54)个月(95%CI为11.74~13.86)(P=0.011).结论 在单纯SCLC中存在小比例的BRAF/KRAS、PIK3CA基因突变群体,这些基因突变与患者的临床特征无明显统计学相关性,但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与患者生存预后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BRAF基因 KRAS基因 PIK3CA基因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原发SCLC中EGFR突变异质性及其预后关系
13
作者 唐华容 胡晓 +10 位作者 杨世峰 徐裕金 董百强 王谨 孔月 马红莲 张小倩 许强 苏丹 张建军 陈明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 在大规模中国人群SCLC标本中检测EGFR基因突变频率,分析原发SCLC中EGFR基因突变的异质性和临床特征.方法 2009—2014年间共收集557例单纯SCLC患者组织样本.利用双脱氧测序法进行EGFR突变检测.χ2检验分析临床因素与EGFR突变的相关... 目的 在大规模中国人群SCLC标本中检测EGFR基因突变频率,分析原发SCLC中EGFR基因突变的异质性和临床特征.方法 2009—2014年间共收集557例单纯SCLC患者组织样本.利用双脱氧测序法进行EGFR突变检测.χ2检验分析临床因素与EGFR突变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在557例标本中检测到38例EGFR突变(68%),其中经典突变有E19 deletion的3例、E21 L858R的3例、E20 T790M突变的1例,余均为非经典突变.EGFR突变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无相关性.不吸烟者与吸烟患者之比在EGFR突变组(11/36)与EGFR野生组(86/3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对患者治疗史进行匹配发现EGFR突变者生存预后比EGFR野生型好,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4.43±946)个月:(14.17±084)个月(P=0020).采用Cox回归分析提示局限期(HR=2610,P=0000)、〈65岁(HR=1476,P=0010)和EGFR突变是预后影响因素(HR=0576,P=0039).结论 在初诊SCLC患者中存在EGFR突变亚群,其突变类型异质性较高,EGFR突变与SCLC患者的生存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异质性 预后
原文传递
T3期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的利与弊有利于病情缓解
14
作者 朱远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1-643,共3页
直肠癌的治疗策略在过去的20年间已发生很大变化。1990年.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的共识会议推荐术后化放疗用于Ⅱ和Ⅲ期直肠癌。随着术前影像学的发展,放化疗适应证转向了新辅助治疗。与术后放化疗相比,术前放化疗有更好的局控率和较少... 直肠癌的治疗策略在过去的20年间已发生很大变化。1990年.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的共识会议推荐术后化放疗用于Ⅱ和Ⅲ期直肠癌。随着术前影像学的发展,放化疗适应证转向了新辅助治疗。与术后放化疗相比,术前放化疗有更好的局控率和较少的急性和慢性不良反应。当前,术前放化疗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手术已作为临床Ⅱ-Ⅲ期直肠癌患者的标准治疗。但是,该治疗模式与潜在的不良反应、早期术后并发症以及长期的功能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放化疗 直肠癌患者 T3期 新辅助治疗 国家健康研究所 全直肠系膜切除 早期术后并发症 术后化放疗
原文传递
早期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15
作者 沈金闻 朱远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8-581,共4页
由于诊疗手段的不断改进,霍奇金淋巴瘤已成为治愈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但随着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治疗的远期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因此,根据疾病分期和危险因素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是目前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 由于诊疗手段的不断改进,霍奇金淋巴瘤已成为治愈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但随着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治疗的远期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因此,根据疾病分期和危险因素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是目前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早期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在个体化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病/放射疗法 霍奇金病/化学疗法 风险评估 体层摄影术 正电子发射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