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光学光刻技术的PDMS微纳敏感结构薄膜加工工艺研究
1
作者
章城
赵天晨
廖宁波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0-563,共4页
利用光学光刻技术进行多种形状规格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纳敏感结构的并行加工。研究了基于光学光刻技术的PDMS微纳敏感结构薄膜加工工艺,并加工出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PDMS微纳敏感结构。此外,对加工后的PDMS微纳敏感结构薄膜进行...
利用光学光刻技术进行多种形状规格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纳敏感结构的并行加工。研究了基于光学光刻技术的PDMS微纳敏感结构薄膜加工工艺,并加工出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PDMS微纳敏感结构。此外,对加工后的PDMS微纳敏感结构薄膜进行表征,观察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PDMS微纳敏感结构的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基于光学光刻技术的PDMS微纳敏感结构薄膜加工工艺具有加工效率高,加工过程中不需要刻蚀、激光加工等复杂工艺和昂贵设备的特点,并且实现了大批量PDMS微纳敏感结构的并行加工。同时,掩模板上的微纳图案较好地转移到PDMS薄膜上,具有较好的图案曝光成像和图形转移效果。此外,制备的PDMS微纳敏感结构形状较规则、排列整齐,并且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PDMS微纳敏感结构都具有高度一致性较好,侧面轮廓分明,侧壁角接近90°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光刻
微纳结构
聚二甲基硅氧烷
结构薄膜
纳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固液两相流下离心泵内特性和颗粒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章城
赵天晨
+1 位作者
廖宁波
徐圣永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70-875,共6页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固液两相流下的离心泵内特性变化规律、颗粒分布和速度,从而进一步探索离心泵的磨损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颗粒的浓度和密度对离心泵内特性存在一定的影响,总压和湍动能系数k(液相)随着θ角...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固液两相流下的离心泵内特性变化规律、颗粒分布和速度,从而进一步探索离心泵的磨损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颗粒的浓度和密度对离心泵内特性存在一定的影响,总压和湍动能系数k(液相)随着θ角度增大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的现象,并且总压和湍动能系数k(液相)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的波动的规律比较相似。在不同的颗粒浓度下,蜗壳中固相颗粒浓度沿着蜗壳半径方向向外逐渐增大,其中隔舌出口附近的蜗壳内边缘处的浓度最高,且在隔舌出口附近颗粒分布较为不均匀。此外,颗粒密度对颗粒在离心泵内分布的影响较为明显。相比于大密度颗粒工况,当颗粒密度较小时,离心泵流道内颗粒分布较为均匀。颗粒速度大小和浓度的分布在叶片的工作面和背面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叶片工作面上,颗粒在叶轮进口附近易集中,在叶片背面上,颗粒在叶轮进口附近和叶片末端易集中,从而推断在叶片工作面入口上边缘处和在叶片背面的末端磨损更有可能被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动力学
内特性
颗粒分布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光学光刻技术的PDMS微纳敏感结构薄膜加工工艺研究
1
作者
章城
赵天晨
廖宁波
机构
温州大学
浙江省
激光加工机器人
重点
实验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
学院
浙江省
空气
动力
装备
技术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0-563,共4页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Q20E050023)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Q20E050004)温州市基础性工业科技项目(G20190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2164)。
文摘
利用光学光刻技术进行多种形状规格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纳敏感结构的并行加工。研究了基于光学光刻技术的PDMS微纳敏感结构薄膜加工工艺,并加工出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PDMS微纳敏感结构。此外,对加工后的PDMS微纳敏感结构薄膜进行表征,观察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PDMS微纳敏感结构的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基于光学光刻技术的PDMS微纳敏感结构薄膜加工工艺具有加工效率高,加工过程中不需要刻蚀、激光加工等复杂工艺和昂贵设备的特点,并且实现了大批量PDMS微纳敏感结构的并行加工。同时,掩模板上的微纳图案较好地转移到PDMS薄膜上,具有较好的图案曝光成像和图形转移效果。此外,制备的PDMS微纳敏感结构形状较规则、排列整齐,并且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PDMS微纳敏感结构都具有高度一致性较好,侧面轮廓分明,侧壁角接近90°的特征。
关键词
光学光刻
微纳结构
聚二甲基硅氧烷
结构薄膜
纳米技术
Keywords
Optical lithography
Micro/nano structure
PDMS
Structural film
Nanotechnology
分类号
TB74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B79 [一般工业技术—真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固液两相流下离心泵内特性和颗粒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章城
赵天晨
廖宁波
徐圣永
机构
温州大学机电工程
学院
浙江省
激光加工机器人
重点
实验室
激光加工机器人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浙江省空气动力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衢州学院
宁波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出处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70-87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2164)
文摘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固液两相流下的离心泵内特性变化规律、颗粒分布和速度,从而进一步探索离心泵的磨损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颗粒的浓度和密度对离心泵内特性存在一定的影响,总压和湍动能系数k(液相)随着θ角度增大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的现象,并且总压和湍动能系数k(液相)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的波动的规律比较相似。在不同的颗粒浓度下,蜗壳中固相颗粒浓度沿着蜗壳半径方向向外逐渐增大,其中隔舌出口附近的蜗壳内边缘处的浓度最高,且在隔舌出口附近颗粒分布较为不均匀。此外,颗粒密度对颗粒在离心泵内分布的影响较为明显。相比于大密度颗粒工况,当颗粒密度较小时,离心泵流道内颗粒分布较为均匀。颗粒速度大小和浓度的分布在叶片的工作面和背面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叶片工作面上,颗粒在叶轮进口附近易集中,在叶片背面上,颗粒在叶轮进口附近和叶片末端易集中,从而推断在叶片工作面入口上边缘处和在叶片背面的末端磨损更有可能被磨损。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动力学
内特性
颗粒分布
磨损
Keywords
CFD
Internal characteristic
Particle distribution
Abrasion
分类号
TH3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光学光刻技术的PDMS微纳敏感结构薄膜加工工艺研究
章城
赵天晨
廖宁波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固液两相流下离心泵内特性和颗粒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
章城
赵天晨
廖宁波
徐圣永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