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和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白蛋白比值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施秋凌 汪永斌 +2 位作者 姬晓伟 原梦 谢波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1期1596-1598,共3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和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白蛋白比值(RAR)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ICU)医疗信息市场(MIMIC-IV)数据库,纳入4348例成人脓毒症合并ARF的患者数据。根据住院期间的生存结... 目的探讨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和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白蛋白比值(RAR)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ICU)医疗信息市场(MIMIC-IV)数据库,纳入4348例成人脓毒症合并ARF的患者数据。根据住院期间的生存结局,患者被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绘制Kaplan-Meier(K-M)生存曲线评估30 d的生存风险,并构建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来评价RAR值是否为合并ARF的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子。结果死亡组在多个临床指标上与存活组有差异,包括年龄、RDW、碱剩余、白细胞、肌酐、凝血酶原时间、SOFA评分、血钾及血镁等,这些指标在死亡组中均高于存活组;而存活组的Alb、血红蛋白、血小板均高于死亡组。死亡组中进行机械通气者以及合并肝硬化、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肾损伤的患者例数多于存活组。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RAR值更高(P<0.05)。K-M生存曲线显示,随着RAR值的升高,其30 d累计生存率降低(χ^(2)=49.380,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高RAR(>6.00%)是合并ARF的脓毒症患者ICU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HR=1.320,95%CI:1.095~1.591,P<0.004)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ICU时的RAR水平可以作为合并ARF的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临床医师通过监测RAR值,可以在疾病早期对患者预后进行预判,并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白蛋白比率 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衰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