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读写一体·知能一向·学评一致——小学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郑雪琴 《天津教育》 2024年第11期155-158,共4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三层六大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课程内容,指引教师融会贯通课标精神,二次开发当下教材,努力做到与时俱进、整体架构,推进素养本位的大单元教学。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为例,目标是“引导学生在语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三层六大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课程内容,指引教师融会贯通课标精神,二次开发当下教材,努力做到与时俱进、整体架构,推进素养本位的大单元教学。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为例,目标是“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语言文学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感知 小学语文 语文实践活动 知能 语言文学 文学阅读 创意表达 联想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代性探索——评《语文教育现代性的建构》
2
作者 郑雪琴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I0005-I0005,共1页
新时代背景下,语文教育的现代性建构显得尤为重要。刘正伟教授的力作《语文教育现代性的建构》,为这一议题提供了兼具深度与广度的视角。本书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代性探索提供了启示与思考。
关键词 教育现代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启示与思考 语文教育 深度与广度 现代性建构 新时代背景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进阶活动 聚焦概念本质——“认识周长”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3
作者 严欢明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24年第7期37-40,共4页
周长和面积一直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教学时,教师巧妙地将周长融入更为广义的长度体系中加以研究,通过凸显上位概念的进阶任务,构建“认识周长”的教学过程。借助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在“围、比、量”等操作活动中感悟周长,建立... 周长和面积一直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教学时,教师巧妙地将周长融入更为广义的长度体系中加以研究,通过凸显上位概念的进阶任务,构建“认识周长”的教学过程。借助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在“围、比、量”等操作活动中感悟周长,建立图形特征与周长测量的内在关联,并引入尺规作图,凸显周长是长度单位的个数累加这一本质,发展学生的量感和空间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长 概念本质 图形的认识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百个地方,一百架梯
4
作者 鲁子恒 仇南叶(指导) 《作文新天地(小学版)》 2024年第6期10-10,F0003,共2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白
5
作者 申雨果 吕佳妮(指导) 《作文新天地(小学版)》 2024年第7期36-36,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面对面”到“肩并肩”:重塑群体备课的研修机制
6
作者 袁晓萍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第14期4-6,9,共4页
备课,是教师以教材为中介对课程的领会与把握。本文基于时下教师备课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基于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指导思想,创新性地建立了学校教研团队群体备课的研修机制,从生成备课研修的核心主题到重塑备课研修的对话品质... 备课,是教师以教材为中介对课程的领会与把握。本文基于时下教师备课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基于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指导思想,创新性地建立了学校教研团队群体备课的研修机制,从生成备课研修的核心主题到重塑备课研修的对话品质,以及重建备课研修的跟进机制,注重教师互问互学、多向互动和实践的落地,让教师成为备课研修活动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备课 研修机制 教学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驱动:以科普类作品阅读为载体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有效路径——以《十万个为什么》整本书阅读为例
7
作者 郑雪琴 《小学教学设计》 2025年第7期5-7,14,共4页
统编教材科普类作品集中安排在四年级下册的“快乐读书吧”进行推荐与阅读。科普类作品阅读不仅是学生获得课外知识的桥梁,也是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重要载体。依据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的教学认知论,认知领域可以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 统编教材科普类作品集中安排在四年级下册的“快乐读书吧”进行推荐与阅读。科普类作品阅读不仅是学生获得课外知识的桥梁,也是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重要载体。依据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的教学认知论,认知领域可以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鉴六个维度。其中“记忆”是较低层次的认知水平,主要用于学习事实性知识或完成简单任务的能力。高阶思维倡导从理解走向创造,从浅层次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转向深层次的综合与应用,从被动获得的知识习得转向主动建构的认知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思维 科普类 课外知识 事实性知识 作品阅读 整本书阅读 统编教材 任务驱动
原文传递
丰富背景 对接经验 提升思维——“小数的初步认识”磨课思考
8
作者 蒋玲飞 《小学数学教师》 2025年第1期35-39,共5页
2024年11月,笔者有幸在全国第十六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展示培训活动中执教“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这节课属于“数与运算”主题,旨在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位值制及“满十进一”规则的理解。在学习小数之前,基于整... 2024年11月,笔者有幸在全国第十六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展示培训活动中执教“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这节课属于“数与运算”主题,旨在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位值制及“满十进一”规则的理解。在学习小数之前,基于整数学习中累加计数单位和分数认识中细分计数单位的经验,学生已经建立了位值制和十进制的基本规则。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小数与整数、分数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进一步体会“认数与数的加减运算”的核心要素,即计数单位、位值制和“满十进一”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数单位 磨课 位值制 小数的初步认识 实践操作 十进制的 加减运算 提升思维
原文传递
基于“整本书阅读”任务群 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例谈
9
作者 郑雪琴 《小学教学设计》 2024年第10期4-7,共4页
“整本书阅读”属于拓展型学习任务群,需要学生具有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和认知能力,逐步实现从基础阅读到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的能力进阶。基于“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特点,教师可以按照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循... “整本书阅读”属于拓展型学习任务群,需要学生具有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和认知能力,逐步实现从基础阅读到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的能力进阶。基于“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特点,教师可以按照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去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导读课侧重“读”,读懂读顺,初步理顺“写了什么”;交流课侧重“思”,带着问题,深入思考“怎么写的”;分享课侧重“辩”,抛出观点,引发思辨,自由探究“为什么写”,实现从“读出味道”到“读出门道”的提升。接下来结合教学实践做如下具体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思维 心智活动 主题阅读 整本书阅读 导读课 分析阅读 教学实践 高认知水平
原文传递
藏在水笔里的国魂
10
作者 张颢轩 张燕(指导) 《新教育(海南)》 2024年第30期48-48,共1页
今天我很开心,因为妈妈给我买的新水笔到了。我拆开包裹,四支印有神兽图案的中性笔映入我的眼帘。这不是当下最流行的国风笔吗?我欢喜得不得了抓起笔就跑回房间我坐在书桌前,分别拿起四支水笔仔细端详:每一支水笔都印有一个神兽图案,分... 今天我很开心,因为妈妈给我买的新水笔到了。我拆开包裹,四支印有神兽图案的中性笔映入我的眼帘。这不是当下最流行的国风笔吗?我欢喜得不得了抓起笔就跑回房间我坐在书桌前,分别拿起四支水笔仔细端详:每一支水笔都印有一个神兽图案,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旁边还有一些装饰的花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笔 神兽 朱雀
原文传递
从“高效掌握”到“探索未知”——“皮筋弹性的数据画像”教学实践与思考
11
作者 袁晓萍 范浔维 《小学数学教师》 2024年第6期36-40,共5页
本文针对以往正比例概念教学中偏重定义和公式、忽视实际应用的问题,进行了创新实践。通过设计“研究皮筋弹性的数据画像”这一综合性的主题任务,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学科实践活动中深刻体会正比例关系的实际应用。学用合一,把静态抽象的... 本文针对以往正比例概念教学中偏重定义和公式、忽视实际应用的问题,进行了创新实践。通过设计“研究皮筋弹性的数据画像”这一综合性的主题任务,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学科实践活动中深刻体会正比例关系的实际应用。学用合一,把静态抽象的正比例概念变成动态的、可操作的“活”的知识,将学习的重心从单纯掌握知识转向主动探索未知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筋弹性 数据画像 正比例
原文传递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
12
作者 蒋玲飞(执教) 袁晓萍(评析) 《小学数学教育》 2025年第1期64-66,共3页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4~85页。教学目标:1.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能认、读、写不超过两位的小数,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2.借助具体直观的学习素材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结合具体情境探索...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4~85页。教学目标:1.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能认、读、写不超过两位的小数,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2.借助具体直观的学习素材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数的 十进分数 现实情境 学习素材 教学实录 义务教育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原文传递
跟孙悟空学本事
13
作者 张颢轩 张燕(指导) 《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 2025年第4期44-45,共2页
太阳热辣辣地炙烤着大地,坐在树荫下看书的我昏昏欲睡。突然,一朵云飘过来,挡住了太阳。我欣喜地嚷着:“好云,好云!”那云似乎听到了我的喊声,飘了下来:“你可是在叫俺老孙?”我向上一看,只见一只猴子正站在云端。他身穿黄黑相间的衣服... 太阳热辣辣地炙烤着大地,坐在树荫下看书的我昏昏欲睡。突然,一朵云飘过来,挡住了太阳。我欣喜地嚷着:“好云,好云!”那云似乎听到了我的喊声,飘了下来:“你可是在叫俺老孙?”我向上一看,只见一只猴子正站在云端。他身穿黄黑相间的衣服,脚踏漆黑的鞋子,手持一根闪闪发光的金箍棒。那不是孙大圣嘛!我心中甚是欢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朵云 孙大圣 孙悟空 太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