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20例消化道息肉的内镜治疗及随访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胡炳钿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8-99,共2页
320例消化道息肉的内镜治疗及随访分析胡炳钿关键词消化道息肉治疗随访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慈溪315300)我院于1990年6月~1997年6月对13380人次进行了胃镜检查,检出上消化道息肉521... 320例消化道息肉的内镜治疗及随访分析胡炳钿关键词消化道息肉治疗随访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慈溪315300)我院于1990年6月~1997年6月对13380人次进行了胃镜检查,检出上消化道息肉521例,占其受检数3.9%。纤维结肠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息肉 治疗 随访 消化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周庆国 陈妙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6月—2011年6月经治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阳性消化道溃疡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6例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6月—2011年6月经治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阳性消化道溃疡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6例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对照组56例仅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H.pylori清除情况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和H.pylori根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嗳气、腹痛、腹胀和反酸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能够根除H.pylori感染,缓解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 消化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培菲康对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陈由达 张爱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33期56-57,87,共3页
目的探讨口服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对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血氨、血浆内毒素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保肝、利尿和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三联活菌胶囊420mg/次... 目的探讨口服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对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血氨、血浆内毒素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保肝、利尿和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三联活菌胶囊420mg/次,每天3次口服,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和肠球菌的菌落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加,酵母样真菌菌落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和肠球菌的菌落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酵母样真菌菌落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氨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氨和血浆内毒素水平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氨和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D4+明显增加,CD4+/CD8+比值明显增加。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D4+和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口服培菲康能调节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血氨和血浆内毒素水平,还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三联活菌胶囊 肠道菌群 血氨 内毒素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临床结局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特点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妙辉 柏愚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临床结局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例数分别为53例(84.13%)与10... 目的探究不同临床结局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例数分别为53例(84.13%)与10例(15.87%),特发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清创手术率与病死率均显著高于高脂血症患者与胆源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CT严重指数(CTSI)、年龄、多脏器功能障碍/衰竭发生率以及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死亡与病因、年龄、多脏器功能障碍/衰竭、局部并发症等因素有关,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结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特点观察 被引量:13
5
作者 岑光力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36期87-88,共2页
目的观察老年人结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年龄分为两组:60岁以上者为老年组,60岁以下者为中青年组。比较两组患者息肉部位、大小与病理类型及癌变率的关... 目的观察老年人结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年龄分为两组:60岁以上者为老年组,60岁以下者为中青年组。比较两组患者息肉部位、大小与病理类型及癌变率的关系。结果两组左半结肠息肉的患病率均高于右半结肠(P<0.05),其中老年组高于中青年组;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为主,其中以管状腺瘤最多,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P<0.05);体积大的息肉癌变率较高。结论老年人结肠息肉好发于左半结肠,以腺瘤性息肉为主,癌变率与息肉的体积、绒毛成分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腺瘤性息肉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9例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妙辉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11期79-80,共2页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医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单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反酸、烧心等症状...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医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单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反酸、烧心等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临床疗效判定结果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5%(P<0.05);在胃镜检查疗效判定结果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8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7%(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索拉唑 莫沙必利 反流性食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89例 被引量:6
7
作者 岑光力 《江西中医药》 2010年第6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74例慢性胃炎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n=89)和对照组(n=85),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两组在总有效率,痊愈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74例慢性胃炎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n=89)和对照组(n=85),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两组在总有效率,痊愈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疗,对于改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很有意义的,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慢性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性溃疡174例临床及内镜分析
8
作者 杨建毓 胡炳钿 《临床荟萃》 CAS 1997年第16期748-748,共1页
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同时存在称之为复合性溃疡。对1985年1月~1995年12月胃镜检出的174例复合性溃疡,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85年1月~1995年12月胃镜共检查26312例,检出消化性溃疡3346例,其中复合性溃疡174例... 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同时存在称之为复合性溃疡。对1985年1月~1995年12月胃镜检出的174例复合性溃疡,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85年1月~1995年12月胃镜共检查26312例,检出消化性溃疡3346例,其中复合性溃疡174例,男性145例,女性29例,男女之比为4.9:1,年龄19~65岁,平均为34.2±4.8岁,30~50岁占72.2%。 1.2 临床表现 有典型胃溃疡疼痛性质与疼痛规律者48例,有典型十二指肠溃疡疼痛者32例,主诉慢性间歇性上腹疼痛者87例,主诉和病史中有呕血或黑便者46例,以出血为首发症状者22例,急性穿孔1例,幽门梗阻7例,其中有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复合性溃疡。 1.3 X线检查 56例在胃镜检查前曾做X线钡餐检查,诊断结果与胃镜完全符合12例(21.4%),部分符合(X线仅提示有胃或十二指肠一个部位的溃疡)29例(51.8%),完全不符合15例(2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临床 内镜检 十二指肠溃疡 复合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息肉的内镜治疗及7年随访 被引量:3
9
作者 胡炳钿 《华人消化杂志》 1998年第1期87-88,共2页
消化道息肉的内镜治疗及7年随访胡炳钿Subjectheadingsdigestivesystemneoplasms/therayp;polyps/therapy;adenoma/therapy;endoscopy,... 消化道息肉的内镜治疗及7年随访胡炳钿Subjectheadingsdigestivesystemneoplasms/therayp;polyps/therapy;adenoma/therapy;endoscopy,digestivesystem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治疗 息肉 腺瘤 内窥镜
原文传递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庆国 陈妙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7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抗幽门螺杆菌(Hp)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1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HD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9例。对照组仅采用抗Hp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抗幽门螺杆菌(Hp)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1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HD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9例。对照组仅采用抗Hp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1%(5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41/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89.8%(53/59),对照组为93.2%(55/5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并且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抗Hp药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根除Hp感染,提高临床疗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不良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幽门螺杆菌 负性情绪
原文传递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特点 被引量:18
11
作者 方黎明 《临床医学》 CAS 2007年第11期44-45,共2页
目的研究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特点,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裨益。方法通过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4月经胃镜或手术病理确诊的8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老年组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多,并发症多,高位... 目的研究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特点,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裨益。方法通过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4月经胃镜或手术病理确诊的8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老年组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多,并发症多,高位溃疡与巨大溃疡多,死亡率高。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消化性溃疡 症状 诊断 治疗 特点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粗短蒂息肉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淑君 周平红 +2 位作者 王益平 陈妙辉 朱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径2 cm以上结直肠粗短蒂息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慈溪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到2017年6月行ESD治疗的直径2 cm以上结直肠粗短蒂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病理资料,并发症发生情...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径2 cm以上结直肠粗短蒂息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慈溪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到2017年6月行ESD治疗的直径2 cm以上结直肠粗短蒂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病理资料,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有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等。结果共40例患者纳入研究,息肉直径2.0~4.0 cm,平均2.8 cm,均成功进行ESD,整块切除率100.0%。手术时间7~60 min,平均25.1 min。术中26例(65.0%)出现动脉搏动性出血,均经内镜下热活检钳电凝止血成功。术后病理提示,23例(57.5%)为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5例(37.5%)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5.0%)为浸润黏膜下层浅层的早期癌。所有切除标本的侧切缘和基底切缘无肿瘤累及,病灶完整切除率100.0%。患者术后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10.2个月,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病例。结论ESD治疗较大结直肠粗短蒂息肉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 结直肠 粗短蒂息肉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原文传递
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的早期严重并发症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建毓 郑群奋 +1 位作者 胡霞 干超士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2年第6期374-374,共1页
1997年2月以来,我科对22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内镜下曲张静脉结扎术(EVL),共发生EVL早期的严重并发症5例,现就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 早期 并发症
原文传递
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并早期再发大出血
14
作者 杨建毓 郑群奋 +1 位作者 胡霞 干超士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64-564,共1页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皮圈结扎术 出血 治疗 并发症
原文传递
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的早期严重并发症
15
作者 杨建毓 郑群奋 +1 位作者 胡霞 干超士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05-305,共1页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结扎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胃粘膜相关淋巴瘤7例误诊分析
16
作者 杨建毓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85-985,共1页
关键词 胃粘膜相关淋巴瘤 误诊 胃炎 胃干滑肌瘤 胃癌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