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鹦鹉人工养殖技术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甘翔 潘亚均 +2 位作者 宋之琦 杨庆 沈伟良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3-145,共3页
介绍了血鹦鹉池塘养殖和温室养殖两种养成方式以及成鱼着色技术。池塘养成的内容有环境设施、注水培饵、苗种质量要求、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等;温室养成的内容包括设施要求、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等;成鱼着色内容包括... 介绍了血鹦鹉池塘养殖和温室养殖两种养成方式以及成鱼着色技术。池塘养成的内容有环境设施、注水培饵、苗种质量要求、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等;温室养成的内容包括设施要求、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等;成鱼着色内容包括鱼体要求、着色准备、投喂增色饲料及着色管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鹦鹉 成鱼养殖 池塘养殖方式 温室养殖方式 成鱼着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翘嘴红鲌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观察 被引量:50
2
作者 顾志敏 朱俊杰 +4 位作者 贾永义 潘亚均 黄鲜明 许谷星 杨元杰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4-214,共11页
对从太湖收集的野生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Bleeker)经人工繁殖获得子一代,并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对其进行人工培育获得成熟亲鱼。于2005年6月,经人工催产、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对其胚胎及胚后发育全过程进行了系统观... 对从太湖收集的野生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Bleeker)经人工繁殖获得子一代,并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对其进行人工培育获得成熟亲鱼。于2005年6月,经人工催产、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对其胚胎及胚后发育全过程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池塘养殖条件下人工培育能获得成熟亲鱼,经人工催产所获得的翘嘴红鲌受精卵为圆球型,呈墨绿色、青灰色、黄色等3种颜色;平均卵径为0.9mm(0.72~1.18mm),吸水后平均卵径为1.2mm。翘嘴红鲌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19期,在水温23-25℃范围内,受精30min后开始第1次卵裂,受精后9h 20min开始形成器官,受精后约26h仔鱼开始出膜,刚出膜的仔鱼全长为4.10~4.67mm,胚胎发育总积温为619.82℃·h。翘嘴红鲌胚后发育过程可分为仔鱼和稚鱼2个阶段共15个发育期,在26~31℃水温下历时670h,其中仔鱼阶段从鱼苗孵出到腹鳍形成期,稚鱼阶段从鳞片出现到鳞片形成期。对各发育时期外部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中国水产科学,2008,15(2):204-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红鲌人工授精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调节南美白对虾养殖池的水质 被引量:11
3
作者 潘亚均 胡治稳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7-98,共2页
采用枯草茅孢杆菌制剂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池进行了改善水质的试验。通过测定分析水体的pH、化学需氧量(COD)、氨氮、亚硝酸盐氮、溶解氧等水质指标,评价枯草茅孢杆菌制剂对水质的改良状况。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养殖池使用后,池塘水... 采用枯草茅孢杆菌制剂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池进行了改善水质的试验。通过测定分析水体的pH、化学需氧量(COD)、氨氮、亚硝酸盐氮、溶解氧等水质指标,评价枯草茅孢杆菌制剂对水质的改良状况。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养殖池使用后,池塘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明显降低,最大降解率分别为30%、10%、6%,对水体pH、溶解氧无明显影响。因此枯草茅孢杆菌制剂应用于水产养殖具有明显改善水质的作用,为南美白对虾的高产、高效养殖营造了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制剂 南美白对虾 对虾养殖池 水质指标 枯草 应用 化学需氧量 亚硝酸盐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