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妇科手术的麻醉处理(附935例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常向阳 姚康珍 姚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8期600-600,共1页
关键词 腹腔镜 妇科手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比通气对超体重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望平 祝胜美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1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反比通气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对超体重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建立CO2气腹时,实验组采用反比通气,吸呼比为2∶1,对照组吸呼比为1∶2,潮气量,呼吸频率不变,观察记录麻醉前... 目的探讨反比通气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对超体重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建立CO2气腹时,实验组采用反比通气,吸呼比为2∶1,对照组吸呼比为1∶2,潮气量,呼吸频率不变,观察记录麻醉前5min(T0)、气腹开始前2min(T1)、气腹后60min(T2)及气腹解除后5min(T3)不同时刻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道压力、呼吸道压力峰值(Ppeak)、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 CO2),同时测量气腹前2min,气腹后60min的动脉血气。结果反比通气能明显降低气道压峰值,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但动脉血二氧化碳的分压(PaCO2)和PH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反比通气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优于常规通气模式,能有效降低腹腔镜手术中高气道压峰值,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比通气 肥胖 妇科 腹腔镜术 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熵指数和双频谱指数用于小儿七氟烷麻醉深度监测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胡小霞 王立中 张引法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6期991-992,共2页
全麻深度监测在小儿中的应用及价值还存在争论[1]。近年来研究显示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在小儿全麻监测的应用价值与成人相似[1,2]。新型脑电信号监测指标脑电熵指数包括反应熵(response entropy,RE)和状态熵(state entropy... 全麻深度监测在小儿中的应用及价值还存在争论[1]。近年来研究显示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在小儿全麻监测的应用价值与成人相似[1,2]。新型脑电信号监测指标脑电熵指数包括反应熵(response entropy,RE)和状态熵(state entropy,SE),在成人镇静和全麻深度监测中显示出与BIS具有良好的相关性[2],但在小儿麻醉中尚未能得到证实。本研究通过与BIS比较,探讨熵指数能否用于评价小儿七氟烷麻醉深度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谱指数 麻醉深度监测 小儿全麻 熵指数 七氟烷 BIS 监测指标 脑电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双腔食管引流型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小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3期4078-4080,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产双腔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30例,分为喉罩组(PLMA组)和气管插管组(ETT组),每组均为15例。麻醉诱导后,PLMA组盲探插入国产4号PLMA,ETT组插入ID... 目的:探讨国产双腔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30例,分为喉罩组(PLMA组)和气管插管组(ETT组),每组均为15例。麻醉诱导后,PLMA组盲探插入国产4号PLMA,ETT组插入ID7mm气管导管。PLMA插入位置正确后测试喉罩封闭压(Ptop),随后行机械正压通气。分别在麻醉前、手术中及麻醉恢复期各相应时间点记录平均动脉压、心率及相关呼吸参数,并观察术中胃胀气和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PLMA组平均Ptop为(37.1±3.9)cmH2O;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SpO2≥98%,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45mmHg;气腹后肺顺应性下降,气道压增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咽痛ETT组9例,PLMA组3例,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PLMA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外科手术 腹腔镜检查 麻醉 插管法 气管内 双腔食管引流型喉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下附件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留置导尿管对尿潴留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章敏 万丽 孙付坤 《浙江医学教育》 2022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下附件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留置导尿管对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行腹腔镜下附件手术的31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下附件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留置导尿管对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行腹腔镜下附件手术的31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156例)和对照组(157例)。试验组患者术后不留置导尿管,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术前在手术室内完成留置导尿并在术后4 h拔除导尿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0.64%(1/156),对照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为1.27%(2/157),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下附件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留置导尿管不会增加尿潴留的发生率,也没有发现安全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腹腔镜手术 留置导尿管 尿潴留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6
作者 胡琴 刘林 吴晓彬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9期970-973,共4页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ransverse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总队医院择期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患...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ransverse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总队医院择期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手术结束后,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双侧TAP阻滞,每侧均注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0.25%罗哌卡因20ml,对照组注入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6、12、24、48、72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Ramsay镇静评分,术后24h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满意度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术后6、12、24h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4h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1),镇痛满意度明显增高(P<0.01),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出院时间明显提前(P<0.01)。两组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TAP阻滞用于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镇痛,可明显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镇痛满意度,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并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符合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 加速康复外科 腹横肌平面阻滞 右美托咪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文平 《海峡药学》 2012年第9期176-177,共2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妇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且ASAⅠ-Ⅱ的病例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于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入氟比洛芬酯1mg.kg-1,用生理盐水溶解至5mL;B组于麻醉诱导后静脉注...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妇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且ASAⅠ-Ⅱ的病例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于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入氟比洛芬酯1mg.kg-1,用生理盐水溶解至5mL;B组于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入生理盐水5mL。手术后,对患者完全清醒时(T0)和清醒后1h(T1)、2h(T2)、4h(T3)、8h(T4)、12h(T5)、24h(T6)进行视觉模拟评分,记录手术过程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在T0、T1、T2和T3时,A组的视觉模拟评分与B组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T4、T5和T6时,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应用于妇科手术中临床效果明显,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超前镇痛 妇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病人术中用氯胺酮对术后自控镇痛静脉芬太尼用量的影响
8
作者 张引法 汤蓓蕾 胡小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840-841,共2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病人术中用氯胺酮对术后自控镇痛静脉芬太尼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子宫全切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n=20)和B组(n=20)。分别在硬膜外阻滞成功后静脉泵注氯胺酮-丙泊酚和丙泊酚镇静。术后经静脉行病人自控镇痛。分别...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病人术中用氯胺酮对术后自控镇痛静脉芬太尼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子宫全切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n=20)和B组(n=20)。分别在硬膜外阻滞成功后静脉泵注氯胺酮-丙泊酚和丙泊酚镇静。术后经静脉行病人自控镇痛。分别记录术后24h内每6h镇痛药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在术后6、12h内镇痛药用量小于B组,18、24h内两组用药量无明显差异。结论:氯胺酮-丙泊酚术中镇静能减少术后镇痛药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病人控制 氯胺酮 芬太尼 麻醉 硬膜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胡小霞 王立中 张引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14-815,共2页
骶管阻滞是小儿麻醉中最常用的区域阻滞技术,主要用于下腹部、下肢和会阴部手术的麻醉和镇痛.传统骶管阻滞是通过盲探法穿刺完成.近年来,超声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小儿神经阻滞,但目前临床报道及经验还较少.本研究观察超声技术应用于... 骶管阻滞是小儿麻醉中最常用的区域阻滞技术,主要用于下腹部、下肢和会阴部手术的麻醉和镇痛.传统骶管阻滞是通过盲探法穿刺完成.近年来,超声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小儿神经阻滞,但目前临床报道及经验还较少.本研究观察超声技术应用于小儿骶管阻滞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麻醉 骶管阻滞 腹股沟疝修补术 应用 超声引导 超声技术 会阴部手术 区域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硬膜外镇痛在足月引产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丹丹 蔡玉娟 张望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9期63-66,共4页
目的 观察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硬膜外镇痛在足月引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8月嘉兴妇幼保健院足月初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硬膜外镇痛下引产,对照... 目的 观察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硬膜外镇痛在足月引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8月嘉兴妇幼保健院足月初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硬膜外镇痛下引产,对照组单纯采用Cook宫颈球囊引产。观察产程时间、产程结局、血流动力学指标、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采集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测定引产前及分娩后例组产妇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超敏C反应蛋白,总体评价产妇分娩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196.60±65.48)比(242.80±78.62)min],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疼痛减轻;两组产程结局、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引产术前及分娩后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注药后0.5、1、2、3、4 h及结束时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硬膜外镇痛在足月引产中能明显缩短第一产程,减轻产妇疼痛,不增加感染概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扩张球囊 引产 硬膜外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贝洛尔降压下瑞芬太尼抑制子痫前期产妇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浓度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涛 曾忠友 +3 位作者 张望平 徐群 张引法 肖飞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29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抑制子痫前期产妇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方法选择子痫前期产妇30例,静注拉贝洛尔后诱导,瑞芬太尼初始效应室浓度为3 ng/mL。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阳性标准院收缩压或舒张压≥160/110 mmHg。采用...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抑制子痫前期产妇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方法选择子痫前期产妇30例,静注拉贝洛尔后诱导,瑞芬太尼初始效应室浓度为3 ng/mL。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阳性标准院收缩压或舒张压≥160/110 mmHg。采用Probit概率回归法计算瑞芬太尼EC50及其95豫可信区间。结果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EC50及其95豫可信区间为1.93(1.89-1.95)ng/mL。结论瑞芬太尼抑制子痫前期产妇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EC50为1.93 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拉贝洛尔 剂量效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容量扩充对小剂量布比卡因脊麻用于剖宫产术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小霞 王立中 张引法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3期476-477,共2页
虽然小剂量脊麻可降低剖宫产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但存在阻滞不全、术中患者疼痛和麻醉时间缩短等缺陷[1,2]。研究发现硬膜外容量扩充(Epidural volume extension,EVE)可促进脊麻阻滞平面的扩散[3,4]。因此,为克服小剂量脊麻... 虽然小剂量脊麻可降低剖宫产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但存在阻滞不全、术中患者疼痛和麻醉时间缩短等缺陷[1,2]。研究发现硬膜外容量扩充(Epidural volume extension,EVE)可促进脊麻阻滞平面的扩散[3,4]。因此,为克服小剂量脊麻的缺点,作者自2013年1月至6月通过对布比卡因5 mg脊麻复合EVE技术与传统布比卡因10 mg脊麻的麻醉效果的比较,以探讨小剂量脊麻复合EVE技术用于剖宫产术麻醉的可能性。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麻阻滞平面 剖宫产术 布比卡因 小剂量 硬膜外 容量 麻醉时间 VE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托啡诺与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望平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6期90-91,共2页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与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200例初产妇随机均分为0.12%布比卡因+0.02 mg/mL布托啡诺组(A组)和0.12%布比卡因+2μg/mL芬太尼组(B组)。比较两组镇痛效果、Bromage评分、产程时间及Apgar评分...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与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200例初产妇随机均分为0.12%布比卡因+0.02 mg/mL布托啡诺组(A组)和0.12%布比卡因+2μg/mL芬太尼组(B组)。比较两组镇痛效果、Bromage评分、产程时间及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在镇痛后30、60 min视觉模拟评分低于镇痛前,镇痛效果明显,但两组间30、60 min相比较视觉模拟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Bromage评分、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比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好,产妇和新生儿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芬太尼 布比卡因 分娩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瑞芬太尼抑制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观察及对新生儿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素芹 徐文平 +2 位作者 任铭 陈静 张引法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3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抑制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有效剂量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A组瑞芬太尼剂量为0.25μg/kg,B组为0.50μg/kg,C组0.75μg/kg,D组1.00μg/kg,E组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抑制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有效剂量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A组瑞芬太尼剂量为0.25μg/kg,B组为0.50μg/kg,C组0.75μg/kg,D组1.00μg/kg,E组1.25μg/kg。进行血气分析、新生儿阿氏评分、收缩压和心率观察,统计有效率,分析半数有效剂量和有效剂量。结果五组血气分析结果及新生儿阿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插管前各组收缩压、心率均较基础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D组、E组收缩压、心率较基础值低,A组、B组较基础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时各组收缩压、心率均低于基础值。插管后A组、B组、C组收缩压、心率及胎儿娩出时A组、B组、C组、D组收缩压、心率均高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E各组有效率分别为15.00%、45.00%、65.00%、75.00%、90.00%(P=0.0000);ED50为0.64μg/kg(95%CI 0.52~0.74),ED95为1.32μg/kg(95%CI 1.08~1.70μg/kg)。结论瑞芬太尼能有效抑制子痫前期剖宫产气管插管反应,应提前准备复苏设备以及时处理使用后新生儿短暂呼吸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重度子痫前期 气管插管反应 小剂量 新生儿呼吸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阻滞布比卡因剂量对产妇循环和胎儿血气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汤蓓蕾 张引法 孙建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2期2519-2520,共2页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阻滞时布比卡因用量对产妇循环和胎儿脐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单胎足月拟选择行剖宫产孕妇(ASAⅠ~Ⅱ级)90例,随机分为3组,组Ⅰ、Ⅱ、Ⅲ布比卡因用量分别为9mg、10mg、11mg,观察各组阻滞效果、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阻滞时布比卡因用量对产妇循环和胎儿脐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单胎足月拟选择行剖宫产孕妇(ASAⅠ~Ⅱ级)90例,随机分为3组,组Ⅰ、Ⅱ、Ⅲ布比卡因用量分别为9mg、10mg、11mg,观察各组阻滞效果、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产妇及胎儿血气。结果:产妇蛛网膜下腔阻滞时局麻药剂量与体重无明显线性关系,布比卡因10mg(组Ⅱ)即能达到满意的阻滞和肌松效果;而局麻药剂量低于10mg(组Ⅰ),阻滞平面偏低的发生率高达30%;若局麻药用量大于10mg(组Ⅲ)则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并使胎儿脐动脉血PO2降低、PCO2增加。结论: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剖宫手术时,应注意布比卡因的用量,积极预防和及时纠正产妇低血压和心动过缓,预防胎儿低氧血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产科 胎儿 麻醉 脊椎 麻醉 硬膜外 布比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27例足月初产妇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汤蓓蕾 王立中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2期233-233,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自控镇痛 足月初产妇 分娩分析 经阴道自然分娩 连续硬膜外阻滞 无痛分娩 医疗模式 医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舒芬太尼时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量效关系 被引量:21
17
作者 肖飞 徐文平 +3 位作者 刘林 常向阳 张引法 王立申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16-1318,共3页
目的确定混合舒芬太尼时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量效关系。 方法选择行剖宫产术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00例,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50):布比卡因4 mg组(B4组)、布比卡因6 mg组... 目的确定混合舒芬太尼时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量效关系。 方法选择行剖宫产术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00例,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50):布比卡因4 mg组(B4组)、布比卡因6 mg组(B6组)、布比卡因8 mg组(B8组)及布比卡因10 mg组(B10组)。4组分别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4、6、8及10 mg,均混合舒芬太尼2.5 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5 ml。麻醉有效定义为蛛网膜下腔注药后10 min时,针刺法评估双侧感觉阻滞平面达T6,且无需硬膜外追加利多卡因。采用Probit概率单位法计算混合舒芬太尼时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95%有效剂量(ED95)及其95%可信区间(CI)。 结果混合舒芬太尼时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的ED50(95%CI)及ED95(95%CI)分别为5.67(5.20~6.10) mg和8.82(8.14~9.87) mg。 结论混合舒芬太尼2.5 μg时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的ED50及ED95分别为5.67和8.82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舒芬太尼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子痫 麻醉 脊椎 剖宫产术
原文传递
左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望平 祝胜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4062-4064,共3页
目的:研究左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对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接受0.10%左布比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60例)未行分娩镇痛。观察观察组镇痛效果,记录Bromage评分、... 目的:研究左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对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接受0.10%左布比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60例)未行分娩镇痛。观察观察组镇痛效果,记录Bromage评分、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后视觉模拟评分低于镇痛前(P<0.05),镇痛效果明显。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左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安全、效果好,产妇和新生儿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布比卡因 舒芬太尼 分娩镇痛
原文传递
硬膜外镇痛下Cook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引产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望平 张引法 +3 位作者 朱小玉 钟少平 蔡玉娟 祝胜美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5年第10期770-773,共4页
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对40例超预产期、单胎头位孕妇在硬膜外镇痛下使用Cook球囊引产(观察组),与40例未实施硬膜外镇痛Cook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孕妇(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第一产程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198.7±65.7)与(242.... 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对40例超预产期、单胎头位孕妇在硬膜外镇痛下使用Cook球囊引产(观察组),与40例未实施硬膜外镇痛Cook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孕妇(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第一产程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198.7±65.7)与(242.9±78.9)min,P〈0.05],剖宫产率和会阴裂伤率降低(分别为8%与45%,对照组分别为15%和5%),且分娩较为舒适,不影响引产成功率(均为98%),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引产前后观察组分别为(8.82±2.74)×10^9/f.和(9.10±3.06)×10^9/L,CRP水平分别为(4.73±0.87)和(4.82±0.90)mg/L。说明硬膜外镇痛下Cook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引产中能明显缩短第一产程,减轻产妇痛苦,不增加感染机会和并发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产 镇痛 产科
原文传递
低浓度罗哌卡因混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可行性 被引量:16
20
作者 汤蓓蕾 张引法 +4 位作者 姚康珍 徐群 周雅华 常向阳 胡小霞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评价低浓度罗哌卡因混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成2组(n=100):Ⅰ组0.1%罗哌卡因+ 芬太尼1μg/ml,Ⅱ组(n=100)0.15%罗哌卡因+芬太尼1μg/ml,均采用硬膜... 目的评价低浓度罗哌卡因混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成2组(n=100):Ⅰ组0.1%罗哌卡因+ 芬太尼1μg/ml,Ⅱ组(n=100)0.15%罗哌卡因+芬太尼1μg/ml,均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另随机抽取同期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镇痛效果、产程时间、运动神经阻滞、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 Apgar 评分情况。结果Ⅰ、Ⅱ组镇痛效果确切。与对照组比较,Ⅰ、Ⅱ组第一产程时间缩短、剖宫产率降低(P<0.01),Ⅱ组第二产程时间延长(P<0.05)。三组器械助产率、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 Apgar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混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类 芬太尼 镇痛 硬膜外 镇痛 产科 镇痛 病人控制 低浓度 硬膜外自控镇痛 分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