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丽水地区幽门螺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汪望月 陈光兰 +3 位作者 任玲玲 徐芳 杨宁敏 徐书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0期1903-1905,共3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丽水地区幽门螺杆菌(HP)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状况,为提高该地区HP感染的根除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丽水地区6家医院12834例胃病患者的胃黏膜标本进行HP分离培养及鉴定,并通过耐药临界点药物琼脂... 目的:了解浙江省丽水地区幽门螺杆菌(HP)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状况,为提高该地区HP感染的根除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丽水地区6家医院12834例胃病患者的胃黏膜标本进行HP分离培养及鉴定,并通过耐药临界点药物琼脂稀释法检测HP菌株对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及呋喃唑酮的耐药性。结果共纳入12834例患者,HP的总体率为54.70%。其中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4.4%、19.76%、16.61%,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及呋喃唑酮的耐药率均为0%。在这些HP临床分离株中还存在大量的多重耐药株,其中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的交叉耐药率为18.56%、左氧氟沙星和克拉霉素的交叉耐药率为7.35%、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交叉耐药率为15.47%,而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三重耐药株比率为6.92%。结论丽水地区HP临床分离株对甲硝唑的耐药率最高,对左氧氟沙星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也达到了较高水平,而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及呋喃唑酮则均未检测到HP耐药株,因此为提高临床上首次治疗的根除率该地区应首选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和呋喃唑酮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且由于该地区HP对甲硝唑普遍耐药,甲硝唑在该地区已不适合作为HP根除治疗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抗生素 耐药 根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病房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目标监测及护理 被引量:25
2
作者 陈晓红 彭根英 吴金香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292-2294,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病房导尿管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并进行护理干预,以预防与控制尿路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实施护理干预与控制。对我科2010年1~12月1 018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共50...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病房导尿管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并进行护理干预,以预防与控制尿路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实施护理干预与控制。对我科2010年1~12月1 018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共50例,其中发生尿路感染16例,尿路感染率32%,留置尿管>7d,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率居首(100%);其次是女性患者(4.0%)及使用抗生素>5d患者(3.77%)。结论针对引起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加强护理监管,可有效预防与控制尿路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尿管 尿路感染 目标监测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水地区自然人群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日秋 周丽芬 王成尧 《浙江临床医学》 2000年第9期647-648,共2页
关键词 自然人群 糖尿病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营养指标的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4
作者 陈作伟 陈彬 王韩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5年第2期148-157,共10页
背景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易出现不良反应,但缺乏早期预测模型,基于营养状况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放化疗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相关性,推测其可作为预后模型相关因素.目的探究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影响因素,并构建含营养指标的... 背景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易出现不良反应,但缺乏早期预测模型,基于营养状况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放化疗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相关性,推测其可作为预后模型相关因素.目的探究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影响因素,并构建含营养指标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7-07/2021-03浙江求是心血管病医院接受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210例作为模型建模集,统计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Lasso初筛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的特征变量,Logistic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采用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该模型准确度及区分度.另选取2021-04/2024-03接受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90例作为模型验证集,对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化疗1个疗程结束后,建模集21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85例(40.48%)发生不良反应(≥Ⅲ级)纳入发生组,125例(59.52%)未发生不良反应纳入未发生组;Lasso回归分析显示,当惩罚系数λ=0.072时模型性能优良且影响因素最少,最终筛选出6个预测变量为年龄、乳酸脱氢酶、ECOG评分及营养指标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乳酸脱氢酶及营养指标白蛋白、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均为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影响因素(P<0.05);根据影响因素(年龄、乳酸脱氢酶、ECOG评分及营养指标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该列线图模型在建模集中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11(95%CI:0.754-0.869),预测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相关因素的一致性指数为0.839(95%CI:0.778-0.902),与实际观察结果相关性较高,提示该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及准确度;使用验证集患者数据对构成化疗不良反应的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该模型预测敏感度为94.44%(34/36),特异度为92.59%(50/54),总预测准确率为93.33%(84/90).结论年龄、ECOG评分、乳酸脱氢酶及营养指标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均为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基于此构建含营养指标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较为准确地预测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化疗 营养指标 不良反应 列线图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大黄芒硝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补体变化 被引量:17
5
作者 尚惺杰 李红光 +2 位作者 张晓军 任玲玲 叶丽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44-346,共3页
目的 探讨联合大黄和芒硝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补体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本院收治的43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目的 探讨联合大黄和芒硝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补体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本院收治的43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大黄水灌胃、芒硝敷腹.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同时监测治疗前后补体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腹痛和腹胀缓解时间(d:3.2±0.9比5.0±1.6),肠鸣音恢复时间(d:4.2±1.5比7.5±3.1)、首次恢复排便时间(d:3.1±0.9比4.2±2.3)、禁食时间(d:7.9±1.1比11.5±2.6)、平均住院时间(d:15.8±3.2比21.5±4.8)均明显缩短(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补体C3、C4水平(g/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但治疗后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C3:1.25±0.17比1.23±0.11,C4:0.31±0.08比0.29±0.09,均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灌肠、芒硝敷腹能有效促进SAP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芒硝 胰腺炎 急性 重症 补体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标活检技术评价瑞巴派特联合胃复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 被引量:13
6
作者 朱雅碧 黎红光 +2 位作者 尚惺杰 陈光兰 汪望月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9-571,576,共4页
目的采用定标活检技术评价瑞巴派特联合胃复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将胃镜及病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并H.Pylori阳性者,先行H.Pylori根除方案,再纳入本组观察。治疗组... 目的采用定标活检技术评价瑞巴派特联合胃复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将胃镜及病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并H.Pylori阳性者,先行H.Pylori根除方案,再纳入本组观察。治疗组:瑞巴派特片100mg,3次/d;胃复春片4粒,口服,3次/d。对照组:瑞巴派特片100mg,3次/d,12周为1疗程。12周后胃镜复诊,前后2次胃镜活检均采用一次性定标活检技术。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方面较对照组好(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4%)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瑞巴派特联合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辅以定标活检技术准确监测病变的转归发展,对治疗及预防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黏膜定标活检技术 瑞巴派特 胃复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不同疗法的总体评价(附1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朱雅碧 陈军贤 +1 位作者 黎红光 栾双梅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 了解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两种“三联疗法”对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经济投入的影响。方法 通过丽水市6所市、县级人民医院收集同期经胃镜确诊的反流性食管病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受试者的... 目的 了解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两种“三联疗法”对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经济投入的影响。方法 通过丽水市6所市、县级人民医院收集同期经胃镜确诊的反流性食管病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受试者的一般情况,胃食管反流症状和疾病前后生活质量,经济投入改变情况,分别给予质子泵抑制剂+促动力剂+黏膜保护剂(方案甲),及H_2受体阻滞剂+促动力剂+黏膜保护剂(方案乙)8周治疗。记录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QOL)表和经济投入量表。探讨两种“三联疗法”的疗效,生活质量改变情况和经济投入关系。结果①共收集112例GERD病例,男女比24:1,平均年龄47.9+13.8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②甲方案总有效率92.98%,乙方案总有效率80%。甲方案疗效优于乙方案。③GERD严重影响QOL,优质QOL由发病前63.7%降至13.7%,甲方案治疗后可恢复优质QOL至84%,乙方案为63%。两种方案经济投入无显著差异(P=0.085)。④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有显著相关性。结论“三联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疗效高,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兰索拉唑促动力剂+黏膜保护剂三联组更为明显。此三联疗法是经济、高效和有效提高生活质量的疗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质子泵抑制剂 促动力剂 黏膜保护剂 生活质量 “三联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心绞痛病人放松训练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30
8
作者 金丽红 赵素玉 陈晓红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50-951,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放松训练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安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金丽红 陈晓红 +1 位作者 潘华 赵素玉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230-2231,共2页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血管活性药物 安全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例肺曲霉菌病的临床及CT表现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叶再挺 曹卓 +2 位作者 潘炯伟 金元虹 李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6期998-1001,共4页
目的探讨肺曲霉菌病(PA)临床及CT表现特征,为影像诊断PA提供参考。方法 PA确诊55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了解患者临床表现、基础疾病、危险因素及实验室检查情况,总结患者CT影像表现特征。结果PA临床表现以咳嗽、发热、喘息... 目的探讨肺曲霉菌病(PA)临床及CT表现特征,为影像诊断PA提供参考。方法 PA确诊55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了解患者临床表现、基础疾病、危险因素及实验室检查情况,总结患者CT影像表现特征。结果PA临床表现以咳嗽、发热、喘息为主。多数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17例,约占30.91%,所占比例最高。而高龄、低蛋白血症、长期使用抗生素、长期使用激素为该病常见危险因素。PA的CT影像学表现多样,以晕征、新月征及团片状渗出或实变基础上出现空洞较为典型,另有胸膜肥厚、间质性改变、局限性肺不张、游走性浸润、局限性气胸及淋巴结肿大等表现。结论 PA影像学以晕征、新月征及团片状渗出或实变基础上出现空洞表现较为典型,本身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并发此症。影像科医师应注重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提高PA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曲霉菌病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式肠道准备用于结肠镜检查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岚 周美珍 +2 位作者 吴明东 徐伟红 黎红光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期330-331,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肠道清洁剂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中的效果。方法将接受结肠镜检查的189例患者分为A组99例,B组90例,分别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甘露醇,观察用药过程中肠道清洁度、镜检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肠道清洁度和镜检成功率优于... 目的探讨两种肠道清洁剂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中的效果。方法将接受结肠镜检查的189例患者分为A组99例,B组90例,分别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甘露醇,观察用药过程中肠道清洁度、镜检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肠道清洁度和镜检成功率优于B组,且A组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应用于肠道准备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结肠镜 肠道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联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所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3
12
作者 叶洁桐 任玲玲 王昌雄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评价三联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所致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8例Hp阳性PU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74例/组),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 目的评价三联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所致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8例Hp阳性PU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74例/组),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疏肝清热、健脾化瘀汤进行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疗程结束后4周记录Hp转阴率,并对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症候总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但研究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95%显著性高于对照组为79.73%(P〈0.05)。研究组胃镜溃疡总有效率为93.24%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75.67%(P〈0.05)。研究组Hp转阴率为82.43%,显著性高于对照组为64.86%(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6%,对照组为9.46%,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联疗法联合中药能明显改善Hp所致PU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增强Hp清除率,并且安全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疗法 中药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对放化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建霞 胡小红 +1 位作者 吴巧珍 曹卓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9期139-141,145,共4页
目的探讨对放化疗肺癌患者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后,观察对其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70例放化疗肺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放化疗肺癌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肺癌患者分别配合采用传统护... 目的探讨对放化疗肺癌患者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后,观察对其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70例放化疗肺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放化疗肺癌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肺癌患者分别配合采用传统护理以及优质护理方式完成疾病的放化疗工作;对最终的功能量表、症状量表以及单一症状量表等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放化疗肺癌患者功能量表评分同对照组放化疗肺癌患者比较,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放化疗肺癌患者症状量表评分同对照组放化疗肺癌患者比较,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放化疗肺癌患者单一症状量表评分同对照组放化疗肺癌患者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于放化疗肺癌患者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对于患者功能量表评分的提高及症状量表与单一症状量表评分的降低可以做出有效保证,从而显著优化肺癌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放化疗 肺癌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对外周血内皮干细胞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梅益斌 郑浩 +3 位作者 傅国胜 王成尧 季乃军 胡昌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观察间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对外周血内皮干细胞(ESC)衰老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4d后,收集贴壁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及SDF-1α1,10,50和100μg.L-1组。采用SA-β-半乳糖苷... 目的观察间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对外周血内皮干细胞(ESC)衰老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4d后,收集贴壁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及SDF-1α1,10,50和100μg.L-1组。采用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试剂盒检测衰老细胞;MTT比色法和集落生成能力测定实验检测ESC的增殖和集落形成能力;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ELISA定量检测端粒酶(端粒末端转移酶)活性;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ESCAktSer473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DF-1α能显著减少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SDF-1α100μg.L-1最为明显(40.8±7.1vs17.5±3.0;P<0.01);SDF-1α100μg.L-1也能显著促进ESC增殖能力(0.22±0.02vs0.39±0.04;P<0.01),集落形成能力(7.8±2.2vs22.4±3.4;P<0.01);SDF-1α100μg.L-1增加ESC端粒酶活性(0.34±0.05vs0.57±0.09;P<0.01);SDF-1α能促进ESCAkt磷酸化。结论SDF-1α能减缓ESC衰老,伴随ESC增殖和集落形成能力的改善,提示细胞衰老可能是SDF-1α影响ESC功能的机制之一;SDF-1α减缓ESC衰老可能与增加ESC端粒酶活性及Akt磷酸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干细胞 内皮 细胞衰老 端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发他汀对糖尿病大鼠外周血和肾组织核因子κB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杨明正 张小如 李龙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分成对照组、糖尿病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PBMC中NF-κB活性;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分成对照组、糖尿病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PBMC中NF-κB活性;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NF-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结果糖尿病大鼠PBMC和肾小球中NF-κ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糖尿病大鼠相比,阿托伐他汀明显抑制NF-κB活化及MCP-1和纤黏连蛋白(FN)表达(P<0.05),减少24h尿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及肾病理学损害。结论NF-κB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抑制NF-κB的活化可能是他汀类药物发挥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大鼠 NF-KB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系统评价 被引量:10
16
作者 商振球 桂志红 +2 位作者 王华富 丁汀 王斌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2期1593-1595,共3页
多并发于长期卧床而不能自行翻身的截瘫、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面积烧伤及深度昏迷等长期卧床患者[1,2]。一般认为,其发病原因是由于组织长期的持续性缺血、缺氧及营养障碍而引起的局部组织血流障碍,致使组织发生溃烂坏死。重组牛碱性成... 多并发于长期卧床而不能自行翻身的截瘫、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面积烧伤及深度昏迷等长期卧床患者[1,2]。一般认为,其发病原因是由于组织长期的持续性缺血、缺氧及营养障碍而引起的局部组织血流障碍,致使组织发生溃烂坏死。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济),可刺激创面组织分泌外用重组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1],毛细血管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临床疗效 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长期卧床患者 慢性消耗性疾病 系统 压疮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AA1199基因在人胃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雅碧 张剑美 +2 位作者 汪望月 黄岚 庄永卫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07-309,共3页
胃癌在中国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早期发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在临床诊断胃癌时已有转移,目前仍无有效的治疗手段,且预后较差。因此,积极寻找有效的监测指标以期早期发现胃癌,以及针对基因的特异性进行... 胃癌在中国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早期发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在临床诊断胃癌时已有转移,目前仍无有效的治疗手段,且预后较差。因此,积极寻找有效的监测指标以期早期发现胃癌,以及针对基因的特异性进行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KIAA1199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编码大分子蛋白质的基因,在多种肿瘤中均有异常表达,如结直肠癌、乳腺癌、肺癌及胰腺癌。但迄今对其在胃癌中表达情况的研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组织 基因 特异性临床表现 早期发病 人类健康 临床诊断 监测指标 异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对胰腺癌介入治疗患者血清sTNFR-1与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光兰 汪望月 +2 位作者 刘晓芬 朱美萍 黎红光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期310-312,共3页
目的探讨精氨酸增强的胃肠外营养对胰腺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和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核仁形成区相关蛋白银染技术测定50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 目的探讨精氨酸增强的胃肠外营养对胰腺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和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核仁形成区相关蛋白银染技术测定50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行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前后血清sTNFR-1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的改变,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胰腺癌组介入治疗前sTNFR-1增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行化疗栓塞术后,患者血清sTNFR-1降低,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增高,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应用精氨酸治疗组较未用组血清sTNFR-1下降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检测胰腺癌患者血清sTNFR-1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的水平,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免疫状况,介入治疗辅以合理的免疫营养素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胰腺癌 介入治疗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 T淋巴细胞 RDNA转录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未成熟畸胎瘤1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廷 於伟民 +1 位作者 叶新青 徐益元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300-300,共1页
患者,女性,40岁,孕1产1。因白带增多、下腹部肿块伴疼痛3月入院。体检:一般状况良好,心肺(-),腹部平软,妇科检查:右侧附件区可及一10cm×8 cm×6cm肿块,表面不规则,压痛明显,质地偏硬,活动欠佳,左侧附件无殊。胸片:未见明 ... 患者,女性,40岁,孕1产1。因白带增多、下腹部肿块伴疼痛3月入院。体检:一般状况良好,心肺(-),腹部平软,妇科检查:右侧附件区可及一10cm×8 cm×6cm肿块,表面不规则,压痛明显,质地偏硬,活动欠佳,左侧附件无殊。胸片:未见明 显异常。B超:盆腔内可见15cm×8.3cm实质不均回声团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血流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未成熟畸胎瘤 腹部肿块 白带增多 妇科检查 血流信号 盆腔内 附件 回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对生活质量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琴芬 陈敏华 +1 位作者 陈晓红 金丽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0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则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 目的探究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则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BI指数、Fugl-Meyer评分、SF-36评分、炎症因子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BI指数、Fugl-Meyer评分、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BI指数、Fugl-Meyer评分、SF-36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其中实验组干预后的BI指数、Fugl-Meyer评分、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IL-1β、IL-6、IL-8、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较,实验组和対照组患者血清中的IL-1β、IL-6、IL-8、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均降低(P<0.05),且实验组炎性因子水平较対照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急性脑卒中 偏瘫 生活质量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