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少儿题材璎珞纹在当代纺织品中的设计应用研究
1
作者 梅晗 刘芸希 姚琛 《工业设计》 2025年第1期139-143,共5页
为探究宋代少儿题材璎珞纹的艺术魅力,并探究其在当代纺织品上的设计策略及实用价值,文章基于宋代少儿题材璎珞纹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图像分析法,系统地梳理宋代少儿题材璎珞纹的发展渊源及特征,并对璎珞纹在当代纺织品中的设... 为探究宋代少儿题材璎珞纹的艺术魅力,并探究其在当代纺织品上的设计策略及实用价值,文章基于宋代少儿题材璎珞纹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图像分析法,系统地梳理宋代少儿题材璎珞纹的发展渊源及特征,并对璎珞纹在当代纺织品中的设计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璎珞纹在当代纺织品中“形”与“色”结合的设计策略,通过设计实践验证宋代少儿题材璎珞纹在当代纺织品设计中的可能性,使传统艺术转化为新的设计力量融入现代生活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宋代 少儿题材 璎珞纹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膜的亲水改性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廖琪琪 李成才 +6 位作者 刘国金 朱海霖 郭玉海 高达利 姜超 权慧 张师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168,共7页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之一。在众多水处理技术中,膜分离作为一种高效且环保的分离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具有耐化学腐蚀性、抗老化耐力和高热稳定性等特点,是膜分离技术中绝佳的分离...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之一。在众多水处理技术中,膜分离作为一种高效且环保的分离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具有耐化学腐蚀性、抗老化耐力和高热稳定性等特点,是膜分离技术中绝佳的分离材料。但PTFE膜的强疏水性限制了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文中重点介绍了PTFE材料的亲水改性方法并将其归纳为2种改性机制,综述了亲水改性PTFE膜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进展,最后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膜分离技术 亲水改性 水处理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编间隔织物/硅橡胶柔性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旭辉 丁沫丹 +1 位作者 陈慰来 王金凤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27,共11页
文章选用了5种经编间隔织物作为柔性缓冲材料的骨架,将硅橡胶作为填充料与经编间隔织物进行复合,制备具有不同填充率的柔性缓冲材料。从微观结构观察不同填充率的柔性缓冲材料中硅橡胶分布情况,并研究其静态压缩和动态冲击性能。结果表... 文章选用了5种经编间隔织物作为柔性缓冲材料的骨架,将硅橡胶作为填充料与经编间隔织物进行复合,制备具有不同填充率的柔性缓冲材料。从微观结构观察不同填充率的柔性缓冲材料中硅橡胶分布情况,并研究其静态压缩和动态冲击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填充率的提高,柔性缓冲材料缓弹性减弱,硬度增加,承受的最大压缩载荷增强,当压缩率50%时,其压缩载荷最高可达织物的72倍。经过回归分析,可以探究结构参数对柔性缓冲材料冲击性能之间的关系和不同填充率的柔性缓冲材料所能承受最大压缩载荷量的关系。因此,填充率对柔性缓冲材料的缓冲能力有显著影响,较小的填充率能改善经编间隔织物的缓冲性能和力学性能,提高了缓压和抗冲击的能力,有利于其在防具和保护器具等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间隔织物 硅橡胶 柔性缓冲材料 压缩性能 低速冲击性能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风+数字科技,历史经典产业打开发展新“丝”路
4
作者 姚琛 陈雷 《信息化建设》 2024年第7期30-32,共3页
面向新形势,从数千年前走来的传统丝绸行业,如何守正创新“织”入现代生活、重焕新活力?在浙江,丝绸的应用正与技术创新升级融合,以“历史经典+国风生活+潮流文化”的配方,更好地奔向消费者,打开发展新“丝”路衬衫配马面裙、毕业服搭... 面向新形势,从数千年前走来的传统丝绸行业,如何守正创新“织”入现代生活、重焕新活力?在浙江,丝绸的应用正与技术创新升级融合,以“历史经典+国风生活+潮流文化”的配方,更好地奔向消费者,打开发展新“丝”路衬衫配马面裙、毕业服搭云肩、改良旗袍配过膝靴、宋锦外套搭阔腿裤。如今,新中式穿搭频频出圈,丝滑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往产业深处探寻,国风热不仅催热了国风服装市场,也带动了一个从历史中走来的历史经典产业——丝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行业 服装市场 历史经典产业 潮流文化 新中式 守正创新 国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APDL的织物导热性能影响因素
5
作者 戚鑫涛 何浩男 +4 位作者 李欣 金肖克 马雷雷 田伟 祝成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2-113,共12页
为研究织物导热性能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ANSYS的织物热传递有限元仿真二次开发系统。利用ANSYS/APDL软件对织物进行参数化建模,模拟分析在不同织物组织、织物紧度、经纬纱线材料条件下,织物中的热量传递过程及温度分布特征,并计... 为研究织物导热性能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ANSYS的织物热传递有限元仿真二次开发系统。利用ANSYS/APDL软件对织物进行参数化建模,模拟分析在不同织物组织、织物紧度、经纬纱线材料条件下,织物中的热量传递过程及温度分布特征,并计算各织物的导热系数和蓄热系数。使用C-THERM TCi导热仪对织物样本的导热系数和蓄热系数进行测试,与模拟计算结果对比,发现模拟同实验测试结果的绝对误差值在4%以内,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并进一步探究了织物导热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平纹织物的蓄热系数和导热系数最高,斜纹次之,缎纹最低;随着织物紧度的增加,织物的导热系数和蓄热系数也升高;随着纱线导热系数的上升,织物的导热系数和蓄热系数升高。研究结果对织物导热性能的参数化模拟仿真及良好导热性能的织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仿真 导热性能 参数化建模 导热系数 蓄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改性对玄武岩纤维增强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骆宣耀 韦粤海 +2 位作者 马雷雷 田伟 祝成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110,共8页
为改善玄武岩纤维与乙烯基酯树脂的界面结合性能,分别采用质量分数为0.5%、1.0%、1.5%、2.0%的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A171对玄武岩纤维进行改性,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玄武岩纤维增强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 为改善玄武岩纤维与乙烯基酯树脂的界面结合性能,分别采用质量分数为0.5%、1.0%、1.5%、2.0%的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A171对玄武岩纤维进行改性,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玄武岩纤维增强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和万能试验机等对玄武岩纤维的表面微观形貌和化学结构以及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经质量分数为1%的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A171改性后的玄武岩纤维和乙烯基酯树脂的界面结合最好,经改性后的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相比于未改性的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16.71%、14.96%、13.59%;冲击强度提高10.13%、8.84%、7.41%。综合考虑实验结果,3种硅烷偶联剂对复合材料的改性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KH550、KH560和A1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乙烯基酯树脂 复合材料 硅烷偶联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热熔胶膜层压复合织物的热压工艺及其结构 被引量:3
7
作者 胡满钰 金肖克 +3 位作者 田伟 黄坤镇 邵灵达 祝成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3-182,共10页
为研究热压工艺对EVA热熔胶膜层压复合织物黏接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对热压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采用L 25(53)正交试验,以热压工艺的温度、压强和时间为试验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复合织物的厚度、截面结构、透气性和剥离强度进行表征分... 为研究热压工艺对EVA热熔胶膜层压复合织物黏接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对热压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采用L 25(53)正交试验,以热压工艺的温度、压强和时间为试验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复合织物的厚度、截面结构、透气性和剥离强度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EVA热熔胶膜复合织物,压强对其厚度和透气性影响最大,温度对其剥离强度影响最大;同时,压强对其厚度有显著影响,对其透气性有高度显著影响,温度对其剥离强度有显著影响;随着热压温度、压强和时间的增加,其厚度呈现下降趋势,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其透气性和剥离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压强的增加,其透气性和剥离强度呈现下降趋势;最佳热压工艺参数为100℃、0.5 MPa、90 s,该条件下热熔胶与两层织物的纱线和纤维结合紧密,胶层会形成间隙和微孔,复合织物厚度为0.65 mm,透气性可达到156.72 mm s,剥离强度可达到32.55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热熔胶膜 复合织物 热压工艺 剥离强度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蚕丝织物蒸汽脱胶工艺及其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叶艳丽 郭佳兴 +2 位作者 傅雅琴 陈文兴 江文斌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1-231,共11页
针对桑蚕丝织物常规脱胶方法脱胶时效低且脱胶废液污染环境等问题,提出采用一种高效无污染的蒸汽处理方法对桑蚕丝双绉织物进行脱胶,通过对蒸汽脱胶工艺的温度和时间进行探究,并选择脱胶完全的两种蒸汽脱胶工艺与常规碳酸钠脱胶法处理... 针对桑蚕丝织物常规脱胶方法脱胶时效低且脱胶废液污染环境等问题,提出采用一种高效无污染的蒸汽处理方法对桑蚕丝双绉织物进行脱胶,通过对蒸汽脱胶工艺的温度和时间进行探究,并选择脱胶完全的两种蒸汽脱胶工艺与常规碳酸钠脱胶法处理得到的桑蚕丝织物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105℃和110℃条件下,织物脱胶率与脱胶时间呈线性正相关,在115、120、125℃条件下,织物脱胶率与脱胶时间呈对数函数关系;当蒸汽温度为125℃,脱胶处理45 min的蒸汽脱胶工艺得到的织物力学性能最优,悬垂性能略差,其微观形貌和二级结构均未受到明显影响,且脱胶总时长缩短了45.83%。该蒸汽脱胶工艺对桑蚕丝双绉织物的脱胶具有可行性和可控性,并提高了脱胶效率,同时可为代替传统脱胶工艺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丝织物 蒸汽脱胶 脱胶率 微观结构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熔融指数聚乳酸母粒的制备及其熔喷材料的可纺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宇静 陈连节 +7 位作者 张思东 张强 黄瑞杰 叶翔宇 汪伦合 宣晓雅 于斌 朱斐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62,共8页
为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聚乳酸(PLA)熔喷非织造材料,探究不同熔融指数PLA母粒对其熔喷可纺性的影响。以纺丝级PLA为原料,采用催化降解法分别设计制备了熔融指数为200、400、600、1000、1400 g/(10 min)的PLA母粒,对其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为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聚乳酸(PLA)熔喷非织造材料,探究不同熔融指数PLA母粒对其熔喷可纺性的影响。以纺丝级PLA为原料,采用催化降解法分别设计制备了熔融指数为200、400、600、1000、1400 g/(10 min)的PLA母粒,对其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流变性能、结晶性能以及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然后进一步制备不同熔融指数的PLA熔喷材料,分析其形貌结构、纤维直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熔融指数的升高,PLA熔喷母粒的重均分子量从75566 g/mol降低到29857 g/mol,分子质量分布变宽,而玻璃化转变温度、热结晶性能及热稳定性无明显变化;随着熔融指数的升高,熔喷纤维的直径逐渐减小,纤维直径为0.5~7μm,且熔喷材料的纵、横向断裂强度显著降低;当PLA熔喷母粒的熔融指数在400~600 g/(10 min)之间时,熔喷材料的可纺性和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熔喷技术 非织造材料 熔体流动速率 熔融指数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ZnS负载富羧基PVDF复合膜的制备及乳液分离和光催化染料降解
10
作者 施明惠 李成才 +3 位作者 徐毅辉 高达利 姜超 张师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72,共5页
含大量有机染料的含油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超润湿材料具有特殊的润湿性,在膜分离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优异的乳液分离性能与特定的表面形貌有关。本研究先通过溶液转化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乙烯-co-马来酸酐共聚物(PVDF/PEMA... 含大量有机染料的含油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超润湿材料具有特殊的润湿性,在膜分离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优异的乳液分离性能与特定的表面形貌有关。本研究先通过溶液转化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乙烯-co-马来酸酐共聚物(PVDF/PEMA)膜,后依次进行酸碱处理制备出富羧基离子的PVDF复合膜,最后在膜表面原位沉积ZnS微纳米颗粒。制备的复合膜在水中表现出超疏油性,对含植物油的水包油乳液的分离效率达到97%以上。此外,该膜具有自洁性和抗污染性。对亚甲基蓝降解效率高达98%以上,重复5次吸附-降解实验表面该膜具有优异的可重复使用性。因此,该膜在乳液分离和染料降解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乙烯-co-马来酸酐共聚物 硫化锌 油水分离 染料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织带的热溶染色
11
作者 洪思思 唐奇 +3 位作者 郑今欢 王成龙 王直成 柴丽琴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6,33,共6页
采用热溶染色法对PLA织带进行染色。研究发现,PLA织带在130℃下热溶固色180 s可达到较好的染色效果;同时添加2 g/L以内的黏合剂LB可在不影响颜色的情况下显著提升织带的色牢度;与PET织带热溶染色性能相比,PLA织带显色性更好;相对于浸染... 采用热溶染色法对PLA织带进行染色。研究发现,PLA织带在130℃下热溶固色180 s可达到较好的染色效果;同时添加2 g/L以内的黏合剂LB可在不影响颜色的情况下显著提升织带的色牢度;与PET织带热溶染色性能相比,PLA织带显色性更好;相对于浸染工艺,热溶染色PLA织带固色率和色牢度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溶染色 分散染料 黏合剂 聚乳酸 织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钠处理对GF VER复合材料界面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明琳 冯旭煌 +5 位作者 邵灵达 丁昊 孙泽宇 马雷雷 田伟 祝成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109,共10页
为改善玻璃纤维(Glass fiber,GF)与乙烯基酯树脂(Epoxy vinyl ester resin,VER)间界面性能,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对GF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借助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万能材料试验机、摆锤冲击试验机等,分析改性前后GF的表面形态与化学结构... 为改善玻璃纤维(Glass fiber,GF)与乙烯基酯树脂(Epoxy vinyl ester resin,VER)间界面性能,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对GF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借助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万能材料试验机、摆锤冲击试验机等,分析改性前后GF的表面形态与化学结构的变化。测试改性前后GF VER复合材料的单丝和纤维束界面剪切强度、弯曲强度、抗冲击强度。研究氢氧化钠处理对GF VER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GF浸润性得到改善,表面变得粗糙,表面活性基团增多。单丝和纤维束的界面剪切强度相比改性前分别提升了25.31%、27.48%。GF VER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与抗冲击强度相比改性前分别提升了20.96%、25.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乙烯基酯树脂 界面改性 力学性能 真空辅助树脂灌注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丝纤度自动检验仪的设计与分析
13
作者 李胜 杨娟亚 +2 位作者 叶飞 杨小龙 江文斌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7,23,共5页
针对常规生丝纤度检验步骤繁杂、工作量大的问题,在目前电子天平称重检测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生丝纤度自动检验仪,其具有生丝自动卷绕、实时断丝检测、防堆叠移丝、静态称重以及计算控制等功能,检测时只需人工上丝即可准确得到... 针对常规生丝纤度检验步骤繁杂、工作量大的问题,在目前电子天平称重检测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生丝纤度自动检验仪,其具有生丝自动卷绕、实时断丝检测、防堆叠移丝、静态称重以及计算控制等功能,检测时只需人工上丝即可准确得到每绞丝的纤度值。介绍了生丝纤度检验方法和断丝处理方法,并与人工检测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自动检验仪进行生丝纤度检验的结果与人工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检验仪能够满足目前生丝纤度检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丝纤度 检测 仪器 断丝检测 堆叠 显著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