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抛开编稿件取标题的工作 编辑还能亮哪些招——以获奖作品浙江日报《亲历》专栏为例 |
童健
|
《传媒评论》
|
2024 |
0 |
|
2
|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浙江日报编辑中心夜编部如何在重要节点凸显编辑牵引作用 |
卢楠
|
《传媒评论》
|
2017 |
0 |
|
3
|
“动”起来,让平面变立体——《浙江日报》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版面编辑体会 |
严沁
|
《传媒评论》
|
2020 |
2
|
|
4
|
“内容+”,为主流媒体赋能——浙江日报改版的实践与思考 |
钱锋
严沁
|
《传媒评论》
|
2019 |
1
|
|
5
|
好版面也讲究“时、度、效”——《浙江日报》中国新闻奖获奖版面编辑体会 |
肖艳艳
汪旻
|
《传媒评论》
|
2019 |
1
|
|
6
|
媒体融合趋势下,怎样讲述新时代中国的春节故事——以浙江日报2018“新春年画动起来”主题策划为例 |
王蓉蓉
蒋蕴
|
《传媒评论》
|
2018 |
1
|
|
7
|
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的主题报道策划——以浙江日报《喜迎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地方篇》报网端联动报道为例 |
杨书挺
陆乐
|
《传媒评论》
|
2017 |
1
|
|
8
|
学者型报人如何“炼”成——访《浙江日报》老编辑林永年 |
童健
|
《传媒评论》
|
2021 |
0 |
|
9
|
提高策划能力,生产精品报道——浙江日报“接力”大型融媒体报道背后的接力故事 |
李雅南
|
《传媒评论》
|
2020 |
0 |
|
10
|
记者的责任,就是推动社会进步——访《浙江日报》原总编辑江坪 |
滕昶
王晓东
胡晓峰
陈骞
|
《传媒评论》
|
2021 |
0 |
|
11
|
如何“用好用活”新闻通稿——全媒体时代党报新媒体编辑处理新闻通稿的思考 |
吴盈秋
|
《传媒评论》
|
2022 |
9
|
|
12
|
共富文章,如何做到可知可感--《浙江日报》开展“共同富裕”主题报道初探 |
滕昶
|
《传媒评论》
|
2022 |
2
|
|
13
|
移动传播时代,传统媒体如何打造“爆款” 以浙江新闻客户端全媒体报道《杭州时间 世界瞩目 聚焦G20杭州峰会》为例 |
高唯
杨晓燕
|
《传媒评论》
|
2017 |
2
|
|
14
|
用“两艘船”诉说一百年——浅析浙江日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 |
钱锋
滕昶
高驰弘
|
《传媒评论》
|
2021 |
1
|
|
15
|
记录时代脉动,从“你我他”讲起——浅谈浙江日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刊《我的家国记事本》 |
严沁
|
《传媒评论》
|
2019 |
1
|
|
16
|
重大主题报道的可视化探索——以浙江日报的实践为例 |
范锐
|
《采写编》
|
2018 |
1
|
|
17
|
回望来路 我心依依——访《浙江日报》老记者黄云澍 |
高唯
|
《传媒评论》
|
2021 |
0 |
|
18
|
重大主题报道的可视化探索——以浙江日报的实践为例 |
范锐
|
《传媒评论》
|
2018 |
0 |
|
19
|
国庆报道:看70年变迁的“中国范儿”——浙江日报国庆报道梳理分析 |
张瑜
陆斯超
|
《传媒评论》
|
2019 |
0 |
|
20
|
交互技术在新媒体产品中的应用——以浙江新闻客户端创意H5“浙里有一条通往互联网大会的神秘通道”为例 |
蒋蕴
高唯
杨书挺
张幼青
潘培
|
《传媒评论》
|
2018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