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轴新型非圆随动磨削运动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俞红祥 张昱 潘旭华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67-174,共8页
研究一种曲轴新型非圆随动磨削运动模型,提出基于砂轮架水平进给轴、附加升降轴与工件转动轴联动的随动磨削控制方式,通过砂轮架水平进给轴、附加升降轴的连续圆弧插补运动与曲轴连杆颈偏心圆周运动同步,确保曲轴工件绕主轴颈中心回转... 研究一种曲轴新型非圆随动磨削运动模型,提出基于砂轮架水平进给轴、附加升降轴与工件转动轴联动的随动磨削控制方式,通过砂轮架水平进给轴、附加升降轴的连续圆弧插补运动与曲轴连杆颈偏心圆周运动同步,确保曲轴工件绕主轴颈中心回转时砂轮与连杆颈切点始终与砂轮中心、连杆颈中心保持三点一线关系,继而实现连杆颈的恒线速精密磨削加工;从运动学角度分析砂轮架水平进给轴与附加升降轴的垂直度误差、数控系统响应偏差对连杆颈磨削精度的影响规律以及相应解决措施;通过新型非圆随动磨削运动模型计算机仿真分析与样品磨削加工试验表明,所研究随动磨削运动模型具有砂轮磨损适应能力强、机床运动控制简便、曲轴连杆颈磨削精度高的显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轴 非圆磨削 随动磨削 运动模型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点脉冲激励的主轴系统运行模态分析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徐洪 王扬渝 文东辉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75-181,共7页
主轴系统的模态参数是加工稳定性预测及参数优化等的重要依据。针对主轴系统难以实施有效激励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点脉冲激励的运行模态分析(Operational modal analysis,OMA)方法,对刀具、刀柄及主轴分别施加脉冲激励,获取测点的振动... 主轴系统的模态参数是加工稳定性预测及参数优化等的重要依据。针对主轴系统难以实施有效激励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点脉冲激励的运行模态分析(Operational modal analysis,OMA)方法,对刀具、刀柄及主轴分别施加脉冲激励,获取测点的振动响应及互相关函数,采用多参考最小二乘复指数法(poly-reference least square complex exponential method,pLSCE)识别了模态参数。通过模态置信判据方法剔除识别过程所衍生的虚假模态,提高了模态参数识别的准确性。与锤击模态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识别的固有频率与阻尼比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4.57%和11.02%,一致性较好,表明由多点激励下响应信号的互相关函数可准确识别主轴系统模态参数,为主轴系统运行模态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轴系统 模态参数识别 多参考最小二乘复指数法 运行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轴连杆颈圆度准在线测量与补偿系统 被引量:2
3
作者 俞红祥 潘旭华 张昱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9-205,共7页
提出一种曲轴连杆颈圆度准在线测量与补偿系统,依据随动过程连杆颈中心与砂轮中心距离恒定的运动特征设计基于砂轮同心摆臂、V形基准块的圆度测量机构,通过摆臂自重力实现连杆颈偏心旋转驱动下的跟随扫描,采用柔性牵引索实现磨削过程V... 提出一种曲轴连杆颈圆度准在线测量与补偿系统,依据随动过程连杆颈中心与砂轮中心距离恒定的运动特征设计基于砂轮同心摆臂、V形基准块的圆度测量机构,通过摆臂自重力实现连杆颈偏心旋转驱动下的跟随扫描,采用柔性牵引索实现磨削过程V形基准块对连杆颈的捕捉与分离操作,继而实现连杆颈圆度状况的准在线测量。从运动学角度分析V形基准块中线上测量探头的扫描角与随动磨床引导轴转角位置的精确几何关系,通过微变等效模型建立从探头位移信号求解圆度偏差信号的方法。在MQG1000型数控曲轴随动磨床上的应用测试以及JL4G15D型曲轴试样的圆度分析数据表明,所研究准在线测量与补偿系统具有结构紧凑、检测效率高、连杆颈圆度补偿效果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轴 连杆颈 随动磨削 圆度测量 圆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轴连杆颈圆度的在线测量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俞红祥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5-369,共5页
针对精密磨削加工过程连杆颈圆度受工件弹性变形影响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连杆颈偏心运动特征的新型圆度在线测量方法,主要由接触式位移探头、V形基准块和随动支撑机构组成.通过分析V形基准块的微变等效模型,以及随动过程位移探头的测量... 针对精密磨削加工过程连杆颈圆度受工件弹性变形影响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连杆颈偏心运动特征的新型圆度在线测量方法,主要由接触式位移探头、V形基准块和随动支撑机构组成.通过分析V形基准块的微变等效模型,以及随动过程位移探头的测量角变化规律逆向求解被测工件原始圆度偏差函数.在工件转速为30,r/min条件下,在线测量装置样机从试样获取的圆度数据与参考圆度仪的最大误差为0.05,μm.用在线测量数据修正加工程序后试样圆度偏差从11.11,μm下降至2.45,μm,表明该方案符合曲轴精密加工应用的圆度在线补偿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杆颈 圆度 在线测量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极距电容位移传感器的双频激励方法研究
5
作者 张立锋 俞红祥 沈孟锋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6-31,共6页
针对变极距电容位移传感器提出了一种双频激励方法。同时采用低频、高频正弦电压源激励平板发射电极,通过电容耦合效应将极距变化转换为双频调幅信号,并通过高阻抗缓冲、带通滤波、精密整流电路获得双路位移调制电压信号。采用数字信号... 针对变极距电容位移传感器提出了一种双频激励方法。同时采用低频、高频正弦电压源激励平板发射电极,通过电容耦合效应将极距变化转换为双频调幅信号,并通过高阻抗缓冲、带通滤波、精密整流电路获得双路位移调制电压信号。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同步采集双路位移调制电压信号以及参考位移信号,对高、低频激励方式下的位移检测分辨率、纹波、动态响应速度等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双频激励时,通道间耦合作用较小,低频激励方式在位移分辨率、测量范围、线性度、抗干扰等指标上显著优于高频激励;高频激励在动态响应速度上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频激励 电容传感器 位移测量 振动检测 调制信号 DS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