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礼仪和当代社会理论:权力、公民社会和自我认同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永军 《社会心理科学》 2005年第5期8-17,66,共11页
德裔社会学家诺贝特.爱理雅斯的《文明化进程》是礼仪研究领域的名著。本文介绍了它的基本观点,指出了它的不足之处,并在三种新的社会理论的视角下,重新审视了该理论和礼仪研究。爱理雅斯认为,西欧社会在中世纪末以后经历了一个"... 德裔社会学家诺贝特.爱理雅斯的《文明化进程》是礼仪研究领域的名著。本文介绍了它的基本观点,指出了它的不足之处,并在三种新的社会理论的视角下,重新审视了该理论和礼仪研究。爱理雅斯认为,西欧社会在中世纪末以后经历了一个"文明化"的过程,即人们更能够克制自我,言行举止更为谦恭有礼,其原因有二,一是国家对暴力的垄断,二是社会相互依赖性的增强。这一理论在文明化进程的一般性、历史起源及真实性等三个方面都存在着缺陷。礼仪研究和三种新社会理论可以在如下的条件下相互增益:福柯式的权力重新获得主体,公民社会有必要关注非政治动机,而自我认同则可以突现其历史性和日常性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仪文明 权力 公民社会 自我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训慈与民国时期的中国史学会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忠良 王效良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3-158,共6页
陈训慈是现代著名学者,早年以治史著称。五四时期,随着中西文化交流进一步频繁,国内各专业学科相继成立了学会,惟独史学会一直未能付诸实施。有鉴于此,陈训慈不仅在理论上进行了可贵探索,而且开展了多次实践,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民国时期... 陈训慈是现代著名学者,早年以治史著称。五四时期,随着中西文化交流进一步频繁,国内各专业学科相继成立了学会,惟独史学会一直未能付诸实施。有鉴于此,陈训慈不仅在理论上进行了可贵探索,而且开展了多次实践,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民国时期中国史学会的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训慈 民国 中国史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区矛盾化解机制研究:从博弈到社区凝聚力建设——以杭州G社区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国芳 袁训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2-103,159,共13页
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转型社区,其治理的复杂性和难度不言而喻。本文动态呈现了G社区在矛盾化解过程中社区居委会由被动的博弈思维到主动运用社区凝聚力建设的过程。借鉴社群主义的构建共同价值观模式、共和主义的达成政... 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转型社区,其治理的复杂性和难度不言而喻。本文动态呈现了G社区在矛盾化解过程中社区居委会由被动的博弈思维到主动运用社区凝聚力建设的过程。借鉴社群主义的构建共同价值观模式、共和主义的达成政治共识模式、新自由主义的社会融合模式,并从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增强居民的社区意识、增进社区能力建设促进居民融合、构建社区公共空间加强协商对话意识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来主动化解新型农村社区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矛盾化解 博弈 社区凝聚力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社会资本及其现代转换——基于景宁畲族民族自治村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国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6-103,117,共9页
在景宁畲族民族自治村的调研发现,村庄内蕴充足的传统社会资本,在社会关系层面,主要包括以家、亲族、宗族为核心的传统结构型社会资本;在制度规范层面,主要包括以族谱、族规等具有规范性意义的制度性社会资本;在文化价值层面,主要有以... 在景宁畲族民族自治村的调研发现,村庄内蕴充足的传统社会资本,在社会关系层面,主要包括以家、亲族、宗族为核心的传统结构型社会资本;在制度规范层面,主要包括以族谱、族规等具有规范性意义的制度性社会资本;在文化价值层面,主要有以民俗节庆、祖先崇拜为机理的具有信仰、价值意义的认知性社会资本。这几种类型的传统社会资本经过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推动,利用景宁畲族传统节庆"三月三"为载体,经过现代性转换,传承和发展了畲族原生态文化,扩展了传统以社区地缘和血缘为特征的社会资本,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整合社会资源、扩大民众参与起到了较强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资本 现代转换 景宁畲族“三月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赋权视角下的乡村社区营造研究——基于宁波奉化雷山村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国芳 蔡静如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101,共11页
社区赋权理论贯穿社区营造工作的始终,强调通过纵向的权力下放与能力培育,激发社区主体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增强社区内横向的资源整合与互补,扩展社区的内生力量,并在制度上衔接基层政府治理,实现在地能力与权力的活化,能解决当前村庄发... 社区赋权理论贯穿社区营造工作的始终,强调通过纵向的权力下放与能力培育,激发社区主体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增强社区内横向的资源整合与互补,扩展社区的内生力量,并在制度上衔接基层政府治理,实现在地能力与权力的活化,能解决当前村庄发展中面临分散化与碎片化的问题。文章在梳理当前关于社区赋权与社区营造的文献基础上,通过对个案村落调研,从雷山村的社区营造过程出发,分析其社区赋权的内在机理,进而从地方政府、专家、"多元互动主体"团队、村民、在地资源活化等方面分析其特征;并从建构多元互动主体网络,实现在地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为中国乡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与选择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赋权 乡村 社区营造 多元互动主体网络 可持续发展 在地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体系的建设 被引量:5
6
作者 朱伟明 《中国商论》 2012年第8Z期69-70,共2页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众多企业(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公有制企业)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企业的管理模式也越来越趋于国际化,在此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众多企业(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公有制企业)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企业的管理模式也越来越趋于国际化,在此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就这一重要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得出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 培训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法国青年人政治参与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7
作者 史春玉 《当代青年研究》 2013年第6期106-114,共9页
政治行为与参与特征往往受特定社会形态的影响。今天的法国青年人对体制内参与渠道的认同感大大降低,日益疏离于政治投票及政党、工会生活,转而采用其他更直接更符合个人意愿的政治参与方式。但这种变化并不能说明代议制民主在青年人那... 政治行为与参与特征往往受特定社会形态的影响。今天的法国青年人对体制内参与渠道的认同感大大降低,日益疏离于政治投票及政党、工会生活,转而采用其他更直接更符合个人意愿的政治参与方式。但这种变化并不能说明代议制民主在青年人那里遭遇到认同危机,它实际上反映了青年人对传统政治参与方式有效性的理性反思,是一种对公民政治生活方式的创新与重构,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个人经历、社会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他们的政治态度和参与方式及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青年 政治参与 参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坑术士”新证 被引量:1
8
作者 白效咏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7-164,168,共9页
关于公元前212年坑儒一事,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另一部分则怀疑是虚构的故事,实际坑杀的是方士,形成这种分歧的原因在于对《史记》《汉书》所载“坑术士”“杀术士”的理解不同。考之于典籍,秦汉时期的术... 关于公元前212年坑儒一事,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另一部分则怀疑是虚构的故事,实际坑杀的是方士,形成这种分歧的原因在于对《史记》《汉书》所载“坑术士”“杀术士”的理解不同。考之于典籍,秦汉时期的术士一词均不作方士解,方士被称为术士始于三国时期。结合许慎《说文解字》和《汉书·宣帝纪》《夏侯胜传》所载本始四年诏书等资料来看,两汉时期术士一词其实指的就是儒生,“坑术士”无疑就是坑儒。秦始皇对于方士,仅仅限于考校虚实,并未坑杀,仍寄希望于他们为自己寻找不死仙药。从历史逻辑来看,留意于仁义之际的儒生与秦所奉行的法家治国理念并不兼容,秦帝国建立后,儒生集团与秦始皇龃龉不断,将“坑术士”理解为坑儒也更符合历史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坑术士 坑儒 方士 秦始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赖—控制”关系与社会组织的发展路径选择——对中国宋代与西欧中世纪行会组织的比较研究
9
作者 杨刚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52-54,共3页
转型期的社会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市场和社会各自在治理体系当中的作用,作为公共治理重要主体的社会组织应当抓住机遇实现发展以适应治理需要。与政府间维持着紧密"依赖—控制"关系的社会组织面临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选择,这... 转型期的社会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市场和社会各自在治理体系当中的作用,作为公共治理重要主体的社会组织应当抓住机遇实现发展以适应治理需要。与政府间维持着紧密"依赖—控制"关系的社会组织面临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选择,这两种可供选择的发展路径与中西方行会组织的发展路径基本对应,基本呈现了"控制路径"与"自治路径"两种发展路径及其相应的功能特征。从构建社会治理体系的时代需求来看,"控制路径"难以培养能够有效参与公共事务的社会组织,长期依赖这一路径将逐渐造成社会治理的失败。应当通过政府部门管理方式的改革和社会组织运作逻辑的转变实现社会组织发展路径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行会 政社关系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