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3E”满意度模型与模糊综合评价的大学校园使用绩效研究——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天钾 董翊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3-119,共7页
基于实证调查数据,选择了效益、效率和公平三组变量的9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构建了"3E"满意度模型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使用绩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效率性、效益性与公平性均能显著影响大学... 基于实证调查数据,选择了效益、效率和公平三组变量的9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构建了"3E"满意度模型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使用绩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效率性、效益性与公平性均能显著影响大学校园使用的总满意度,在未来的校园规划中应注重高效性、实效性、公平性与最优性四个方面的原则,以促进大学校园的优化与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规划 “3E”满意度模型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浙江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运河沿河地带城市再开发规划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杨建军 徐国良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7-80,共4页
京杭运河是与万里长城媲美的历史文化遗产 ,运河与其端点城市杭州有着紧密的依存关系 ,运河沿岸地带的再开发是杭州“建经济强市 ,创文化名城”的重要环节。依据运河与杭州城市的历史和未来依存关系 ,立足于城市整体布局和空间开发 ,对... 京杭运河是与万里长城媲美的历史文化遗产 ,运河与其端点城市杭州有着紧密的依存关系 ,运河沿岸地带的再开发是杭州“建经济强市 ,创文化名城”的重要环节。依据运河与杭州城市的历史和未来依存关系 ,立足于城市整体布局和空间开发 ,对运河在城市中的功能定位和开发方向提出了规划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杭运河 空间规划 杭州市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河地带在杭州城市空间中的功能和形象规划探索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建军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0-173,共4页
京杭大运河是堪与万里长城媲美的国之瑰宝 ,作为大运河的端点城市 ,杭州与运河长期存在着紧密的依存关系。历史上 ,京杭运河一直是促进杭州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杭州的兴盛与繁荣曾作出过决定性的贡献 ,并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 京杭大运河是堪与万里长城媲美的国之瑰宝 ,作为大运河的端点城市 ,杭州与运河长期存在着紧密的依存关系。历史上 ,京杭运河一直是促进杭州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杭州的兴盛与繁荣曾作出过决定性的贡献 ,并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千年到来之际 ,人们热切期待着古老的运河焕发青春 ,为杭州城市发展续写辉煌的篇章。本文从杭州城市与运河的历史关系演变出发 ,分析运河沿河地带在杭州城市空间发展演变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 ,并从沿河地带城市再开发的规划要求角度 ,提出它在杭州城市新的空间发展阶段中的功能和形象定位以及开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河地带 城市空间 杭州市 京杭大运河 功能 城市形象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城镇体系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复多 《现代城市研究》 2001年第6期44-46,共3页
论述了有助于提高城镇体系规划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八个方面: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各级城镇体系规划的相互衔接、区域之间的协调、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工作、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预测、区域差异、理... 论述了有助于提高城镇体系规划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八个方面: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各级城镇体系规划的相互衔接、区域之间的协调、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工作、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预测、区域差异、理论联系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体系规划 科学性 可操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集约型城市的空间解读——以淮安新城概念规划为例
5
作者 魏薇 秦洛峰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31-133,共3页
生态集约型城市应是一座建立在轨道交通基础上的功能集聚、中心突出、生态宜居的现代城市。淮安新城概念规划基于构建生态集约型城市的目标,以中心集聚、交通便利、紧凑开敞和环境宜居为原则,建立圈层分布的多点格局,重点是将绿色空间... 生态集约型城市应是一座建立在轨道交通基础上的功能集聚、中心突出、生态宜居的现代城市。淮安新城概念规划基于构建生态集约型城市的目标,以中心集聚、交通便利、紧凑开敞和环境宜居为原则,建立圈层分布的多点格局,重点是将绿色空间渗透到城市中,并强调公共开放空间系统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集约型城市 概念规划 淮安新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提高城乡规划实施评价有效性与可操作性的探讨 被引量:28
6
作者 李王鸣 沈颖溢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24,共6页
当前城乡规划实施评价存在规范性差、主观认知不足、方法论缺失等问题,使其难以有效开展,可从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内容体系、评价组织与方法、结果判定三个方面探索提高城乡规划实施评价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规划实施评价内容应围绕目... 当前城乡规划实施评价存在规范性差、主观认知不足、方法论缺失等问题,使其难以有效开展,可从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内容体系、评价组织与方法、结果判定三个方面探索提高城乡规划实施评价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规划实施评价内容应围绕目标实施、空间发展、公众参与和措施落实四个领域展开,突出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和空间发展落实,并以近期建设为重点评价时段;实施评价组织宜采用第三方主导、多方参与的模式,评价方法应注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将目标评价与规划实施过程分析相结合;评价结果判断应包括对规划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和对规划实施过程的检测两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实施评价 内容体系 组织与方法 结果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封闭住区环境和居民满意度特征——以杭州城西片区为例 被引量:17
7
作者 魏薇 王炜 胡适人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75,共7页
以杭州城西片区为例,描述了以封闭居住小区为单元的居住空间的环境形态,通过调研和问卷,了解并分析了居民属性和环境满意度评价的关系,以"小范围封闭,大环境共享"为目标,提出居住空间公共设施和空间统筹协调的规划模式。
关键词 封闭住区 居住空间 环境满意度 居民构成 城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山水城镇的空间解析——乐清芙蓉池旅游开发总体概念规划 被引量:2
8
作者 魏薇 秦洛峰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9-92,96,共5页
从山水空间角度分析了乐清芙蓉池旅游开发总体概念规划的设计构思,通过前期方案和深化方案的解析,总结了山水环境下城镇空间布局的基本要点,指出了组团布局的灵活性。
关键词 山水环境 城镇空间 空间形态 组团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拉动内需的城乡空间规划应对策略 被引量:3
9
作者 韦亚平 沈奕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28,共6页
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需求都已出现显著萎缩,直接影响我国外向型实体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基于我国城市、乡村发展与当前消费市场结构性缺陷之间的关联,结合中央政府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城... 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需求都已出现显著萎缩,直接影响我国外向型实体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基于我国城市、乡村发展与当前消费市场结构性缺陷之间的关联,结合中央政府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城乡规划应以优化"都市区"空间结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宜居性作为调整或改进规划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空间 拉动内需 规划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城区行道树绿化规划探讨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瑾如 葛魁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3-47,共5页
杭州城区行道树树种单一 ,景观单调 ,常绿树比例偏低 .针对杭州城区行道树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了城区行道树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 ,提出了行道树树种选择的原则 ,一是适地适树 ,二是树种多样性 ,三是远期近期相结合 ... 杭州城区行道树树种单一 ,景观单调 ,常绿树比例偏低 .针对杭州城区行道树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了城区行道树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 ,提出了行道树树种选择的原则 ,一是适地适树 ,二是树种多样性 ,三是远期近期相结合 ,四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并提出了城市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道树 生态特性 规划 树种 杭州城区 绿化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实施评估及建议 被引量:3
11
作者 祁巍锋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25,共7页
立法后评估是我国法制进程逐步深入、提升立法质量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本文是《村庄与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立法后评估的阶段性前期成果,依托问卷调查系统收集信息,以定量统计为主,定性分析为辅,调研范围涵盖大陆地区29个省、市、自治... 立法后评估是我国法制进程逐步深入、提升立法质量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本文是《村庄与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立法后评估的阶段性前期成果,依托问卷调查系统收集信息,以定量统计为主,定性分析为辅,调研范围涵盖大陆地区29个省、市、自治区,针对《条例》的五个主要组成部分开展立法后实施效果评估,得出评估基本结论,并分析《条例》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与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问卷调查 评估结论 存在问题 立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语言符号系统的养老社区交往空间塑造 被引量:1
12
作者 陶舒晨 曹康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9-33,共5页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活范围逐渐缩小并主要集中于社区,社区交往空间成为老年人重建社交网络的重要平台。文章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分析老年人交往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非语言交往对促进老年人社区交往具有重大帮助;分析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活范围逐渐缩小并主要集中于社区,社区交往空间成为老年人重建社交网络的重要平台。文章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分析老年人交往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非语言交往对促进老年人社区交往具有重大帮助;分析老年人非语言交往的主要类型和特征,并从视—动符号系统、目光接触系统、时空组织系统和辅助语言系统出发提出养老社区非语言交往空间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语言符号系统 非语言交往 养老社区 交往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尺度中的城市人居格局观察与思考——重庆、武汉、南京地区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戴彦 王纪武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390-395,共6页
从流域这一人居环境尺度入手,阐释聚居尺度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学术关联,同时选择我国长江流域的重庆、武汉、南京地区的人居格局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构相应的时空坐标,对三地的城镇现状格局和历史演进开展比较研究,揭示地域生态环境与流... 从流域这一人居环境尺度入手,阐释聚居尺度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学术关联,同时选择我国长江流域的重庆、武汉、南京地区的人居格局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构相应的时空坐标,对三地的城镇现状格局和历史演进开展比较研究,揭示地域生态环境与流域尺度中城市人居格局的深刻关联,并由此提出三地基于不同生态关系的区域发展策略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人居格局 时空坐标 地域生态环境 区域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松弛的限定——浅议新开发城区的街道城市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碧波 赵蕾 《华中建筑》 2005年第B07期19-22,29,共5页
该文讨论了城市街道复合的功能及其半独立存在和半被动构成两种特殊性质,并以开发状态为依据,将城市街道分为已开发城区街道和新开发城区街道两种类型,归纳分析了业已得到广泛应用的面向已开发城区街道的城市设计的典型模式,并指出此种... 该文讨论了城市街道复合的功能及其半独立存在和半被动构成两种特殊性质,并以开发状态为依据,将城市街道分为已开发城区街道和新开发城区街道两种类型,归纳分析了业已得到广泛应用的面向已开发城区街道的城市设计的典型模式,并指出此种典型模式在应用于新开发城区街道时,所遇到的设计过程困境和实施过程困境,然后,提出针对新开发城区街道的城市设计,应以强化规划设计弹性为导向进行规划思想和技术方法的双重革新,文章最后以余姚市南雷南路城市设计为例,介绍了以规划设计弹性为导向的新开发城区街道城市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开发城区 街道 城市设计 规划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城镇形态的整合与发展规划——安吉报福镇行政服务中心与旅游集散中心详细规划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薇 胡适人 《建筑与文化》 2010年第2期96-97,共2页
本文从形态整合的角度分析了报福镇行政中心与旅游集散中心详细规划。通过功能、资源、肌理和建筑的整合,提出了构建"中小城镇行政服务一体化"和"中小规模旅游商业服务一体化"的城镇形态规划模式。
关键词 传统城镇 形态整合 空间形态 院落街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欧洲城市设计思想和理论的演变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薇 《华中建筑》 2005年第6期112-115,共4页
该文简要介绍了20世纪欧洲城 市设计思想和理论的发展演变,并对其 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建筑 城市功能 城市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理论文献的集大成者——评简·希利尔与帕齐·希利主编的《规划理论中的批判文集》
17
作者 曹康 吴晓春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0-114,共5页
本文分析了希利尔教授与希利教授于2008年编辑出版的三卷本《规划理论中的批判文集》的编纂特点和各卷的主要内容,并将其与1980年代以来出版的三本具有一定共通之处的规划理论文集进行了多方比较,最后对文集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规划理论 大会论文集 论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实施评估及建议
18
作者 祁巍锋 《小城镇建设》 2011年第11期31-37,共7页
立法后评估是我国法制进程逐步深入、提升立法质量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本文是《村庄与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立法后评估的阶段性前期成果,依托问卷调查系统收集信息,以定量统计为主,定性分析为辅,调研范围涵盖大陆地区29个省、市、自治... 立法后评估是我国法制进程逐步深入、提升立法质量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本文是《村庄与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立法后评估的阶段性前期成果,依托问卷调查系统收集信息,以定量统计为主,定性分析为辅,调研范围涵盖大陆地区29个省、市、自治区,针对《条例》的五个主要组成部分开展立法后实施效果评估,得出评估基本结论,并分析《条例》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条例 集镇规划 后评估 村庄 立法建议 《条例》 问卷调查 定量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紧凑、非集约型城市的因子剖析
19
作者 周复多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9-52,共4页
2007年6月11日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城市规划国际论坛通过的《城市文化北京宣言》说:“21世纪的城市应该是生态城市……应该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空间。”现阶段较为普遍存在的非紧凑、非集约型城市给我国生态带来... 2007年6月11日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城市规划国际论坛通过的《城市文化北京宣言》说:“21世纪的城市应该是生态城市……应该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空间。”现阶段较为普遍存在的非紧凑、非集约型城市给我国生态带来严重危害,乃非和谐空间,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要想方设法加以遏制与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 集约型 紧凑 因子 城市文化 国际研讨会 国际论坛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言说:空间规划的多平面理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简·希利尔 曹康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44,共8页
由于空间规划的理论家与实践者在努力“掌握多重关系网络复杂共存的动态多样性”(Healey,2006:3),”多方推测,保持动态”(Healey,2006:221),多样性协商已经成为他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挑战。我认为空间规划实践需要进行重新界... 由于空间规划的理论家与实践者在努力“掌握多重关系网络复杂共存的动态多样性”(Healey,2006:3),”多方推测,保持动态”(Healey,2006:221),多样性协商已经成为他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挑战。我认为空间规划实践需要进行重新界定、需要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 面理 平面 关系网络 规划实践 多样性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