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长制”在独立学院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吴莎 方雪萍 韩海英 《全科护理》 2011年第14期1308-1308,共1页
在介绍"学长制"带教的基础上,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对"学长制"带教的现实意义及其在教学中的优势做了思考,为克服传统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某些缺陷和不足,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带教 学长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上购物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贾云华 吴丹萍 谢睆 《全科护理》 2012年第7期662-663,共2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上购物的现状。[方法]对114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大学生网上购物的现状调查。[结果]大学生网上购买商品中以服饰和化妆品居多,占51.75%;每月消费在200元以下的大学生占71.93%,35.09%的大学生选择网购的...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上购物的现状。[方法]对114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大学生网上购物的现状调查。[结果]大学生网上购买商品中以服饰和化妆品居多,占51.75%;每月消费在200元以下的大学生占71.93%,35.09%的大学生选择网购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30.7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对网购法律一无所知。[结论]大学生是网购的主力军,但所购商品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且缺乏相关法律知识。因此,应加强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学习相关法律,从而促进大学生合理网络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上购物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护理本科学生流失情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莹 《全科护理》 2011年第8期741-742,共2页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学生对本专业的看法及护理学生转专业原因。[方法]对52名护理本科学生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从入学时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选择转专业的原因、护士的经济待遇、护理职业需要改善的地方进行调查。[结果]只有13.5%的学生...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学生对本专业的看法及护理学生转专业原因。[方法]对52名护理本科学生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从入学时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选择转专业的原因、护士的经济待遇、护理职业需要改善的地方进行调查。[结果]只有13.5%的学生因热爱而选择护理系,因专业调剂而就读的学生占到50.0%以上;另外在转专业学生中因自身不喜欢而转出去的占92.0%。学生期望值护士的月工资为3 000元~5 000元;大部分学生认为护理职业的工资待遇、劳动强度、社会地位、发展空间需要改进。[结论]已转专业的学生和依然就读护理学的学生,对我国护理职业很多方面存在不满意,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本科学生 流失 社会地位 工资待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心甘薯多糖对四氯化碳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森泉 高秋萍 +3 位作者 阮红 毛童俊 张如意 余莹莹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2-576,共5页
研究紫心甘薯多糖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以不同剂量的紫心甘薯多糖200、400、800 mg.(kg.d)-1分别给予小鼠灌胃,设立对照组,连续10 d作预处理,腹腔注射0.1%的CCl410 ml.kg-1建立CCl4诱导小鼠... 研究紫心甘薯多糖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以不同剂量的紫心甘薯多糖200、400、800 mg.(kg.d)-1分别给予小鼠灌胃,设立对照组,连续10 d作预处理,腹腔注射0.1%的CCl410 ml.kg-1建立CCl4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酶活力、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含量,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并进一步观察肝组织病理组织学变化.紫心甘薯多糖各剂量组均能明显地抑制血清中ALT、AST、LDH、TBIL的升高和TP的下降,降低肝脏中MDA的含量,提高肝组织中SOD和GSH活性,减轻CCl4对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紫心甘薯多糖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心甘薯 多糖 四氯化碳 肝损伤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H4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5
作者 钱韵 姚航平 +2 位作者 沈玲 程林芳 张立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目的:研究共刺激分子B7-H4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7-H4分子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评价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B7-H4在胞浆和(或)胞膜弥漫表达,表达量显著高于... 目的:研究共刺激分子B7-H4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7-H4分子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评价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B7-H4在胞浆和(或)胞膜弥漫表达,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P<0.05)。B7-H4在临床肿瘤分级较高患者的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强于临床肿瘤分级较低患者的前列腺癌组织。结论:B7-H4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与患者肿瘤分级密切相关。异常表达的B7-H4在肿瘤的发生、进展中起到一定作用,有望成为肿瘤新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指标,封闭肿瘤组织中的B7-H4有可能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病理学 前列腺肿瘤/诊断 免疫疗法 B7-H4 前列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当归单煎共煎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23
6
作者 周建设 孔毅 +1 位作者 申屠建中 郑公义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 比较川芎当归单煎共煎液中有效成分川芎嗪和阿魏酸含量的变化,初步探索二味中药配伍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RP—HPLC法。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枉温25℃;梯度洗脱,流动相A(1%冰醋酸),B相... 目的 比较川芎当归单煎共煎液中有效成分川芎嗪和阿魏酸含量的变化,初步探索二味中药配伍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RP—HPLC法。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枉温25℃;梯度洗脱,流动相A(1%冰醋酸),B相为甲醇;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98nm处检测。结果 川芎嗪回归方程Y=58.401ρ+3.9318,r=0.9997,在0.25—25mg·L^-1范围内相关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1.00%,RSD为2.7%;阿魏酸回归方程Y=76.976ρ-12.375,r=0.9999,在0.35~35mg·L^-1范围内相关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8.17%,RSD为1.3%。结论 川芎当归共煎液中川芎嗪和阿魏酸含量比各单煎液中含量要高。本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测定川芎嗪和阿魏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当归 川芎嗪 阿魏酸 RP—HPLC 单煎共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9
7
作者 项晓霞 陈律 +2 位作者 王骏浩 张余斌 张大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0-640,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血清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水平的影响,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衰老、增殖、存活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提取年轻(8~12周)及老年(64~72周)SD大鼠血清,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年轻血清...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血清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水平的影响,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衰老、增殖、存活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提取年轻(8~12周)及老年(64~72周)SD大鼠血清,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年轻血清(Young rat serum,YRS)组,YRS+Wnt 3a组、老年血清(Old rat serum,ORS)组和ORS+DKK1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胞浆、胞核β-catenin的表达。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各组细胞衰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O/EB染色法检测MSCs存活和凋亡。为研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导致MSCs衰老的作用机制,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γ-H2A.X和p53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p53、p21 mRNA表达。结果:ORS组β-catenin表达较YRS组明显增强,尤其是胞核,出现β-catenin聚集现象,而ORS+DKK1组β-catenin表达减弱。与YRS组相比,YRS+Wnt 3a组细胞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1),细胞增殖和存活能力减弱。而ORS+DKK1组与ORS组相比,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细胞增殖和存活能力增强。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ORS组内γ-H2A.X、p53、p21表达较YRS组明显增强,而在ORS内加入DKK1后,γ-H2A.X、p53、p21表达较ORS组明显减弱。结论:ORS培养可以激活MSCs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MSCs衰老发挥重要调控作用。DNA损伤反应和p53/p21途径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导致MSCs衰老的重要介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病理学 细胞增殖 信号传导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清 衰老 DNA损伤反应 p53/p21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抗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结构与活性关系 被引量:9
8
作者 蒋惠娣 方伟杰 +2 位作者 傅旭春 刘凤兰 胡永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221-2223,共3页
IC 50 values of 13 flavonoids to lipid peroxidation induced by OH · in liver microsomer from rat were evaluat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and activity was studied. The flavonoids with catechol group,... IC 50 values of 13 flavonoids to lipid peroxidation induced by OH · in liver microsomer from rat were evaluat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and activity was studied. The flavonoids with catechol group, which usually have a higher energy in the 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and lower ΔHOF values, have higher inhibitory activities than those without catechol group. The flavonoids without catechol group in B ring not being suitable structure to chelate with Fe 2+ have little inhibitory activiti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e anti-lipid peroxidation activity of flavonoids is related with the structure of flavono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药理作用 肝微粒体 脂质过氧化 结构 活性 构效关系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心甘薯多糖的分离及组分抑癌活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赵婧 阮红 +3 位作者 高秋萍 李梦雅 陶晔琪 郑颖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5-373,共9页
目的:分离紫心甘薯的多糖(Polysaccharide of purple sweet potato,PPSP)组分,并对其组分的抑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DEAE-Cellulose和CM-Cellulose离子交换柱分离紫心甘薯多糖,收集分离PPSP组分;MTT法检测PPSP各组分对肿瘤细胞... 目的:分离紫心甘薯的多糖(Polysaccharide of purple sweet potato,PPSP)组分,并对其组分的抑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DEAE-Cellulose和CM-Cellulose离子交换柱分离紫心甘薯多糖,收集分离PPSP组分;MTT法检测PPSP各组分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薄层层析法分析PPSP各组分的单糖组成;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检测PPSP组分的结构特征。结果:选用弱阴离子交换柱DEAE-Cellulose分离,并经NaCl溶液梯度分段洗脱,得到4个紫心甘薯多糖组分,分别命名为PPSPⅠ、PPSPⅡ、PPSPⅢ和PPSPⅣ;观察PPSPⅠ、PPSPⅡ、PPSPⅢ对Hela和HepG2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检测发现PPSPⅡ、PPSPⅢ组分有一定的抑癌活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PPSPⅠ主要由葡萄糖和半乳糖这两种单糖组成;PPSPⅡ由葡萄糖组成,并具有β-D-葡萄吡喃聚糖的红外特征吸收峰;PPSPⅢ具有蛋白吸收峰。结论:成功分离得到PPSP的4种多糖组分,其中检测到PPSPⅡ、PPSPⅢ组分对Hela和HepG2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作用。推测PPSPⅡ、PPSPⅢ组分抑癌活性可能与其含有β-D-葡萄吡喃聚糖或糖蛋白的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化学 多糖类/分离和提纯 抗肿瘤药/药理学 紫心甘薯 多糖 分离 层析 组分分析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聚苹果酸高产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玲芬 陈忠华 +2 位作者 赵婧 阮红 刘森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4-440,共7页
目的:从自然界筛选β-聚苹果酸(PMLA)高产菌株,并对其进行菌种鉴定。方法:从自然界取样,经过单菌落分离,根据菌落形态特征、聚苹果酸的定性检测和核酸序列分类鉴定手段,筛选PMLA高产菌株。结果:分离得到一株PMLA高产菌株,编号为Ⅱ04,经... 目的:从自然界筛选β-聚苹果酸(PMLA)高产菌株,并对其进行菌种鉴定。方法:从自然界取样,经过单菌落分离,根据菌落形态特征、聚苹果酸的定性检测和核酸序列分类鉴定手段,筛选PMLA高产菌株。结果:分离得到一株PMLA高产菌株,编号为Ⅱ04,经形态学研究和ITS序列分析,确定为短梗霉菌Aureobasidium pullulans,命名为Aureobasidium pullulans ZUCC-41。该菌在25℃,220 r/min振荡培养7 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产物定量分析,检测到PMLA产量可达26.23 g/L。结论: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一株PMLA高产菌株,经鉴定为短梗霉菌Aureobasidium pullulans,其发酵产量可达26.23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酸盐 有丝分裂孢子真菌/分离和提纯 聚苹果酸 高产菌株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黄酮抗氧化及抑制蛋白糖基化作用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向荣 方晓 俞灵莺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3-206,共4页
为观察桑叶总黄酮的降糖作用及其对抗氧化酶、蛋白糖基化的影响.用桑叶总黄酮(8g生药/kg体重)灌胃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大鼠4周,观察给药前后血糖变化,测定LPO、SOD、GSH-px及果糖胺水平;分别以0.001,0.01,0.1g/L桑叶总黄酮浓度加入体... 为观察桑叶总黄酮的降糖作用及其对抗氧化酶、蛋白糖基化的影响.用桑叶总黄酮(8g生药/kg体重)灌胃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大鼠4周,观察给药前后血糖变化,测定LPO、SOD、GSH-px及果糖胺水平;分别以0.001,0.01,0.1g/L桑叶总黄酮浓度加入体外蛋白糖基化体系孵育1,4,7,14,21,28d,测定早期糖化蛋白产物的浓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桑叶总黄酮组有明显降血糖作用.桑叶总黄酮组血糖由(18.33±3.33)mmol/L降至(10.19±4.45)mmol/L,P<0.05,LPO含量由(10.51±2.31)nmol/L,降至(6.01±2.04)nmol/L,P<0.05,SOD水平由(471.1±103.0)Nu/mL,升至(678.7±31.5)Nu/mL,P<0.001,果糖胺水平由(6.22±1.37)mmol/L,降至(1.70±0.32)mmol/L,P<0.05,体外糖化蛋白产量孵育时间呈正相关,0.1g/L桑叶总黄酮在各时间点均能使糖化蛋白生成量降低.因此:桑叶总黄酮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LPO含量并提高SOD水平,抑制蛋白糖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总黄酮 抗氧化 蛋白糖基化 糖尿病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和E对染铅大鼠海马抗氧化酶及NO与NOS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向荣 龙宇红 +1 位作者 方晓 刘晓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观察维生素C、E对五周龄生长期染铅SD大鼠血铅及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NOS活性及丙二醛(MDA)、NO含量的影响。方法:大鼠自由饮用0.615mmol/L的醋酸铅4周造成铅中毒模型。然后以维生素C 100 mg/kg... 目的:观察维生素C、E对五周龄生长期染铅SD大鼠血铅及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NOS活性及丙二醛(MDA)、NO含量的影响。方法:大鼠自由饮用0.615mmol/L的醋酸铅4周造成铅中毒模型。然后以维生素C 100 mg/kg、维生素E 100mg/kg单独或联合灌胃1周。测量血铅水平,大鼠海马组织SOD、GSH-Px、NOS活性及MDA和NO含量。结果:与铅模型组比较,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E后,大鼠血铅浓度显著性降低(P<0.05);MDA含量下降,且其联合治疗组与单独维生素C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SOD,GSH-Px、NO、NOS水平显著高于铅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可以降低血铅含量,减轻铅中毒引起的海马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提高NOS、NO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中毒/药物治疗 抗坏血酸/治疗应用 维生素E/治疗应用 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液 一氧化氮合酶/血液 一氧化氮/血液 氧化性损伤 维生素C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奶中9种青霉素类药物的残留量 被引量:16
13
作者 赵维 杜钢 李向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1-177,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HPLC-MS/MS方法快速测定牛奶中9种青霉素类药物的残留量。方法:前处理方法采用乙腈沉淀蛋白,正己烷液液萃取除脂;经高效液相色谱C18柱分离,选用pH 3.1甲酸水溶液和乙睛-pH3.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11 min内在线梯度洗脱;在... 目的:建立一种HPLC-MS/MS方法快速测定牛奶中9种青霉素类药物的残留量。方法:前处理方法采用乙腈沉淀蛋白,正己烷液液萃取除脂;经高效液相色谱C18柱分离,选用pH 3.1甲酸水溶液和乙睛-pH3.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11 min内在线梯度洗脱;在优化的质谱条件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外标法定量。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4~400μg/L,9种青霉素类药物在牛奶基质中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0);方法最低检测限为0.1~0.8μg/L,定量限为0.3~2.6μg/L;方法回收率均在80%以上,重复性良好,日内精密度<8.5%。结论:该方法测定9种青霉素药物的残留量简便、快速、准确,可以满足对青霉素残留的监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残留物/分析 乳制品 色谱法 高压液相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牛奶 青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心甘薯对四氯化碳、卡介苗加脂多糖诱发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伟平 谢园沁 +2 位作者 胡金鹿 马晓雯 王珍姝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7-893,共7页
研究紫心甘薯对四氯化碳(CCl4)、卡介苗加脂多糖(BCG+LPS)诱发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ICR小鼠100只,雄性,按体重随机分为两大组,每大组随机分为5个小组,连续给药12d后,除空白组外,各实验组分别进行如下处理:A组:按10mL/kg剂量腹腔注射... 研究紫心甘薯对四氯化碳(CCl4)、卡介苗加脂多糖(BCG+LPS)诱发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ICR小鼠100只,雄性,按体重随机分为两大组,每大组随机分为5个小组,连续给药12d后,除空白组外,各实验组分别进行如下处理:A组:按10mL/kg剂量腹腔注射体积分数0.1%CCl4油溶液,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B组:采用尾静脉注射BCG+LPS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12h后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观察肝脏、脾脏系数的变化。紫心甘薯组各组肝、脾指数、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与模型对照组各水平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肝、脾指数水平与ALT、AST、MDA、GSH含量相关性显著(P<0.05)。说明紫心甘薯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BCG+LPS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均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且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卡介苗和脂多糖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保护效果优于联苯双酯,其机制可能与其降酶、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阻止肝细胞坏死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心甘薯 肝损伤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水果中氯吡脲残留量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吴莉莉 吕媛媛 +3 位作者 沈兵 张萌萌 朱胜超 沈叶健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6-209,共4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水果中的氯吡脲残留量。水果样品经乙腈均质提取,以N-丙基乙二胺、C18和无水硫酸镁作吸附剂净化。所得净化液以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不同体积比混合的甲醇和5mmol·L-1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水果中的氯吡脲残留量。水果样品经乙腈均质提取,以N-丙基乙二胺、C18和无水硫酸镁作吸附剂净化。所得净化液以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不同体积比混合的甲醇和5mmol·L-1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行分离,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氯吡脲的质量浓度在0.005~0.200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N)为1.0μg·kg-1。在0.01,0.05,0.10mg·L-1 3个浓度水平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86.4%~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3.2%~9.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水果 氯吡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核铜(Ⅱ)-氟喹诺酮-邻菲咯啉混配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国平 傅旭春 朱龙观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01-1005,共5页
A new binuclear copper ?complex with 1,10-phen and fluoroquinolone ligands, [Cu2(cfc)2(phen)2(pip)](NO3)2(CO)2,was synthesized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solved.The formula of the complex is C28H24ClCuFN5O7, <IM... A new binuclear copper ?complex with 1,10-phen and fluoroquinolone ligands, [Cu2(cfc)2(phen)2(pip)](NO3)2(CO)2,was synthesized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solved.The formula of the complex is C28H24ClCuFN5O7, <IMG SRC="IMAGE/09150030. JPG" HEIGHT=11 WIDTH=12>and the crystallography data are as follows, triclinic, space group , a=0.80372(6)nm, b=0.94712 (7)nm, c=1.67826(13)nm, α=88.5650(10)° , β=80.9920(10)°, γ=70.2780(10)°, V=1.18722(6)nm3, Z=2, D=1.848g·cm-3, F(0 00)=676. R1=0.0627 and wR2=0.1684 (I >2σ(I)). The copper atom is five-coordina te with square-based pyramidal geometry and involves two nitrogen atoms from ph en, two oxygen atoms from cfc and one nitrogen atom from pip anion. The stacking effect between cfc and phen ligands from two neighboring molecules was observed . FT-IR spectrum of the complex was also discussed. Both ligand and complex wer e assayed against gram-positive and gram-negative bacteria by doubling dilutio ns method; the complex shows the same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as the corresponding ligand against S. Aureus, E. Coli and M. Lutens bacteria.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he ligand and complex on leukemia HL-60 cell line and liv er cancer BEL-7402 cell line have been measured by using MTT (Methyl-Thiazol- Tetrozolium) and SRB (Sulphurhodamin B) assay method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mplex has strong inhibitory effect on HL-60 and BEL-7402 cell line. CCDC: 2039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铜配合物 氟喹诺酮 邻菲咯啉 合成 晶体结构 抗肿瘤活性 抗菌活性 环丙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豨莶草对单克隆抗体组合诱导的小鼠类风湿关节炎作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傅旭春 蒋芳萍 +1 位作者 范珈祯 白海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6-560,共5页
目的:观察豨莶草对单克隆抗体组合诱导类风湿关节炎小鼠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组合诱导建立小鼠类风湿动物模型,用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后肢膝关节以下组织匀浆上清液中白介素-6(I... 目的:观察豨莶草对单克隆抗体组合诱导类风湿关节炎小鼠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组合诱导建立小鼠类风湿动物模型,用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后肢膝关节以下组织匀浆上清液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含量。结果:用药21 d后模型组和豨莶草组足趾容积分别为(0.2545±0.0179)cm3和(0.218±0.0307)cm3(P<0.05),血清IL-1β水平、组织上清液中IL-6、IL-17、MMP-3含量分别为(104.96±31.22)pg/ml和(63.74±21.74)pg/ml(P<0.01)、(249.64±75.08)pg/ml和(171.10±48.35)pg/ml(P<0.05)、(208.40±88.54)pg/ml和(115.42±56.52)pg/ml(P<0.05)、(5420.79±1201.43)和(3660.31±1680.99)pg/ml(P<0.05),豨莶草提取物能减轻单克隆抗体组合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小鼠的足趾肿胀,,降低血清和组织中IL-1β、IL-6、IL-17、MMP-3的表达水平。结论:豨莶草提取物对单克隆抗体组合诱导类风湿关节炎小鼠具有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豨莶草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7 基质金属蛋白酶3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醇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陶锋 李向荣 占洁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86-1589,共4页
黄酮醇是黄酮化合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具有特殊的药理作用。本文介绍了黄酮醇化合物提取和分离工艺的研究,并对各工艺的利弊进行了分析,从而为黄酮醇类化合物在各行业的应用开辟了一条可靠的途径。
关键词 黄酮醇 提取 分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工作环境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竞萌 尤黎明 +1 位作者 郑晶 刘可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8期89-92,共4页
护理工作环境与护理人员的工作绩效、离职及流失等密切相关,对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和健康结局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医院和病区的护理工作环境应引起管理者的充分重视。本文对护理工作环境的内涵、研究发展过程及构成要素进行综述如下。
关键词 护理工作 构成要素 环境 病人满意度 工作绩效 护理人员 护理质量 健康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蛹油对3种不同类型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伟平 谢园沁 胡金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91-296,共6页
目的:研究蚕蛹油对3种不同类型的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ICR小鼠15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3大组:实验a组(酒精性肝损伤组)、实验b组(免疫性肝损伤组)、实验c组(D-半乳糖胺肝损伤组)。每大组再随机分为5个小组:空白对照组、月见... 目的:研究蚕蛹油对3种不同类型的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ICR小鼠15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3大组:实验a组(酒精性肝损伤组)、实验b组(免疫性肝损伤组)、实验c组(D-半乳糖胺肝损伤组)。每大组再随机分为5个小组:空白对照组、月见草油阳性对照组、肝损伤模型组及蚕蛹油低、高剂量组。灌胃7d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各实验组分别进行如下处理:实验a组给予50%乙醇12mL/kg,建立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实验b组采用尾静脉注射卡介苗(BCG)+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实验c组以10%D-半乳糖胺600mg/kg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诱导小鼠D-半乳糖胺肝损伤模型。24h后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观察肝脏、脾脏指数的变化。结果:蚕蛹油组肝脏指数、脾脏指数、ALT和AST的活性及肝组织中MDA、还原型GSH水平与模型组各水平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肝脏、脾脏指数水平与ALT、AST活性及MDA、GSH含量相关性显著(P<0.05)。结论:蚕蛹油对酒精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卡介苗和脂多糖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D-半乳糖胺所造成的小鼠肝损伤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对酒精性肝损伤及BCG和LPS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保护效果优于月见草油,其机制可能与其降酶、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阻止肝细胞坏死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蛹油 多不饱和脂肪酸 肝损伤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