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9篇文章
< 1 2 1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研发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探析——基于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的实践
1
作者 夏雷 刘程毅 董浥晨 《杭州科技》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新型研发机构要实现战略目标的达成,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从全球范围看,高水平人才队伍是科技创新活动的“第一资源”,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提保证,也是新型研发机构当前面临的一项最紧迫的任务... 新型研发机构要实现战略目标的达成,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从全球范围看,高水平人才队伍是科技创新活动的“第一资源”,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提保证,也是新型研发机构当前面临的一项最紧迫的任务。本文分析了新型研发机构的人才队伍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的人才队伍建设实践,围绕人才引育、人才考评、人才服务等方面,提出加强新型研发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研发机构 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引育 人才考评 人才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研发机构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以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为例
2
作者 陈飞 《杭州科技》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新型研发机构的产生与发展是各地创新发展的客观需求,是科技与产业加速演进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各个地方聚焦体制机制创新,以连通创新价值链为目标,高标准建设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这些新型研发机构作为独立主体,其后续的自我成长、壮... 新型研发机构的产生与发展是各地创新发展的客观需求,是科技与产业加速演进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各个地方聚焦体制机制创新,以连通创新价值链为目标,高标准建设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这些新型研发机构作为独立主体,其后续的自我成长、壮大直至实现自我造血的能力路在何方?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典型新型研发机构的成功做法,从内部运营机制与外部协同发展两大方面展开系统剖析,以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为例,探索适合当前新型研发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研发机构 可持续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研究员薛飞 向下一代低功耗类脑铁电芯片奋飞
3
作者 徐飞 《中国高新科技》 2023年第7期8-9,共2页
行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芯片是现代工业的“粮食”,是信息技术产业最重要的基础性部件。从手机、计算机、汽车,到高铁、电网、工业控制,再到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这些领域产品的生产和更新换代都离不开芯片产业。
关键词 信息技术产业 芯片产业 大数据 物联网 云计算 科创中心 浙江大学 行业专家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探索——以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07暑期社会实践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苑 刘翔 赵传贤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87-188,共2页
作者总结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和现状,并对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初步归纳。以浙江大学电气学院学生社会实践为例,就深化和创新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 社会实践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大学高水平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7
5
作者 严建华 包刚 +3 位作者 王家平 韦巍 薄拯 卜佳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18,共6页
以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深刻影响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路径和育人内涵,推动我国重塑工程师培养体系,增强自主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能力。以浙江大学为例,阐述了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优势,构建一流产教融合生态,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 以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深刻影响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路径和育人内涵,推动我国重塑工程师培养体系,增强自主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能力。以浙江大学为例,阐述了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优势,构建一流产教融合生态,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依托工程师学院培养研究生层次卓越工程师的实践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卓越工程师 专业学位 工程师学院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探索FOCUS继续教育体系——以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朝霞 张继东 +1 位作者 李琳 林明元 《科技视界》 2020年第17期66-68,共3页
本研究以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为试点,瞄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痛点,探索构建FOCUS继续教育体系模型;采用实证研究法,探索实施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的FOCUS继续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继续教育 成果转化 FOCUS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大学校园网书目检索系统的建设 被引量:2
7
作者 赵鸣 郑纪蛟 董新华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3-45,共3页
本文介绍了在浙江大学校园中速网(PBX-ZUnet)上开发的书目检索系统的特点与结构,使系统以全新方式对读者开展检索服务。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情报检索 检索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劳务派遣在高校中的应用——以浙江大学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礼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 2014年第3期27-31,共5页
劳务派遣是很多国内高校采用的一种用工方式,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劳务派遣制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它解决了事业单位的编制限制与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推进了人才资源的社会化配置。本文阐述了劳... 劳务派遣是很多国内高校采用的一种用工方式,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劳务派遣制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它解决了事业单位的编制限制与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推进了人才资源的社会化配置。本文阐述了劳务派遣制度在高校落地生根的原因,描述了劳务派遣在浙江大学的应用现状,剖析了劳务派遣制度在高校执行的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探索劳务派遣制度如何在高校更好地发展,如何为高校事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务派遣 高校 激励 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高校年轻干部培养机制研究——以浙江大学为例
9
作者 苏传令 《世纪之星—高中版》 2021年第20期148-150,共3页
结合文献分析和前期问卷调研,对高校年轻干部培养方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描述,围绕年轻干部在培养、使用、管理方面的路径和体系建设进行探索,为打造新时期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推进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提供人才队伍保障。
关键词 新时期 高校 年轻干部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胜利后国内高等教育格局的改进——以复员时期国立大学院系调整为中心的考察
10
作者 罗佳玉 田正平 《教育史研究》 2025年第1期78-90,共13页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教育部和国立大学即对战后国立大学复员事宜进行了筹谋。抗战胜利后,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国立大学的复员工作积极开展起来,其中,院系调整是重要内容之一。复员时期,国立大学院系调整呈现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国...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教育部和国立大学即对战后国立大学复员事宜进行了筹谋。抗战胜利后,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国立大学的复员工作积极开展起来,其中,院系调整是重要内容之一。复员时期,国立大学院系调整呈现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国立大学院系设置渐趋完善;二是文、理、法、工、农各学院发展的价值取向不同。调整后的国立大学院系格局整体上有所改进,然而并未达到国民政府教育部和国立大学双方预期的目标。究其原因,一方面,国民政府教育部主张优先发展少数大学和西部地区大学,而这与大多数国立大学的自我期许相左;另一方面,复员时期教育经费十分紧缺,严重制约着预期目标的实现。考察复员时期国立大学院系调整的情况,可以丰富我们对战后高等教育恢复及发展情况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格局 国立大学 院系调整 抗战复员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新生爱情概念建构的认知隐喻解析
11
作者 徐知媛 王凡菊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47,共6页
本文以认知隐喻理论为研究框架,探讨了中国大一新生对爱情概念的隐喻性建构。来自国内某高校73名大一新生完成关于“爱情是什么”的问卷回答。研究结果表明,处在人生重要过渡时期的大一新生,除使用食物、情绪体验和风景等常见的始源域外... 本文以认知隐喻理论为研究框架,探讨了中国大一新生对爱情概念的隐喻性建构。来自国内某高校73名大一新生完成关于“爱情是什么”的问卷回答。研究结果表明,处在人生重要过渡时期的大一新生,除使用食物、情绪体验和风景等常见的始源域外,还使用相关研究尚未发现过的始源域,例如,知识、文娱活动等独具年龄特色的词汇建构爱情概念;而且所使用的始源域绝大部分是积极词汇,表明,大一新生对爱情总体上持肯定态度。性别影响爱情隐喻建构:在食物、风景、建筑、文娱活动等始源域选择上,两组未见显著差异;而在知识、物体、植物等始源域方面,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在具体的始源域词汇选择方面,女生比男生更多使用积极词汇,说明大一女生对于爱情持有更加乐观积极的态度。本研究结果表明,处在人生特殊阶段的中国大一学生,对爱情概念具有特殊的隐喻性建构,这种特殊的建构来源于其从高中阶段向大学阶段过渡时期对爱情的独特体验。本研究结果对大学教育工作者开展大学新生心理辅导及价值观念引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新生 认知隐喻 爱情概念 具身体验 积极词汇 性别
原文传递
浙江省博物馆“丽人行”展览中书画藏品展示的可及性研究
12
作者 康婧 郑霞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6,共9页
博物馆书画藏品展示一直没有完全实现与观众之间的有效联系。本文基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理论及其评价体系,以“丽人行”展览为例,从可获得性、可接近性、可接受性和可适应性四个维度,分析该展览不同策展模式中书画藏品展示可及性的差... 博物馆书画藏品展示一直没有完全实现与观众之间的有效联系。本文基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理论及其评价体系,以“丽人行”展览为例,从可获得性、可接近性、可接受性和可适应性四个维度,分析该展览不同策展模式中书画藏品展示可及性的差异,进而从展示内容、展示形式、展示过程、展示技术四个方面论证了提升博物馆书画藏品展示的创新路径,帮助博物馆从业人员了解书画展览在不同展示场域中的设计特点,为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推动书画文物活化利用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可及性 书画藏品 书画展览 展示设计 “丽人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多元职业教育体系
13
作者 卢爽 李隆 翁小乐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4,共5页
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教育中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要瞄准技术变革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加快完成以公共实训机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为载体的多元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从而形成具... 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教育中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要瞄准技术变革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加快完成以公共实训机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为载体的多元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从而形成具有终身学习特征的职业技能人才多维培养通道。为了让职业教育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职业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的适应性,需要注重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与新时代的产业发展相契合,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构建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的终身学习职业教育体系,为各领域职业技能人才储备提供长期性和可持续性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层次人才 终身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提升事故灾难治理成效?——基于省域数据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14
作者 刘晓亮 马佳良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8,共14页
提升事故灾难治理成效是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基于31个省级政府的实证分析,探讨技术、组织、环境三个层面对事故灾难治理成效的影响。分析发现:单一条件不构成影响事故灾难治理成效的必... 提升事故灾难治理成效是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基于31个省级政府的实证分析,探讨技术、组织、环境三个层面对事故灾难治理成效的影响。分析发现:单一条件不构成影响事故灾难治理成效的必要因素。地方政府高成效治理事故灾难呈现“技术-组织模式”“组织-环境模式”“综合模式”三种路径,其背后存在“数字赋能”和“行政赋权”两种主要策略,东、中、西部省份在治理策略选择上存在明显差异。信息化短板明显的省份可优先采取数字赋能策略,与周边存在较大绩效竞争的省份宜优先采取行政赋权策略,技术与组织条件均处前列的省份应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持续提升公众参与,强化治理环境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灾难 治理成效 数字赋能 行政赋权
原文传递
长期空间飞行对人速度感知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王笃明 张欣琦 +6 位作者 田雨 宋晓蕾 葛贤亮 王立东 赵瑞 孙宗晓 王春慧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25年第1期7-14,共8页
目的准确的速度感知对于人控交会对接、空间机械臂遥操作等任务的完成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开展在轨实验探究长期空间飞行对人速度感知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碰撞时间估计范式(TTC范式)开发实验软件,使用平板电脑进行刺激呈现,通过受试... 目的准确的速度感知对于人控交会对接、空间机械臂遥操作等任务的完成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开展在轨实验探究长期空间飞行对人速度感知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碰撞时间估计范式(TTC范式)开发实验软件,使用平板电脑进行刺激呈现,通过受试者在键盘上的按键反应数据来评估人的速度感知特性。通过地基实验,探究范式的可用性、可靠性,并量化分析重力内模型效应;通过空间站任务在轨实验,进一步考察长期空间飞行对人速度感知特性的影响。结果在地面1G环境下,TTC范式具有高重测信度(r>0.8),且平均偏差率、平均偏差率绝对值无练习效应。此外,地面实验发现相对于竖直向上的运动,竖直向下的运动被估计得更快(即按键时间提前),提示存在重力内模型效应。在空间飞行微重力环境下,平均偏差率、平均偏差率绝对值在3个阶段(飞行前、中、后)、7次测试间差异均不显著,表明在现有测试时间点及测试范式中未发现航天员速度感知能力的明显变化。然而,重力内模型效应(竖直向下与竖直向上的差异)在航天员入轨初期有消退的趋势。结论基于计算机屏幕的TTC估计范式,未发现长期空间飞行中人速度感知能力的显著变化,但微重力可能会减弱人脑重力内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 空间飞行 速度知觉 TTC范式 重力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未来新诗的形式建设
16
作者 骆寒超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3-31,共9页
本文立足于对立统一的辩证观念去看待新诗形式现状,发现中国新诗除了有通行的自由诗体和格律诗体以外,还有这二者兼容而有偏正之分的自由化格律体和格律化自由体,更有二者平等交融不分主从的浑成体。这后三种诗体——特别是其中的浑成体... 本文立足于对立统一的辩证观念去看待新诗形式现状,发现中国新诗除了有通行的自由诗体和格律诗体以外,还有这二者兼容而有偏正之分的自由化格律体和格律化自由体,更有二者平等交融不分主从的浑成体。这后三种诗体——特别是其中的浑成体,在未来新诗形式建设中更有前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化格律体 格律化自由体 浑成体新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地壳地震波速的三维图像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文采 刘晓宇 +1 位作者 瞿辰 石战结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3,共9页
地震波速度的三维层析成像,是研究地壳上地幔三维结构和动力学作用的重要方法。笔者等研究中国西北部地震波速度的三维层析成像,表明研究区的岩石圈波速结构反映了显生宙多个老陆块拼合形成的构造模式。这些老陆块,包括塔里木、准噶尔... 地震波速度的三维层析成像,是研究地壳上地幔三维结构和动力学作用的重要方法。笔者等研究中国西北部地震波速度的三维层析成像,表明研究区的岩石圈波速结构反映了显生宙多个老陆块拼合形成的构造模式。这些老陆块,包括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吐哈、银根、腾格里和鄂尔多斯等,在岩石圈地幔上层都具有高速特征。三维层析成像还表明,印度次大陆对亚欧大陆碰撞的远程效应影响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西部和土哈盆地抬升,但是形成的激烈变形主要作用在上—中地壳。结合地面重力和航磁的高精度数据综合研究,还可以对研究区拼合作用的特征和拼合早期的洋—陆转换带的遗存,提供准确的动力学作用类型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速度 三维层析成像 中国西北部 动力学作用 陆块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城市土地利用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50
18
作者 官宝红 李君 +2 位作者 曾爱斌 邓劲松 张军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57-863,共7页
以杭州城区五条典型河流为研究对象,利用与水质监测数据相同年份的SPOT-5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采用非监督分类与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获取河流两岸土地利用信息;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景观生态学的原理,计算了河道两岸不同距离缓冲... 以杭州城区五条典型河流为研究对象,利用与水质监测数据相同年份的SPOT-5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采用非监督分类与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获取河流两岸土地利用信息;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景观生态学的原理,计算了河道两岸不同距离缓冲范围区内的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指数;从小尺度上研究和分析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与河道水质的关系,及其空间变化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河道两岸土地利用结构中典型城市用地(商业及工矿用地和居民住宅用地)占主导地位,而耕地数量极少;河流两岸的土地利用类型与河流水质污染指标有强烈的相关性。当缓冲区距离为100m时,土地利用结构和格局与水质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其中典型城市用地与水质表现显著正相关,它是造成城市河流污染的最主要的因素,绿化用地与CODMn、BOD5,优势度指数与DO都有着显著的负相关;而随着缓冲区距离增大至200m和300m时,土地利用结构和格局与河流水质的相关性明显下降,甚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利用结构 景观格局 城市河流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空气中PM_(10)的化学组成特征 被引量:28
19
作者 祁国伟 曹军骥 +2 位作者 卓里欣 余波 王志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3-608,共6页
于2001年2月至2002年4月在杭州5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采集了176组PM_(10)样品,分析了22种化学元素、5种离子以及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含量,并讨论了PM_(10)的化学组成特征.杭州市空气中铅污染仍然存在,硫的存在形式主要为水溶性... 于2001年2月至2002年4月在杭州5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采集了176组PM_(10)样品,分析了22种化学元素、5种离子以及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含量,并讨论了PM_(10)的化学组成特征.杭州市空气中铅污染仍然存在,硫的存在形式主要为水溶性硫酸盐.5种水溶性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SO^(2-)_4>NO_3^->NH_4^+>Cl^->F^-,大气中NH_4^+主要是以(NH_4)_2SO_4,NH_4HSO_4和NH_4NO_3的形式存在.OC和EC浓度分别为20·4μg·m^(-3)和4·0μg·m^(-3),其相关性不好表明碳的来源复杂.PM_(10)的物质平衡计算表明,局地地质尘是最高的化学组分,达27·7%,其次为有机物23·9%,第三为硫酸盐16·2%,这3个组分占PM_(10)的67·8%,其它为硝酸盐6·3%,铵盐6·1%,微量元素5·5%,元素碳3·4%以及未测组分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离子 物质平衡 杭州市 PM10 化学元素 空气质量 组成特征 杭州市 (NH4)2SO4 水溶性离子 NH4NO3 化学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英寸Fe掺杂高阻β相氧化镓单晶生长及(010)衬底性质研究
20
作者 严宇超 王琤 +5 位作者 陆昌程 刘莹莹 夏宁 金竹 张辉 杨德仁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1,共5页
本文使用直拉法制备了Fe掺杂的大尺寸β相氧化镓(β-Ga_(2)O_(3))单晶,加工制备了高质量的2英寸(1英寸=2.54 cm)(010)衬底,并对衬底的结晶质量、加工质量与电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偏光应力仪下的均匀图像表明该衬底无孪晶、裂纹等宏观缺陷... 本文使用直拉法制备了Fe掺杂的大尺寸β相氧化镓(β-Ga_(2)O_(3))单晶,加工制备了高质量的2英寸(1英寸=2.54 cm)(010)衬底,并对衬底的结晶质量、加工质量与电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偏光应力仪下的均匀图像表明该衬底无孪晶、裂纹等宏观缺陷,宏观结晶质量良好。该衬底的(020)面X射线摇摆曲线半峰全宽(FWHM)的最大值为29.7″,表明具有良好的微观结晶质量。该衬底的表面平均粗糙度(Ra)的最大值为0.240 nm,局部厚度偏差(LTV)低于1.769μm,总厚度偏差(TTV)为5.092μm,翘曲度(Warp)为3.132μm,表明具有良好的衬底加工质量。此外,该衬底约7×10^(11)Ω·cm的高电阻率为微波射频器件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镓 宽禁带半导体 晶体生长 直拉法 单晶衬底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