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节苷脂(申捷)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39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补兴 张法云 徐奇红 《海峡药学》 2010年第3期142-143,共2页
目的评价神经节苷脂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DAI患者77例,39例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亚低温冬眠疗法,38例采取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以6个月时GOS评分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神经节苷脂联... 目的评价神经节苷脂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DAI患者77例,39例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亚低温冬眠疗法,38例采取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以6个月时GOS评分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神经节苷脂联合亚低温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远期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患者病死率。结论采取神经节苷脂联合亚低温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DAI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亚低温 神经节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进展型硬膜下积液的成因和Ommaya囊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烨 潘临证 +2 位作者 徐奇红 胡小铭 张发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576-2578,共3页
目的:探讨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进展型硬膜下积液的成因和采用Ommaya囊置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2例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进展型硬膜下积液的患者,植入Ommaya囊后行穿刺抽吸或外引流术。结果:12例患者积液经3~6次抽吸或3~5d外引流... 目的:探讨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进展型硬膜下积液的成因和采用Ommaya囊置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2例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进展型硬膜下积液的患者,植入Ommaya囊后行穿刺抽吸或外引流术。结果:12例患者积液经3~6次抽吸或3~5d外引流后积液均消失,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经3、6个月CT复查未见积液复发。结论: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进展型硬膜下积液形成的原因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Ommaya囊置入术治疗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进展型硬膜下积液是一种非常简单、安全、经济、疗效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下积液 去大骨瓣减压术 OMMAYA囊 抽吸 外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外伤后脑性盐耗综合征合并尿崩症的诊治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烨 潘临证 +3 位作者 应丹琦 童军卫 胡小铭 张发云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375-1377,共3页
颅脑外伤后电解质紊乱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并发症,其中以低钠血症最为常见,约占其并发症的31.5%[1],对临床预后影响很大.主要原因包括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尿崩症(DI),其中CSWS和DI临床均表现为... 颅脑外伤后电解质紊乱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并发症,其中以低钠血症最为常见,约占其并发症的31.5%[1],对临床预后影响很大.主要原因包括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尿崩症(DI),其中CSWS和DI临床均表现为多尿、脱水症状,且部分生化指标相悖等,但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完全不同;当两者合并存在时,临床诊断非常困难,如诊断不明、漏诊,则会严重影响临床治疗的效果、预后,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很少有报道.2006年10月至2009年11月我科收治颅脑外伤后CSWS合并DI12例,对其诊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治疗效果良好,现分析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盐耗综合征 脑外伤后 尿崩症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临床预后 诊治 临床诊断 CSW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补兴 张法云 王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3724-3724,共1页
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笔者采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时,发生对侧硬膜下积液9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大骨瓣减压术 硬膜下积液 减压术后 治疗 对侧 颅脑损伤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侧额叶挫裂伤致脑中心疝4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补兴 胡小铭 +2 位作者 李烨 周蓉靖 潘临证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1072-1074,共3页
脑中心疝又称中央型脑疝,是指幕上额顶或双侧占位病变压迫脑中线结构,包括丘脑、基底核、第三脑室、丘脑下部、上部脑干等,使之向下轴性移位、疝出,由此产生临床症状并呈有顺序性变化的一组综合征。脑中心疝与常见的颞叶钩回疝、枕... 脑中心疝又称中央型脑疝,是指幕上额顶或双侧占位病变压迫脑中线结构,包括丘脑、基底核、第三脑室、丘脑下部、上部脑干等,使之向下轴性移位、疝出,由此产生临床症状并呈有顺序性变化的一组综合征。脑中心疝与常见的颞叶钩回疝、枕骨大孔疝临床表现不同,早期易被忽视而错过治疗时机,导致严重后果。现将我科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两侧额叶挫裂伤致脑中心疝的41例患者分析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中心疝 额叶挫裂伤 临床分析 两侧 丘脑下部 颞叶钩回疝 枕骨大孔疝 中线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中型颅脑损伤早期使用甘露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补兴 胡小铭 +1 位作者 泮临证 张法云 《海峡药学》 2009年第4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甘露醇对轻中型颅脑损伤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影响。方法回顾211例轻、中型颅脑损伤无颅内血肿的病人,分为伤后6h内使用和不使用甘露醇两组,比较两组病例的CT扫描结果。结果伤后6h内使用甘露醇的病人中,有18.58%的病人出现...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甘露醇对轻中型颅脑损伤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影响。方法回顾211例轻、中型颅脑损伤无颅内血肿的病人,分为伤后6h内使用和不使用甘露醇两组,比较两组病例的CT扫描结果。结果伤后6h内使用甘露醇的病人中,有18.58%的病人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而未使用甘露醇的病人中,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比率仅占5.10%(P<0.05)。结论伤后6h内使用甘露醇可能更易导致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甘露醇 迟发颅内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塞露用于颅脑损伤患者拔尿管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微微 管君花 +1 位作者 徐静 刘补兴 《海峡药学》 2010年第7期204-205,共2页
目的探讨开塞露对颅脑损伤患者拔尿管后尿潴留疗效和护理。方法 79例颅脑损伤患者拔尿管后发生尿潴留,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患者均采用60mL开塞露塞肛诱导排尿,而对照组采用听流水声、腹部热敷、腹部按摩等传统方法诱... 目的探讨开塞露对颅脑损伤患者拔尿管后尿潴留疗效和护理。方法 79例颅脑损伤患者拔尿管后发生尿潴留,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患者均采用60mL开塞露塞肛诱导排尿,而对照组采用听流水声、腹部热敷、腹部按摩等传统方法诱导患者排尿,通过比较患者排尿情况了解诱导排尿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11%,对照组有效率为46.34%,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开塞露诱导排尿,成功率高,操作简便,无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塞露 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开塞露用于颅脑损伤患者拔尿管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微微 汪丽君 +1 位作者 应丹琦 刘补兴 《海峡药学》 2011年第7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40mL及60mL)开塞露诱导排尿解除颅脑损伤患者拔尿管后尿潴留疗效。方法将传统诱导排尿无效的41例拔尿管后发生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利用不同剂量(40mL组20例、60mL组21例)保留灌肠治疗,通过比较患者排尿情况了解诱...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40mL及60mL)开塞露诱导排尿解除颅脑损伤患者拔尿管后尿潴留疗效。方法将传统诱导排尿无效的41例拔尿管后发生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利用不同剂量(40mL组20例、60mL组21例)保留灌肠治疗,通过比较患者排尿情况了解诱导排尿的效果。结果 40mL组与60mL组排便、排尿有效率分别为45.00%、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塞露保留灌肠可促进排尿,开塞露用量60mL组有效率明显高于40mL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塞露 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颅窝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后一期骨瓣复位方法探讨
9
作者 余小彬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7期724-725,共2页
后颅窝硬膜外血肿是常见的颅脑创伤并发症,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后,可造成后颅窝及枕骨部分颅骨缺损,术后一般不行颅骨二期修补,但术后留有的颅骨缺损可能引起一系列的问题。近年来,我院对后颅窝硬膜外血肿(包括后颅窝骑跨型硬膜... 后颅窝硬膜外血肿是常见的颅脑创伤并发症,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后,可造成后颅窝及枕骨部分颅骨缺损,术后一般不行颅骨二期修补,但术后留有的颅骨缺损可能引起一系列的问题。近年来,我院对后颅窝硬膜外血肿(包括后颅窝骑跨型硬膜外血肿)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后一期骨瓣复位的手术方法,避免了术后的颅骨缺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颅窝硬膜外血肿 血肿清除术后 骨瓣复位 复位方法 颅骨缺损 骨瓣开颅 创伤并发症 二期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章国军 刘补兴 杜杭根 《海峡药学》 2011年第5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外伤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开颅术后合并外伤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记录两组患者病情平稳出院时的日常...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外伤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开颅术后合并外伤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记录两组患者病情平稳出院时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dailyliving ADL)。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平稳出院时ADL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对治疗外伤性脑梗塞患者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外伤性脑梗塞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补兴 张发云 李烨 《临床医学》 CAS 2008年第7期57-58,共2页
目的明确在重型颅脑损伤中高血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符合以下条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4例,无糖尿病史及重要颅外合并伤,均行开颅手术治疗,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根据GOS将84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较差组,... 目的明确在重型颅脑损伤中高血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符合以下条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4例,无糖尿病史及重要颅外合并伤,均行开颅手术治疗,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根据GOS将84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较差组,分析两组间伤后血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预后良好组伤后血糖较预后较差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能够作为早期预测预后的简便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血糖 预后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补兴 张微微 +1 位作者 王坚 张发云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9年第8期74-75,78,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形成的各种因素以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5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析术中处理方法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广泛严重脑挫裂伤、长...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形成的各种因素以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5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析术中处理方法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广泛严重脑挫裂伤、长时间脑组织缺血缺氧、长时间脑疝等是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术后6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进行预后评定:良好1例(4%),中残3例(12%),重残5例(20%),植物生存1例(4%),死亡15例(60%)。结论彻底清除颅内血肿,充分减压,缓慢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改善脑部缺血缺氧是预防及治疗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开颅术 脑膨出
原文传递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的临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烨 潘临证 +1 位作者 张法云 王坚 《临床医学》 CAS 2007年第12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影响正常压力脑积水(NPH)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预后的因素。方法从NPH患者的症状、病因、分流管的选择及腰穿放液试验、影像学表现、病程、年龄等因素分析手术效果。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外伤、脑瘤术后引起的NPH手术效果好... 目的研究影响正常压力脑积水(NPH)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预后的因素。方法从NPH患者的症状、病因、分流管的选择及腰穿放液试验、影像学表现、病程、年龄等因素分析手术效果。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外伤、脑瘤术后引起的NPH手术效果好;临床以步态不稳为主要症状的手术效果好;选用低压分流管、腰穿放液试验症状改善的手术效果好;CT平扫脑室旁低密度区(PVL)和MRI检查室周、皮质下高信号的手术效果好;病程<6个月、年龄<60岁的手术效果好。结论影响NPH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预后的因素复杂,综合分析各因素对判断手术预后非常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压力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快速自然消散的治疗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坚 张微微 刘补兴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第5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快速自然消散的机制。方法对15例快速自然消散的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于伤后3h内CT证实急性硬脑膜下血肿,血肿量10~35ml。保守治疗,头颅CT动态观察。结果7例于伤后6h内血肿消散... 目的探讨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快速自然消散的机制。方法对15例快速自然消散的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于伤后3h内CT证实急性硬脑膜下血肿,血肿量10~35ml。保守治疗,头颅CT动态观察。结果7例于伤后6h内血肿消散,4例于伤后6~23h消散,3例于伤后24~72h消散,1例于伤后75h消散,3周后演变成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结论血液的重新分布及脑脊液的冲洗致血液的稀释扩散共同导致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快速自然消散。有助于血肿快速自然消散的因素有脑萎缩、脑组织的弹性及适当增高的颅内压、颅骨或颅底骨折伴硬脑膜撕裂、脑脊液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硬膜下 急性 治疗结果 自然疗法
原文传递
环池动态改变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补兴 张微微 潘临证 《临床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环池动态改变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对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9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CT扫描,分析环池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96例中CT环池明显狭窄、闭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致高密度铸刑及动态改变恶化者死亡率64.52%,好... 目的探讨环池动态改变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对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9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CT扫描,分析环池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96例中CT环池明显狭窄、闭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致高密度铸刑及动态改变恶化者死亡率64.52%,好转者死亡率10.7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CT动态观察环池改变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环池动态改变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双额叶脑挫裂伤76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临证 李烨 +1 位作者 余小彬 张法云 《临床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53-54,共2页
目的分析总结双额叶脑挫裂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6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GOS)评分:良好64例,占84.21%;中度残疾5例,占6.58%;重度残疾3例,占3.95%;死亡4例,占5... 目的分析总结双额叶脑挫裂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6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GOS)评分:良好64例,占84.21%;中度残疾5例,占6.58%;重度残疾3例,占3.95%;死亡4例,占5.26%。结论双额叶脑挫裂伤病情变化快,密切观察病情,动态复查CT及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早期手术治疗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额叶 脑挫裂伤 临床表现 手术指征
原文传递
外伤性静脉窦破裂17例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坚 张法云 刘补兴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2期64-65,共2页
目的 探讨外伤性静脉窦破裂的手术治疗.方法 分析17例外伤性静脉窦破裂患者的致伤原因、损伤类型、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17例患者中存活15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7例、轻残5例、中残2例、重残1例、死亡2例.... 目的 探讨外伤性静脉窦破裂的手术治疗.方法 分析17例外伤性静脉窦破裂患者的致伤原因、损伤类型、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17例患者中存活15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7例、轻残5例、中残2例、重残1例、死亡2例.结论 外伤性静脉窦破裂进展快,易发生致死性颅内出血.一旦确诊尽快手术止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窦破裂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39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18
作者 陈晓 李烨 +1 位作者 王坚 潘临证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0年第3期315-315,317,共2页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外伤时因脑组织移位,导致前颅窝底的蛛网膜撕裂,脑脊液自蛛网膜下隙漏至硬膜下且不易回流所致。本文对39例行钻孔引流术治疗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钻孔引流术效果欠佳患者的合理治疗方法。
关键词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手术治疗 临床分析 蛛网膜下隙 钻孔引流术 脑组织移位 前颅窝底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再发出血临床分析
19
作者 李烨 张发云 《临床医学》 CAS 2004年第12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出血 术后 血肿清除术 CT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