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例原发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任国平 余心如 +2 位作者 黄东胜 丁伟 韩见新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22-224,共3页
12例原发甲状腺恶性淋巴瘤(TL),其中8例为老年妇女。8例中观察到淋巴上皮病损,有7例看到残余甲状腺组织呈淋巴细胞甲状腺炎(LT)样变。本组有2例为甲状腺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示10例为B细胞性,2例为T细胞... 12例原发甲状腺恶性淋巴瘤(TL),其中8例为老年妇女。8例中观察到淋巴上皮病损,有7例看到残余甲状腺组织呈淋巴细胞甲状腺炎(LT)样变。本组有2例为甲状腺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示10例为B细胞性,2例为T细胞性。分析表明:TL可能与LT时的淋巴组织增生有关,部分TL可从滤泡旁B细胞起源。诊断TL的指标应包括:甲状腺正常结构破坏;异型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标记LCA阳性,Ker、TG及Calcitonin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淋巴瘤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肾细胞癌临床及病理形态学观察(附14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任国平 余心如 +2 位作者 史时芳 汤宏峰 丁伟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1-23,共3页
为探讨青少年肾细胞癌(RCC)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报告年龄小于20岁的青少年RCC14例,并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病理形态学予以分析,认为青少年RCC的发病率占同期RCC的5.5%,且以男性患者为多;其临床特点为包块、血尿... 为探讨青少年肾细胞癌(RCC)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报告年龄小于20岁的青少年RCC14例,并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病理形态学予以分析,认为青少年RCC的发病率占同期RCC的5.5%,且以男性患者为多;其临床特点为包块、血尿、疼痛,但出现血尿时易误诊为肾炎和肾结核,而出现腹部包块却往往只考虑到肾母细胞瘤和神经母细胞瘤;其病理特点是出现乳头状结构及钙化率高,并有起源于肾集合管之倾向。强调对青少年出现腹部包块及肉眼血尿时应想到RCC的可能,需及时行IVP、B超及CT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及早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肾细胞癌 病理形态学 肾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附五例报告) 被引量:8
3
作者 汤洪生 邬志勇 +4 位作者 陈军 倪一鸣 叶丁生 金梅 余心如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6-37,共2页
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是一种少见疾病。本科自1982年6月至1991年1月共收治心脏原发性肿瘤33例,其中恶性5例,占13.2%。施行手术7次(2例恶性肿瘤复发行再次手术)。现根据临床资料,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总结。临床资料本组共5例,其中男4例,... 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是一种少见疾病。本科自1982年6月至1991年1月共收治心脏原发性肿瘤33例,其中恶性5例,占13.2%。施行手术7次(2例恶性肿瘤复发行再次手术)。现根据临床资料,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总结。临床资料本组共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0~67岁(平均43.4岁)。5例均有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表现为心悸气促。其中2例为重度心衰,颜面和下肢浮肿不能平卧。此外,2例伴有发热,为持续性弛张热。四肢关节疼痛1例,偏瘫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诊断 原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多形性腺瘤(附2例报告) 被引量:7
4
作者 凌玲 汪审清 +1 位作者 周水洪 任国平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喉多形性腺瘤。方法:通过文献复习对喉多形性腺瘤的来源、组织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多形性腺瘤多发于大涎腺,发生在喉部等小涎腺少见。瘤细胞形态排列及结构组合颇多变异。治疗以局部... 目的:进一步了解喉多形性腺瘤。方法:通过文献复习对喉多形性腺瘤的来源、组织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多形性腺瘤多发于大涎腺,发生在喉部等小涎腺少见。瘤细胞形态排列及结构组合颇多变异。治疗以局部完整切除为主。结论:喉多形性腺瘤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 喉肿瘤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肝癌DNA含量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文和 冯懿正 +1 位作者 丁伟 周水云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0-112,共3页
应用MIPS-1型自动图像分析仪,检测25例小肝癌标本,探讨肿瘤细胞膜DNA含量与小肝癌临床病理学关系。结果表明:肝癌细胞核DNA含量与术前AFP水平。肿瘤大小、有否包膜形成、kanai'分型无关:在肿瘤细胞分化未成... 应用MIPS-1型自动图像分析仪,检测25例小肝癌标本,探讨肿瘤细胞膜DNA含量与小肝癌临床病理学关系。结果表明:肝癌细胞核DNA含量与术前AFP水平。肿瘤大小、有否包膜形成、kanai'分型无关:在肿瘤细胞分化未成熟及复发组病例。DNA含量明显增高,提出核DNA含量是反映肿瘤细胞生物学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可望成为独立的预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图像分析 小肝癌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膜以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介绍一种新确认的肿瘤 被引量:10
6
作者 叶慧慧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2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孤立性 纤维性肿瘤 浆膜外 病理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冰冻切片质量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丁伟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4期238-238,共1页
影响冰冻切片质量因素的探讨丁伟(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杭州310003)冰冻切片在病理诊断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由于冰冻切片与常规切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切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病理诊断的准确性。自1993~1... 影响冰冻切片质量因素的探讨丁伟(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杭州310003)冰冻切片在病理诊断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由于冰冻切片与常规切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切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病理诊断的准确性。自1993~1994年两年中,我们对1100例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切片 质量控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蛋白Ⅳ和层粘蛋白在膀胱癌基底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沈周俊 夏丹 +1 位作者 丁伟 余心如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1998年第9期413-415,共3页
为了明确胶原蛋白Ⅳ(ColⅣ)和层粘蛋白(LN)在膀胱癌基底膜中的表达与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测定3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基底膜结构糖蛋白──ColⅣ、LN含量和分布。结果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基底膜ColⅣ和LN含量高... 为了明确胶原蛋白Ⅳ(ColⅣ)和层粘蛋白(LN)在膀胱癌基底膜中的表达与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测定3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基底膜结构糖蛋白──ColⅣ、LN含量和分布。结果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基底膜ColⅣ和LN含量高,且呈连续分布;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基底膜ColⅣ和LN含量低,呈不连续分布;病理级别低、分化程度高的膀胱癌基底膜ColⅣ和LN与病理级别高、分化程度低的膀胱癌比较,前者的含量高、分布连续。提示结构糖蛋白──ColⅣ和LN在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基底膜中缺失,而在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基底膜中含量多,分布连续;基底膜ColⅣ和LN的含量随着分化程度的下降、病理级别的上升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胶原蛋白Ⅳ 层粘蛋白 基底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在小肝癌的表达
9
作者 赵文和 冯懿正 +1 位作者 丁伟 王丽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56-158,共3页
作者应用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染色技术,对26例早期肝癌(单个结节直径≤5cm),18例肝硬化和11例正常对照组增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正常肝脏、癌旁肝硬化、肝癌组织的AgNOR值分别为1.77±... 作者应用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染色技术,对26例早期肝癌(单个结节直径≤5cm),18例肝硬化和11例正常对照组增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正常肝脏、癌旁肝硬化、肝癌组织的AgNOR值分别为1.77±0.23、2.80±0.37、4.90±0.57,统计学差异显著;AFP阳性肝癌、肿瘤侵犯包膜、肿瘤肉眼形态分型Ⅱ~Ⅳ型、肿瘤细胞分级高、伴门静脉癌栓及术后早期复发的肝癌,AgNOR均较高,统计学差异显著。因此,作者认为AgNOR可作为反映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与预后的辅助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组成区 嗜银蛋白 小肝癌 门静脉癌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腺瘤早期癌变的免疫组化研究
10
作者 余心如 丁伟 石麒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60-463,I062,共5页
目的:探讨大肠腺瘤早期癌变指标。方法:用血型抗原A、B、H,凝集素PNA,单克隆抗体Tn1、PCNA、p53等多种标记物,对34例根据形态确诊的大肠腺瘤早期癌变标本进行标记,观察同一瘤体中瘤区与癌变区的差异。结果:A... 目的:探讨大肠腺瘤早期癌变指标。方法:用血型抗原A、B、H,凝集素PNA,单克隆抗体Tn1、PCNA、p53等多种标记物,对34例根据形态确诊的大肠腺瘤早期癌变标本进行标记,观察同一瘤体中瘤区与癌变区的差异。结果:A、B血型抗原在瘤区和癌变区的表达无差异。H抗原仅表达于8例癌变区。瘤区和癌变区的Tn1及PNA标记在强度及细胞定位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癌变区PCNA标记的数量及强度均明显超过瘤区。p53的总表达率为50%,其中5例瘤区亦有少量表达。结论:Tn1、PNA、PC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变 免疫组织化学 大肠肿瘤 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形态测量对判断小肝癌预后和复发的意义
11
作者 赵文和 冯懿正 +1 位作者 丁伟 周水云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162-164,共3页
作者应用MIPS-1型自动图像分析仪,检测25例小肝癌细胞核形态学参数及DNA含量。结果发现,随着小肝癌细胞分化程度的减低(Edmondson分级Ⅰ~Ⅲ级),肿瘤细胞核面积、最大直径、积分光密度呈增高趋势,术后复发率... 作者应用MIPS-1型自动图像分析仪,检测25例小肝癌细胞核形态学参数及DNA含量。结果发现,随着小肝癌细胞分化程度的减低(Edmondson分级Ⅰ~Ⅲ级),肿瘤细胞核面积、最大直径、积分光密度呈增高趋势,术后复发率逐渐增高(0%、38.9%、80%)。复发组肝癌细胞核周长、核最大直径、核积分光密度及DNA指数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分别为25.84±2.07比24.05±2.78,8.38±0.87比7.73±0.81,7.97±1.81比5.65±2.01,3.06±1.11比2.01±0.52(P<0.05~0.005)。结果表明,细胞核增大程度是反映肝癌细胞分化度与恶性度的有效指标。Edmondson分级对判定肝癌细胞分化程度及预后具有临床实际意义,但核形态参数与DNA指数比较,后者在判定分化程度及复发、预后方面更具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细胞核 病理学 形态测定法 预后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肺炎二例误诊分析
12
作者 章熙道 朱耀楚 来茂德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6期283-284,共2页
1 病例摘要例1,男,30岁.反复发热,咳嗽,咳痰1年,咳剧时痰中带血丝.于1988年10月11日入院.2年前曾因高热、咳嗽,在当地医院经抗炎治疗10天后体温下降;但多次胸部X线片检查均见右肺下野团片状阴影,边界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右下有胸膜增厚,
关键词 胆固醇肺炎 肺炎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弯曲菌的分离鉴定和超微结构 被引量:7
13
作者 方平楚 兰茂功 +4 位作者 邵侍森 吴兰芳 姚碧光 王蔚芳 尹莉佳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145-149,共5页
本文以MHB或MHC选择培养基经微需氧37℃培养,从116例胃镜检查患者胃粘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出Cp81株,阳性率为69.83%,其中各类胃炎71.76%(61/85)、消化性溃疡86.67%(13/15)、胃癌77.78%(7/9),7例正常胃粘膜未捡出Cp.分离株的茵落、形态和染... 本文以MHB或MHC选择培养基经微需氧37℃培养,从116例胃镜检查患者胃粘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出Cp81株,阳性率为69.83%,其中各类胃炎71.76%(61/85)、消化性溃疡86.67%(13/15)、胃癌77.78%(7/9),7例正常胃粘膜未捡出Cp.分离株的茵落、形态和染色、生化反应及超微结构均符合Cp的特征.认为茵落特征、茵体形态和染色,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可作为常规鉴定Cp的依据.并讨论了影响Cp分离培养率的因素及超微结构上某些差异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弯曲菌 分离 超微结构 鉴定
全文增补中
介绍一种价廉质优的冰冻包埋剂
14
作者 丁伟 《肿瘤学杂志》 CAS 1993年第4期64-64,共1页
冰冻切片作为一种病理快速诊断手段,已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病理工作。目前冰冻切片所用的包埋剂多为进口的OCT每瓶价高达百元,且不易购买。我科从1990年开始,经过3年多的反复实践,发现用稀释胶水作包埋剂,完全可以达到进口包埋剂的效果... 冰冻切片作为一种病理快速诊断手段,已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病理工作。目前冰冻切片所用的包埋剂多为进口的OCT每瓶价高达百元,且不易购买。我科从1990年开始,经过3年多的反复实践,发现用稀释胶水作包埋剂,完全可以达到进口包埋剂的效果,较符合国内的应用,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埋剂 冰冻切片 切片质量 冷冻头 切片制作 冷冻时间 医疗科研 粘附性 生殖泌尿系统 腹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_(53)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喉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15
作者 林山 任国平 +3 位作者 王辉萼 张振华 汪审清 丁伟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6年第3期161-165,共5页
采用ABC免疫组化法对78例喉癌行回顾性及前瞻性研究,测定喉癌细胞P53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对P53蛋白过度表达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进行探讨。结果发现,78例喉癌中3... 采用ABC免疫组化法对78例喉癌行回顾性及前瞻性研究,测定喉癌细胞P53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对P53蛋白过度表达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进行探讨。结果发现,78例喉癌中35例(44.9%)P53蛋白呈过度表达,并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PCNA表达,且两者显著相关;P53蛋白过度表达与临床分期相关,P53蛋白阳性患者多处于临床较晚期;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P53蛋白表达及临床分期是明显影响预后的独立指标,P53蛋白阳性或临床晚期者术后3年生存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增殖细胞核抗原 癌细胞 P5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和肝组织内HBV复制状态与肝脏病变活动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克洲 陈智 +9 位作者 章明太 丁列明 金建华 余乾炎 张秀芝 陈明华 陈慰浙 方淑娟 何文南 张金龙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6期264-267,共4页
经病理确诊的47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HBeAg的检出率在各型肝炎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组织HBsAg检出率为76.6%,其形态呈包涵体型、弥漫型和膜型为主分布者分别是36.1%、55.6%和8.3%。HBsAg呈弥漫型分布者各类型... 经病理确诊的47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HBeAg的检出率在各型肝炎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组织HBsAg检出率为76.6%,其形态呈包涵体型、弥漫型和膜型为主分布者分别是36.1%、55.6%和8.3%。HBsAg呈弥漫型分布者各类型肝炎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肝细胞内HBsAg的表达仅反映HBV复制,而与肝组织病变无关。肝组织HBcAg检出率为27.7%,其形态呈核型和浆型分布者分别占38.5%和61.5%,浆型主要见于炎症明显的肝细胞内,而核型刚见于病变较轻的肝细胞中,反映了HBcAg的表达与肝组织活动性病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抗原 病理学
全文增补中
肺母细胞瘤二例报告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在典 张才兴 +3 位作者 刘文滨 王金泉 杨泽然 任国平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3-113,共1页
肺母细胞瘤二例报告空军杭州医院(310004)孙在典,张才兴,刘文滨,王金泉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杨泽然,任国平肺母细胞瘤(pulmonaryblastoma)是一种极罕见的肺恶性混合瘤,现有2例报告如下。例... 肺母细胞瘤二例报告空军杭州医院(310004)孙在典,张才兴,刘文滨,王金泉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杨泽然,任国平肺母细胞瘤(pulmonaryblastoma)是一种极罕见的肺恶性混合瘤,现有2例报告如下。例1,男性,61岁。因反复咳嗽胸闷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母细胞瘤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高危人群幽门弯曲菌感染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碧光 黄怀德 +4 位作者 厉有名 王杭勇 丁伟 孙丽萍 毛凤玉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129-130,共2页
对胃癌高发区——浙江岱山县泥峙乡胃癌普查对象108名进行胃粘膜活检组织的幽门弯曲菌(Cp)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学(包括Wathin-Starry(W-S)银染法)检查,并测定空腹胃液pH值,以探讨其与Cp感染的关系.尿素酶试验和W-S银染法总阳性率分别为... 对胃癌高发区——浙江岱山县泥峙乡胃癌普查对象108名进行胃粘膜活检组织的幽门弯曲菌(Cp)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学(包括Wathin-Starry(W-S)银染法)检查,并测定空腹胃液pH值,以探讨其与Cp感染的关系.尿素酶试验和W-S银染法总阳性率分别为64.8%和66.7%.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尿素酶试验阳性率为71.6%,较非胃癌高发区同类疾病阳性率为低.快速尿素酶试验以W-S银染作为对照,其敏感性为93.1%,特异性为9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幽门弯曲菌 致病 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金银染色法检测肝细胞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19
作者 陈智 王明海 +2 位作者 何南祥 张秀芝 方淑娟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79-80,共2页
应用免疫金银染色法(IGSS)检测肝组织中HBsAg,并将该法与双桥PAP进行比较.IGSS法1∶32000稀释的抗HBs仍能检出切片中的HBsAg,而双桥PAP法则抗HBs 1∶2000稀释才染出阳性细胞,前者的敏感性是后者的16倍.此外,IGSS法尚有以下优点:染出的... 应用免疫金银染色法(IGSS)检测肝组织中HBsAg,并将该法与双桥PAP进行比较.IGSS法1∶32000稀释的抗HBs仍能检出切片中的HBsAg,而双桥PAP法则抗HBs 1∶2000稀释才染出阳性细胞,前者的敏感性是后者的16倍.此外,IGSS法尚有以下优点:染出的阳性颗粒较细,背景染色极浅;不受内源性酶影响;避免接触致癌物质;制备方便;成本低,用途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测定 肝细胞 乙肝病毒
全文增补中
快速尿素酶试验诊断幽门弯曲菌感染的评价
20
作者 姚碧光 黄怀德 +5 位作者 王蔚芳 尹莉佳 丁伟 姚震威 方平楚 兰茂功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10-12,共3页
本文报道一种胃粘膜活检组织作快速尿素酶试验用以诊断幽门弯曲菌(Cp)感染的方法.作者检查了116例病人,同时与细菌培养、Warthin-Starry(W-S)银染法和直接涂片法比较.结果表明,快速尿素酶试验对诊断Cp感染的敏感性为91.14%,特异性为100%... 本文报道一种胃粘膜活检组织作快速尿素酶试验用以诊断幽门弯曲菌(Cp)感染的方法.作者检查了116例病人,同时与细菌培养、Warthin-Starry(W-S)银染法和直接涂片法比较.结果表明,快速尿素酶试验对诊断Cp感染的敏感性为91.14%,特异性为100%.0.5h内35.8%的感染者尿素酶试验阳性,3 h为63.0%,24h达88.9%.作者认为,应用尿素酶试验同时进行直接涂片法或W-S银染法检查,可进一步提高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弯曲菌 感染 尿素酶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