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轮状病毒持续感染病毒株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顾克洲 蔡挺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4,共3页
本文研究了人轮状病毒持续感染细胞系——Mads-105细胞系所产生的病毒的有关生物学特性,发现该病毒仍有较强的致细胞病变能力,形态与普通人轮状病毒相同,未发现自身干扰现象和温度敏感突变,有意义的是胰蛋白酶处理病毒与否和维持液中是... 本文研究了人轮状病毒持续感染细胞系——Mads-105细胞系所产生的病毒的有关生物学特性,发现该病毒仍有较强的致细胞病变能力,形态与普通人轮状病毒相同,未发现自身干扰现象和温度敏感突变,有意义的是胰蛋白酶处理病毒与否和维持液中是否含有胰蛋白酶,均对该病毒在MA-104细胞中的增殖无显著影响,表明持续感染细胞系所产生的病毒对胰蛋白酶的依赖性已发生突变,这可能由于持续感染细胞长期受新生牛血清影响所致,亦可能是造成持续感染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轮状病毒 持续感染株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旋菌脂多糖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严杰 方平楚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8-20,共3页
应用酚水法提出了幽门螺旋菌902905株的脂多糖。该脂多糖在0.5ng/ml浓度时即能凝固鲎血液变形细胞溶解物,注入家兔后可使动物出现Shwartzman现象和发热反应,其热曲线呈双峰型。家兔体内注射该脂多糖后0.5... 应用酚水法提出了幽门螺旋菌902905株的脂多糖。该脂多糖在0.5ng/ml浓度时即能凝固鲎血液变形细胞溶解物,注入家兔后可使动物出现Shwartzman现象和发热反应,其热曲线呈双峰型。家兔体内注射该脂多糖后0.5h,其血压明显下降,注后1.0h时血压降至零,动物外周血中白细胞先升后降。该脂多糖注入小鼠后,可导致动物死亡,其内脏出现严重的毛细血管扩张并伴有少量出血。实验结果证实幽门螺旋菌脂多糖具有典型的内毒素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脂多糖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衣原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
3
作者 沈建根 蔡挺 +2 位作者 鲍建芳 董玉娥 尹秀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3期97-100,共4页
目的:制备抗衣原体的单克隆抗体,为研制衣原体快速检测卡作准备。方法:用沙眼衣原体和鹦鹉热衣原体分别免疫BALB/c小鼠,按常规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结果:获得抗沙眼衣原体及抗鹦鹉热衣原体单克隆抗体各3株,... 目的:制备抗衣原体的单克隆抗体,为研制衣原体快速检测卡作准备。方法:用沙眼衣原体和鹦鹉热衣原体分别免疫BALB/c小鼠,按常规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结果:获得抗沙眼衣原体及抗鹦鹉热衣原体单克隆抗体各3株,经检测6株单抗均具有较高的属特异性,不与其他微生物发生交叉反应。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制衣原体快速检测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制备 生物学特性 鉴定 沙眼衣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株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4
作者 吴清明 项哨 +8 位作者 吴兰芳 张肇 陈少菲 姚力航 张杭军 陈焕棉 王新鸣 徐庭云 毛新兴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189-189,共1页
葡萄球菌所引起的感染目前仍是严重的临床问题.我们研究了临床分离的125株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药物敏感性,现将结果报道如后. 1 125株葡萄球菌DNA酶。
关键词 葡萄球菌 生物学特性 抗菌药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法快速诊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被引量:2
5
作者 项哨 朱圣禾 陶明方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62-64,87,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粘膜细胞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抗原的方法。方法:以生物素标记兔抗RSV抗体,鼻咽部粘膜细胞涂片与该抗体作用后加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反应,二氨基联苯胺显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结果:RSV抗原总... 目的:建立检测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粘膜细胞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抗原的方法。方法:以生物素标记兔抗RSV抗体,鼻咽部粘膜细胞涂片与该抗体作用后加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反应,二氨基联苯胺显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结果:RSV抗原总阳性率为41.6%,临床典型和可疑病例抗原检出率分别为47.9%和44.9%,临床不典型者阳性率12.5%(X2=7.9,P<0.05)。阳性标本中细胞着成棕色,易与阴性标本相区别。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具有一定敏感性和特异性,适合于基层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 链霉亲和素 过氧化物酶法 呼吸道 RS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和素——生物素技术检测幽门螺旋菌抗原
6
作者 朱永良 吴佩娟 +9 位作者 钱可大 唐训球 吴勤动 陆文娟 王淡林 王祖武 朱善济 朱子平 方平楚 吴清明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23-24,共2页
本文以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免疫家免获得抗HP抗体.用酶破坏HP表面包被的抗体成分,以暴露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加抗HP抗体,再用羊抗免IgG作桥联抗体,连接生物素,用亲和素-生物素系统放大检测组织中的HP抗原.结果在碱性复红,... 本文以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免疫家免获得抗HP抗体.用酶破坏HP表面包被的抗体成分,以暴露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加抗HP抗体,再用羊抗免IgG作桥联抗体,连接生物素,用亲和素-生物素系统放大检测组织中的HP抗原.结果在碱性复红,W-S银染色均为阴性的切片中显示少量的HP菌体及HP已破碎溶解的抗原成分,本法明显优于碱性复红,W-S银染色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菌 抗原 亲和素 生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首次分离发现棉兰型钩端螺旋体
7
作者 陆淼泉 严杰 +4 位作者 罗海波 陈少菲 秦进才 蒲丛 李昭华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1-3,共3页
本文报告1987年从浙江省天台县患者血液及鼠肾分离的67株钧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的分群分型结果.自鼠肾分离的5株均为黄疸出血群赖型钩体.从病人血液分离的62株中,属黄疸出血群赖型4株、犬群犬型2株、七日热群七日热型?株、赛罗群棉兰... 本文报告1987年从浙江省天台县患者血液及鼠肾分离的67株钧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的分群分型结果.自鼠肾分离的5株均为黄疸出血群赖型钩体.从病人血液分离的62株中,属黄疸出血群赖型4株、犬群犬型2株、七日热群七日热型?株、赛罗群棉兰型49株.棉兰型是该地区的主要流行菌型,也为浙江省首次发现的菌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诊断 凝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生物素标记Patoc 1株DNA探针鉴别双曲和问号钩端螺旋体的初探
8
作者 陆淼泉 李娜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9-21,共3页
本文以光生物素标记的双曲钩体Patoc1株全DNA作为探针,对不同血清型的问号钩体与双曲钩体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和微量反应板中进行DNA-DNA杂交试验。结果发现标记探针只能识别双曲钩体DNA,而对问号钩体DNA无一发生... 本文以光生物素标记的双曲钩体Patoc1株全DNA作为探针,对不同血清型的问号钩体与双曲钩体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和微量反应板中进行DNA-DNA杂交试验。结果发现标记探针只能识别双曲钩体DNA,而对问号钩体DNA无一发生杂交,表明该探针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鉴别双曲钩体和致病性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曲 问号 钩端螺旋体 光生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不同地区人轮状病毒基因组的研究
9
作者 邵传森 程子华 朱圣禾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14-16,共3页
本文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1986年浙江省不同地理位置流行的轮状病毒基因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除缙云县外其余地区均以L型为主,且不同地区的L型无明显差异,表明本省流行的轮状病毒基因型相对稳定.实验还发现2份混合感染标本有可... 本文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1986年浙江省不同地理位置流行的轮状病毒基因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除缙云县外其余地区均以L型为主,且不同地区的L型无明显差异,表明本省流行的轮状病毒基因型相对稳定.实验还发现2份混合感染标本有可能存在基因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基因型 流行病学
全文增补中
钩端螺旋体属特异性耐热抗原的抗体类型及其产生规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严杰 陆淼泉 +1 位作者 罗海波 陈少菲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4-17,共4页
钩端螺旋体属特异性耐热抗原(TR-Ag)免疫家兔后,家兔血清显微镜凝集试验(MAT)和玻片凝集试验(SAT)出现阳性的时间有明显差异。动物免疫后第3天即可出现SAT阳性,第7~10天达高峰,2周后转为阴性。MAT效价在免疫后2周达高峰,4周后开始下降... 钩端螺旋体属特异性耐热抗原(TR-Ag)免疫家兔后,家兔血清显微镜凝集试验(MAT)和玻片凝集试验(SAT)出现阳性的时间有明显差异。动物免疫后第3天即可出现SAT阳性,第7~10天达高峰,2周后转为阴性。MAT效价在免疫后2周达高峰,4周后开始下降。提取免疫后7~10天家兔血清IgG、IgM及IgA进行MAT和SAT检测,IgM的MAT效价明显高于IgG,IgA则为阴性,而SAT结果仅IgM为阳性。ELISA夹心法的检测结果也与MAT和SAT一致,表明SAT检出的TR-Ag抗体为IgM,提示应用TR-Ag检测病人相应抗体时应采用早期血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抗原 抗体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树花多糖在小鼠体内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项哨 朱圣禾 +1 位作者 朱永平 董凤芹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5期203-205,共3页
灰树花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应答的作用。为了研究其抗病毒的作用,作者将10LD_(50)的流行性感冒病毒(PR8/34株)或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分别接种小鼠,观察该成分对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证明,抗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保护效应十分... 灰树花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应答的作用。为了研究其抗病毒的作用,作者将10LD_(50)的流行性感冒病毒(PR8/34株)或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分别接种小鼠,观察该成分对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证明,抗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保护效应十分明显,且与使用的剂量相关。当灌胃剂量为2000、1000及500mg/kg/d,病毒对照组100%死亡时,病死率分别下降70、60和30%,而抗单纯疱疹病毒的最佳浓度则较低,其病死率分别下降10、20和70%。总之,灰树花多糖具有较明显的对抗流行性感冒病毒和Ⅰ型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多糖 抗病毒剂 正粘病毒 人疱疹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加工布料的抗菌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陆淼泉 尹秀 +3 位作者 王蔚 陈建勇 刘今强 刘冠峰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6期255-257,共3页
本研究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以抗菌材料壳聚糖对棉织物进行卫生整理。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案确定最优加工条件为:-CHO/-NH_2为1,醋酸浓度8%,戊二醛与壳聚糖反应时间1h,壳聚糖溶解时间24h。并用改良Quinn法检测加工后织物的抗菌效... 本研究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以抗菌材料壳聚糖对棉织物进行卫生整理。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案确定最优加工条件为:-CHO/-NH_2为1,醋酸浓度8%,戊二醛与壳聚糖反应时间1h,壳聚糖溶解时间24h。并用改良Quinn法检测加工后织物的抗菌效果,证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老珠菌具有良好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卫生整理 棉布 戊二醛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树花多糖促进干扰素诱生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项哨 朱圣禾 +2 位作者 朱永平 董凤芹 陈一芳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6期257-259,共3页
灰树花多糖以2000,100O,500mg/kg/d的剂量给NIH小鼠灌胄7天,然后腹腔注射1280HAU/ml的NDV(新城鸡瘟病毒)0.5ml。6h后放血,分离血清,以L929细胞、VSV病毒检测鼠干扰素。结果发... 灰树花多糖以2000,100O,500mg/kg/d的剂量给NIH小鼠灌胄7天,然后腹腔注射1280HAU/ml的NDV(新城鸡瘟病毒)0.5ml。6h后放血,分离血清,以L929细胞、VSV病毒检测鼠干扰素。结果发现,灰树花多糖能够促进NDV诱生干扰素。各实验组、NDV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的干扰素活性分别为44.5,45.0,29.0,12.0和2.0U/ml,据此认为,灰树花多糖抗病毒感染的作用可能由干扰素系统介导,但也可能有其他机理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多糖 干扰素诱导剂 干扰素 正粘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和冠周炎的厌氧菌分离鉴定及体外药效学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来永胜 倪可夫 +1 位作者 严杰 陈莉丽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93-195,共3页
本文报告40例牙周炎和20例冠周炎的厌氧菌分离鉴定及体外药效学试验结果.87.5%的牙周炎标本中检出厌氧菌,以牙龈卟啉菌、产黑色素类杆菌、具核梭杆菌为多见.80.0%的冠周炎标本中检出厌氧菌,以厌氧消化链球菌和厌氧性链球菌较为多见.纸... 本文报告40例牙周炎和20例冠周炎的厌氧菌分离鉴定及体外药效学试验结果.87.5%的牙周炎标本中检出厌氧菌,以牙龈卟啉菌、产黑色素类杆菌、具核梭杆菌为多见.80.0%的冠周炎标本中检出厌氧菌,以厌氧消化链球菌和厌氧性链球菌较为多见.纸片药敏扩散法和MIC测定结果阿齐霉素(国产)、阿齐霉素(进口)、白霉素和罗红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7.4%、97.4%94.8%和96.1,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都有较好的抗厌氧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冠周炎 厌氧菌/分离 鉴定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脂多糖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严杰 方平楚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96-198,共3页
应用酚水法提取了幽门螺杆菌902905株的脂多糖(LPS)。该LPS在0.5ng/ml浓度时即能凝固鲎血液变形细胞溶解物,注入家兔后可使动物出现Shwartzman现象和发热反应,其热曲线呈双峰型。该LPS注入家兔后... 应用酚水法提取了幽门螺杆菌902905株的脂多糖(LPS)。该LPS在0.5ng/ml浓度时即能凝固鲎血液变形细胞溶解物,注入家兔后可使动物出现Shwartzman现象和发热反应,其热曲线呈双峰型。该LPS注入家兔后0.5小时动物血压明显下降,至注后1小时血压降为零,外周血中白细胞数则先升后降。小鼠体内注入该LPS后,可导致动物死亡,其内脏出现严重的毛细血管扩张并伴有少量出血。与E.coliLPS对比实验结果证实幽门螺杆菌LPS具有典型的内毒素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脂多糖 内毒素
原文传递
牙周炎患者龈下厌氧菌群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严杰 陈莉丽 +1 位作者 朱仲珍 陈桂珍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4期88-88,共1页
从34例成年人牙周炎和18例青少年牙周炎患者及24例正常人的龈下菌斑中分离并鉴定了26种共311株革兰氏阴性无芽胞厌氧菌,其中产黑素类杆菌、牙龈类杆菌、伴放线嗜血杆菌、具核梭杆菌、衣氏放线菌和梅氏放线菌是牙周炎患者龈下优热菌群,... 从34例成年人牙周炎和18例青少年牙周炎患者及24例正常人的龈下菌斑中分离并鉴定了26种共311株革兰氏阴性无芽胞厌氧菌,其中产黑素类杆菌、牙龈类杆菌、伴放线嗜血杆菌、具核梭杆菌、衣氏放线菌和梅氏放线菌是牙周炎患者龈下优热菌群,小韦荣氏球菌的检出率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患者 龈下菌斑 牙龈类杆菌 成年人牙周炎 厌氧菌 产黑素类杆菌 具核梭杆菌 嗜血杆菌 韦荣氏球菌 无显著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硝唑注射液体外抗厌氧菌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莉丽 朱仲珍 +1 位作者 赵丹萍 严杰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210-212,共3页
作者观察了替硝唑注射液(TNZ)、甲硝唑注射液(MTZ)、乙酰螺旋霉素(AS)和克林霉素(CD)对660株厌氧菌的体外抗菌效果。MIC测定结果:TNZ、MTZ、AS和CD对358株革兰氏阴性厌氧菌的MIC90分别为2... 作者观察了替硝唑注射液(TNZ)、甲硝唑注射液(MTZ)、乙酰螺旋霉素(AS)和克林霉素(CD)对660株厌氧菌的体外抗菌效果。MIC测定结果:TNZ、MTZ、AS和CD对358株革兰氏阴性厌氧菌的MIC90分别为2~4、4~8、16~32和8~16μg/ml,对302株革兰氏阳性厌氧菌的MIC90分别为4~16、8~32、16~64和4~8μg/ml。纸片法药敏试验结果:358株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对TNZ、MTZ、AS和CD的敏感率分别为92.7、82.4、46.6和64.5%,302株革兰氏阳性菌则分别为70.9、57.3、45.4和77.5%。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表明:TNZ体外抗厌氧菌效果明显优于MTZ和AS(P均<0.01);TNZ抗革兰氏阳性厌氧菌作用稍弱于CD(MIC,P<0.01;纸片法,P>0.05),但抗革兰氏阴性厌氧菌作用明显较CD为强(P均<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注射液 药理学 厌氧菌 抗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抗厌氧菌药物的体外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莉丽 严杰 倪可夫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2-64,共3页
本文报告甲硝唑(MTZ)、替硝唑(TNZ)、乙酰螺旋霉素(AS)、林可霉素(LC)和克林霉素(CD)对208株无芽胞厌氧菌和112株兼性厌氧或需氧菌的体外抗菌效果。MTZ、TNZ、AS、LC和CD对G-厌氧菌的MIC... 本文报告甲硝唑(MTZ)、替硝唑(TNZ)、乙酰螺旋霉素(AS)、林可霉素(LC)和克林霉素(CD)对208株无芽胞厌氧菌和112株兼性厌氧或需氧菌的体外抗菌效果。MTZ、TNZ、AS、LC和CD对G-厌氧菌的MIC90分别为1~8、1~2、16~32和4~32μg/ml,对G+厌氧菌的MIC90分别8~32、4~8、8~64、8~16和4~8μg/ml。MTZ和TNZ对兼性厌氧或需氧菌无抗菌作用,AS亦效果极差。LC和CD对G-兼性厌氧或需氧菌的MIC90分别为128~>256和32~>256μg/ml,对G+兼性厌氧或需氧菌的MIC90分别为8~16和2~8μg/ml。由于口腔感染常为厌氧菌──兼性厌氧菌或厌氧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上述5种抗厌氧菌药物的抗菌谱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菌 抗菌药物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细胞凋亡与p53蛋白异常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邵吉民 彭慧琴 +1 位作者 钱景 蔡挺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6-148,共3页
采用DNA末端转移酶介导的Bio-dUTP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对60例胃癌标本的细胞凋亡和p53蛋白异常作同步研究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60例胃癌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为1.8%~19.4... 采用DNA末端转移酶介导的Bio-dUTP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对60例胃癌标本的细胞凋亡和p53蛋白异常作同步研究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60例胃癌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为1.8%~19.4%(平均9.3±3.9%),p53蛋白异常表达率为63.3%(38/60);p53蛋白阳性组细胞凋亡指数为3.7±1.1%(1.8%~7.9%),而p53蛋白阴性组细胞凋亡指数14.7±2.4%(7.4%~19.4%),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胃癌中存在较高频率的p53蛋白异常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凋亡 P53基因 原位末端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硝唑抗厌氧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少菲 尹秀 严杰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160-163,共4页
作者从73例根尖周炎和57例成年人牙周炎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获得30种210株无芽胞厌氧菌,检出率为90.0%。替硝唑对8个属208株厌氧菌的MIC50和MIC90明显低于甲硝唑和乙酰螺旋霉素。替硝唑体外抗革兰氏阴性... 作者从73例根尖周炎和57例成年人牙周炎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获得30种210株无芽胞厌氧菌,检出率为90.0%。替硝唑对8个属208株厌氧菌的MIC50和MIC90明显低于甲硝唑和乙酰螺旋霉素。替硝唑体外抗革兰氏阴性无芽胞厌氧菌的作用较氯林可霉素为强,但对革兰氏阳性无芽胞厌氧菌的抗菌效果不如氯林可霉素。替硝唑和甲硝唑体内杀厌氧菌率分别为89.6%和62.3%,治疗根尖周炎的有效率分别为85.4%和44.0%,治疗成年人牙周炎的有效率分别为76.9%和44.4%(均P<0.05)。实验结果表明,替硝唑有较强的体内、外抗厌氧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 厌氧细菌 根尖牙周炎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