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CT特征
1
作者 陈瑞楠 林达 王旭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CT特征,以提高对其的认识与诊断正确率。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的19例(共35个肿块)PNET患者临床、病理与CT检查等资料,主要观察肿瘤部位、数目、大小、生长方式、范围、界限、密度、增强表现及周围... 目的探讨腹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CT特征,以提高对其的认识与诊断正确率。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的19例(共35个肿块)PNET患者临床、病理与CT检查等资料,主要观察肿瘤部位、数目、大小、生长方式、范围、界限、密度、增强表现及周围侵犯与转移等。结果CT平扫表现:19例中肿块位于腹膜后8例,腹、盆腔11例;肿块最大径平均(8.6±5.8)cm。35个肿块平扫均呈不均匀低密度,其中25个肿块内有坏死、囊变;10个肿块内有条状、片状钙化灶。增强CT表现:动脉期肿块显著强化7个,中度强化15个,轻度强化13个;其中12个肿块内见网格状或条片状强化,肿块边缘不光整;11个肿块周围伴有增粗增多血管影。门静脉期肿块中度强化13个,持续轻度强化22个,其中12个肿块内见条片状或网格状持续强化。延迟期肿块轻度强化8个,强化缓慢退出27个。19例均有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其中肠壁增厚11例,腹膜多发结节10例,侵犯输尿管3例,骨转移3例,肝转移2例。结论PNET患者CT平扫以不均匀低密度肿块、坏死囊变、伴条片状钙化,周围组织侵犯而界限不清,远处转移,增强轻中度逐渐性不均匀强化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和腹膜后 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低张水灌肠技术在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郑汉朋 杨超影 +5 位作者 许崇永 谢小志 宋樟伟 吴爱琴 葛文 周忠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7期1045-1048,共4页
目的:探讨MSCT低张水灌肠技术在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和/或纤维结肠镜检查拟诊大肠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严重肠梗阻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SCT低张+水灌肠+体位扫描+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阅片... 目的:探讨MSCT低张水灌肠技术在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和/或纤维结肠镜检查拟诊大肠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严重肠梗阻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SCT低张+水灌肠+体位扫描+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阅片,重点观察病变部位、大小、形态、肠壁厚度及分层情况,病变强化特征,浆膜面改变,肠周脂肪间隙,邻近血管,淋巴结及远处脏器,防止遗漏小病灶。以术后病理TNM分期为金标准,采用诊断性试验,判断MSCT对大肠癌分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结果:70例大肠癌MSCT全部检出,病变位于升结肠13例,横结肠2例,降结肠3例,乙状结肠21例,直肠31例。本组61例低张水灌肠效果满意,较好显示病变部位、形态、长度及肠壁侵犯深度,9例肠管未充分扩张,肿瘤境界显示不满意,其中升结肠3例,肝曲结肠1例,直肠下段5例。病变处肠壁不规则增厚,部分肿块形成,最大约12.5cm×10.3cm,病变最长约15.0cm。病变不同程度强化,明显强化者占82.86%(58/70),强化幅度平均为(43.5±15.7)HU。大肠癌TNM分期准确度为87.14%(61/70),其中T分期准确度为88.57%(62/70),N分期准确度为87.14%(61/70),M分期准确度为90%(63/70)。结论:MSCT低张水灌肠技术能较清楚的显示病灶部位、大小、形态、长度、肠壁浸润深度,对大肠癌术前分期准确度较明显提高。但对于升结肠近端及直肠下段肿瘤病变显示有一定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肿瘤分期 灌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脾脏B细胞淋巴瘤CT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旭荣 项剑瑜 +1 位作者 滕陈迪 邱乾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9期1490-1493,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脏B细胞淋巴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脾脏B细胞淋巴瘤CT表现。结果左上腹不适8例、隐痛6例、胀痛5例、乏力10例、低热8例、食欲下降7例、体重减低8例,左上腹扣击痛8例、压痛6例。弥漫大B...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脏B细胞淋巴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脾脏B细胞淋巴瘤CT表现。结果左上腹不适8例、隐痛6例、胀痛5例、乏力10例、低热8例、食欲下降7例、体重减低8例,左上腹扣击痛8例、压痛6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8例:其中孤立肿块型7例,肿块5.5~12.0cm,平扫呈低密度5例,等密度2例;界限清楚5例,不清楚2例;增强扫描于动脉期轻度强化5例,无强化2例;界限清楚5例,不清楚2例;静脉期轻度强化3例,无强化4例;实质期轻度强化2例,无强化5例。粟粒结节型1例,平扫呈等密度,增强扫描脾脏实质强化,内见直径2.1~2.8cm多发低密度结节。小B细胞淋巴瘤1例(粟粒结节型):平扫示脾脏肿大,内见1.5~2.0cm多发结节状低密度灶,界限不清楚;增强扫描脾脏实质强化,低密度小结节灶无强化,界限清楚。套细胞淋巴瘤1例(多发肿块型):平扫见脾脏增大,肿块呈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显示脾脏实质强化,内见3.5~7.8cm的低密度肿块影,界限清楚,静脉期和实质期肿块边缘模糊。毛细胞淋巴瘤1例(弥漫型):脾脏呈弥漫性增大,平扫和增强均未发现明确肿块及结节灶。结论原发性脾脏B细胞淋巴瘤以孤立巨块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多见,CT平扫以低密度或等密度;增强扫描轻度强化或不强化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原发性 B细胞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巨块型肝癌CT表现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对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郑汉朋 项剑瑜 邱乾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4期536-538,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巨块型肝细胞癌CT表现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性。方法对50例原发性巨块型肝细胞癌螺旋CT表现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膨胀性生长27例中高分化24例,中分化3例;浸润性生长23例均为低分化。结果膨胀性生长27例,CT平扫显示界限... 目的探讨原发性巨块型肝细胞癌CT表现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性。方法对50例原发性巨块型肝细胞癌螺旋CT表现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膨胀性生长27例中高分化24例,中分化3例;浸润性生长23例均为低分化。结果膨胀性生长27例,CT平扫显示界限清楚,呈团块状不均均匀的低密度,CT值18~30HU,肿块均见坏死囊变,其中瘤内出血11例,假包膜18例,瘤块破裂2例。肝内结节状转移2例,肝门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例,静脉瘤栓2例。增强扫描见实质病灶呈均匀性强化2例;斑片状、条索状强化9例;瘤灶边缘环形强化9例;瘤灶边缘线形强化7例。浸润性生长23例,CT平扫显示斑片状低密度,CT值23~31HU,其中界限清楚7例,界限不清楚16例,囊变坏死7例,瘤内出血5例,瘤块破裂1例。肝内结节状转移8例,肝门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7例,静脉瘤栓9例。增强扫描见实质病灶呈不均匀性强化2例;散在斑片状、斑点状强化12例;瘤灶边缘环形强化4例;瘤灶边缘线形强化5例。结论 CT征像能反映出原发性巨块型肝细胞癌恶性程度,膨胀性生长的肿瘤细胞分化较好,恶性度较低,预后良好;浸润性生长的肿瘤细胞分化差,恶性度高,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巨块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诊断 被引量:8
5
作者 潘阿善 许崇永 邱乾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6期949-95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27例,对其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小肠13例:浸润型11例,肿块型2例,病灶段肠腔呈"动脉瘤样扩张"6例,肠套叠1例,肠梗阻1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27例,对其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小肠13例:浸润型11例,肿块型2例,病灶段肠腔呈"动脉瘤样扩张"6例,肠套叠1例,肠梗阻1例。回盲部3例:浸润型2例,肿块型1例,病灶段肠腔呈动脉瘤样扩张2例,肠套叠1例。结肠11例:浸润型5例,肿块型6例,病变段肠腔呈"动脉瘤样扩张"3例,肠套叠4例,继发肠梗阻1例。增强扫描25例,其中病灶全层轻度到中度均匀强化24例,仅粘膜下层强化1例。结论原发性肠道淋巴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脉瘤样扩张 肠套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CT和MRI诊断 被引量:26
6
作者 陈瑞楠 郑汉朋 +1 位作者 许崇永 邱乾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2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的CT和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CT和MRI表现。结果 9例中肿瘤位于筛窦及额窦2例,上颌窦2例,鼻腔2例,筛窦及鼻腔1例,上颌窦及鼻腔1例,筛窦1例。肿瘤大小2.1-11.5cm,...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的CT和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CT和MRI表现。结果 9例中肿瘤位于筛窦及额窦2例,上颌窦2例,鼻腔2例,筛窦及鼻腔1例,上颌窦及鼻腔1例,筛窦1例。肿瘤大小2.1-11.5cm,平均(4.7±0.7)cm,其中〉5.0cm 6例。CT检查9例:肿瘤呈不规则形7例,长条状息肉样1例,多发斑片状1例。肿瘤界限不清楚6例,界限清楚3例。肿瘤密度不均匀8例,密度均匀1例。肿瘤呈等密度4例,呈略高密度3例,呈略低密度2例。伴骨质侵袭性破坏6例,呈膨胀性破坏1例;肿瘤侵犯其他窦腔和侵犯鼻窦外组织5例。肿瘤沿神经蔓延生长5例。CT增强6例:实质部分明显强化4例,中度强化2例。MRI检查3例:T1WI呈等或等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结论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CT和MRI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可以提示本病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鼻窦 腺样囊性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嫌色细胞癌的CT诊断 被引量:2
7
作者 吴灵智 许崇永 +2 位作者 项剑瑜 郑汉朋 邱乾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7期1072-1074,1080,共4页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肾嫌色细胞癌的CT表现。结果CT平扫:肿瘤最大直径2.8~20.0cm,平均5.3cm。肿瘤呈低密度5例,等密度4例,密度均匀3例,不均匀6例。界限清楚4...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肾嫌色细胞癌的CT表现。结果CT平扫:肿瘤最大直径2.8~20.0cm,平均5.3cm。肿瘤呈低密度5例,等密度4例,密度均匀3例,不均匀6例。界限清楚4例,不清楚5例。肿瘤内见散在点状、条状或蛋壳样钙化3例,囊变坏死2例,出血2例。CT增强7例:皮质期呈轻至中度强化,界限清楚,平均CT值88HU,其中密度低于肾皮质和髓质3例,密度高于肾髓质而低于皮质4例。髓质期密度均匀减低,明显低于肾皮质和肾髓质,界限显示更清楚,平均CT值85HU。结论肾嫌色细胞癌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不典型消化道穿孔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1
8
作者 郑汉朋 周海生 邱乾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5期764-766,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不典型消化道穿孔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不典型消化道穿孔患者的CT表现。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50例中48例(96.0%)显示腹腔游离气体和间接征象而明确诊断消化道穿孔,未发现异常2例(4.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不典型消化道穿孔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不典型消化道穿孔患者的CT表现。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50例中48例(96.0%)显示腹腔游离气体和间接征象而明确诊断消化道穿孔,未发现异常2例(4.0%)。提示病因诊断74.0%(37/50),其中提示消化道溃疡性穿孔71.0%(15/21),外伤性穿孔91.7%(11/12),肿瘤性穿孔50.0%(5/10),阑尾炎穿孔86.0%(6/7)。结论多层螺旋CT能较准确诊断不典型消化道穿孔,并对穿孔的病因以及穿孔的位置有提示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 穿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纹肌溶解症的临床与MRI表现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胡明哲 潘阿善 +2 位作者 杨运俊 许崇永 邱乾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2期280-283,共4页
目的探讨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实验室确诊的横纹肌溶解症患者10例MRI表现。对病变的部位、范围、形态、信号及周围组织改变等进行分析。结果 10例中外伤后6例,服用过量药物后1例,持续高... 目的探讨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实验室确诊的横纹肌溶解症患者10例MRI表现。对病变的部位、范围、形态、信号及周围组织改变等进行分析。结果 10例中外伤后6例,服用过量药物后1例,持续高烧5天后1例,食用海豚后1例,食用小龙虾后1例。10例均有肌肉酸痛、肌无力、浓茶色尿、肌酸激酶和尿肌红蛋白升高,其中合并消化道出血5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5例,肝功能不全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10例中病变位于两侧大、小腿2例,右侧上臂2例,左侧上臂、右腰部及两侧大腿1例,两侧臀部及腰背部1例,两侧大腿1例,两侧小腿1例,左侧大腿1例,两侧腹壁1例。10例MRI显示受累的肌肉组织均有不均匀异常信号,界限不清,其中伴肌间轻中度渗出和皮下水肿8例。MRI信号在T1WI上呈均匀稍低信号4例,均匀等信号3例,不均匀稍高信号影3例。T2WI和T2WI脂肪抑制序列上均呈斑片状、絮状及小条片状不均匀高信号影,病变松散、范围广。结论横纹肌溶解MRI征象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溶解症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急性肾上腺损伤CT诊断 被引量:7
10
作者 顾乐锋 郑汉朋 邱乾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2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急性肾上腺损伤的CT表现。方法:对外伤性急性肾上腺损伤的20例患者进行CT平扫,其中加CT增强扫描12例,20例均于外伤后2~5h行CT检查;随访CT复查17例;对其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中右侧18例,左侧1例;双侧1例。3例... 目的:探讨外伤性急性肾上腺损伤的CT表现。方法:对外伤性急性肾上腺损伤的20例患者进行CT平扫,其中加CT增强扫描12例,20例均于外伤后2~5h行CT检查;随访CT复查17例;对其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中右侧18例,左侧1例;双侧1例。3例肾上腺挫伤CT平扫表现为肾上腺肿胀、增粗、边缘凸起、密度不均;17例肾上腺血肿CT平扫呈梭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增高或混杂密度。肾上腺周围脂肪囊内线条或斑片状密度增高影6例,同侧膈脚增厚2例。增强12例中,挫伤2例增强显示肾上腺增粗,均匀强化1例,不均匀强化1例。血肿10例增强显示病灶边缘呈环状强化5例,呈线状强化3例,病灶无明显强化2例。17例随访复查CT显示血肿范围缩小,密度减低,CT值较急性期减低10~20HU。结论:外伤性急性肾上腺损伤CT表具有特征性,增强扫描及CT随访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损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动态增强CT在鉴别小肝癌及血管瘤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贤华 黄田业 +2 位作者 徐志英 彭卫军 周康荣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230-231,共2页
改良式动态增强CT在鉴别小肝癌及血管瘤中的价值黄贤华1黄田业1徐志英1彭卫军2周康荣2临床上小肝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CT,US和临床生化检查,CT对小肝肿瘤的发现及定性有很大作用,如何使用好中档CT机,采用合适的检查技... 改良式动态增强CT在鉴别小肝癌及血管瘤中的价值黄贤华1黄田业1徐志英1彭卫军2周康荣2临床上小肝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CT,US和临床生化检查,CT对小肝肿瘤的发现及定性有很大作用,如何使用好中档CT机,采用合适的检查技术,提高CT诊断和鉴别诊断肝肿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小肝癌 血管瘤 鉴别诊断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2
作者 郑汉朋 邱乾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3期399-401,共3页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骨挫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本院2006年1月~2010年4月间经MRI检查确诊的膝关节骨挫伤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70例中男45例,女25例,年龄10~69岁,平均35岁;70例行MRI检查时间自外伤后5h^20天,平均8天;70例患者外伤后...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骨挫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本院2006年1月~2010年4月间经MRI检查确诊的膝关节骨挫伤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70例中男45例,女25例,年龄10~69岁,平均35岁;70例行MRI检查时间自外伤后5h^20天,平均8天;70例患者外伤后局部均出现疼痛、压痛和(或)软组织肿胀及功能障碍;临床采用保守和对症治疗。结果:70例共显示134个病灶,其中股骨下端67个,胫骨上端(包括胫骨平台)54个,髌骨8个,腓骨上端5个;MRI表现为不规则斑片状或地图样T1WI低信号、T2WI等或略高信号,STIR脂肪抑制序列均呈明显高信号。伴半月板撕裂25例,侧付韧带损伤21例,前交叉韧带损伤11例。结论:MRI能揭示膝部骨挫伤的病理改变,并准确判断关节周围韧带及软组织的损伤情况,常规MRI检查并行脂肪抑制序列是诊断外伤性骨挫伤最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挫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动态增强在乏脂肪RAML与嫌色细胞肾癌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海生 张爱伟 +2 位作者 郑汉朋 陈伟建 邱乾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4期634-638,679,共6页
目的探讨MSCT动态增强在乏脂肪RAML与嫌色细胞肾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并有完整临床和CT资料的21例乏脂肪RAML与14例嫌色细胞肾癌,回顾性分析其MSCT表现,测量病灶的各期CT值,并测量病灶相同层面皮质的CT值,并计算... 目的探讨MSCT动态增强在乏脂肪RAML与嫌色细胞肾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并有完整临床和CT资料的21例乏脂肪RAML与14例嫌色细胞肾癌,回顾性分析其MSCT表现,测量病灶的各期CT值,并测量病灶相同层面皮质的CT值,并计算病灶CT值与其邻近皮质CT值的比值,统计分析各期CT值及其比值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乏脂肪RAML 21例,嫌色细胞肾癌14例,乏脂肪RAML呈等高密度影16例,嫌色细胞肾癌呈等高密度10例;乏脂肪RAML与嫌色细胞肾癌在平扫、皮质期、髓质期及分泌期CT值以及平扫、髓质期病灶与相近皮质比值均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期及分泌期病灶与邻近皮质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期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71),当皮质期CT值选择为106 HU时,鉴别RAML和ThRCC的敏感度为74%,特异性为91%,Youden指数为0.66。结论MSCT动态增强在乏脂肪RAML与嫌色细胞肾癌鉴别中具有一定的价值,特别是皮质期的病灶CT值具有良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嫌色细胞肾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态增强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后处理对肠梗阻病因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8
14
作者 胡金文 王恩雨 +3 位作者 都继成 乔洪波 张雪辉 赵晓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MSCT后处理对肠梗阻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68例临床怀疑肠梗阻的病例进均行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进行薄层、多平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再现法(VR)重建图像分析诊断,将其结果与结肠镜和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多... 目的探讨MSCT后处理对肠梗阻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68例临床怀疑肠梗阻的病例进均行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进行薄层、多平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再现法(VR)重建图像分析诊断,将其结果与结肠镜和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为100%,病因诊断准确率为93%,包括:肠道肿瘤17例,炎性病变15例,肠粘连12例,肠扭转9例,腹股沟疝6例,肠套叠2例,肠系膜血管栓塞2例,胆石性肠梗阻3例,粪石性肠梗阻2例。结论 16层螺旋CT多种后处理重建技术相结合能更清晰地显示肠梗阻病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后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对脊柱单发转移瘤与单发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军 王晨光 +4 位作者 王旭荣 翁晓海 吕金纯 蒋晓彬 郑汉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2-124,共3页
随着MR的广泛应用,对脊椎多发转移瘤的发现和诊断已日渐成熟,但是,对于脊椎单发转移瘤的特点,国内外鲜有报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23例脊柱单发转移瘤的MR表现,并与21例单发椎体损伤的MRI特点作对照,... 随着MR的广泛应用,对脊椎多发转移瘤的发现和诊断已日渐成熟,但是,对于脊椎单发转移瘤的特点,国内外鲜有报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23例脊柱单发转移瘤的MR表现,并与21例单发椎体损伤的MRI特点作对照,旨在探讨其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的MR征象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肿瘤转移 脊柱损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和常规序列结合在直肠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顾乐锋 李建策 +2 位作者 翁晓海 郑汉朋 邱乾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5期738-741,共4页
目的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常规序列结合与常规序列对比,用于直肠癌诊断和分期方面的能力及优势。方法共46例经病理证实直肠癌患者,实验组:23例行DWl和常规序列结合扫描;对照组:23例行常规序列扫描。术前分别进行诊断与分期,与术后病... 目的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常规序列结合与常规序列对比,用于直肠癌诊断和分期方面的能力及优势。方法共46例经病理证实直肠癌患者,实验组:23例行DWl和常规序列结合扫描;对照组:23例行常规序列扫描。术前分别进行诊断与分期,与术后病理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组选取扩散b值800。对病灶信号强度观察及ADC值测量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对直肠癌诊断和分期准确率为91%,对照组为61%,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直肠癌病灶DWI图像的信号强度明显增高,ADC值减低,均值为(1.38±0.12)×10-3 mm2/s。结论与常规序列相比,DWl和常规序列结合在直肠癌诊断和分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扩散加权成像 肿瘤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诊断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翁晓海 靳二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67-169,共3页
关键词 MRI诊断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鉴别诊断 MRI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肾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CT表现与病理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项剑瑜 黄贤华 +2 位作者 郑汉朋 许崇永 邱乾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2期267-271,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的CT表现特征。方法分析病理证实的MFH患者7例CT资料,观察肿瘤的生长方式、大小、密度、强化程度、侵犯周围组织及转移等特点。结果7例均有腰、腹疼痛,其中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的CT表现特征。方法分析病理证实的MFH患者7例CT资料,观察肿瘤的生长方式、大小、密度、强化程度、侵犯周围组织及转移等特点。结果7例均有腰、腹疼痛,其中伴低热、乏力、消瘦、体重减轻4例,无痛性肉眼血尿3例。左肾4例,右肾3例,CT平扫:肿瘤呈低密度3例,等密度3例,略高密度1例;界限不清4例,界限清楚3例;瘤内坏死囊变4例,瘤内钙化3例,腰大肌受侵2例,肾门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3例,肝转移1例,肺转移1例,肾静脉瘤栓1例。增强:1例皮质期呈显著不均匀强化,实质期强化程度明显减低,呈"快进快出"特征;3例皮质期呈中度不均匀强化,实质期持续强化,呈"快进慢出"特征;3例皮质期呈轻度均匀强化,实质期持续强化,呈"慢进慢出"特征;7例中3例瘤内见有不规则条状血管影。结论肾脏MFH临床和CT表现缺乏特征性,诊断主要靠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肝癌螺旋CT多期扫描不强化的病理基础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金文 张德钧 +2 位作者 王恩雨 乔洪波 张雪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分析螺旋CT多期扫描诊断小肝癌的价值,从而探讨少数小肝癌不强化的病理基础。方法:52例小肝癌(SHCC)患者行螺旋CT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平扫后分别行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扫描,观察病灶的强化形式。手术病理记录肝脏有无肝硬... 目的:分析螺旋CT多期扫描诊断小肝癌的价值,从而探讨少数小肝癌不强化的病理基础。方法:52例小肝癌(SHCC)患者行螺旋CT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平扫后分别行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扫描,观察病灶的强化形式。手术病理记录肝脏有无肝硬化、坏死囊变、透明细胞变及脂肪变性等。结果:52例患者共发现病灶72个,CT动脉期扫描有48个病灶有明显强化。SHCC在CT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扫描中的典型方式为高-低-低密度等高-等-低密度;不典型方式为低-低-低密度和高-等-等密度。术中见肝硬化者占79.2%,18.1%的病灶内见出血坏死,16.7%的病灶出现透明细胞变或全灶为透明细胞癌。结论:大部分小肝癌在动脉期出现强化,多期扫描不强化的占11.1%,不强化主要是坏死造成,脂肪变性和透明细胞变性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气管憩室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培贵 邱乾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4期617-61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 T 对气管憩室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气管憩室92例C T 表现。结果憩室大小0.3~3.5cm ,平均约1.2cm ,其中2.0cm以上19例。憩室形态不规则53例,类圆形17例,椭圆形14例,小泡状8例;憩室...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 T 对气管憩室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气管憩室92例C T 表现。结果憩室大小0.3~3.5cm ,平均约1.2cm ,其中2.0cm以上19例。憩室形态不规则53例,类圆形17例,椭圆形14例,小泡状8例;憩室囊腔内呈分房样或蜂窝状改变并见嵴状、皱襞样结构或分隔线改变28例,憩室并发感染并见液平1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气管憩室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 憩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