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91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治兵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4期105-106,共2页
目的观察运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171例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1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患者予以经尿道电切术方法治疗膀胱肿瘤,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手术治疗方式,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50 ml生... 目的观察运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171例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1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患者予以经尿道电切术方法治疗膀胱肿瘤,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手术治疗方式,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5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40 mg丝裂霉素进行膀胱灌注腔内化疗,1次/周,持续治疗2个月。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三个治疗情况方面,治疗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率方面,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后,治疗组复发20例,复发率为21.98%;对照组复发25例,复发率为31.25%,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开放式手术方式,经尿道电切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术中出血少且恢复时间短等优点,且疗效显著,术后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经尿道电切术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段建军 《淮海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711-713,共3页
目的:研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2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下修补术60例)与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60例),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胃肠道功能恢复情... 目的:研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2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下修补术60例)与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60例),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1 h血清疼痛相关物质与炎症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率,随访1年,比较其远期预后。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与胃肠减压时间均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 <0. 05);术后1 h血清疼痛指标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FN-α)、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随访1年相关数据显示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6. 67%)低于对照组(21. 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安全性高、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远期预后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 修补术 腹腔镜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盲部肿瘤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
3
作者 张红战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年第3期86-87,共2页
目的总结回盲部肿瘤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要点,防止误诊、漏诊。方法对16例回盲部肿瘤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均以急性阑尾炎入院。其中12例患者在术中发现回盲部肿瘤,行I期右半结肠切除术。另外4例患... 目的总结回盲部肿瘤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要点,防止误诊、漏诊。方法对16例回盲部肿瘤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均以急性阑尾炎入院。其中12例患者在术中发现回盲部肿瘤,行I期右半结肠切除术。另外4例患者阑尾切除后,临床症状未明显缓解。经肠镜检查确诊为回盲部肿瘤,择期行手术治疗,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回盲部肿瘤并急性阑尾炎时,临床症状以急性阑尾炎表现为主,易出现误诊和漏诊。术前详细询问病史,认真进行体检,完善超声等检查,以减少回盲部肿瘤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盲部肿瘤 急性阑尾炎 误诊漏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熏治联合高压氧对老年患者肛肠术后动力学及炎性反应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苗茁 李莹 +2 位作者 张静波 刘辉 张红战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1855-1858,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熏治联合高压氧对老年患者肛肠术后动力学及炎性反应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在济源市肿瘤医院行肛肠手术的老年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中药熏治联合高压氧对老年患者肛肠术后动力学及炎性反应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在济源市肿瘤医院行肛肠手术的老年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治联合高压氧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5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状况及疼痛状况;统计2组治疗前后肛肠动力学指标及炎性反应递质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分别为95.45%、84.8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及渗出物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直肠肛管抑制反射阈值(AIRT)、直肠静息压(RRP)水平均显著降低,但直肠最大耐受容量(MTV)、肛管蠕动波频率(APWF)、高压区长度(HPZ)、肛管最大收缩压(MSP)及肛管静息压(ARP)水平显著升高,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8(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淀粉样蛋白(SAA)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治联合高压氧可明显改善老年患者肛肠术后动力学,降低炎性反应递质水平,促进创面愈合并缓解患者疼痛,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术 中药熏治 高压氧 动力学 炎性反应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治疗仪联合口服药物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苗茁 张静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7期108-109,共2页
目的:分析乳腺治疗仪联合口服药物对乳腺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4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7例。比较两组患者乳腺肿块变化情况、疼痛改善程度及治疗效果。结果:在第3个疗程结束后,实验组乳腺肿块数量、直径及疼... 目的:分析乳腺治疗仪联合口服药物对乳腺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4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7例。比较两组患者乳腺肿块变化情况、疼痛改善程度及治疗效果。结果:在第3个疗程结束后,实验组乳腺肿块数量、直径及疼痛程度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治疗仪配合药物治疗乳腺增生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乳腺治疗仪 乳癖消胶囊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红战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3期14-16,共3页
目的对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72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35例和开腹组37例,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开腹组患者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 目的对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72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35例和开腹组37例,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开腹组患者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愈合情况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3.5±3.0)min,开腹组为(45.5±4.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愈合情况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切除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但仍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性阑尾炎 传统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9例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段建军 《当代医学》 2011年第27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后联合放射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8年6月~2010年4月期间一组固定搭配的医师对69例处于Ⅰ、Ⅱa期(Ⅰ期46例;Ⅱa期23例)乳腺癌患者作统一方法的保乳手术,并规范化术后放疗的相...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后联合放射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8年6月~2010年4月期间一组固定搭配的医师对69例处于Ⅰ、Ⅱa期(Ⅰ期46例;Ⅱa期23例)乳腺癌患者作统一方法的保乳手术,并规范化术后放疗的相关资料。结果保乳术后联合放射治疗病侧乳房外形均较好,两侧乳房基本对称,术后随访6~49个月,平均21.6个月,患者外形满意,随访无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无死亡病例。结论Ⅰ、Ⅱa期乳腺癌患者的保乳手术,术后给予放射治疗,疗效可靠,手术创伤小、保持形体改变小、术后乳房外形正常,患者生存质量提高,但必须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及合理的切除范围,同时要保证术后的综合治疗及严格的随访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乳手术 乳腺癌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红战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5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7月济源市肿瘤医院收治128例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7月济源市肿瘤医院收治128例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并发症以及镇痛剂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和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镇痛剂应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效果显著,安全经济,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疾病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石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
9
作者 张红战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0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胆石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62例胆石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类型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本组Ⅰ型9例,7例行早期手术均治愈;2例行保守治疗,1例因早期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Ⅱ型66例... 目的探讨胆石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62例胆石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类型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本组Ⅰ型9例,7例行早期手术均治愈;2例行保守治疗,1例因早期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Ⅱ型66例,54例行早期手术,4例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EST),8例行保守治疗,均获痊愈;Ⅲ型42例,15例行早期手术,其中3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21例早期实施区域动脉灌注治疗,1例后期加行手术治疗因感染死亡;12例行保守治疗,2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Ⅳ型145例,55例早期手术治疗,8例后期手术治疗,1例ERCP联合EST治疗,81例行保守治疗,均获治愈。结论对于胆石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临床分型、病情以及合并症等合理选择治疗方式,以改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性胰腺炎 临床分型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手术治疗老年贲门癌患者的临床分析
10
作者 苗茁 张静波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3期75-76,共2页
目的:对经腹手术治疗老年贲门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贲门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经胸组经胸进行贲门癌手术治疗;经腹组经腹部进行贲门癌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 目的:对经腹手术治疗老年贲门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贲门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经胸组经胸进行贲门癌手术治疗;经腹组经腹部进行贲门癌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经腹组术后切口感染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反流食道炎的发生比率,均明显优越于经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患者的3年、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针对老年性贲门癌患者采用经腹部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反流食道炎发生比例,同时患者术后3年、5年的生存率,同经胸手术术后生存率,无差异性,同时无不良后果发生,可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应用和手术方式的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部 经胸部 老年 贲门癌
原文传递
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非离断空肠Roux-en-Y吻合对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周兵奇 苗卓 王向征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6期486-488,共3页
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非离断空肠Roux-en-Y吻合对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96例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采用非离断空肠Roux-en-... 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非离断空肠Roux-en-Y吻合对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96例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采用非离断空肠Roux-en-Y吻合,对照组采用BillrothⅡ式+Braun式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间胃液pH值、术后患者胃食管反流病自测表(GerdQ量表)评分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第1、3、5 d胃液pH值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对两组胃食管反流症状进行评估,研究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阳性影响因素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非离断空肠Roux-en-Y吻合方式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术后患者胃食管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腔镜 ROUX-EN-Y吻合 非离断 毕Ⅱ式 Braun式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玲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3期2480-2481,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济源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1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基... 目的探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济源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1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36%(3/56)]低于对照组[17.86%(1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甲状腺结节患者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且提高了护理效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3
作者 段建军 《临床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84例腹外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84例腹外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0.19±0.63)min、(24.26±1.21)h、(1.32±0.43)d、(4.21±0.53)d,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费用(4281.24±165.25)元,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4,P=0.0064)。结论对腹外疝患者的治疗,采取腹腔镜下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疼痛轻、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外疝 腹腔镜 无张力修补术
原文传递
患者参与术前造口定位对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玲玲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3年第2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患者参与术前造口定位对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择期行直肠癌手术治疗并永久性肠造口的66例患者资料,根据术前患者是否参与造口定位分组,即参与定位组(36例)和未参与定位... 目的:探讨患者参与术前造口定位对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择期行直肠癌手术治疗并永久性肠造口的66例患者资料,根据术前患者是否参与造口定位分组,即参与定位组(36例)和未参与定位组(30例)。比较2组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结果:参与定位组患者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参与定位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未参与定位组,P<0.05;而且参与定位组患者肠造口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未参与定位组,P<0.05。结论:患者参与术前造口定位可降低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术前造口定位 患者参与 并发症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不同手术方案治疗乳腺多发性肿物临床疗效对比
15
作者 周兵奇 苗卓 王向征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8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开放手术与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物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0例乳腺多发性肿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微创旋切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开放手术与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物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0例乳腺多发性肿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微创旋切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瘢痕长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切口瘢痕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物可缩短手术操作用时,减轻医源性创伤,提高手术美观性,并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多发性肿物 开放手术 微创旋切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