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整体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福敏 张阿英 曹婷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250-250,共1页
关键词 血栓性脉管炎 整体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护理
2
作者 史作霞 吴秀媛 魏淑娟 《齐鲁护理杂志》 1997年第2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治疗血栓 脉动丸 伤口愈合 侧支循环 治疗方法 穴位导入 消化性溃疡 涌泉穴 注意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通脉方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572例临床总结
3
作者 张阿莉 张阿英 《健康天地(学术版)》 2010年第11期19-19,120,共2页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周围血管疑难病,《黄帝内经》即有详细记载。自2009年1月起,笔者采用益气通脉协定方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住院患者572例,临床疗效良好,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益气通脉 临床总结 治疗 《黄帝内经》 2009年 周围血管 北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新法治疗脉管炎200例疗效分析
4
作者 张兴惠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年第1期24-24,共1页
采用药物电离子穴位导入、口服脉动丸、1号液封闭渗入疗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00例,临床治愈196例,治愈率98%;显效4例,显效率2%,总有效率100%,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法具有疗程短、治愈率高、不截肢等优点。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 脉管炎 药物 电离子穴位导入 脉动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滴鼻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日间疝囊结扎术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王璐璐 高焕龙 +3 位作者 张永平 魏晓琳 李爱梅 田海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第3期341-344,共4页
目的 观察在小儿日间疝囊结扎术时应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滴鼻实施超前镇静镇痛对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探索小儿日间手术时临床适宜的DEX应用剂量。方法 选取斜疝患儿120例,男108例,女12例,年... 目的 观察在小儿日间疝囊结扎术时应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滴鼻实施超前镇静镇痛对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探索小儿日间手术时临床适宜的DEX应用剂量。方法 选取斜疝患儿120例,男108例,女12例,年龄2-3岁,平均(2.5±0.4)岁,体重11-20Kg,平均(15.1±5.9)Kg,ASAⅠ-Ⅱ级。依据经鼻滴入DEX剂量的不同将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将DEX 1μg/kg、2μg/kg和4μg/kg原液在七氟醚吸入诱导前25-30min通过2ml注射器按预定剂量给药。观察三组患儿术前镇静满意率、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术中体动次数、术后恶心呕吐、躁动情况及调查患儿家人和外科医生满意率等。结果 与A组比较,B、C两组诱导时间缩短、苏醒时间延长、体动次数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减少和躁动评分下降(P<0.05);与B组比较,C组苏醒时间延长(P<0.05);与A组比较,B、C两组术前镇静满意率提升、患儿家人和外科医生满意率增加(P<0.05)。结论 DEX实施超前镇静镇痛的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DEX 2μg/kg滴鼻在2-3岁小儿日间疝囊高位结扎术时,为观察到的较为适宜推荐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滴鼻 七氟醚 镇静镇痛 小儿 日间手术 术后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病人血清铜蓝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丽芳 张秀芹 徐璐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37-137,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 血清诊断 铜蓝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动脉硬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阿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812-813,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DMCI组)和120例单纯脑梗死患者(CI组)进行检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测双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颅外...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DMCI组)和120例单纯脑梗死患者(CI组)进行检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测双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颅外段,并记录颈动脉中膜厚度(MT)、管腔内径、粥样硬化斑块数量及部位。结果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DMCI组为84.3%,CI组为74.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颈总动脉分叉处最多,其次是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少。右侧多于左侧。DMCI组颈总动脉内径明显小于CI组(P<0.05),颈动脉狭窄总数及重度狭窄数较CI组多。另外,DMCI组颈动脉狭窄以中重度为主。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情况更严重,容易导致严重颈动脉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糖尿病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7
8
作者 张阿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19期2454-2454,2470,共2页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致心脏骤停3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毕展文 《临床荟萃》 CAS 1995年第22期1053-1054,共2页
例1 男,25岁。因突然心悸胸闷入院。查BP 16/12kPa(120/90mmHg),心率150次/分,各瓣膜区未及杂音,心电图诊断为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给予ATP 20mg快速注射后出现窦性静止,心电图呈一直线,约5秒钟时嘱患者咳嗽2次。
关键词 腺苷三磷酸 心脏骤停 药物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血管疾病的护理与康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阿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第13期89-90,共2页
周围血管疾病是一类以肢体血管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急慢性疾病。包括动脉疾病、静脉疾病和淋巴系统疾病。临床上常见的动脉疾病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大动脉炎、急性动脉栓塞、雷诺氏病等;
关键词 护理学 褥疮 脱疽 周围血管疾病 护理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宜联用的中西药浅析
11
作者 毕展文 张来周 黄海元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79-79,共1页
在长期从事药剂工作中,经常遇到中西药联用问题。联用得当,可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否则就会影响疗效,甚至产生不良后果,现就不宜联用的中西药简要介绍如下: 一、中药五倍子、地榆、诃子、狗脊等含有大量鞣质,能与红霉素结合。
关键词 中药 西药 中西药联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肢端坏疽的护理重点
12
作者 张阿英 王福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688-688,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 肢端坏疽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噻肟钠致严重皮疹1例
13
作者 孟凡艳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头孢噻肟钠致 严重皮疹 药物过敏史 2004年 身体素质 头孢氨苄 切除手术 乳腺囊肿 快速病理 预防感染 青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硬化闭塞症肢体缺血的整体护理
14
作者 张阿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第9期171-172,共2页
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目前尚无定论。年龄、性别、脂肪代谢紊乱、吸烟、血管壁的机械性损伤、血管壁通透性改变、微量元素失衡是公认的病因。主要病理改变为某些大、中型动脉,如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或股、胭动... 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目前尚无定论。年龄、性别、脂肪代谢紊乱、吸烟、血管壁的机械性损伤、血管壁通透性改变、微量元素失衡是公认的病因。主要病理改变为某些大、中型动脉,如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或股、胭动脉等大中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动脉开口处,动脉管壁增厚、变硬,伴有粥样斑块及钙化,以后可继发血栓形成,发生动脉管腔严重狭窄或完全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疽 动脉硬化闭塞症 肢体缺血 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