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区域性多层次口腔预防管理体系对青少年早发龋的防治效果研究
1
作者 张广德 郭延伟 杨世茂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4期3048-3050,共3页
目的:探讨构建区域性多层次口腔预防管理体系对青少年早发龋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对济宁市任城区中小学学生进行口腔普查,收集现阶段青少年早发龋的发病率及发病原因等数据,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探讨通过信息交互、技术支撑构建的多层... 目的:探讨构建区域性多层次口腔预防管理体系对青少年早发龋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对济宁市任城区中小学学生进行口腔普查,收集现阶段青少年早发龋的发病率及发病原因等数据,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探讨通过信息交互、技术支撑构建的多层次口腔疾病专业防治联合体在区域内青少年早发龋中的防治作用。结果:济宁市任城青少年早发龋的发病原因及防治结果明确,符合国家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构建多层次口腔疾病专业防治联合体对区域内青少年早发龋的防治具有意义。结论:构建区域性多层次口腔预防管理体系对区域内青少年早发龋的防治效果显著,能够明确青少年早发龋早发现、早治疗的意义,降低经济成本,提高青少年口腔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早发龋 防治联合体 计算机辅助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SDF-1/NELL-1双基因转染ADSCs复合Nano-n HA支架对犬下颌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郭延伟 张广德 杨世茂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3-41,共9页
目的:构建腺病毒介导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和尼尔样-1型分子(Nell-like molecule-l,Nell-1)双基因转染犬ADSCs复合Nano-n HA支架,观察其对犬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构建携SDF-1及NELL-1目的... 目的:构建腺病毒介导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和尼尔样-1型分子(Nell-like molecule-l,Nell-1)双基因转染犬ADSCs复合Nano-n HA支架,观察其对犬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构建携SDF-1及NELL-1目的基因片段的腺病毒表达载体,分组转染犬ADSCs后行体外成骨分化诱导,ELISA法检测目的基因转染ADSCs后结合支架体内外生长各期目的蛋白表达。20只比格犬随机分为5组,A组为空白组(无支架置入),B组为单纯支架组,C组为SDF-1/Nano-n HA组,D组为Nell-1/Nano-n HA组,E组为SDF-1/Nell-1/Nano-n HA组。CM-Dil细胞标记后构建ADSCs-Nano-n HA支架骨组织工程复合体,制备犬双侧下颌骨缺损模型,将不同细胞支架复合体分组植入下颌骨缺损区。术后第4、8、12周取材行大体观察、CT、扫描电镜、细胞示踪实验及组织学检测,比较各组缺损区新骨形成情况,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DSCs传代培养及成骨诱导分化状态良好,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DF-1、Nell-1及SDF-1/Nell-1重组腺病毒均能稳定转染ADSCs,各组目的蛋白表达体内外实验表达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大体观察及X线、CT扫描、ECM检测发现转染组骨缺损区新骨形成情况优于未转染组,且共转染组成骨速度及质量优于其他各组。组织学染色可见转染组新骨形成及血管生成情况均优于未转染组,且共转染组新生骨小梁面积及骨成熟度均优于其他各组。结论:SDF-1、Nell-1均可转染ADSCs并可稳定表达,目的基因转染ADSCs复合Nano-n HA支架后可显著促进下颌骨缺损的成骨修复,为组织工程修复成骨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尼尔样-1型分子 脂肪干细胞 下颌骨缺损 成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方位立体干预配合舒适护理对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在口腔外科就诊的应用效果分析
3
作者 胡晶 王永曼 郭延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131-134,共4页
探讨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在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就诊过程中,采用全方位立体干预配合舒适护理对其愈后及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间于本院口腔外科就诊的21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期间未采取干预措施的110名患者作为对照... 探讨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在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就诊过程中,采用全方位立体干预配合舒适护理对其愈后及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间于本院口腔外科就诊的21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期间未采取干预措施的11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另100名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全方位立体干预配合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就诊时室内空气、医疗器械、医护人员消毒效果及患者愈后感染率和满意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试验组的口腔外科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5.21%,高于普通诊室65.33%(P<.0.05);试验组的器械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5.21%,高于对照组的95.21%(P<.0.05);试验组手术室医护人员手部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6.32%,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5);试验组的医院感染率为90.71%,低于对照组的医院感染率82.33%(P<.0.05);试验组患者愈后及满意度为96.62%,高于对照组的73.39%(P<.0.05)。结论 对需要口腔门诊手术并患有全身系统性疾病的中老年患者,加强口腔外科诊室全方位立体干预管理措施,认真执行无菌操作,确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可明显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并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加快康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位立体干预 舒适护理 全身系统性疾病 口腔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HGF转染脂肪干细胞复合温敏型可注射水凝胶对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髁突软骨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广德 李荣亮 +3 位作者 岳从雷 杨世茂 郭延伟 房殿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24-927,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染脂肪干细胞复合水凝胶支架材料对促进兔颞下颌关节炎病理状态微环境中受损软骨修复的意义。方法:培养兔脂肪干细胞,利用腺病毒介导对其进行HGF转染并制备ADSCs/HGF/水凝胶支架材料。兔颞下颌关节上腔...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染脂肪干细胞复合水凝胶支架材料对促进兔颞下颌关节炎病理状态微环境中受损软骨修复的意义。方法:培养兔脂肪干细胞,利用腺病毒介导对其进行HGF转染并制备ADSCs/HGF/水凝胶支架材料。兔颞下颌关节上腔为注射区并分为5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模型组,C组为单纯细胞治疗组,单纯脂肪干细胞腔内注射,D组为干细胞复合材料组,为造模后腔内注射干细胞复合可注射水凝胶支架材料,E组为转染后干细胞复合水凝胶注射。所有材料移植成功后各组动物分别于用药第3、9周后取材,制备标本并行髁突软骨扫描电镜、组织学观察及实时定量PCR检测,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扫描电镜与组织学观察可见,D、E组软骨病变区改善情况优于B、C组。与模型组比较,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E组MMP-13表达与空白组相对持平但低于C、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E组TIMP-1表达与空白组相对持平但高于C、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腺病毒介导HGF转染脂肪干细胞复合可注射型水凝胶对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受损软骨具有明显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腺病毒 肝细胞生长因子 温敏型可注射水凝胶 颞下颌关节 骨关节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9/EPO双基因共转染ADSCs复合nHAC/PLA支架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广德 靳霞 +3 位作者 李荣亮 杨世茂 郭延伟 房殿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02-208,共7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BMP-9/EPO双基因共转染脂肪干细胞(ADSCs)复合nHAC/PLA支架材料促进体内成骨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培养兔ADSCs,利用重组腺病毒构建携带BMP-9、EPO、BMP-9/EPO基因的表达载体,并转染至兔ADSCs。14 d后,在荧光显微镜下...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BMP-9/EPO双基因共转染脂肪干细胞(ADSCs)复合nHAC/PLA支架材料促进体内成骨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培养兔ADSCs,利用重组腺病毒构建携带BMP-9、EPO、BMP-9/EPO基因的表达载体,并转染至兔ADSCs。14 d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荧光表达情况,计算病毒转染效率,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各组细胞BMP-9及EPO蛋白的表达。5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A组为空白组,B组为单纯材料组,C组为BMP-9/nHAC/PLA组,D组为EPO/nHAC/PLA组,E组为BMP-9/EPO/nHAC/PLA组。制备兔双侧下颌骨缺损模型,按照实验分组,将转染组细胞分别与nHAC/PLA支架复合培养后植入兔下颌骨缺损处,于4、8、12周在缺损处取材进行影像学、组织学检测及扫描电镜观察,比较各组动物下颌骨缺损修复情况。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BMP-9、EPO及BMP-9/EPO重组腺病毒均能稳定转染ADSCs,转染效率为80%~93%。转染后,BMP-9、EPO及BMP-9/EPO基因和蛋白均能稳定表达。转染后的ADSCs与nHAC/PLA支架复合,其骨缺损区修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且BMP-9/EPO/nHAC/PLA组成骨情况优于其他各组。扫描电镜下见转染组骨缺损与材料结合修复情况优于对照组,BMP-9/EPO/nHAC/PLA组修复最明显。结论:BMP-9、EPO均可转染ADSCs并稳定表达。与nHAC/PLA支架材料复合后,可显著促进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为骨组织修复工程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腺病毒 BMP-9 促红细胞生成素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3转染脂肪干细胞复合OGP-HA-ChS支架对兔髁突受损软骨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延伟 杨世茂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7-573,共7页
目的:探讨TGF-β3转染脂肪干细胞ADSCs复合OGP(成骨多肽)-HA(透明质酸)-ChS(硫酸软骨素)支架修复兔髁突受损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培养兔ADSCs,利用重组腺病毒构建携带TGF-β3基因表达载体,并转染至兔ADSCs。14 d后,观察细胞荧光表达... 目的:探讨TGF-β3转染脂肪干细胞ADSCs复合OGP(成骨多肽)-HA(透明质酸)-ChS(硫酸软骨素)支架修复兔髁突受损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培养兔ADSCs,利用重组腺病毒构建携带TGF-β3基因表达载体,并转染至兔ADSCs。14 d后,观察细胞荧光表达情况并计算病毒转染效率,Western印迹检测TGF-β3蛋白表达。5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A组为空白组,B组为TGF-β3转染ADSCs组,C组为OGP-HA-ChS支架组,D组为ADSCs复合OGP-HA-ChS组。E组为TGF-β3转染ADSCs复合OGP-HA-ChS组,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模型制备完成后,按照实验分组进行材料移植。各组动物分别于材料移植第3、9周后取材,制备标本并行髁突软骨扫描电镜、组织学观察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扫描电镜与组织学观察可见,D、E组软骨病变修复改善情况优于B、C组。与模型组比较,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E组MMP-3表达与A组相对持平但低于C、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E组TIMP-1表达与A组相对持平但高于C、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GF-β3转染ADSCs复合OGP-HA-ChS支架对兔髁突受损软骨具有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腺病毒 TGF-Β3 OGP-HA-ChS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牙发育不良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广德 盛芳 +4 位作者 靳霞 徐宁 孙树强 张宝军 熊世江 《口腔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180-181,共2页
区域性牙发育不良是一种由外胚层和中胚层发育受累而引起的牙齿发育异常的疾病。我们发现1例区域性牙齿发育异常患儿,该患儿主要受累牙为右上颌恒牙,下颌恒牙未受累及。本文就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区域性牙发育不良 阴影牙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颌骨囊肿伴先天性釉质发育不全1例
8
作者 盛芳 张广德 +2 位作者 郝新宇 杨保华 熊世江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9-279,共1页
颌骨囊肿与先天性釉质发育不全为较常见的口腔疾病,两种病变同时发生比较罕见,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多发性颌骨囊肿伴先天性牙齿发育不全病例。病人女,16岁,于两年前发现患有多发性颌骨囊肿,并行“右侧下颌骨囊肿摘除术”,其他囊肿... 颌骨囊肿与先天性釉质发育不全为较常见的口腔疾病,两种病变同时发生比较罕见,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多发性颌骨囊肿伴先天性牙齿发育不全病例。病人女,16岁,于两年前发现患有多发性颌骨囊肿,并行“右侧下颌骨囊肿摘除术”,其他囊肿未予治疗。两个月前左侧下颌部出现反复肿痛,应用抗生素好转,遂于2011-08来我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颌骨囊肿 釉质发育不全 先天性 颌骨囊肿摘除术 牙齿发育不全 口腔疾病 同时发生 下颌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皮质切开术上颌快速扩弓辅助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效果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窦尉尉 岳从雷 +5 位作者 张家坤 张广德 沙耀利 刘娟 靳霞 杜衍晓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3-647,共5页
目的:探讨骨皮质切开术上颌快速扩弓辅助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5月济宁口腔医院收治的84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正畸-正颌... 目的:探讨骨皮质切开术上颌快速扩弓辅助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5月济宁口腔医院收治的84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实验组采用骨皮质切开术上颌快速扩弓辅助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关闭间隙时间、排齐时间,上颌第一磨牙、上颌中切牙矢状方向牙移动距离。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测量上中切牙边缘终点至水平面的垂直距离(U1I-HP)、上中切牙根尖至冠状面的距离(U1I-CP)、上牙槽缘点至冠状面的垂直距离(Sd-CP)、上牙槽座点至水平面的垂直距离(A-HP)、唇上点至冠状面的垂直距离(Ls-CP)和鼻下点至冠状面的垂直距离(Sn-CP),计算相关变化量,比较治疗期间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排齐时间、A-HP变化量、Sn-CP变化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及上颌中切牙向远中移动距离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关闭间隙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U1I-HP、U1I-CP、Sd-CP、Ls-CP变化量比对照组高(P<0.05)。2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皮质切开术上颌快速扩弓辅助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可缩短关闭间隙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对牙矢状方向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皮质切开术 上颌快速扩弓 正畸-正颌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生齿拔除术中笑气吸入在咽反射敏感患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窦尉尉 岳从雷 +3 位作者 张广德 徐宁 吕庆 高德 《系统医学》 2018年第2期138-140,143,共4页
目的分析对采用阻生齿拔除术治疗的咽反射敏感患者给予笑气吸入镇静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该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咽反射敏感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行阻生齿拔除术。根据不同镇痛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B组,每组各50例。A组给... 目的分析对采用阻生齿拔除术治疗的咽反射敏感患者给予笑气吸入镇静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该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咽反射敏感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行阻生齿拔除术。根据不同镇痛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B组,每组各50例。A组给予笑气吸入局部麻醉,B组给予盐酸丁卡因胶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对咽反射次数、不耐受、肌紧张发生情况。结果 (1)A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氧饱和度分别为(98.6±1.3)%、(99.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8 9,P=0.076 7);心率水平分别为(79.5±6.2)次、(80.8±6.4)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1 6,P=0.304 8);B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氧饱和度分别为(98.0±1.0)%、(99.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9 3,P=0.000 1);心率水平分别为(83.2±6.50)次/min、(78.5±5.7)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4 2,P=0.05);A组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3.6±1.5)分明显比B组低(4.8±1.2)分,有统计学意义(t=4.717 3,P=0.000 1);(2)A组患者的咽反射次数(3.8±0.7)次明显低于B组(8.1±1.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86 4,P<0.05)。结论笑气吸入对阻生齿拔除术患者的镇静效果突出,患者疼痛轻,生命体征稳定,对咽喉刺激小,适合咽反射敏感患者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反射敏感 阻生齿拔除术 笑气吸入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146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窦尉尉 岳从雷 +3 位作者 刘洪伟 徐宁 吕庆 高德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719-722,共4页
目的:探讨microRNA-146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icinoma,OSC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OSCC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60例OSCC组织和3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microRN... 目的:探讨microRNA-146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icinoma,OSC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OSCC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60例OSCC组织和3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microRNA-146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icroRNA-146a的表达与OSCC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同时采用Real-time PCR检测microRNA-146a在人OSCC细胞系(SCC4、SCC15、Tca8113)和人正常口腔黏膜角化细胞系HOK中的表达水平,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上调OSCC细胞microRNA-146a的表达后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OSCC组织中microRNA-146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并且microRNA-146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OSCC细胞系中microRNA-146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口腔黏膜角化细胞系(P<0.05)。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表明上调microRNA-146a的表达水平能够明显抑制Tca811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结论:microRNA-146a在OSCC组织和细胞中表达减低,上调microRNA-146a的表达能够明显抑制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可能成为OSCC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microRNA-146a 迁移 侵袭
原文传递
氧化亚氮/氧气吸入镇静术在老年人牙科焦虑症牙拔除术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岳从雷 徐宁 +2 位作者 窦尉 吕庆 高德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12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氧化亚氮/氧气吸入镇静术(nitrousoxide/oxygen inhalation sedation,HIS)在老年人牙科畏惧症(dental anxiety,DA)患者牙拔除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两侧患牙情况相似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观察氧化亚氮/氧气吸入镇静术(nitrousoxide/oxygen inhalation sedation,HIS)在老年人牙科畏惧症(dental anxiety,DA)患者牙拔除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两侧患牙情况相似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一侧患牙为试验组,另一侧为对照组。试验组行氧化亚氮/氧气吸入镇静术联合盐酸阿替卡因麻醉;另一侧为对照组行盐酸阿替卡因麻醉。通过心电监护仪检测所有患者麻药注射时和拔牙过程中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疼痛感采用视觉评价量表(verbal analougu scale,VAS)测试,拔牙后填写Houpt行为量表。结果麻醉时和拔牙时,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VAS值明显低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Houpt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亚氮/氧气吸入镇静术对老年患者具有良好的止痛和镇静作用,能明显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氧气吸入镇静术 老年人 牙科焦虑症 牙拔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刀开窗微创拔除下颌埋伏阻生第二磨牙临床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窦尉尉 闫秀娟 +2 位作者 孙树强 张宝军 张文丽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23期44-46,共3页
目的探究对下颌埋伏阻生第二磨牙实施超声骨刀开窗微创拔除的价值与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济宁口腔医院收治的68例下颌埋伏阻生第二磨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34例行... 目的探究对下颌埋伏阻生第二磨牙实施超声骨刀开窗微创拔除的价值与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济宁口腔医院收治的68例下颌埋伏阻生第二磨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34例行传统凿骨劈冠法拔除,观察组34例行超声骨刀开窗微创拔除。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两组术后疼痛、面部肿胀、张口受限、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面部肿胀、张口受限、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更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颌埋伏阻生第二磨牙实施超声骨刀开窗微创拔除具有较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面部肿胀、张口受限等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伏阻生 第二磨牙 超声骨刀 微创拔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介导BMP-9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双基因共转染促进脂肪来源干细胞体外成骨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广德 苏成帅 +3 位作者 靳霞 杨世茂 房殿吉 郭延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2-278,共7页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BMP-9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双基因共转染对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体外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取4月龄新西兰兔腹股沟脂肪组织,采用酶消化法与贴壁法分离培养ADSCs...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BMP-9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双基因共转染对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体外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取4月龄新西兰兔腹股沟脂肪组织,采用酶消化法与贴壁法分离培养ADSCs并鉴定其多向分化能力。将第3代ADSCs分为5组:A组为正常细胞,B组为空质粒转染细胞作为对照,C、D组分别采用BMP-9、EPO重组腺病毒转染细胞,E组采用BMP-9、EPO重组腺病毒共转染细胞。转染培养7 d后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生长变化;计算48 h时病毒转染效率,14 d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荧光表达情况;14 d时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BMP-9及EPO蛋白表达。取转染培养14 d的5组细胞进行成骨诱导培养,于诱导培养3、7、14 d检测各组细胞ALP活性;3周时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形成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骨钙素(osteocalcin,OCN)基因表达。结果转染培养7 d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见A、B组部分细胞变为椭圆形、圆形和不规则形;C、D组可见少量长梭形细胞;E组长梭形细胞明显增多,仅见少量圆形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BMP-9、EPO及BMP-9/EPO重组腺病毒均能稳定转染ADSCs,转染效率为80%-93%。Western blot检测示E组BMP-9及EPO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诱导培养3、7、14 d时各组细胞ALP活性明显升高,E组优于其余各组(P〈0.05);3周时茜素红染色示E组钙结节数亦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示E组OPN和OCN基因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C、D组高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BMP-9及EPO基因均可转染ADSCs并稳定表达,双基因共转染后能显著促进成骨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来源干细胞 重组腺病毒 BMP-9 促红细胞生成素 成骨分化
原文传递
SDF-1/NELL-1双基因转染促进脂肪干细胞体外成骨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延伟 王永曼 +1 位作者 杨世茂 房殿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597-1602,共6页
[目的]观察腺病毒载体转染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 SDF-1)和尼尔样-1型分子(Nellike molecule-l, NELL-1)基因对兔脂肪干细胞(adipose stem cells, ADSCs)体外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自兔分离培养ADSCs... [目的]观察腺病毒载体转染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 SDF-1)和尼尔样-1型分子(Nellike molecule-l, NELL-1)基因对兔脂肪干细胞(adipose stem cells, ADSCs)体外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自兔分离培养ADSCs,分为单纯细胞组(original cell control, OCC)、空质粒转染组(empty vector control, EVC)、SDF-1组、NELL-1组和SDF-1/NELL-1组,给予相应体外处理。成骨诱导14 d后,茜素红染色检测钙结节形成及碱性磷酸酶活性,Western blot检测和RT-PCR检测相应蛋白与m RNA表达水平。[结果]单纯SDF-1或NELL-1转染,或SDF-1/NELL-1两者共同转染均显著增加目标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特别是共同转染同时增加两种基因标目蛋白的表达。茜素红染色钙结节计数和ALP活性检测方面,SDF-1组、NELL-1组和SDF-1/NELL-1组均显著高于OCC组和EVC组(P<0.05),其中,SDF-1/NELL-1组最高。RT-PCR检测方面,SDF-1组、NELL-1组和SDF-1/NELL-1组的OPN和OCN m RAN表达水平高于OCC组和EVC组(P<0.05),其中SDF-1/NELL-1组的OPN和OCN m RAN表达水平最高。[结论] SDF-1、NELL-1单独转染,或两者共转染ADSCs均可获得目标蛋白的高表达,以上两种基因单独转染,特别是两种基因共同转染,可显著增强ADSCs的体外成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 SDF-1) 尼尔样-1型分子(Nel-like molecule-l NELL-1) 脂肪干细胞 成骨
原文传递
Fotona XD-2半导体激光联合Systemp脱敏剂治疗青少年牙本质过敏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
16
作者 王永曼 胡晶 +1 位作者 张广德 郭延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20-24,共5页
探讨Fotona XD-2半导体激光联合Systemp脱敏剂对青少年牙本质过敏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部2020年1月—2021年9月间青少年牙本质过敏患者112名(共195颗患牙),并随机分成激光组(n=65)、Systemp组(n=66)和联合组(n=64),其中激光组... 探讨Fotona XD-2半导体激光联合Systemp脱敏剂对青少年牙本质过敏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部2020年1月—2021年9月间青少年牙本质过敏患者112名(共195颗患牙),并随机分成激光组(n=65)、Systemp组(n=66)和联合组(n=64),其中激光组给予单纯Fotona XD-2半导体激光单一照射,Systemp组给予单纯Systemp脱敏剂涂布,联合组给予Fotona XD-2半导体激光照射后再行Systemp脱敏剂涂覆。记录比较每例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VAS值和总有效率,收集所有数据并使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另将32颗健康离体牙制备成牙本质敏感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生理盐水、Systemp脱敏剂、激光及Systemp联合激光处理,扫描电镜观察处理后牙本质表面情况。结果 激光组在治疗即刻和治疗后各个时间点VAS值低于Systemp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Systemp组(P<0.05),联合组在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各个治疗点的VAS值均低于其它两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其它两组(P<0.05);扫描电镜显示激光及Systemp脱敏剂均有封闭牙本质小管的作用,但联合组作用效果最好。结论 Fotona XD-2半导体激光对青少年患者牙本质过敏具有明显作用,且联合Systemp脱敏剂对其治疗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tona XD-2半导体激光 Systemp脱敏剂 青少年牙本质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