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开放腹膜前修补术治疗成人小型脐疝的临床效果观察
- 1
-
-
作者
杨迎新
单长岭
张垒
王之国
王松松
张华
-
机构
济宁医学院附属金乡医院胃肠和腹壁疝外科
-
出处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8期886-890,共5页
-
文摘
目的观察开放腹膜前修补术治疗成人小型脐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济宁医学院附属金乡医院收治的88例小型脐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开放腹膜前修补术,n=42)和对照组(采用传统缝合修补术,n=46)。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切口愈合等级、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血清肿、局部感觉异常、慢性疼痛和复发情况。结果8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51.24±12.64)minvs(42.04±11.88)min;t=3.419,P=0.001]。两组术后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在术后第1天和第2天,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在术后第3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等级,以及术后血清肿、慢性疼痛、局部感觉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9个月和17个月,随访期间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有5例复发,两组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χ_(2)=4.833,P=0.027)。结论开放腹膜前修补术治疗成人小型脐疝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荐。
-
关键词
小型脐疝
开放腹膜前修补术
成人
-
Keywords
Small umbilical hernia
Open preperitoneal repair
Adult
-
分类号
R656.2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胃周癌结节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杨迎新
毛伟征
-
机构
济宁医学院附属金乡医院胃肠和腹壁疝外科
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立医院普通外科
-
出处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11期912-915,共4页
-
文摘
纳入2015年1月—2021年11月在青岛市立医院东院区普外科行手术治疗并病理确诊胃癌的761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胃周癌结节(TDs)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761例患者中122例存在胃周TDs,阳性率为16.03%。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EA、Borrmann分型、肿瘤大小、浸润深度、N分期、远处转移、pTNM分期、脉管浸润、神经浸润、术中腹水状态与TDs阳性相关(均P<0.001);与性别、年龄、术前CA19-9、Lauren分型、肿瘤位置无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EA升高、神经浸润、高N分期和远处转移是胃周TDs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远处转移(P=0.049)是多发胃周TDs的独立危险因素。将每个胃周TDs计入转移淋巴结,按转移淋巴结数量与癌结节阴性组1∶1匹配后,两组在腹水状态、神经浸润、远处转移及pTNM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果表明,胃周TDs与胃癌术前CEA升高、神经浸润、高N分期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胃周TDs不同于淋巴结转移,比同等数量的转移淋巴结有着更高侵袭性,更接近于局限性腹膜转移(P1a)。
-
关键词
胃肿瘤
癌结节
淋巴结
肿瘤转移
危险因素
-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