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听骨链连接关系层面诊断锤砧复合体中断 被引量:1
1
作者 全勇 巩若箴 +2 位作者 武乐斌 樊兆民 李建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91-1094,共4页
目的评价听骨链连接关系层面诊断锤砧复合体中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锤砧复合体中断患者74例,共85耳,观察锤砧复合体各组成部分及其中断部位在同一个听骨链连接关系层面的显示情况;比较听骨链连接关系层面和轴位图像评价锤砧... 目的评价听骨链连接关系层面诊断锤砧复合体中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锤砧复合体中断患者74例,共85耳,观察锤砧复合体各组成部分及其中断部位在同一个听骨链连接关系层面的显示情况;比较听骨链连接关系层面和轴位图像评价锤砧复合体连续性的差异;分析听骨链连接关系层面诊断锤砧复合体各组成成分连续性中断的敏感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及观察者间一致性。结果锤骨头、颈、柄,锤砧关节,砧骨体、长脚及其中断部位均可在同一听骨链连接关系层面显示,而砧骨短脚及其中断部位需在多个层面显示。听骨链连接关系层面和轴位图像诊断锤砧复合体连续性中断的阳性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听骨链连接关系层面诊断锤砧复合体各组成部分连续性中断的敏感度为71.43%~97.06%,特异度为89.47%~100%,诊断砧骨短脚中断Youden指数最低;观察者间一致性较好或极好。结论听骨链连接关系层面可在一个层面上显示锤砧复合体的大部分结构和中断部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锤砧复合体 最大密度投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仿真内镜在诊断骨性蜗神经管发育不良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全勇 巩若箴 +2 位作者 武乐斌 樊兆民 李建峰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83-1087,共5页
目的回顾性评价螺旋状结构消失作为CT仿真内镜诊断骨性蜗神经管发育不良的可行性。方法病例组包括14例(20耳)骨性蜗神经管发育不良者,对照组由无内耳及内听道疾患的50例(100耳)受试者组成。以临床及常规影像诊断结果作为骨性蜗神经管发... 目的回顾性评价螺旋状结构消失作为CT仿真内镜诊断骨性蜗神经管发育不良的可行性。方法病例组包括14例(20耳)骨性蜗神经管发育不良者,对照组由无内耳及内听道疾患的50例(100耳)受试者组成。以临床及常规影像诊断结果作为骨性蜗神经管发育不良的诊断标准。仿真内镜观察骨性蜗神经管采用Flythrough技术并使用如下阈值:下限阈值850~1150,上限阈值3071。阳性结果指螺旋状结构或中央管消失;阴性结果指螺旋状结构或中央管存在。分别计算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病例组中17耳未显示螺旋状结构,3耳显示螺旋状结构,对照组中均显示螺旋状结构。观察者间有大量一致性(K=0.773)。以螺旋状结构消失作为征象诊断骨性蜗神经管发育不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5%、100%、98%。螺旋状结构消失在病例组及对照组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螺旋状结构消失可以作为诊断骨性蜗神经管发育不良的有用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蜗神经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仿真内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