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群对辅助生殖治疗结果的影响
1
作者 张宁 刘浩然 +1 位作者 赵安娜 杨爱军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4年第4期1909-1915,共7页
生殖道微生物群与女性生育息息相关。育龄期妇女微生物群稳态失衡会影响生殖健康及妊娠并发症,从而影响母儿健康,生殖道微生物群对生育的相关影响近年来备受关注。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发展,最近的研究将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群与其相关... 生殖道微生物群与女性生育息息相关。育龄期妇女微生物群稳态失衡会影响生殖健康及妊娠并发症,从而影响母儿健康,生殖道微生物群对生育的相关影响近年来备受关注。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发展,最近的研究将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群与其相关联。因此,本综述概述了女性生殖道各部分之间微生物群差异,及其在不孕女性生殖健康中的作用,包括其对ART治疗的影响。此外,还总结了微生物种群变化对ART结局影响的最新进展。Reproductive tract microbiota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female fertility. Imbalances in the homeostasis of microbiota among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can impact reproductive health and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ultimately affecting both maternal and fetal well-being. The influence of reproductive tract microbiota on fertility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Recent studies have linked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tract microbiota to it. This review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differences in microbiota across various parts of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tract and their role in infertility, including implications for ART therapy. Additionally, recent progress regarding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microbial populations on ART outcomes is summar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道微生态 辅助生殖技术 妊娠结局 乳酸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泡输出率联合体重指数对女性不孕症患者辅助生殖治疗后妊娠结局的评估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晓云 李明轩 +2 位作者 李明丽 秦倩倩 高波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10期1235-1238,共4页
目的 探讨卵泡输出率(follicular output rate,FORT)联合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女性不育症患者经辅助生殖治疗后妊娠结局的评估。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108例不孕症患... 目的 探讨卵泡输出率(follicular output rate,FORT)联合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女性不育症患者经辅助生殖治疗后妊娠结局的评估。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108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FORT水平分为高FORT组(32例)、中FORT组(37例)和低FORT组(39例);同时根据BMI分为超重组(35例)和正常组(73例)。比较各组相关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妊娠结局,并分析FORT、BMI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高FORT组Gn总量、窦卵泡计数个数低于中FORT组和低FORT组;高FORT组PFC个数、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高于中FORT组和低FOR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超重组Gn总量、Gn天数明显高于正常组;超重组PFC个数、获卵数、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MI与临床妊娠呈负相关性(r=-0.034,P=0.031),FORT与临床妊娠呈正相关性(r=0.418,P=0.023),BMI与FORT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075,P=0.503)。结论 FORT和BMI与女性不孕症患者辅助生殖治疗的临床妊娠结局具有密切关系,二者对患者在辅助生殖治疗过程中的胚胎发育潜能起到较好的评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输出率 体重指数 不孕症 辅助生殖治疗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与妇科内分泌论坛会议纪要
3
作者 杨爱军 王钦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624-625,共2页
4月19日至21日,由《生殖医学杂志》编委会及北京协和医院主办,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承办的"辅助生殖技术与妇科内分泌论坛"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在"孔孟之乡"-山东省济宁市京杭假日酒店成功举办.大会邀请了北京、上海及全省正式运行试管... 4月19日至21日,由《生殖医学杂志》编委会及北京协和医院主办,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承办的"辅助生殖技术与妇科内分泌论坛"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在"孔孟之乡"-山东省济宁市京杭假日酒店成功举办.大会邀请了北京、上海及全省正式运行试管婴儿技术的各大生殖中心主任授课,与会学员来自济宁及菏泽、枣庄等地市的妇产生殖医学科医师200余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妇科内分泌 会议纪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TAIR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柳絮 杨三会 +3 位作者 刘琳琳 刘涛 孔潇丽 王靖雯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6期10362-10368,共7页
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序列且不显著表达蛋白质的RNA。LncRNA种类众多,例如HOTAIR、H19、PVT1、RMRP、SNHG8、NRCP等。越来越多研究表明,LncRNA参与了多种肿瘤(乳腺癌、肺癌、胃癌、... 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序列且不显著表达蛋白质的RNA。LncRNA种类众多,例如HOTAIR、H19、PVT1、RMRP、SNHG8、NRCP等。越来越多研究表明,LncRNA参与了多种肿瘤(乳腺癌、肺癌、胃癌、淋巴瘤和胶质母细胞瘤等)的调控。HOX转录物反义基因间核糖核酸(HOTAIR)是一种长约2.2 kb核苷酸调节反式基因表达的LncRNA,是研究与人类疾病相关的最广泛的LncRNA之一。大量研究发现,HOTAIR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探讨HOTAIR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预防和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篇综述主要就HOTAIR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非编码RNA HOTAIR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护理措施在辅助生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张红廷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13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措施在辅助生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辅助生殖护理的80例不孕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用个体...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措施在辅助生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辅助生殖护理的80例不孕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用个体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依从性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措施在辅助生殖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临床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护理 辅助生殖护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形态动力学参数在胚胎整倍体预测模型构建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金真真 魏泽锋 +5 位作者 于春娜 牛学英 王文华 胡艳芬 马亚兰 王雪楠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499-1505,共7页
目的:基于胚胎形态动力学参数建立整倍体预测模型,为辅助生殖技术中胚胎发育潜能的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6月接受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364个周期的1383个可利用囊胚。根据囊胚整倍性分... 目的:基于胚胎形态动力学参数建立整倍体预测模型,为辅助生殖技术中胚胎发育潜能的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6月接受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364个周期的1383个可利用囊胚。根据囊胚整倍性分为整倍体组(442个囊胚)和非整倍体组(941个囊胚)。比较两组胚胎形态动力学参数,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整倍体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整倍体预测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另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4月纳入的215个周期的658个可利用囊胚的形态动力学参数资料进行临床验证,分析预测模型与临床实际的一致性。结果:整倍体组的t4、t5、s2、形成囊胚时间(tSB)、囊胚孵出时间(tHB)、tHB-tSB均小于非整倍体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4、t5、s2、tSB、tHB、tHB-tSB为囊胚整倍性的影响因素(P<0.05)。整倍体预测模型:P=e x/(1+e x),X=-3.299-0.026×t4-0.018×t5-0.264×s2-0.009×tSB-0.007×tHB-0.153×tHB-tSB。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整倍体预测模型的拟合水平较好(χ^(2)=8.700,P=0.368)。整倍体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1(95%CI=0.852~0.889,P<0.001),灵敏度为75.86%,特异度为82.11%。临床验证整倍体预测模型的准确率为79.94%,预测模型与临床实际的一致性中等(kappa=0.561)。结论:胚胎形态动力学参数t4、t5、s2、tSB、tHB、tHB-tSB与整倍体形成具有相关性。本研究基于胚胎形态动力学参数构建的整倍体预测模型对胚胎整倍性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为胚胎发育潜能的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倍体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形态动力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叶草苷对少弱精症大鼠抗氧化应激及抗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7
作者 张敏 颜峰 +1 位作者 张泰宁 王雪楠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584-2589,2595,共7页
目的:探讨车叶草苷(ASP)对少弱精症大鼠抗氧化应激及抗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灌胃奥硝唑建立少弱精症大鼠模型,将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车叶草苷组(60 mg/kg)和通路抑制剂(第3周腹腔注射2 mg/kg)+车叶草苷... 目的:探讨车叶草苷(ASP)对少弱精症大鼠抗氧化应激及抗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灌胃奥硝唑建立少弱精症大鼠模型,将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车叶草苷组(60 mg/kg)和通路抑制剂(第3周腹腔注射2 mg/kg)+车叶草苷组,每组10只。检测大鼠精子参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实时萤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睾丸组织B细胞淋巴瘤2(Bcl-2)、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基因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睾丸组织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ap1)、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精子活力、精子浓度、GSH-Px、GSH、SOD、Bcl-2、Keap1、Nrf2、HO-1水平下降(P<0.05),MDA和Bax水平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车叶草苷组精子活力、精子浓度、GSH-Px、GSH、SOD、Bcl-2、Keap1、Nrf2、HO-1水平上升(P<0.05),MDA和Bax水平下降(P<0.05)。结论:ASP能有效改善少弱精症大鼠精子活力、精子浓度,减少睾丸组织细胞的凋亡,改善氧化应激损伤,Keap1/Nrf2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叶草苷 精子活力 精子损伤 Kelch样ECH关联蛋白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少弱精症 细胞凋亡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联合血小板聚集功能预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价值研究
8
作者 沈朝妍 王伟 +4 位作者 袁泉 王靖雯 刘涛 柳絮 侯方玉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9期633-640,共8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联合血小板聚集功能预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94例URSA患者作为URSA组,另外将同期在本院进行产检的11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URSA患者随访至妊娠28周...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联合血小板聚集功能预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94例URSA患者作为URSA组,另外将同期在本院进行产检的11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URSA患者随访至妊娠28周,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妊娠组(n = 25)和流产组(n = 69)。比较2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血小板聚集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血小板聚集率对URSA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URSA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搏动指数(PI)、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收缩期/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血小板聚集率指标方面,URSA组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 P P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the combination of uterine artery flow parameters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function in predicting unexplained recurrent abortion (URSA). Methods: 94 patients with URSA from September 2021 to August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URSA group, and 110 normal pregnant women who underwent prenatal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URSA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until 28 weeks of gestation and divided into the normal pregnancy group (n = 25) and the abortion group (n = 69) according to the pregnancy outcome. The uterine artery blood flow parameters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uterine artery flow parameters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for the pregnancy outcomes of URSA patients was evaluated by ROC. Binary Logistic stepwise regression wa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pregnancy outcomes of URSA patients. Results: The indexes of the pulse index (PI), the arterial flow resistance index (RI), the systolic/dia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 ratio (S/D), and the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in the URSA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P P < 0.05). The ROC cur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95% CI) of the uterine artery flow parameters, the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and their combined prediction of the pregnancy outcomes of URSA patients were 0.858 (0.807~0.910), 0.764 (0.753~0.816), and 0.903 (0.852~0.95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the uterine artery blood flow parameters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egnancy outcome of URSA patients, and the combined value of the two is highly significant in predicting the pregnancy outcome of URSA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子宫动脉血流参数 血小板聚集率 妊娠结局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重管理方式对超重或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谢琳 于春娜 张智慧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5期525-52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体重管理方式对超重/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拟行IVF-ET助孕治疗的84例超重/肥胖型PCOS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组间... 目的探讨不同的体重管理方式对超重/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拟行IVF-ET助孕治疗的84例超重/肥胖型PCOS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原则上,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42例)和强化组(42例)。常规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常规体重管理,给予普通膳食;强化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施行高蛋白低血糖饮食为日常主食的膳食管理干预。两组接受干预2个月后施行IVF-ET助孕,观察和比较两组减重前后体质指标、内分泌指标,并比较两组IVF-ET助孕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减重后体重、体重指数(BMI)、体脂率等体质指标均较减重前明显降低,但强化组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减重后空腹胰岛素(FINS)、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水平明显低于减重前,但强化组胆固醇(CHO)明显低于减重前(P<0.05),且强化组FINS、CHO、LH、FSH、T等代谢指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强化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和使用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而获卵数、受精数、卵裂数、优质胚胎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体重管理方式能有效减少超重/肥胖型PCOS不孕患者体重和改善内分泌代谢,运动基础上配合高蛋白低血糖饮食为日常主食的膳食干预方式临床效果更好,更能有效改善PCOS不孕患者的IVF-ET助孕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管理方式 膳食管理 多囊卵巢综合征 肥胖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蜕膜自然杀伤细胞在胎盘形成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吴春玲 李泽武 +2 位作者 杨爱军 吴兴柳 彭婧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0期33-36,共4页
蜕膜自然杀伤(dNK)细胞占妊娠早期蜕膜免疫细胞的70%,是蜕膜中发现的最大的淋巴细胞亚群。在胎盘形成过程中,dNK细胞可以通过多种功能促进绒毛外滋养层细胞(EVTs)迁移到母体子宫并改变其血管,其中EVTs对子宫螺旋动脉的重塑对胎盘形成至... 蜕膜自然杀伤(dNK)细胞占妊娠早期蜕膜免疫细胞的70%,是蜕膜中发现的最大的淋巴细胞亚群。在胎盘形成过程中,dNK细胞可以通过多种功能促进绒毛外滋养层细胞(EVTs)迁移到母体子宫并改变其血管,其中EVTs对子宫螺旋动脉的重塑对胎盘形成至关重要;dNK细胞还可以通过其细胞毒性作用防御胎盘感染,进而保证胎儿的健康生长和发育。本文就dNK细胞在胎盘形成过程中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总结,希望为日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蜕膜自然杀伤细胞 胎盘 滋养层细胞 蜕膜化 病原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胚移植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浩然 杨爱军 +1 位作者 李泽武 张宁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3期48-51,共4页
自世界上第1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辅助生殖技术迅猛发展。冻胚移植(FET)可以实现胚胎利用的最大化,提高累积妊娠率,且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除了胚胎自身质量外,子宫内膜容受性、胚胎与内膜的同步性以及... 自世界上第1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辅助生殖技术迅猛发展。冻胚移植(FET)可以实现胚胎利用的最大化,提高累积妊娠率,且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除了胚胎自身质量外,子宫内膜容受性、胚胎与内膜的同步性以及合适的内膜准备方案均是影响FET成功与否的关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准备与妊娠结局及其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临床上往往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目前常用的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包括自然周期、促排卵周期、人工周期(包括激素替代周期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降调节联合激素替代周期),本文总结不同子宫内膜准备方案的特点、适用人群及围生期结局,以期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冻胚移植 子宫内膜准备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在IVF-ET周期中降低OHSS风险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爱军 王钦 +3 位作者 牛焕付 李晓云 刘庄 王雪楠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851-854,共4页
目的探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IVM)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风险的应用价值。方法 51例IVF长方案超排卵过程中出现OHSS早期征象时,充分知情后按患者意愿分成两组,实验组为即刻停药并于当天注射... 目的探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IVM)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风险的应用价值。方法 51例IVF长方案超排卵过程中出现OHSS早期征象时,充分知情后按患者意愿分成两组,实验组为即刻停药并于当天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6 h后取卵,改行卵母细胞IVM治疗的21个周期;对照组为继续按常规治疗的30个周期。比较两组促性腺激素(Gn)用药天数、用药量、受精率、周期取消率、临床妊娠率及OHSS发生率。结果两组年龄、不育年限、基础内分泌、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实验组的卵泡刺激素(FSH)总用量、FSH用药天数、获卵数、OHSS(中、重度)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实验组周期ET取消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IVF周期超排卵中,当出现OHSS早期征象时改行卵母细胞IVM可显著减少促排卵药物的使用量,降低OHSS的发生风险及周期移植取消率,同时获得较好的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熟卵 体外成熟 控制性超排卵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对小鼠卵母细胞成熟及发育潜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晓丽 魏泽锋 +3 位作者 于春娜 牛焕付 王雪楠 杨爱军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丙烯酰胺对小鼠卵母细胞成熟及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雌性小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丙烯酰胺5mg/kg(低剂量组)、10mg/kg(中剂量组)、20mg/kg(高剂量组),连续给药7d,统计卵母细胞成熟率、孤雌激活率;观察卵母细胞纺锤体和... 目的探讨丙烯酰胺对小鼠卵母细胞成熟及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雌性小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丙烯酰胺5mg/kg(低剂量组)、10mg/kg(中剂量组)、20mg/kg(高剂量组),连续给药7d,统计卵母细胞成熟率、孤雌激活率;观察卵母细胞纺锤体和染色体形态;分析卵母细胞外卵丘颗粒细胞的凋亡。结果 (1)丙烯酰胺低、中、高剂量组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分别为(88.5±1.5)%、(79.5±1.7)%、(76.5±1.8)%,均低于对照组的(92.5±1.2)%,但只有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低剂量组卵母细胞的孤雌激活率[(78.5±2.6)%]与对照组[(81.5±1.2)%]相仿(P>0.05),而中、高剂量组卵母细胞的孤雌激活率[分别是(61.6±3.2)%、(40.3±5.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丙烯酰胺处理组卵母细胞纺锤体形态不正常,呈现筒形和染色体排列不规则,散乱;(4)丙烯酰胺促进了颗粒细胞的凋亡。结论小鼠卵母细胞在丙烯酰胺处理后细胞成熟延迟,发育潜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卵细胞 发育潜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双腔球囊导管行子宫输卵管造影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武卫华 杨爱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双腔球囊导管法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HSG)的优势。资料与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2年1月本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行HSG不孕不育患者2 923例,其中行常规双腔球囊导管造影1 667例(常规组),行改良双腔球囊导管造影1 256例(改... 目的:探讨改良双腔球囊导管法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HSG)的优势。资料与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2年1月本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行HSG不孕不育患者2 923例,其中行常规双腔球囊导管造影1 667例(常规组),行改良双腔球囊导管造影1 256例(改良组)。比较两组插管失败率,分析改良组操作及显影优势。结果:改良式双腔球囊导管法操作简单,插管失败率低,显影图像完整清晰,假阳性率低。结论:应用改良式双腔球囊导管法行HSG可提高造影插管成功率,降低子宫畸形的误诊率,降低单侧输卵管显影假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女性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放射摄影术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酮联合主动免疫治疗对复发流产相关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曹井贺 杨爱军 位玲霞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8年第4期491-494,共4页
目的探讨黄体酮联合主动免疫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效果及对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收治的174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87例,... 目的探讨黄体酮联合主动免疫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效果及对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收治的174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87例,试验组给予其丈夫的外周血淋巴细胞+黄体酮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黄体酮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12周),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4(IL-4)以及调节蛋白(RANTES)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79、0.284、0.984、0.909,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清IFN-γ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t=6.268,P<0.05),IL-8、IL-4、RANTES因子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336,6.137,4.210,均P<0.05);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试验组的封闭抗体(BA)阳转率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χ~2值分别为8.339、48.512,均P<0.05);试验组的妊娠成功率、活胎分娩率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7.540、4.535,均P<0.05)。结论黄体酮联合主动免疫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效果显著,同时能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免疫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酮 主动免疫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4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液常规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廷 杨金玲 +4 位作者 杨海霞 王雪楠 聂尚丹 张孝侠 牛余草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分析男性不育患者精液常规结果及参数的改变,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照《WHO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粘液相互作用实验检验手册》,用清华同方-精子、微生物动、静态图像检测分析仪-CASAS-III精子质量检测系统,对84例男性精液就... 目的分析男性不育患者精液常规结果及参数的改变,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照《WHO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粘液相互作用实验检验手册》,用清华同方-精子、微生物动、静态图像检测分析仪-CASAS-III精子质量检测系统,对84例男性精液就精子密度、精子活力、精子活率等进行分析。结果精子密度为(31.43±23.15)×106/ml;异常指标中精子活力低、精子活率低、精液粘稠度高、精液液化不良、精液量过少、无精症、少精症、畸形精子症的占有率分别是:70.24%,86.90%,2.38%,15.48%,10.71%,5.95%,34.52%,23.81%。结论在本地区男性不育患者中,精子活率低占大部分,精子活力低居第二位,远远高于其他各项异常指标,但是,少精症和精子畸形症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密度 精子活力 精子活率 精液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融合参数对小鼠圆形精子细胞与卵母细胞融合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爱军 于春娜 +4 位作者 牛焕付 王雪楠 刘树真 魏泽锋 郝翠芳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利用手工克隆(handmade cloning,HMC)技术对小鼠圆形精子细胞与去透明带卵母细胞进行电融合,以研究电融合参数对融合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49枚卵母细胞与圆形精子细胞融合,根据电融合参数分为三组:A组(n=186)采用电场强度6... 目的利用手工克隆(handmade cloning,HMC)技术对小鼠圆形精子细胞与去透明带卵母细胞进行电融合,以研究电融合参数对融合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49枚卵母细胞与圆形精子细胞融合,根据电融合参数分为三组:A组(n=186)采用电场强度60V/mm、脉宽30μs、脉冲次数为2次的直流电脉冲;B组(n=188)采用电场强度80V/mm、脉宽20μs、脉冲次数为2次的直流电脉冲;C组(n=175)采用电场强度100V/mm、脉宽10μs、脉冲次数为2次的直流电脉冲。观察记录不同电融合参数下圆形精子细胞与无透明带卵母细胞的融合率、融合胚胎卵裂率以及囊胚形成率。结果(1)A组圆形精子细胞与去透明带卵母细胞的平均融合率为(84.87±3.84)%,与其他两组[(74.93±5.46)%、(73.60±5.48)%]相比平均融合率显著升高(P<0.05);(2)A组融合胚胎的平均卵裂率为(77.37±3.97)%,与B组、C组融合胚胎的卵裂率[(67.74±7.32)%、(66.17±9.87)%]相比显著升高(P<0.05);(3)A组的平均囊胚形成率为(41.28±6.50)%,显著高于C组[(31.03±6.09)%](P<0.05)。结论 A组采用电场强度60V/mm、脉宽30μs、脉冲次数为2的直流电脉冲是圆形精子细胞与去透明带卵母细胞融合的最佳方案,有利于提高胚胎的发育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融合参数 圆形精子细胞 去透明带卵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不孕不育患者不良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韩伟 李晓云 +1 位作者 李梦 王雪楠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2期27-27,29,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不孕不育患者不良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收的212例不孕不育患者,利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展开心理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对...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不孕不育患者不良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收的212例不孕不育患者,利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展开心理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不良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显著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与SAS评分下降幅度要显著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不孕不育症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不孕不育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不育症患者微量元素含量与精液质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丽霞 王雪楠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6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不育症患者头发微量元素含量与精液质量的关系。方法用极谱分析法的模拟单扫描方式对发样进行Zn、Fe、Cu、Ca、Mg含量测定,并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育症患者头发中Zn含量均低于生育组(P<0.01),而Cu则相反,Zn与精子... 目的探讨不育症患者头发微量元素含量与精液质量的关系。方法用极谱分析法的模拟单扫描方式对发样进行Zn、Fe、Cu、Ca、Mg含量测定,并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育症患者头发中Zn含量均低于生育组(P<0.01),而Cu则相反,Zn与精子密度、活动度呈正相关,而Cu则呈负相关;无、少精子组患者头发Fe和Ca含量与精子密度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育症患者Mg含量不论无、少精子组还是活动力异常组与生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发中微量元素Zn、Fe、Cu、Ca、Mg的含量对男性不育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男性不育 精液 头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黄对小鼠卵母细胞成熟、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牛焕付 韩伟 +1 位作者 王雪楠 魏泽锋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8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柠檬黄对小鼠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雌性ICR小鼠24只,并每次分别给予柠檬黄0.25 g/kg(低剂量组,6只)、0.50 g/kg(中剂量组,6只)、1.0 g/kg(高剂量组,6只)、生理盐水(对照组,6只)1天/次,连续给药7天,统计卵母细... 目的探讨柠檬黄对小鼠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雌性ICR小鼠24只,并每次分别给予柠檬黄0.25 g/kg(低剂量组,6只)、0.50 g/kg(中剂量组,6只)、1.0 g/kg(高剂量组,6只)、生理盐水(对照组,6只)1天/次,连续给药7天,统计卵母细胞数、孤雌激活率、体外受精率、卵裂率及囊胚形成率,观察卵母细胞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形态,评估柠檬黄对小鼠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影响。结果柠檬黄处理组小鼠卵母细胞的孤雌激活率、体外受精率、卵裂率及囊胚形成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纺锤体形态不正常,呈筒状和染色体排列不规则,散乱。结论柠檬黄降低了小鼠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黄 卵细胞 发育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